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校书郎是干什么的(古代的"校书郎"是个什么官)

七月网1690

古代的"校书郎"是个什么官

相当于国务院部门的最低级的科员,因为秘书省是中央机构,所以是国务院。

校书郎是干什么的(古代的"校书郎"是个什么官)

因为唐代印刷术还很落后,需要大量文字抄写人员。所以需要具备一定文化水平的“校书郎”核对古文抄写典籍和公文。另外中央政府会派人员去地方搜集典籍回来抄写收藏,这也是唐代很多送别诗的原因。(送同僚去地方搜集典籍)

“校书郎”虽然在古代干的是文字校对的工作,但在校对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到很多古文经典,学以致用,为以后做行政类工作打下基础。唐代很多诗人大官,都是出身校书郎。算是一个美差。校书郎算是一个升迁的跳板。比同为9品的“正字”要好,因为“校书郎”是中央官,“正字”是中央外放地方的官,自然中央在领导身边升的快,所以大大大大诗人李商隐当年就是当了“正字”后还再去考“校书郎”。

但把古代农业社会做文字校对的工作内容为样本,放到现在做对比,显然不妥。古人的官僚机构也不像现在这么庞大。所以我觉得,大概相当于现在中央各部门的年轻科员。特别是偏写材料的年轻人,文笔好,以后做领导秘书,能做大官。

校书的意思是什么

1.校勘书籍。2.古代掌校理典籍的官员。汉有校书郎中,三国魏始置秘书校书郎,隋﹑唐等都设此官,属秘书省。3.唐胡曾《赠薛涛》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薛涛,蜀中能诗文的名人,时称女校书。后因以"女校书"为歌女的雅称。亦省称"校书"。

求采纳

女校书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校书是什么意思?只听过校书郎

校书郎

官名。掌校雠典籍,订正讹误。东汉朝廷藏书于东观,置校书郎中。后魏秘书省始置校书郎,唐秘书省与弘文馆皆置,宋属秘书省,辽属秘书监著作局,金、元属秘书监。元并掌鉴定书画。明清废。

东汉时,征召学士至兰台或东观宫中藏书处校勘典籍,其职为郎中者,称校书�O中(亦省称校书郎);其职为郎者,则称校书郎。三国魏始置校书郎官职,司校勘宫中所藏典籍诸事。唐以后历代因之。明以后不置。《后汉书・梁�[传》:“校书郎马融上书讼�[与护羌校尉庞参。”王先谦集解“盖中郎、侍郎、郎中,通谓之三署郎,校书郎中本可省称校书郎,犹尚书仆射之省称尚书耳。”《后汉书・杨终传》:“显宗时,徵诣兰台,拜校书郎。”《魏书・律历志上》:“中坚将军、屯骑校尉张洪,故太史令张明豫息汤寇将军龙祥,校书郎李业兴等三家并上新历,各求申用。”唐元稹《赠三吕校书》诗:“同年同拜校书郎,触处潜行烂熳狂。”《宣和遗事》后集:“遣校书郎卫肤敏为贺生辰使。”

问题二:万里桥边女校书,是什么意思?

问题三:什么叫做才情女子?通俗来讲就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非常有才艺的女子。

中国历史上的才情女子1、吕雉汉王朝创始人汉高祖刘邦的正配夫人。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的第一个。她为人有谋略而性残忍,在刘邦翦除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她虽为女流,但不乏政治家的风度,不管是帮助刘邦打天下还是把持政事,每每从容不迫,识破奸人计谋,化险为夷。吕后当政内,创自刘邦的休养生息的黄老政治进一步得到推行。刘邦临终前,吕后问刘邦身后的安排。她问萧何相国后谁可继任,刘邦嘱曹参可继任;曹参后有王陵,陈平,但不能独任;周勃忠诚老实,文化不高,刘家天下如有危机,安刘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吕后虽实际掌握大权,但她是遵守刘邦临终前所作的重要人士安排遗嘱的,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而这些大臣们都以无为而治,从民之欲,从不劳民。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美人心计汉朝第一后――窦漪房她,出生贫寒,然不骄不躁、不妄自菲薄,谋略过人,先后扶持了汉朝3个有名的明君,敦促了“文景之治”之盛世。如此胆大,如此英明,如此谋略,世间女子,除了武则天,天下能有几人?

3、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卫子夫她出身卑微,原来只是一个歌女,后来成为汉武帝的第二位皇后,其弟卫青、外甥霍去病都是汉代著名的抗击匈奴的英雄。卫子夫在后宫复杂的环境中,做了38年的皇后,并不是独霸天下,而是处处小心,谨小慎微,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恭谨谦和赢得汉武帝的恩宠,赢得了大臣和后宫人等的尊敬。后来汉武帝移情别恋但汉武帝对卫后还信任,每次出行,都把后宫事务托付给她。

4、邓绥东汉和帝邓皇后(81年-121年),东汉女政治家。名绥,南阳新野人(今河南新野),是汉光武帝时太傅邓禹的孙女,禹为南阳豪族,随光武帝起事,为东汉初的大功臣;其父邓训,曾为护羌校尉,抚边有功,其母为东汉第二任皇后阴丽华的堂侄女。和帝死,她先后迎立殇帝、安帝,临朝执政近二十年,其兄居要职,掌握大权。执政期间,崇尚宽简,不事奢华。兼用外戚、宦官,尊理三公。

5、女皇武则天。武则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唐高宗时为皇后、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后自立为武周皇帝,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武则天死后,立一块“无字碑”,千古流传。

6‘孝庄皇太极妃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女。清朝历史上举足轻重、颇受关注的人物。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的一个显赫家庭。在明末东北各族各部的混战中,她作为政治联姻的纽带嫁给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后金“英明汗”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为侧福晋,时年十三岁。在后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渐卷入一场又一场政治斗争的漩涡,并展示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华,逐步确立了稳固的地位并成为清初政坛上的一个一言九鼎的人物。

