一、参公管理是什么编制,与公务员有什么区别
1、大学毕业参加公务员考试,职位特别注明是“参公管理”,那么就是“参公事业单位”无疑。党委群团机关虽然也被称为参公管理,但使用的却是行政编制,因此不会有备注。
2、参公事业单位,是指完全或者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经省级公务员管理部门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简称“参公”。其正式职工中的干部身份人员,登记为参公管理人员,简称“参公人员”。参公人员的管理、晋升、工资待遇等,与公务员没有多大区别,唯一不同的是使用的是,公务员使用的是行政编制,参公人员使用的是事业编制。部分省份或者地区对参公事业人员转任党政群机关公务员岗位有所限制,但大多数省份,参公人员可以在公务员岗位自由转任。
3、在机构改革中,除过行政执法类事业单位,主要是指农业农村、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这六个部门,已经确定为参公管理外,其他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将其承担的行政职能划转到相应的行政部门,今后将不再设立行政类事业单位。没有了行政职能,事业单位也就没有了参公的依据,成了无根之水。参照辽宁省已经完成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改革后事业单位中的参公人员,暂时保留参公身份和待遇,以待进一步深化人事改革的政策出台。新入职的事业人员,就完全按照事业单位性质和岗位性质,实行聘用制管理,除行政执法单位外,不再参公管理。
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工作人员和公务员的区别
1、作为过来人,也为了能够让大家更加贴近实际的去了解参公和公务员的区别,下面分享一下个人的经验和感受。每年的国考或者是省考,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猛烈状态。在岗位表中,大家可以明显看到有的岗位性质是行政行政,有的是参公性质,有的是党群性质。那就谈谈参公和公务员(行政)的性质吧!
2、首先,公务员和参公人员的身份性质相同。参公人员,全称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既然参照公务员管理,参公人员的身份也属于是公务员身份。因此,从广义上,很多地方也把参公人员列入公务员,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份性质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我是参公的,我是通过公考统招进入的单位,不是所谓的参公过度考试转编的,所以这个明显感受到,只要大家是公务员统考公招的,不管是什么编制性质,都是“公务员”。
3、其次,公务员和参公人员的晋升方式相同。在干部的提拔晋升方面,公务员和参公人员遵循的是同一套程序。也就是说,公务员机关如何提拔干部,参公机关也就如何提拔干部。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公务员和参公人员可以自由流动,公务员可以交流到参公单位,参公人员也可以交流到公务员单位。有人说不可以,我说的是可以,但是参公到行政是很难,不是不可以,前提你是通过公务员统招的,不是过渡考试或者其他渠道转编的。因为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只要是公务员统招的,商调没有任何问题。
4、最后,公务员和参公人员的工资标准相同。公务员和参公人员的工资标准,相关法律法规有明文规定,公务员涨工资的时候,参公人员也会涨工资,公务员发奖金,参公人员也会发奖金。因此,同一个层面的公务员和参公人员,工资收入是一致的。我是参公的,我和其他行政的公务员一样也是讲究职级的待遇,一套标准同样适用于参公和行政编制的公务员。
5、总结一下:总体上而言,在公务员机关工作,更容易晋升,而在参公机关工作,晋升的职数相对少一些。尤其是如果要晋升比较高的级别的领导干部,这确实是现实。但是越高级比例人员越少,难度越大。很多人都说正科就到天花板。所以,在参加公考的时候,不需要看编制,考上就是王者,冲吧,考鸭们~~~
三、参照公务员管理和公务员的区别
1、按照国家规定,公务员全部是行政编,事业单位则是事业编,而参公则比较特殊,它介于二者之间。目前绝大部分参公人员属于事业编,但是一些参公单位(如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属于行政编制。这是因为一些事业单位具有行使相关权力的职能,但是其职工却没有公务员的身份,于是就出现了某些参考公务员管理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
2、参公人员的名称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从广义上看是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能算是正式的公务员。
3、参公单位一般是党政机关的下级单位或者执法机构,它们的工资待遇跟公务员一样,都是财政全额拨款,但因为大部分参公单位机构规格比党政机关要低,因此薪酬涨幅的空间要相对小一些。
4、一般来说,事业编不经过考试是没法转任到行政编的。但参公单位却比较特殊,它能与公务员进行转任。从公务员单位调到参公单位,编制就由行政编变成了事业编,反之亦然。
5、在某些省份,参公人员想转任到机关当公务员要看这个单位有无多余的行政编,而公务员转任则无此限制,这公务员转任与参公转任的区别。参公人员转任比公务员转任有难度,在某些情况下,参公人员转行政编也要进行考试。
6、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参公单位与普通事业单位不同。在人事制度方面,参公单位实行公务员制度,普通事业单位实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在招录、晋升、薪酬、退休、养老等诸多人事管理方面都存在较大区别。
7、从资源方面看,第一,通过参公管理身份的确立,能够增强参公事业单位工作开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第二,参公管理的身份保障了参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类同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因此,绝大多数事业单位都非常希望纳入参公管理。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参公管理和公务员的区别和公务员参公管理和公务员的区别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