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上谁最帅,谁最有钱!
如果你从未听说过里欧.万塔(Leo Wanta)这个名字,请不要感到惭愧,因为应该感到惭愧是哪些称是世界上最的西方新闻媒体。这是一个正在发生的故事,它早已在从新加坡到巴黎的国际金融和外交圈子里闹得沸沸洋洋,但西方主流媒体们却保持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沉默。
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金融事件,如果问题失控,全世界的金融体系将面临信用崩溃!
这也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金额,它涉及高达27.5万亿美元的巨额财富归属,如果记入利息和投资回报,总金额将高达70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GDP的30倍!
这将是一个波及世界主要国家和国际银行的惊天大案。
2006年5、6月份国际金融场的剧烈震荡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一笔4.5万亿美元的巨款从瑞士秘密汇到了美国,用以“私”了这一案件。如此巨大的资金转移引起了世界金融场美元流动性短缺危机,由此直接导致了2006年5、6月份横扫世界的股票场和大宗商品场(包括黄金和白银)的暴跌。.
究竟谁是万塔?他又是如何拥有27.5万亿美元的财富的?不是说世界首富身家才500多亿美元吗?怎么可能有人拥有比比尔.盖兹还要多500多倍的财富呢?
当国际媒体成天炒作身家500亿美元的比尔.盖茨,蝉联世界首富宝座的时候,如果你信以为真,你就上当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所谓富豪排行榜上,你根本找不到“大道无形”的超级富豪们的身影,因为他们早已严密地控制了西方主要的媒体。
万塔的真实身份是当年里根总统最信任的金融战争专家,曾是美国财政部、情报局、联邦调查局的高级官员。80年代,万塔直接受命于里根总统从事旨在颠覆苏联卢布的秘密金融战争。他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成立了“新共和金融集团”(New Republic Financial Group),运作资本仅1万7000美元,但是很快在美国秘密的海外账户资本注入后,万塔的生意越玩越大。到1990年10月,万塔以高于黑一倍的比价(28卢布比1美元)完成了一笔以50亿美元进1400亿卢布的利润极高的交易,这要感谢他在苏联内部的同谋们。在1991年1月和2月,万塔在伦敦黄金交易场上大肆做空黄金高达2000。早已疲弱不堪的苏联经济,全靠着黄金出口这点养命钱,金价的暴跌在苏联的棺材盖上打进了最后一根钉子。
万塔的秘密行动被称为“伟大的卢布骗局”(Great Ruble Scam)。
在苏联解体后的几年中,万塔和其他美国金融战争的高级专家们与前苏联内部的势力里应外合,大肆洗劫了前苏联的国家财富。情况一度荒唐到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撒克斯(Jeffrey Sachs)直接帮叶立钦修改总统令,美国律师乔纳森.海(Jonathan Hay)亲笔制定了无数法律条文和规定,美国财政部的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在给财政部副部长的信中甚至详细指导如何制定和执行经济政策。经济的病情在“美国大夫”的“悉心关照”之下,下场可想而知。
1991年的冬天对来说是异常严酷的,经济体业已严重失血的身躯,在国际金融家开动的超级通货膨胀这部“财富绞肉机”碾过之后,大批前苏联的社会主流人士的毕生积蓄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大学教授,,军官,工程师,纷纷走上严寒的街头,去兜售各种价格低廉的小商品,其中一部分人甚至不得不乞讨。戈尔巴乔夫参加1991年11月马德里的西亚和平讨论会时,甚至不得不偷偷提前离开会议,因为他的代表团付不起宾馆住宿费。
苏联积累了70年的国家巨额财富到哪里去了?真像西方经济学家们所说的苏联经济早已“资不抵债”?的财富真会“蒸发”得无影无踪吗?