7、人人恨得牙痒痒――慈禧虽然慈禧垂帘听政,手段辛辣,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的前进和解放,迫害的生命也......>>

问题四:男孩说才子女孩要称呼什么校书人:这个典故来自古代才女薛涛,曾经被封为女校书,但未接受,自此留下了这个美名,有诗句枇杷树底校书人就是写的她,有很多典故的,你可以自己去搜,但薛涛是清妓……

柳絮才:这个来自东晋女诗人谢道韫,因为有诗未若柳絮因风起而得名。这个女子的家室比较好啦,后来是王羲之的儿媳妇来着。

其实红楼里面他们自己取到的号都可以拿来用的黛玉的,宝钗的啥的

希望给好评^-^

问题五:扫眉才子,是什么意思扫眉才子

拼音

sǎoméicáizǐ

解释

扫眉:妇女画眉毛。旧指有才华的女子。

出处

唐・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楷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事例

~何由见,一讯桥边女校书。明・程嘉燧《阊门访旧作》

用法

作宾语;用于女性

问题六:万里桥方度是啥意思?

问题七:女校书薛涛的生平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父薛郧,仕宦入蜀,死后,妻女流寓蜀中。幼年随父郧流寓成都,八九岁能诗,父死家贫,十六岁遂堕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后定居浣花溪。薛涛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德宗贞元(785~804)中,韦皋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令赋诗侑酒,遂入乐籍。后袁滋、刘□、高崇文、武元衡、李夷简、王播、段文昌、杜元颖、郭钊、李德裕相继镇蜀,她都以歌伎而兼清客的身份出入幕府。韦皋曾拟奏请朝廷授以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衔,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往往称之为“女校书”。后世称歌伎为“校书”就是从她开始的。薛涛生年不详。其卒年当在段文昌再度镇蜀期间,即大和六年(832)至九年(835)之间。旧说她和高骈有交往,考高骈任四川节度,在僖宗乾符元年(874),时代远不相及,显误。薛涛和当时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红色的小彩笺,用以写诗。后人仿制,称为“薛涛笺”。晚年好作女道士装束,建吟诗楼于碧鸡坊,在清幽的生活中度过晚年。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称道:“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在唐代女诗人中,薛涛和李冶、鱼玄机最为著名。薛涛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薛涛的诗,不仅如世所传诵的《送友人》、《题竹郎庙》等篇,以清词丽句见长,还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关怀现实的作品。在封建时代妇女,特别是象她这一类型妇女中,是不可多得的。她曾到过接近吐蕃的松州,有《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诗,其第一首说:“闻说边城苦,而今到始知。羞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对防守边疆士兵的艰苦生活寄以深切同情。杨慎说它“有讽谕而不露,得诗人之妙”(《升庵诗话》)。《四库全书总目》也认为她的《筹边楼》“托意深远”,“非寻常裙屐所及”。有《锦江集》5卷,今佚。《全唐诗》录存其诗1卷。近人张蓬舟有《薛涛诗笺》。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据《名媛诗归》说:“涛八九岁知音律,其父一日坐庭中,指井梧示之曰:‘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令涛续之,即应声曰‘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父愀然久之”可见其才思之敏捷。涛早年丧父,母孀居,二人相依为命,生活极其窘困,及她到十六岁时,诗名已遐迩皆闻,因其有姿色,通音律,善辩慧,工诗赋,迫于生计,遂入乐籍,成为当时著名的女诗人。

问题八:(香冢吟)想了解什么意思?谢谢各位了40分为悼念被太后害死的香妃,在她的坟冢前唱的曲子。大意是:

我心中的愁楚与目睹或亲历的人生劫难,如同浩茫的沧海无边

短歌为你唱罢,抬首却见此刻明月亦缺

这座安睡的坟芳草蒙起,其中浸透了你忠诚之躯的碧血

也许这碧血的颜色将会褪尽,也许它会在泥土中干涸

可是唯独你的一缕香魂永不断绝!

若有人问这是真是假

请看那坟上

就是这一缕香魂化为的翩跹蝴蝶

问题九:校书是什么意思?只听过校书郎

校书郎

官名。掌校雠典籍,订正讹误。东汉朝廷藏书于东观,置校书郎中。后魏秘书省始置校书郎,唐秘书省与弘文馆皆置,宋属秘书省,辽属秘书监著作局,金、元属秘书监。元并掌鉴定书画。明清废。

东汉时,征召学士至兰台或东观宫中藏书处校勘典籍,其职为郎中者,称校书�O中(亦省称校书郎);其职为郎者,则称校书郎。三国魏始置校书郎官职,司校勘宫中所藏典籍诸事。唐以后历代因之。明以后不置。《后汉书・梁�[传》:“校书郎马融上书讼�[与护羌校尉庞参。”王先谦集解“盖中郎、侍郎、郎中,通谓之三署郎,校书郎中本可省称校书郎,犹尚书仆射之省称尚书耳。”《后汉书・杨终传》:“显宗时,徵诣兰台,拜校书郎。”《魏书・律历志上》:“中坚将军、屯骑校尉张洪,故太史令张明豫息汤寇将军龙祥,校书郎李业兴等三家并上新历,各求申用。”唐元稹《赠三吕校书》诗:“同年同拜校书郎,触处潜行烂熳狂。”《宣和遗事》后集:“遣校书郎卫肤敏为贺生辰使。”

问题十:为郎拼削神仙籍,长写新衔女校书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为了和情郎在一起,这个女的连神仙都不做了,甘愿一直做情郎的校书官(新头衔),相信情郎还是个文化人,家中藏书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