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百家讲坛赵晓岚(百家讲坛赵晓岚说李煜)

七月网2960

一、辛弃疾的摸鱼儿是百家讲坛赵晓岚的第几集

1、是《金戈铁马辛弃疾》第三集《铁腕平乱》的最后部分讲到的。讲稿如下:

百家讲坛赵晓岚(百家讲坛赵晓岚说李煜)

2、我们知道辛弃疾是一直主张抗金的,北伐中原,收复失地,一直是贯穿他生命的主旋律,那么面对宋孝宗对北伐事业逐渐消极的心态,辛弃疾的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呢?他在词做中又是如何表现这种情绪的呢?

3、辛弃疾看到这种情况,心中当然是无比的郁闷和失望,他有一首很著名的词《摸鱼儿》反映的就是他这种心绪。

4、“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5、词人怨恨春天的风雨太多,他怜惜春天在风雨的催迫下,匆匆的离去。词人对春天的怜惜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呢?惜春长怕花开早,因为怜惜春天,他甚至一直都害怕春天的花开的太早了。为什么呢?因为开得早就会凋谢的早,何况眼前已经实实在在的到了晚春,遍地都是凋零的花瓣了,于是作者就要极力的挽留春天。他呼唤春天,他说春天请你暂时停住你要离开的脚步,我听说那个芳草都已经长满了天涯,已经把你回去的路阻断了,那意思就是说,你既然没有路回去了,你就留下来吧。可是春天对他的挽留没有反应,于是作者就埋怨春天不理睬他。他看来看去,只有那美丽屋檐下的蜘蛛网还在那里殷勤的张着,好像要极力的挽留住春天的样子,可是一天到晚它只惹来了一些飘飞的柳絮,粘挂在他的上面。

6、这上半首词表面上抒发的是伤春惜春之情,可是它却有很强的比喻和象征意义,有人认为这在风雨催迫下匆匆而去的春天是象征着南宋的国势,风雨飘摇走向衰落。但是我认为,辛弃疾在这里更可能是把这个春天比喻成抗金恢复的事业。我们知道这个非常热衷于北伐的宋孝宗上台以后,南宋曾经出现了一个生气勃勃的抗金局面,就好像进入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可是在符离之败等各种事件的打击牵制之下,这个良好局面又匆匆归去了。对收复失地满怀热情的辛弃疾曾经也想尽力来挽救,他几次上疏皇帝和宰相但是都没有回音。怨春不语我认为就是辛弃疾在埋怨作为抗金事业最高领导的宋孝宗没有搭理他,他觉得在那个抗金的良好局面逐渐远去的过程中,他就像那个屋檐下的蜘蛛网一样,虽然是力量微小,但是仍然殷勤地忙前忙后,极力想挽留住一些什么东西,他想挽留住抗金的一点力量,抗金的那种良好的局面,他就想挽留住一点什么,但是抗金的大势已去,他的努力还是落空了。

7、下片,从这个长门事到脉脉此情谁诉,用的是汉武帝和陈皇后的事情,陈皇后就是“金屋藏娇”这个成语中的女主人公陈阿娇,她是汉武帝的表姐,汉武帝小的时候他的姑母也就是阿娇的妈妈,曾经逗这个汉武帝,他说如果把阿娇给你做老婆,你会怎么对待她呢?这个小家伙就回答他,那我要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这个小家伙成了汉武帝之后就实现了自己的诺言,真的娶了阿娇做皇后,并且给她造了一座金屋。可是这个阿娇她却看不得汉武帝和别的妃子亲热,汉武帝一怒之下就把她打入了冷宫,也就是长门宫里面去了。冷宫的日子自然很不好过,这个阿娇就后悔了,她听说司马相如的文章写的好,于是就拿出千金请这个司马相如写了一篇《长门赋》,在《长门赋》里面诉说了自己的忧愁悲伤以及对汉武帝的盼望。而汉武帝也真的被感动了,又重新的宠幸了阿娇。

8、上面这个说法是出自于《长门赋》前面的序言,这中间自然有些文人自我吹捧的成分,因为历史上的阿娇在受冷落以后并没有得到汉武帝的青睐。辛弃疾在这里对历史进行了一番推演和改造,他说长门宫里陈皇后的那件事情,本来已经约好的佳期,为什么最后又耽误了呢?有人一直嫉妒那个美女,在皇帝那里造谣中伤她。那么她即使用千金买得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她自己的满腹的忧愁悲伤以及对皇帝的思念之情又向谁去倾诉呢?