其实在超级通货膨胀中,财富并不曾蒸发,财富只是发生了转移。万塔的27.5万亿美元就是前苏联“蒸发”的财富的下落之一。
与历史上贫穷弱小的国家无力反抗西方殖民侵略的情况完全不同的是,前苏联拥有着强大到让美国无法安睡的军事力量,在军事实力仍然相当强大的状态下,整个国家遭到外部势力疯狂与彻底的洗劫,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金融战争所展现出的巨大破坏力,丝毫不亚于苏联整个卫国战争的损失程度,所不同的是,卫国战争的巨大代价换来的是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而金融战争的惨败,导致了国家解体和经济衰败。战争对苏联的破坏仅仅持续了4年,而金融崩溃所造成的社会经济的灾难已经接近16年。
在搞垮苏联的金融战争中,万塔可谓战功显赫。但是,噩运不久却光临到他自己的头上。
1993年7月,万塔被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威廉.塞辛斯(William Sessions)派往瑞士,目的之一就是抓捕一名要犯马克.里奇(Marc Rich)。这个马克.里奇也是一个传奇人物,他不仅是国际黄金场上的一代枭雄,也是以色列情报部门摩萨德的武器供应商,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的铁哥儿们。摩萨德及时通报了马克.里奇美国即将抓捕他的信息,马克.里奇及时离开了瑞士。万塔在瑞士扑了个空。
万塔在瑞士的另一个任务就是与白宫法律顾问(Deputy White House Counsel)文森.弗斯特(Vince Foster)会面,将2.5亿美元从万塔的账户上划给一个名叫“儿童防卫基金”(Childrens’ Denfense Fund)的秘密户头上,这个基金的控制人正是美国希拉里。
当事情办妥之后,弗斯特兴冲冲地回了华盛顿。万塔却突然被瑞士逮捕。万塔当时的官方身份是索马里任命的住瑞士和加拿大的大使(1993年3月),身为外交官的外交豁免权也未能帮助万塔,他实际上处于瑞士警方的状态下,被非法关押了134天。
回到华盛顿的弗斯特在得知万塔被关押的消息后,立刻四处活动营救万塔。结果7月20日,弗斯特在华盛顿近郊靠近情报局的一处公园里,被发现“自杀身亡”。该消息震惊了华盛顿政坛。一个显然的谋杀事件,被当作自杀草草结案。身为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堂堂的白宫法律顾问,竟然惨死在离白宫不超过5英里的公共场所,而附近就是大名鼎鼎的情报局的总部,这一切简直是匪夷所思。
当弗斯特突然“自杀”的消息被瑞士警方通知他的时候,最后还加了一句让万塔毛骨耸然的话,“弗斯特先生自杀的日子正是你女儿的生日。”
紧接着,更不可思议的事情接踵而来。美国威斯康星州税务部门查出万塔的在1982年和1988年少缴了1.4万美元的州税,要求瑞士将万塔引渡回美国。瑞士竟然答应了。万塔戴着手铐回到美国之后,因为子虚乌有的区区1万4000美元欠税,被判了22年监禁。
事情到了这个份儿上,简直是错的没边儿了。打垮苏联“邪恶帝国”的美国“英雄”,却被自己人投进了监狱。
问题出在万塔认为自己是效命于美国,他管理下的巨款理所当然的是属于“民选”背后的全体美国所有。不幸的是,“民选”及其背后的势力,从来就把这笔不记在任何美国官方账目上的海外巨款当做自己随意支配的“小金库”,而在这个方面非常“较真”的万塔,则表现得处处不合作。早在1989年8月,当时的老总统就要求万塔打一笔10亿美元的款子到巴拿马朝圣者基金(Pilgrim Investments),收款人是“Jorge·Bush”。万塔有很大的顾虑,认为任何动用他掌管下的“公款”而进行对私人有益的行为,都触犯了美国的联邦重罪。财政部长贝克“开导”万塔说,像家族这样的人是超越法律的。万塔虽然最终照办了,但却留下了证据。目前,万塔能够拿出的证据显示有7430亿美元的款项被几届总统“不当”使用。
随后几年,万塔的兄弟和生意伙伴纷纷离奇死亡,他自己在狱中也三次被下毒,最终让他幸免于难的,还是只有他才知道全部资金的下落和。
2003年4月15日,在申诉冤情之后,终于美国联邦法官吉拉德.布鲁斯.李(Gerald Bruce Lee)做出了对万塔有利的判决,法官确认了万塔在法律上对这笔巨款拥有监管人的地位。2005年,万塔从威斯康星州的监狱中转到家里继续服刑。在他的法律顾问和美国两大律师事务所的协助之下,于2005年底与美国财政部和白宫达成协议,以4.5万亿美元的现金支付给万塔作为对他“卓越贡献”的酬劳,万塔同时答应放弃对其余款子的监管权。
万塔还提出提前支付35%的联邦税给美国财政部,总额为1.575万亿美元,因为万塔后来在弗吉尼亚成立了一家叫AmeriTrust的来打理他所管理的款项,所以他将同时支付6%的州税给弗吉尼亚州,总额为2700亿美元。
