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108人完成疫苗接种(108人完成疫苗接种工作)

七月网2590

一、乙肝疫苗的免疫疗效

当初乙肝疫苗的设计就是为预防用的,为了增加其免疫原性,添加了佐剂氢氧化铝,氢氧化铝能增强体液免疫,即增强特异性抗体的产生;但它对特异性细胞免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有不提倡用于乙型肝炎一说。

108人完成疫苗接种(108人完成疫苗接种工作)

长期以来,乙肝疫苗未用于治疗,倒不是担心它有抑制细胞免疫作用,而是对它治疗作用认识不足。当时,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这样想,乙肝病人血液中的表面抗原已经够多了,这样多的乙肝表面抗原都不能刺激体液免疫产生相应抗体,再注射一点点表面抗原(乙肝疫苗)又能起什么作用呢?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较大剂量的乙肝疫苗确可打破免疫耐受而起到消除HBV-DNA及表面抗原的作用。现拿我手头的一篇材料(Immunology.1999,96:98-108),作者们应用转基因小鼠进行试验,共43只,用乙肝疫苗治疗1年,结果,治疗前树突状细胞功能良好者23例,治后HBsAg、HBeAg均阴转,HBV-DNA下降,而19例治疗前树突状细胞功能不好的,均无效。众所周知,转基因小鼠是典型的乙肝病毒免疫耐受者,应用乙肝疫苗1年结果:23/43有效、19/43无效,而且其疗效与治疗前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密切相关。至于为什么转基因小鼠血液中大量乙肝表面抗原引不起免疫反应,而注射乙肝疫苗就有反应?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解释,有可能是血中虽有不少的HBsAg,但局部(皮下和肌肉)并不太多,不能有效地刺激大量存在于皮下的抗原递呈细胞——树突状细胞。注射乙肝疫苗后,局部的浓度明显增高了,因此可以有效刺激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性免疫反应。类似的动物实验材料还有,应用于人体的也有一些报告,总的看来,也有一定疗效,但不如动物实验那么好,是因为剂量偏小,还是佐剂(氢氧化铝)不好?还是有其他原因,均尚待研究。

专家小传:苏崇鳌,卫生部疾病控制中心研究员。多年从事预防医学事业,曾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疾病控制处处长,现任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秘书长、卫生部肝炎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我国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1.3亿,由于目前没有清除乙肝病毒的有效手段,所以我国要想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接种乙肝疫苗是惟一可行的方法。尽管新生儿早已推广接种乙肝疫苗,但是疫苗的有效性如何?成年人打一次疫苗,保护作用又能维持多长呢?记者为此采访了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秘书长苏崇鳌教授。

苏教授指出,我国卫生部从1992年元月即已开始将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按照接种计划,新生儿在出生时、出生后第1个月、第6个月分别注射乙肝疫苗5微克,不是所有人在接种后都会产生抗体,因此在出生后第8个月应及时检测血液里有没有抗体,如果没有产生抗体或者水平不高,则需要及时追加5微克,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

苏教授同时指出,接触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成人也需要接种疫苗。此前国家只要求新生儿接种疫苗,是因为担心疫苗资源有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要。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我国目前每年可以生产乙肝疫苗约8000万份,不仅可以满足1600万新生儿的需要,也可为需要接种的成人提供足够多的疫苗。

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疗程与儿童相似,只是剂量要加大到10微克,如果没有产生抗体,还可以加大剂量至20微克,绝大多数人在加大剂量后都可以产生抗体。

针对不少人认为乙肝疫苗保护作用会逐渐减弱的担心,苏教授指出,疾病控制中心不久前完成了一项针对数万名乙肝疫苗接种者的调查,结果表明,上述健康人在接种疫苗15年后无一例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研究同时表明,在新生儿期接种疫苗15年后,有40%的人仍有乙肝抗体。