9、我认为“蛾眉曾有人妒”的这个曾字,它不念CENG,它念ZENG,为什么这么说呢?它是做副词,一直、从来,如果是这么来理解的话,就更能够说明人才遭妒忌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惯例,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显然,辛弃疾在这里他是用陈皇后的遭遇,来比喻自己受冷落的遭遇,他认为自己的那些抗金主张之所以得不到宋孝宗的重视,得不到他的信任是因为有人妒忌他,在皇帝那里说他的坏话。那么面对这种阻碍他实现抗金理想的流言蜚语,他气愤了,于是他就说“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玉环飞燕就是指的杨玉环,赵飞燕,她们分别是唐玄宗和汉成帝的宠妃,这两个美女都是能歌善舞,红极一时,辛弃疾在这里告诫那些中伤他的人说,你呀不要以为自己长袖善舞,你们没有看到像杨玉环,赵飞燕那样受到皇帝宠爱、显赫一时的人也化为尘土了呢。

10、愤怒之后,作者笔调一转,就写起了自己的哀怨“闲愁最苦”。这句话真是无限沉痛,我们上集已经讲过,这个闲愁,在古诗词里面往往是指一种无法明说的、非常深重的愁苦,辛弃疾的愁就是眼看着抗金大势,这个抗金的大好形势就像眼前的春天一样马上就要消失,它所引起的愁,是出于对于国家民族的关心而引起的大忧愁,偏偏这信忧愁呢,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脉脉此情谁诉,他没有办法倾诉。

11、那么这个愁该怎么样来消解呢?也许可以登上高台凭栏远望,来舒缓一下情绪,事实上这样做也不行,“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他的意思就是说,不要去靠着高处的栏杆,凭栏远眺,因为你将要看到太阳马上就要落山了,它的光芒黯淡,很快就会笼罩在远处如烟的柳色里面,这种景象只会让人更加肠断神伤。在这里这个斜阳也是有比喻意义的,它的比喻意义有各种不同的的解释,我认为古代经常用太阳来比喻皇帝,所以这个斜阳,辛弃疾很有可能就是比喻那位曾经立志北伐而如今却意志消沉的宋孝宗。

12、而关于这首词,前人曾经指出了它的一个特点,就是说词意殊怨,意思就是说这个词充满了一个怨的情绪,我的理解,辛弃疾的怨应该是和屈原那种“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怨是一样的,他主要是对宋孝宗对他不理解而引起的一种怨,从前边的“怨春不语”,到这末尾的斜阳烟柳,都表现了这一点。这首词在辛弃疾的词里面是非常著名的,辛弃疾经常用一种比兴寄托的手法来抒发自己的爱国热情,也就是说表面上经常写一些风花雪月,儿女柔情,就是经常用一些美人香草的比喻,非常的缠绵婉约,但是骨子里却是慷慨激昂的热情,和那种坚忍不拔的意志。像这首词就是在一种很柔的外表下面蕴含了一种刚劲深厚的力量。

13、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时间是公元1179年的春天,这个时候他已经从临安外调到湖北当转运副使,但是椅子还没有坐热,几个月以后又接到了调令,要调到湖南去当转运副使。宋代在各路设立了转运使司,除了掌管这一路的财赋以外,它还要负责一些官员的考查,刑事案件的诉讼审理,还有举贤荐能等等职责。辛弃疾当的是转运副使也就是二把手,这个职位应该说还是一个很不错的职位,但是他却不能够像安抚使那样执掌兵权了。特别是从地域来讲,湖北古来就称为九省通衢,它离北宋的首都汴京,就是开封比较近,因此它在抗金事业中间还算是个前沿地区,而湖南是要处于后方。他这个时候是从湖北到湖南的这个当口写下的这首词,所以辛弃疾他就有一种不受重用的慨叹。