这就是“万塔计划”(The Wanta Plan)的由来,就其规模和对美国经济的作用而言,堪称“第二次马歇尔计划”。
“万塔计划”最终的协议于2005年12月签定,代表美国签字的是助理顾问威金森(Wilkinson)和财政部长保尔森。
美国财政部的记录表明,万塔名下的基金包括:
相当于4.5万亿美元的资产属于里欧.万塔的AmeriTrust Group,Inc.,这已经在“账面”上了。
相当于8.7万亿美元的资产,已经在“美元系统之内”了,存在于主要国际银行的美元账目上,这些钱不曾被人“挪动过”。
相当于14.3万亿美元的资产仍然在海外账户上,为应收账款。这些钱早已被金融机构抵押和交叉抵押,对这些资产的召回,将迫使许多世界著名银行机构出现流动性危机。
2006年5、6月份,4.5万亿美元的巨款从瑞士秘密通过外汇交易和其它渠道进入美国的银行间交易结算系统(CHIPS),这笔有名有姓的钱却被“劫持到”了高盛,花旗和美国银行(Bank of Aerica)的账上。
无可,最后期限,如果万塔的账上还收不到钱的话,他将可能向最高起诉,金融场都摒住了呼吸,美国是否遵守法律成为了美元信用的试金石。
7月31日过去了,整个美国、国会山、新闻媒体全部鸦雀无声,就像这件事根本不存在一般。美国在全世界众目睽睽之下,出现了赖账!美元和美国国债的国际信誉也就随之化为乌有。一个法制社会的民选如果拒绝执行法律,这在整个西方社会看来,无异于信用彻底破产。
万塔以美国债权人的身份通知世界主要银行,停止对美国1亿美元以上的资金结算,除德国银行之外,其它金融机构表示同意。
美元在国际金融场开始出现剧烈震荡,美元的信心从此进入了高危时期。
这笔4.5万亿美元的巨款现在究竟在哪里呢?它首先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财政部在高盛和花旗银行的账户上,后来转到美联储,然后钱又到了洛杉矶的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从那里又被转回到纽约的美联银行(Wachovia Bank),最后这笔钱分别被转入不同的账户,其中就包括了短暂出现在万塔的AmeriTrust在摩根斯坦利的证券账户。
财政部已经“正式完成”了所有交接工作,美联储也已将烫手的山竽丢给了银行系统。如果万塔最终没拿到钱,那是银行支付系统出了问题,与与美联储无关。
目前,美联银行(Wachovia Bank)成了问题的焦点。美联储11月份三次“建议”美联银行拿钱。11月17日星期五,美国东部时间早上8:30,审计人员进入美联银行的纽约大楼,进行查账,美联银行当天直到上午11:00才开始对外营业。美联银行拒绝拿钱的原因就是“资金不足”。
如果最终美联银行仍拒不付钱,万塔势必上诉到联邦,该银行是美国金融系统的重镇,一旦被迫关闭,将拖垮整个美国银行系统,并最终波及全世界。
俗话说,纸里包不住火,这样的惊天大案迟早会曝光。在局面难以收拾之前,必须消除以后可能的“隐患”。最近以来,国际金融界果然“意外频繁”。
2005年1月,情报局官员杰克.罗奇(Jack Roach)在试图取出万塔一个账里的存款未遂之后,在瑞士联邦银行(UBS)的地下室里被谋杀。
2005年3月3日,法国银行家Edouard Stern在瑞士日内瓦的里被枪杀。
2006年4月-6月,4.5万亿美元的资金被陆续通过外汇交易和其它渠道从瑞士进入美国CHIPS体系,从而造成国际金融场上美元流动性急剧短缺,直接引发了5月和6月的世界范围的股暴跌和大宗商品(包括黄金和白银)价格震动。
2006年7月13日,位于伦敦金融城附近的“铁山”(Iron Mountain)文件仓库“失火”,大火整整烧了3天,大量的国际金融行业的原始文件、凭证单据都储藏在“铁山”里,最终只落得个灰飞烟灭。
无独有偶的是,7月12日,加拿大渥太华附近的“铁山”文件仓库,也被烧成了平地。
2006年7月22日,《达芬奇》中提到的罗马宗教组织“主业会”(Opus Dei)的银行家Gianrio Roveraro被人大卸八块。意大利反有组织犯罪的金融调查专家马克.萨巴(Marco Saba)认为“主业会”与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之间的“奇怪活动”,与万塔的钱,和银行家Gianrio Roveraro的死有密切。
2006年9月13日晚间,41岁的俄联邦银行第一副行长安德烈·科兹罗夫遭两名持枪歹徒并于次日不治身亡,其司机当场被打死。
2006年10月11日,“外贸银行”莫斯科分行经理亚历山大?普罗辛在私人寓所的电梯附近遭遇枪击而头部中弹身亡。
2006年11月21日22点左右,当专业建筑网商业银行董事会第一副主席康斯坦丁·麦谢良科夫驱车来到莫斯科诺沃苏谢夫斯卡娅大街他的寓所门口时,突然遭到凶击,一枪击中背部,一枪击中头部,当场死亡。
是谁在杀人灭口?又是谁在销毁证据?