苏教授认为,理论上讲,乙肝疫苗接种后其保护作用几乎可以维持一生。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可以分为两部分,即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体仅反映了体液免疫的水平,而细胞免疫也很重要。目前临床上尚未常规检测细胞免疫,主要是由于检测费用非常昂贵。并不能认为,只有抗体能反映免疫力,更不能说检测不到乙肝抗体,人体就没有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

目前有人认为乙肝疫苗最好3年接种一次。苏教授认为,这没有必要。尽管乙肝疫苗已经列入我国的新生儿计划免疫,但是卫生部现在还没有规定,儿童长到几岁后,要再次接种疫苗。有的专家认为7岁接种是安全的,有的认为延后到12岁亦可。苏教授个人认为,小孩长到10岁再接种疫苗比较合适。对于成人,也可以在首次接种10年后再次接种。尽管专家的观点不尽相同,但无论如何,每3年接种一次疫苗实在没有必要。当然,如果打了也没有副作用。

二、山东疾控关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最新解答

山东疾控关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最新解答如下:

1、老人很少出门,还需要接种新冠疫苗吗?

截止7月23日,我省已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14亿剂次,其中60-69岁、70-79岁和80岁以上人群分别接种1495.87万剂次、690.57万剂次和158.22万剂次,最大接种者已达108岁高龄。监测数据显示,老年人新冠疫苗后与年轻人的安全性相当。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不出门并不能阻挡病毒传播,鉴于老人感染新冠病毒会发生重症的风险更高,国家规定应及时按要求接种新冠疫苗。

2、现在可以为3-17岁儿童接种新冠疫苗吗?

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批准国药集团中生公司北京所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3-17岁人群中紧急使用。按照国家统一安排,我省将按照属地管理、就近方便、知情自愿、保障安全的原则,于8月初开始有计划地为15-17岁、12-14岁学生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3、如何办理英文版新冠疫苗接种证明?

目前一些出国人员要求开具英文新冠疫苗接种证明。我省已制定了统一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证明英文版模板。需求者可提供个人信息英文版,由接种单位查验并加盖印章后予以提供;不具备英文版接种凭证翻译能力者,由县级疾控机构提供英文版接种凭证,接种单位加盖印章后予以提供。

4、接种新冠疫苗后仍被感染,是否说明疫苗无效?

近期个别地方报道了接种疫苗后感染的新冠病例。其实,任何疫苗保护效力均不可能达到100%,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新冠疫苗保护效力达到50%以上即可获批使用。因此,接种新冠疫苗后仍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感染甚至发病,但现有研究结果显示,接种疫苗感染后多为无症状或者轻型病例,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大大降低,效果仍十分显著。

5、接种新冠疫苗已超过6个月,是否需要加强接种?

新冠疫苗接种后,主要通过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途径发挥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新冠疫苗接种后中和抗体持久性至少在6个月以上,细胞免疫也将发挥重要作用,疫苗的免疫持久性仍在持续观察之中。目前已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者暂无需加强接种,今后国家将根据科学证据综合判断,及时制订和调整新冠疫苗免疫策略。

三、2022绍兴百官街道新冠疫苗接种调整通知

因60周岁以上老年人进社区接种工作需要,百官街道工业园区新冠疫苗接种点位从2022年6月13日起接种时间调整为每周周日一天,街道居民可在工作时间前往接种新冠疫苗第一针、第二针、加强针。

完成2剂次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或1剂次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接种后满6个月且年满18周岁。

位置: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百官街道百官工业园区江广路108号

可乘坐201路、203路、208路、216路、215路、2002路至百官工业园区公交站下车。

1、请广大市民朋友有序接种,避免人员拥挤,出行请注意安全。

2、接种期间请全程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保持一米间距,听从现场工作人员安排。

3、接种时请携带本人身份证,工作人员将查验健康码、行程码。如行程卡带星号,需要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方可入内。

108人完成疫苗接种和108人完成疫苗接种工作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