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笑他人太疯癫》全诗是什么
1、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2、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3、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4、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5、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6、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7、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8、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9、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10、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11、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小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祖籍凉州晋昌郡,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12、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考中苏州府试第一名,进入府学读书。弘治十一年,考中应天府乡试第一(解元),入京参加会试。
13、弘治十二年,卷入徐经科场舞弊案,坐罪入狱,贬为浙藩小吏。从此,丧失科场进取心,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唐寅晚年生活穷困,依靠朋友接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病逝,时年五十四岁。
14、山水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15、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二、“世人笑我太疯癫”全诗句及解释是什么
1、“世人笑我太疯癫”出自唐寅的《桃花庵歌》。原文如下:
2、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3、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4、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5、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6、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7、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8、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9、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10、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11、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12、桃花坞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桃花仙。
13、桃花仙人种了桃树,又折下桃花枝去抵酒钱。
14、酒醒了也只是坐在桃花前,喝醉了就要在桃花下睡觉。
15、日复一日的在桃花旁,年复一年的酒醉又酒醒。
16、只希望在赏花饮酒中度日死去,不愿意在华贵的车马前弯腰屈从。
17、车马奔波是富贵人的乐趣所在,而无财的人追寻的是酒盏和花枝。
18、如果将富贵和贫贱相比,那是天壤之别。
19、如果将清贫的生活与车马劳顿的生活相比,他们得到的是奔波之苦,我得到的是闲适之乐。
20、世间的人笑我太疯癫了,我笑他们都太肤浅。
21、还记得五陵豪杰的墓前没有花也没有酒,如今都被锄作了田地。
22、弘治乙丑年三月桃花庵的主人唐寅作。
23、桃花坞:坞为四面高,中间低的地方,今江苏省苏州市有地名“桃花坞”。2
24、鞠躬:恭敬谨慎的样子,表示屈从,屈服。3
25、五陵豪杰墓: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都在长安附近,后人也用“五陵”指富贵人家聚居长安的地方。
26、无酒无花:指没有人前来祭祀,摆花祭酒是祭祀的礼俗。
27、《桃花庵歌》是明代文学家唐寅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中诗人以桃花仙人自喻,以“老死花酒间”与“鞠躬车马前”分别代指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又以富贵与贫贱的各有所失,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表现了自己平凡真实中带有庸俗消极一面的真实内心,带有愤世嫉俗之意气。全诗层次清晰,语言浅近,却蕴涵无限的艺术张力,给人以绵延的审美享受和强烈的认同感。
28、全诗画面艳丽清雅,风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风舞雪,意蕴醇厚深远。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反而笔力直透纸背,让人猛然一醒。唐寅诗画得力处正在于此,这首诗也正是唐寅的代表作。
29、诗歌前四句是叙事,说自己是隐居于苏州桃花坞地区桃花庵中的桃花仙人,种桃树、卖桃花沽酒是其生活的写照,这四句通过顶的手法,有意突出“桃花”意象,借桃花隐喻隐士,鲜明地刻画了一位优游林下、洒脱风流、热爱人生、快活似神仙的隐者形象。
30、次四句描述了诗人与花为邻、以酒为友的生活,无论酒醒酒醉,始终不离开桃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任时光流转、花开花落而初衷不改,这种对花与酒的执著正是对生命极度珍视的表现。
31、下面四句直接点出自己的生活愿望:不愿低三下四追随富贵之门、宁愿老死花间,尽管富者有车尘马足的乐趣,贫者自可与酒盏和花枝结缘。通过对比,写出了贫者与富者两种不同的人生乐趣。
32、最后四句是议论,通过比较富贵和贫穷优缺点,深刻地揭示贫与富的辩证关系。
33、通观全诗,层次清晰,语言浅近,回旋委婉,近乎民谣式的自言自语,然而就是这样的自言自语,却蕴涵的无限的艺术张力,给人以绵延的审美享受和强烈的认同感,不愧是唐寅诗中之最上乘者。这首诗中最突出,给人印象最深的两个意象是“花”和“酒”。古代,桃还有驱鬼辟邪的意思,而“桃”与“逃”谐音,因有避世之意。在唐寅的诗中,“桃花”这一意象频频出现。
三、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全诗谁写的
1、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2、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3、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4、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5、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6、此诗以“老死花酒间”与“鞠躬车马前”指代两周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富贵与贫贱的得失对比,表明了唐伯虎自己平凡真实中带有庸俗消极的一面。此诗一出,也被当成是明代最无奈的一首诗。这桃花的“桃”与“逃”同音,也许这也暗示了唐伯虎想逃离现实悲惨的一面,逃走去过一种安闲休适却不免庸俗的生活吧。
7、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
8、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更著名,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9、他的诗作有《百忍歌》、《上吴天官书》、《江南四季歌》、《桃花庵歌》、《一年歌》、《闲中歌》等。
10、参考资料来源:古诗文网-唐寅简介
好了,关于别人笑我太疯癫全诗和别人笑我太疯癫全诗解释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