最先报道“万塔案件”的是伦敦的“国际货币观察”(International Currency Review),几乎没有任何一家国际主流媒体跟进报道,几乎没有任何官方评论。截至今日(2006年12月3日),在中文互联网搜索引擎“百度”上关于“LEO WANTA”的查询记录为0。在google上关于“LEO WANTA”的查询记录为31,300。
世界上是否真有里欧.万塔其人呢?
答案是,确有其人。一个最简单的验证方法就是到美国官方的“监狱管理局”上去查寻,打进Wanta, Leo就可以了,他的码是43419-053,入狱时间是:1993年11月19日,性别:男,年龄:65岁,种族:白人。
尽管关于万塔的正式新闻报道极少,但是如果查询90年代初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地方报纸,就可以找到对里欧.万塔案件的报道。
麦迪逊的主要报纸《Capital Times》1993年12月15日有一篇题目是“地方监狱关押着‘国际商人’”的报道,文中语气充满了调侃,“万塔先生说他在过去的几年里没有收入,他声称他的债务是美国的责任,因为他的生意是行为的掩护。而调查人员认为,万塔是一名国际骗子,他在世界上到处行骗,拖欠他人欠款。在一次明显的欺诈中,他造成了欧洲投资人50万美元的损失,他当时声称他是货币交易商,在中国有重要的生意。对于指控他因为欺诈在新加坡、泰国和瑞士曾被拘捕,他争辩说他告诉瑞士当局他是索马里大使,是副总统戈尔的朋友。他坚称自己是奥地利维也纳的合法商人,的总部设在Appleton(威斯康星)。”
1994年7月16日,另一篇题为“法官命令(对万塔)进行精神检查”,文中说“法官说他被告知,万塔先生对精神病专家说他曾是外国大使,为以色列秘密工作,帮助计划美国国防部的B-1轰炸机,今年可能要赚40亿美元。”
1995年5月9日,在《Capital Times》《税务欺诈庭审开始奇怪的旅途》一文报道,“助理检查官道格拉斯.海格星期一告诉陪审团,详细的证据表明了万塔设立了一系列的皮包来通过瑞士、中国和美国的银行进行洗钱,然后万塔用这些钱来支付一些无可挽回的债务。辩护律师约翰.施维兹则认为威斯康星州的检查官根本不理解像万塔这样的人是如何运作金融的。”
1995年9月15日,《Wisconsin State Journal》报道说,“精神病的检查报告将会说明万塔先生究竟是一个高级骗子还是一个可怜的精神病人。万塔先生是个世界周游者,他声称他是情报局的探员,索马里住瑞士的大使,他还说他是前总统里根和的朋友。他是1994年的一本名叫《窃国大盗》(Thieves World)的书中的主人公,万塔导演了一出欧洲卢布骗局。”
如果“万塔案件”确有其事,而没有任何主流西方媒体报道此事,毫无疑问,我们生活在一个远比我们感觉更为可怕的世界里。谁是这个世界真正的统治者?他们的意图是什么?他们下一个目标又是谁?
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金融黑洞,这个世界上还有一帮处心积虑策划着建立一个伦敦-华尔街轴心控制下的“世界单一货币和世界单一”的国际银行家。
众所周知,如果有人控制了某种商品的供应,也就是做所谓的“霸盘”生意,那么他将可以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而货币与其它所有商品都不同的就在于它是一种社会上所有人都必需得到的商品,谁要是控制了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权,这些人将毫无疑问地成为整个国家的主人,他们将能够随心所欲地获得超级利润。
如果国际银行家最终控制了整个世界的货币发行权呢?全世界的都将成为“新罗马帝国”的现代奴隶。他们将通过债务,而不是从前的锁链,来驱使和驾驭奴隶们的命运。
过去300年的世界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国际银行家通过建立私有的银行来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并逐渐控制了民选、司法体系、新闻媒体、教育文化、武装力量的历史。
国际银行家已经踹开了中国的大门,他们将重演历史上的种种伎俩。中国即将看到的不再是船坚炮利与明火执杖的西方列强,而是西装革履和温文尔雅银行家们。这次他们带来的不再是“割地赔款”和“开放通商口岸”的条约书,他们的公文包里塞满的将是,“金融开放”和“世界与世界单一货币”的彩票。金融开放,事关中国未来的百年国运和亿万的财富安全,它决不同于到目前为止中国所有已开放的领域。
二、史上最年轻德将军是谁
史上最年轻的将军应该是霍去病!霍去病霍去病(?~公元前117年),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8年)的名将,主要以抗击匈奴而建功,他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后来因战功赫赫,和舅舅不相上下,最后甚至超过了舅舅。母亲卫少儿,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姐姐。由于有皇族关系,霍去病在18岁时就很得皇帝宠信,入宫做了侍中。霍去病很擅长骑射,在公元前123年,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北击匈奴时,他率领八百精锐骑兵离开大部队几百里去追击匈奴,最后歼敌二千零二十八人,其中有相国和单于的祖父,活捉单于叔叔,战后封为冠军侯。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升任骠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出陇西,越过了焉支山(今中国西部甘肃山丹东南)达千余里,斩杀折兰王,俘获浑邪王的儿子,歼敌八千。同一年的夏天,霍去病再次出陇西、北地两千多里,越过居延泽,进击祁连山,俘虏了酋涂王,捕斩三万余人,受降二千五百人,自己损失不到十分之三。这次歼灭战沉重地打击了匈奴右部。当年的秋天,匈奴单于对于浑邪王屡次战败、损失惨重非常不满,盛怒之下有了杀掉浑邪王的打算。浑邪王和休屠王商议投降汉朝。武帝担心他们诈降,于是派霍去病领兵迎接。霍去病渡过黄河,接近浑邪王的部队,但浑邪的一些部下看到汉军后改变了主意,纷纷溃逃。霍去病赶到浑邪王大营和他商议,最后斩杀不想投降的部下八千人,最后,浑邪王率部四万多人归顺汉朝。浑邪王等人被武帝封为侯。霍去病这次受降成功,最终使河西地区得以长期安定,汉朝也从此打通了到西域的道路。