14、不过这次辛弃疾到湖南他又获得了一个新的机会,成就了他事业上的一个高峰,但是,也因此招来更为猛烈的流言蜚语的打击。

二、百家讲坛有哪些系列节目

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我读经典之〈明经读史感悟人生〉》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国》、《汉代风云人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我读经典之〈我读先秦诸子〉》于丹:《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我读经典之〈在成长中感悟〉》王立群:《汉代风云人物之项羽》、《汉代风云人物之吕后》、《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我读经典之〈强势由人〉》、《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千古中医人物之华佗》、《王立群读〈史记〉之文景之治》(录制中)、《王立群读〈史记〉之刘邦》(录制中)纪连海:《正说和珅》、《正说纪晓岚》、《正说多尔衮》、《正说鳌拜》、《正说吴三桂》、《大太监李连英》、《正说刘墉》、《我读经典之〈感悟孔孟〉》、《千古中医故事之孙思邈》钱文忠:《玄奘西游记》、《解读〈三字经〉》、《我读经典之〈独特的启蒙〉》、《千古中医故事之李时珍》、《班墨传奇》、《我的老师季羡林》(即将播出)、《解读《弟子规》》金正昆:《身边的礼仪》、《金正昆谈现代礼仪》张望朝:《杨子荣》、《抗日名将杨靖宇》蒙曼:《武则天》、《太平公主》(出书时改名《乱世红颜》)、《长恨歌》乔良:《新解三十六计》康震:《唐诗的故事》(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我读经典之〈庄子的人生境界〉》、《唐宋八大家之韩愈》、《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即将播出)、《唐宋八大家之曾巩》(录制中)、《唐宋八大家之三苏父子》》(即将录制)、《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即将录制)孟宪实:《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唐高宗真相》、《我读经典之〈君子与小人〉》隋丽娟:《慈禧》孙立群:《吕不韦》、《李斯》、《范蠡》、《我读经典之〈解析<韩非子>〉》、《千古中医人物之扁鹊》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我读经典之〈毛佩琦七解<中庸>〉》、《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马骏:《二战人物》、《我读经典之〈有用与无用〉》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秦可卿、贾元春、妙玉、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史湘云、八十回后真故事)孔庆东:《孔庆东看武侠小说》、《走近鲁迅》、《我读经典之〈<论语>的魅力〉》孙丹林:《楹联的故事》、《唐伯虎》、《陆游的故事》、《我读经典之〈无形中的指引〉》姚淦铭:《老子与百姓生活》马瑞芳:《马瑞芳说聊斋》、《我读经典之〈感悟孔孟〉》方尔加:《孔子眼中的“仁义礼智”》、《汉代国策风云》李蕾:《红旗渠的故事》马未都:《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陶瓷篇、玉器篇、杂项篇)喻大华:《道光与鸦片战争》、《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苦命皇帝咸丰》、《末代皇帝》(录制中)段怀清:《中国四大爱情传奇》(白蛇传奇、梁祝传奇、孟姜女传奇、牛郎织女传奇)周岭:《周岭解密曹雪芹》、《奏折的秘密》(录制中)曾仕强:《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易经的智慧》(即将播出)鲍鹏山:《鲍鹏山新说水浒》(林冲、武松、李逵、鲁智深、宋江)、《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袁腾飞:《两宋风云》、《塞北三朝》(辽、金(即将播出)、西夏(即将播出))赵晓岚:《李煜》、《金戈铁马辛弃疾》江英:《回首开国大典》、《重庆谈判》(即将播出)郦波:《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大明名臣抗倭英雄—戚继光》(正在播出)、《大明名臣救时宰相—于谦》(即将播出)、《大明名臣清官—海瑞》(即将播出)、《曾国藩家书》(录制中)莫砺锋:《诗歌唐朝》、《蜀地探秘之杜甫草堂》、《白居易》傅佩荣:《孟子的智慧》翁思再:《伶界大王谭鑫培》、《梅兰芳》吕立新:《水墨齐白石》董平:《名相管仲》《王阳明》(即将播出)商传:《永乐大帝》于涛:《走进曹操》吴桐祯:《成语趣谈》梅铮铮:《蜀地探秘之武侯祠》、《解码关公》王树增:《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大决战》(即将播出)周思源:《周思源评说红楼梦》、《正说三国人物》、《正确看待康乾盛世》、《周思源也说秦可卿》吴建民:《吴建民论国际风云》、《吴建民看中国外交》、《吴建民盘点2004国际形势》、《吴建民盘点2004中国外交》

三、百家讲坛谁讲的最好

1、鲍鹏山: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2、王晓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外关系史研究所所长

3、高日晖:文学博士、大连大学副教授

4、胡金兆:中国民主同盟成员、北京市文联退休编审

5、喻大华: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6、王树增:国家一级作家、大校军衔

7、王新陆: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全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

8、周汝昌: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9、莫砺锋: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0、邱紫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11、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12、康尔:南京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主任。

13、周文顺:郑州大学港台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14、乔良:现任空军政治部创作室副主任,空军少将,中国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

15、张望朝:现为中共黑龙江省委政法委研究室副主任,作家

16、陈毅明:现任厦门市华侨历史学会常务副会长

17、李蕾:河南省林州市市委、市政府接待办公室副主任

18、赵英健:河北遵化市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副主任

19、孟宪实: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国学院副教授

20、于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21、隋丽娟: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22、王立群: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23、徐放鸣:现任徐州师范大学美学教授

