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飞檐斗拱的意思
1、飞檐是中国传统建筑檐部形式,多指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若飞举之势,常用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等建筑的屋顶转角处,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所以也常被称为飞檐翘角。
2、斗拱,又称枓栱、斗科、欂栌、铺作等,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
二、飞檐斗拱的诗句
关于斗拱的诗句 1.形容山峦的诗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拔地山峦秀,排空殿阁斜。云供数州雨,树献九天花。
夜月摩峰顶,秋钟彻海涯。长松拂星汉,一一是仙槎。
老藤支我步湖漘,借与晴光一欠伸。
杨柳得春青眼旧,山峦留雪白头新。
铁琅珰语寻斋钵,银鱍刺肥收钓缗。
有两黄冠共棋局,相携便作所欢人。
溟溟沧海浪涛深,雾蔽山峦不易寻。
紫盖洞庭人驾鹤,虹霓城郭道为林。
幽玄相去何多少,巧拙无由智慧侵。
尽是同缘相引接,从容语话八仙心。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风清物候残,萧洒报将寒。扫得天衢静,吹来眼界宽。
条鸣方有异,虫思乱无端。就树收鲜腻,冲池起涩澜。
过【山岚】可掬,度月色宜看。华实从兹始,何嗟岁序殚。
《奉酬侍中夏中雨后游城南庄见示八韵》
相门才子高阳族,学省清资五品官。
谏院过时荣棣萼,谢庭归去踏芝兰。
山中花带烟岚晚,栈底江涵雪水寒。
伯仲到家人尽贺,柳营莲府递相欢。
碧落远澄澄,青山路可升。身轻疑易蹋,步独觉难凭。
逦迤排将近,回翔势渐登。上宁愁屈曲,高更喜超腾。
江树遥分蔼,【山岚】宛若凝。赤城容许到,敢惮百千层。
繁华敢望。自喜清贫状。老屋三间空荡荡。几册闲书架上。客来或问中庵。平生虎穴曾探。隐几悠然不答,窗间笑指【山岚】。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仞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仞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什么是斗拱,在古代代表什么意思
斗栱(dǒu gǒng)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
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两者合称斗拱。
斗拱是中国建筑学会的会徽。斗拱是我国传统建筑特有的榫卯交错结构而成的的承重构件,位于柱子顶部、额枋和屋顶之间的立柱与梁架的结合处。
仿木砖雕斗拱出现较早,主要起装饰作用。斗拱除造型变化的装饰作用外,其各个部位的龙、凤、象首形砖雕非常有特色。
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装饰性的特征往往被皇帝攫为己有,斗拱在唐代发展成熟后便规定民间不得使用。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1.榫头和卯眼。亦特指榫头。>>;详细解释搜索本词:榫卯关于榫卯的词语
mǎo地支的第四位,属兔。用于记时:时(早晨五点至七点)。正(早晨六点)。点。画。器物接榫的地方凹入的部分:眼。榫。期限:比(中国清代催征钱粮,分期追比)。笔画数:5;部首:卩;笔顺编号:35352夘mǎo【名】(象形。象两扇门打开之形。本义:门开着)地支的第四位〖numberfouroftheduodecimalcycle〗。如:子、丑、寅、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如:君(生。>>;详细解释搜索本词:卯带卯字的词语
丁:通“钉”,这里指榫头;卯: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牢靠。>>;详细解释搜索本词:丁一卯二
榫:榫头,竹、木、石制器物或构件上利用凹凸相接处凸出的部分榫头和卯眼非常适合,不露缝隙。形容手艺高超。>>;详细解释搜索本词:斗榫合缝
定州贡院:定州贡院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道光十三年重修从建成到清朝灭亡,一直是定州及附近地方学子考取秀才和贡生的场所。定州贡院建筑雍容壮观。轩身其中,既可领略独特的建筑艺术,又可想像当年森严宏大的考试场面。
定州文庙:位于定州市城区中部,始建于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是供奉孔子的场所,河北省保存最完事的文庙古建筑群,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15685平方米。文庙建筑气势恢弘,院内苍柏林立,花草相依,环境幽雅。著名的“东坡双槐”,传说是宋代大文苏东坡在定旅店做父母官司时亲手杆下的,现在仍然葱郁古朴。
开元寺塔:开元寺塔为八角形楼阁建筑,高83.7米,全塔越向上塔径越小,层高越矮。塔身各层外壁内均有一周回廊,整个塔身犹如大塔中又抱着一座小塔。塔内保存有宋代壁画,砖雕斗拱,彩绘天花。回廊两壁有佛龛及历代名人题咏碑刻30多方,各层门窗雕刻的五彩祥云,象征着佛光普照。轩身于此,使人仿佛进入香火缭绕的佛门圣地。定州塔外观挺拔俊秀,威武壮观。宋代时定州是与辽毗邻的军事重镇,可登塔来观察敌情,故此塔又称为“料敌塔”。古城定州位于保定西南50公里处,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著称于世。商周以来,定州一直是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三、什么是飞檐斗拱
飞檐斗拱指中式古建筑中“飞檐”和“斗拱”两种建筑结构,由于飞檐和斗拱在中式古建筑中多数时候一起存在,所以合称为“飞檐斗拱”。
飞檐:中式古建筑的屋角常建为四角翘伸的形态,仿佛地面有股气在托举着屋檐,这样使建筑有一种飞动轻快的动感,此结构称为飞檐。飞檐多为采光、排水、装饰而设计。
斗拱:中式古建筑承重柱与屋顶之间的过渡结构,是榫卯结构,起承接支撑作用;承重柱上的弓形部件称为“拱”,拱之间的方形木块称为“斗”,所以该结构被称为“斗拱”。斗拱主要为承重、出挑、防风、抗震、装饰而设计。
飞檐的装饰性更强;而斗拱除了装饰性,更重要的是功能。斗拱是中式建筑的关键部件;中国许多古建如应县木塔等历千年数十次地震而不倒,关键正是斗拱。
由于中西方地理物质资源条件的差异,中国人对木材使用多,而西方人对石材使用多,使中西方建筑具有明显差别,最终形成了差别很大的中西建筑特色——中国古建基本都为土木结构。
正如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般,中国古建筑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据考证中国传统建筑历经3000余年,核心构造方式几乎从未变过:一直是以榫卯结构为基础的木质框架式土木建筑——这简直是奇迹!
可以说榫卯结构是木质建筑上极其重要的发明。我们祖先很早就发明了榫卯结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榫卯结构实物距今已有六七千年。榫卯结构是适应于木质建筑非常好的结构:采用榫卯结构的木建,使用纯木料,不用一颗金属钉卯,就能达到很高的刚性和防震性能——不得不说我们祖辈极其聪慧。
而“飞檐斗拱”的斗拱就是以榫卯结构为基础的中国古建筑的核心部件,是中国古建筑最突出的特色,是中国古建筑技术和艺术结合的典型。可以说,是飞檐斗拱让中国古建筑充满了灵性、美观、大气,又非常和谐的与自然融为一体,同时还能具备良好的整体性和非常优秀的建筑性能。
斗拱建筑出现于战国,成熟于唐宋,至宋时官方《营造法式》已完整定义斗拱建造方法和参数,并予斗拱以尊崇的地位,明清斗拱只在形式上有些变化。
我们在旅游景点中常看到的各类飞逸俊秀,气势巍峨的宫殿、寺庙、亭台楼榭、古塔、牌坊、以及部分古民居等古建筑或仿古建筑,都有飞檐斗拱结构。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