汉朝根据当地习俗分设五属国,后来又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加强了对该地的控制。公元前117年,汉武帝利用匈奴轻视汉朝不敢深入作战的心理,命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五万,加上预备马匹四万和步兵、辎重兵共几十万人,分别出击匈奴。霍去病从代郡出发,俘获匈奴屯头王、韩王等,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歼敌七万余人。霍去病因此加封五千八百户,拜大司马骠骑将军,地位和舅舅卫青相同,但权势却超过了卫青,结果很多卫青的人投靠到霍去病门下。霍去病用兵有自己的办法,不愿按照古人兵法作战,注重实际。武帝想教他学习孙子、吴起兵法,他却说用兵要看具体谋略,根据情况来定作战方案,不能只学兵法。武帝要为他建府第,他却说:“匈奴不灭,无以家为。”所以很得武帝宠信。霍去病作战时身先士卒,喜欢做先锋。但是,他毕竟在宫中长大,贵族习气较多,所以对于士卒体恤不够。在塞外时,士兵缺少粮食吃,饥饿难当,他却在踢球寻乐。有一次出征时,汉武帝曾经赏赐宫廷膳食几十车。但等到霍去病凯旋而归时,扔掉的很多,而士兵们却还有饥饿的。 1955,共和国最年轻的将军吴忠 1919年10月21日,吴忠出生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东溪镇的小龙坎。吴忠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不可多得的将才,1933年3月参加红军后,历任红四方面军30军268团战士、班长、排长、共青团书记,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排长、副连长,八路军115师独立支队中队长、营长,冀鲁豫军区第8分区昆张地区支队支队长、基干五团团长,晋冀鲁豫野战军7纵队20旅副旅长、旅长,18军52师师长,中国人民志愿军12军31师师长,机械化第一师师长,40军副军长、军长,北京卫戌区第一副司令员、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衔,是当时最年轻的一位将军。曾被选为中共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先后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0年2月26日,这是一个令许多人痛苦而又难忘的日子,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忠诚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军事指挥员、广州军区原副司令员吴忠将军,在海南不幸因车祸逝世。林彪军事家。1907年生于湖北黄冈。1923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0月毕业后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军在广东潮汕地区失败后,随朱德、陈毅转战闽粤赣湘边界。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同年4月随部队上井冈山,先后任红军第四军二十八团营长、团长,参加了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1月随军挺进赣南、闽西,3月任红四4军第一纵队司令员。1930年6月任红四军军长。1932年3月任红一军团总指挥(后称军团长),率部参加了长沙、赣州、漳州、南雄水口、乐安宜黄等重要战役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多次指挥所部担任主攻任务。1934年10月率红一军团开始长征,参加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和强渡乌江等作战。1935年1月参加了遵义会议,会后指挥所部参加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夺占泸定桥等作战。同年9月任陕甘支队副司令员兼第一纵队司令员,到达陕北后率部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东征战役。1936年6月任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后改称抗日军政大学)校长,后兼政治委员。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师长,率部挺进华北前线,同聂荣臻指挥了平型关战斗。1938年冬赴苏联就医。1942年2月回国。抗战胜利后,先后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与罗荣桓等指挥了四平、新开岭、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和辽沈战役等重要战役,解放全东北。1948年底率部入关,与罗荣桓、聂荣臻一起指挥平津战役。1949年3月起任第四野战军司令员等职,先后指挥了湘赣、衡宝、广东、广西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司令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文革"中与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结成反革命集团,同江青反革命集团互相勾结,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1971年9月8日,下达反革命武装政变手令,妄图谋害毛泽东。阴谋败露后,于9月13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地区机毁身亡。1973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1981年1月2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反革命集团案主犯。 1)史上最年轻的将军应该是霍去病(2)最年轻的将军是王屏和吴忠将军(3)最年轻的元帅是林彪元帅~