24、梁小民: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

25、易中天: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江汉大学、武汉大学名誉教授,博士生导师,百家讲坛最‘热’的教授,有‘学术超男’之称。

26、孙丹林:锦州市楹联学会会长,渤海大学特聘教授

27、高有鹏: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28、李昌集:现为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

29、康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30、赵林:哲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

31、韩秀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32、葛剑雄: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33、刘扬体: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34、曾国平:重庆大学贸易及法律学院院长

35、纪连海:北师大二附中高级历史教师

36、李敬一: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37、淳子:上海东方电台谈话节目主持人,女作家

38、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

39、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

40、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41、张少泉: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42、周思源:现任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授

43、马瑞芳:山东大学教授,学者,作家

44、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

45、马未都: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馆长

46、曾仕强:胡雪岩研究会副会长、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47、张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三部主任、副研究员

48、梅铮铮: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研究保管部主任、副研究员

49、李炜光: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

50、袁腾飞: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历史教研员、北京市高级教师

51、赵晓岚:文学博士后,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52、江英:教授,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正师职,大校军衔

53、郦波: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副教授

54、翁思再: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文汇新民报业高级记者

55、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

56、商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编辑本段]著名讲座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

57、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国》、《汉代风云人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58、于丹:《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

59、王立群:《汉代风云人物之项羽》、《汉代风云人物之吕后》、《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千古中医人物之华佗》、《文景之治》(即将播出)、刘邦(预备录制中)

60、纪连海:《正说和珅》、《正说纪晓岚》、《正说多尔衮》、《正说鳌拜》、《正说吴三桂》、《李连英》、《正说刘墉》、《千古中医故事之孙思邈》

61、钱文忠:《玄奘西游记》、《解读〈三字经〉》、《千古中医故事之李时珍》、《班墨传奇》、《我的老师季羡林》(即将播出)、《弟子规》(录制中)

62、金正昆:《身边的礼仪》、《金正昆谈现代礼仪》

63、张望朝:《杨子荣》、《抗日名将杨靖宇》

64、蒙曼:《武则天》、《太平公主》(出书时改名《乱世红颜》)、《长恨歌》

65、康震:《诗圣杜甫》、《苏轼》、《诗仙李白》、《李清照》、《唐宋八大家》

66、孟宪实:《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唐高宗真相》

67、隋丽娟:《慈禧》、《奕�6�0》(即将播出)、《孝庄》(即将播出)

68、孙立群:《吕不韦》、《李斯》、《范蠡》、《千古中医人物之扁鹊》

69、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

70、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

71、孔庆东:《孔庆东看武侠小说》、《鲁迅》

72、孙丹林:《楹联的故事》、《唐伯虎》、《陆游》

73、方尔加:《孔子》、《汉代国策风云》

74、周思源:《周思源评说红楼梦》、《正品三国人物》、《正确看待康乾盛世》

75、吴建民:《吴建民论国际风云》、《吴建民看中国外交》、《吴建民盘点2004国际形势》、《吴建民盘点2004中国外交》

76、马未都:《马未都说家具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玉器收藏》、《马未都说杂项收藏》

77、喻大华:《道光与鸦片战争》、《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苦命皇帝咸丰》

78、段怀清:《中国四大爱情故事》(梁祝传奇、孟姜女传奇、牛郎织女传奇、白娘子传奇)

79、周岭:《周岭解密曹雪芹》《奏折的秘密》(录制中)

80、曾仕强:《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

81、鲍鹏山:《鲍鹏山新说水浒(林冲、武松、李逵、鲁智深、宋江)》、《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82、袁腾飞:《两宋风云》、《塞北三朝》〔辽正在播出。以及金、西夏即将播出)

83、赵晓岚:《金戈铁马辛弃疾》、《李煜》

84、郦波:《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大明名臣海瑞》(即将播出)、《大明名臣戚继光》(即将播出)、《颜氏家训》(即将播出)、《大明名臣于谦》(即将播出)、《曾国藩家书》(录制中)

85、莫砺锋:《诗歌唐朝》、《杜甫草堂》、《白居易》

86、翁思再:《伶界大王谭鑫培》、《梅兰芳》

87、董平:《名相管仲》《王阳明》(录制中)

88、商传:《永乐大帝》(5月10日起播出)

89、《我读经典》《千古中医故事》《蜀地探秘》(多位主讲人)这么多主讲人中蒙曼王立群喻大华郦波袁腾飞曾仕强我认为这几个是相对而言较好的(当然这么多主讲人是各有千秋的)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