三、中国历史上十大将军(元帅)是谁
1、元帅——朱德(1886-1976)四川仪陇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08.jpg[/img][/align]
朱德,无论从哪个方面思考,第一把元帅交椅非他莫属。由于在党史军史上的地位极为特殊,今天人们对他的误解也最多。朱德字玉阶,1886年生于四川仪陇县一个农家。少年下田劳作并读过私塾,20岁时到成都考取了高等师范,毕业后回县城当了体育教员。看到社会黑暗和时局动荡,他徒步跋涉三个月到昆明,考入由留学日本成为“士官三杰”之一的蔡锷所主办的云南讲武堂。在讲武堂中,朱德参加了反清革命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朱德毕业后,在滇军中由少尉排长干起,在讨袁和军阀混战中一直升至少将旅长,名震川滇。当时他与别的将领不同,对黩武争权深感厌倦,喜好音乐,在家中广泛接纳青年军官及学生,并读过《新青年》等杂志。
1921年,朱德主动离开月收入大洋数以千计的军界,外出学习。翌年,朱德到上海见到孙中山,提出革命不能靠与军阀结盟。他又见到陈独秀,提出加入中国。一个旧军队的将军想入党,这使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大感惊讶,尽管鼓励朱德追求进步,却未同意。
1922年秋,朱德乘船赴欧,到德国学习战术,并研究社会主义理论。在那里,他见到了。翌年,经介绍加入了。1925年,朱德又入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并在军训班学习。在那里,他提出回国后如打不赢就上山,令苏军的教官惊讶。 1926年朱德回国后,利用旧关系到川军、滇军中动员北伐,并秘密做的工作。1927年南昌起义时,朱德率领滇军教育团一部参加,任第九军副军长。起义军南征潮汕失败时,他在危境中率领“铁军”余部近千人进入粤北、湘南,于1928年4月走上井冈山与会合,建立了红四军并任军长,成为全国第一支主力红军的最高军事指挥员。
1930年,朱德成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翌年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此后几十年间,“总司令”在党内成为朱德的代称。在红军长征时,他有时也担负具体作战指挥。
抗战初期,他率八路军总部前往太行山前线。1940年回延安后,因年纪已大,主要协助指挥全局,不过1947年攻克石家庄时他曾亲临前线指挥。
建国后,朱德先后任国家和党的副主席、人大委员长,1955年授十大元帅时为第一名。
1959年庐山会议上,他不同意给彭德怀那样定性,被有人说成年老糊涂。“文革”初定林彪为接班人时,他不表赞成,1975年又率先揭发江青,可见心底如明镜。 1976年7月,朱德以90岁高龄去世。曾称他是“红司令”,并说,“朱毛,朱毛,我是你身上的毛啊!”
2、元帅——彭德怀(1898-1974)湖南省湘潭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11.jpg[/img][/align]
彭德怀,在军史上的地位仅次于朱德,授衔时是军委工作的主持人,又是第一野战军的代表。尽管他军事业绩上有胜有败,但从平江暴动到**停战,一直在第一线从事战斗指挥,这一点全军无人可比。他的军事造诣并不出色,但二十多年身经百战的资历足以使他傲视群雄,位列元帅第二理所当然。
3、元帅——林彪(1906-1971)湖北黄岗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12.jpg[/img][/align]
林彪,第四野战军的代表,十大元帅中他的战绩和指挥能力都堪称第一。但他在十人中的资历倒数第二,位列第三是由于当时他是十人中除朱德外唯一的政治局常委。林彪原名林育蓉。湖北省黄冈县人。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五年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一九二七年在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连长。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营长、团长,第一纵队司令员,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红军大学校长。参加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指挥了辽沈、平津等重大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司令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第七届中央委员,第七、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副主席。
“文化大革命”中与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结成反革命集团,同江青反革命集团互相勾结,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阴谋败露后,于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坠机身亡。
一九七三年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一九八一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确认为反革命集团案主犯。
4、元帅——刘伯承(1892-1986)四川开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13.jpg[/img][/align]
刘伯承,第二野战军的代表,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他在军事指挥和学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对中国军队正规化的影响最大。
白崇禧称他是“共军第一号悍将”,而对他则别有看法。授衔时刘伯承在党内军内已无实权,位列第四的原因一是因他的资历,二是他在军中人望甚高,三是不会将他对刘的看法公开化。
5、元帅——贺龙(1896-1969)湖南桑植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14.jpg[/img][/align]
贺龙,借助南昌暴动总指挥和红二方面军总指挥的资历成为元帅。他未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军事造诣和战绩没有任何出色之处。他创建红二军团时有很强的封建宗族色彩,在十年间洪湖苏区仅能自保,谈不上发展。后人往往将此归罪于夏曦洪湖肃反,其实鄂豫皖苏区的肃反比洪湖苏区更为严重。抗战时一二零师是八路军的三个师中力量最弱、战绩最小的,长期担任预备队的角色。
贺龙解放战争时仅任晋绥军区司令这一兵团级的职务,建国后任体委主任。但如仅就表象认为贺龙一无是处也不客观,授衔时他在军委中位置仅次于彭德怀和林彪,庐山会议后他更担任了军委第二副主席,成为牵制林彪的首要人物,六五年取消军衔制就出自他的手笔。
6、元帅——陈毅(1901-1972)四川乐至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07.jpg[/img][/align]
陈毅,一身代表着南方三年游击战、新四军、第三野战军三个派系。他是半路出家从军的文人,军事造诣有限。抗战以来他指挥的较大战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要依赖粟裕。但他在军中的资历和地位,以及他与、、朱德等人的历史渊源,而使得这三个派系的代表人物只能是他,不可能是粟裕。
7、元帅——罗荣桓(1902-1963)湖南衡山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15.jpg[/img][/align]
罗荣桓,众所周知他是政工元帅,代表着政工在军中的地位,意味着中国军队所特有的中国特色。在十大元帅中他的资历最浅,二七年入党,从未担任过战略方面的最高职。同时他又是十人中学历最高的,上过大学。
8、元帅——徐向前(1901-1990)山西五台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16.jpg[/img][/align]
徐向前,同贺龙类似,借助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身分成为元帅。他的资历仅高于林彪和罗荣桓,在黄埔一期毕业生中原是不被看好的人物。他的军事业绩最显著之处是曾指挥过一度是红军中最强的红四方面军。但自从指挥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全军覆没后,再不曾有过值得一提的战绩。解放战争时他仅任兵团司令,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攻克了太原。由于红四方面军这一派系人数众多,必须在元帅中有代表人物,曾为总指挥的徐向前就是最佳人选了。
9、元帅——聂荣臻(1899-1992)四川江津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09.jpg[/img][/align]
聂荣臻,华北野战军的代表。尽管他曾在黄埔军校任职,但实际也没有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他指挥华北野战军同傅作义对峙三年,没有出色的战绩。他一生的军事业绩中,凡辉煌之处往往与林彪有关:红军时期他是红一军团政委;抗战开始时他担任一一五师副师长;平津战役又是东野与华野联合作战,以至于北京军事博物馆的一位创作员曾经说过:“要想写好《聂传》,先得搞好《林传》。”
10、元帅——叶剑英(1897-1986)广东梅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10.jpg[/img][/align]
叶剑英,没有派系背景,没有实际战绩。由于在十人中名列最后,容易诱发人们揣测。实际上,因上述几个因素的制约,除他之外找不出别人能平衡这个位置了。确定叶剑英为元帅在于他的特殊地位和资历,从北伐直到建国,他一直充当着“中共军方在政坛上的代表”这一角色,除他之外党内军内再无他人有这种特殊地位了。而在资历方面,他的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和刘伯承。自云南讲武堂毕业后,他在粤军中长期担任高级幕僚的职务,当他协助老蒋率黄埔学生军第一次东征时,林彪还没进黄埔的大门呢;长征中他一度接替刘伯承任红军总参谋长;解放战争三年,他又任总参谋长直至建国。在重大历史事件中,他两度扮演了微妙的角色。二七年七月他向贺龙、叶挺通报朱培德的动态而直接引发了南昌暴动;三五年过草地时他的作为又导致了红军的公开分裂。且不说他在以后的岁月中,对粉碎“四人帮”和华、邓之争所起的微妙作用了。至于他本人军事造诣与指挥能力如何,历史没给他机会证明。
1、大将——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cd.zjol.com.cn/images/twzs/sddj001.jpg[/img][/align]
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而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而且他的资历只能够和罗荣桓相比。陈毅代表新四军和三野的元帅地位已定,粟裕只能委屈了。至于粟裕争当元帅的传说是站不住的,那是人们根据他的战绩和位列大将首席而产生的臆测。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同时,粟裕还坚决主张已到中原的陈毅继续兼职华野司令。可见,粟裕放弃了成为方面大军主官的机会,很难认为到授衔时他会再争执一番。
2、大将——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cd.zjol.com.cn/images/twzs/sddj002.jpg[/img][/align]
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只部队幸存的指挥者,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徐海东任军团长。斯诺所写《西行漫记》中曾提到,蒋介石称徐海东为“文明的一大害”。由于在战争中肺部负过重伤,他在抗战开始不久后就已不能工作,一直处于疗养状态,直至七零年去世。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刘志丹阵亡,高岗自杀,徐海东是这一派系中的最高人物了,而且他为人一向正直和善,与世无争,授他大将不会引起不平衡。
3、大将——黄克诚(1902-1986)湖南省永兴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cd.zjol.com.cn/images/twzs/sddj003.jpg[/img][/align]
黄克诚,第四野战军的代表。他的战绩、资历与别人相比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是他当时的职务是总参谋长兼军委秘书长,这一点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
4、大将——陈赓(1903-1961)湖南省湘乡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cd.zjol.com.cn/images/twzs/sddj004.jpg[/img][/align]
陈赓,第二野战军的代表。二野参谋长李达是三一年宁都起义才参加红军的,尽管军事造诣很高,但资历不足以为二野的代表人物。陈赓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均是中流,而他的名气甚大,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著名的“黄埔三杰”中,蒋先云战死,贺衷寒去了,陈赓是硕果仅存了。
5、大将——谭政(1902-1988)湖南省湘乡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cd.zjol.com.cn/images/twzs/sddj005.jpg[/img][/align]
谭政,当时任总政治部主任,与元帅中罗荣桓的情况一致,是大将中政工方面的代表,同样意味着中国军队的特色,与派系平衡无关。
6、大将——萧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
[align=center][img]http://ccd.zjol.com.cn/images/twzs/sddj006.jpg[/img][/align]
萧劲光,第四野战军的又一代表。海军司令的职务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所有元帅和大将中只有他在苏联进修过海军业务。在资历方面,只提一点就够了。当年江西苏区党内斗争中有一顶帽子以他的名字命名,叫做“萧劲光式的右倾机会主义”。
7、大将——张云逸(1892-1974)广东省文昌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cd.zjol.com.cn/images/twzs/sddj007.jpg[/img][/align]
张云逸,除粟裕外第三野战军的又一代表,几乎可认为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因他的资历而来的。大将中他的年事最高,是唯一参加过护国讨袁的。广西百色起义时他任红七军军长,在离队后他率红七军艰苦转战进入中央苏区,任红军副总参谋长。抗战和解放战争时他在华东方面的军职一直高于粟裕。叶挺任新四军军长,他任参谋长兼第二支队司令;
陈毅任军长,他任副军长;华野成立,他又先后任过副司令兼参谋长。这些职务大将中无他人可比。
8、大将——罗瑞卿(1906-1978)四川省南充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cd.zjol.com.cn/images/twzs/sddj008.jpg[/img][/align]
罗瑞卿,华北野战军的代表。他的军事业绩和指挥能力都很一般,资历也不出众,是有争议的人物。而他当时的职务为公安军司令兼公安部部长,工作性质特殊与最高层直接相关,对他颇为赏识,是党内军内正在上升的人物,庐山会议后也正是他接任了黄克诚总参谋长和军委秘书长的重要职务。
9、大将——王树声(1905-1974)湖北省麻城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cd.zjol.com.cn/images/twzs/sddj009.jpg[/img][/align]
王树声,红四方面军的代表。与元帅中徐向前的情况一致,尽管王树声战争中没有骄人战绩,甚至在解放战争中的职务低于多数大将,但他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仅此一项足以保证他的大将军衔。授衔时他的职务与陈赓相同,都是国防部副部长。
10、大将——许光达(1908-1969)湖南省长沙市人
[align=center][img]http://ccd.zjol.com.cn/images/twzs/sddj010.jpg[/img][/align]
许光达,做为红二方面军在大将中的代表人物列名最后,也是十大将中争议最大的人。他的职务、资历、战绩明显低于其他的人,而且在红军中仅担任师长,对红二方面军的代表性都嫌不足。由于红二方面军产生的高级将领本来就少,参谋长李达因资历有限而排除在大将之外。而曾担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萧克,本是最有资格的人选,但他在长征时支持过张国焘的路线,
又与此时主持军委的彭德怀水火不容,加上他当时训练总监察部副部长兼陆军训练部部长的职务较低,故而没得到大将的位置。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于,中国当时在借助苏联建立自己的装甲兵,为了对等谈判,中国的装甲兵司令应与苏军的军衔相同。作为装甲兵司令的许光达也就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大将军衔,在各兵种的主官当中成了特例。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