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天建医院中医肿瘤科大夫介绍
1、张文彭主任医师出诊时间:周一、周五、周六全天

2、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国医西直门医院肿瘤专家,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陈可冀院士,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30余年。在中药加药用真菌治疗肿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在中国、香港、日本及俄罗斯的医学杂志发表医学论文40余篇,主编《肿瘤病人康复手册》、《糖尿病防治指南》、《溃疡病防治指南》、《高血压病防治指南》等专著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主编《药用真菌治肿瘤》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并参与《老年医学在中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手册》、《实用中医保健学》、《中国老年学》、《中医临床大全》等专著的编写。
3、擅长治疗:肺癌、胃癌、食道癌、肝癌、胆囊癌、胰、脑肿瘤、淋巴瘤、胰腺癌、消化道肿瘤、乳腺癌、子宫肌瘤、宫颈癌等各种肿瘤疾病。
4、钟伟副院长出诊时间:周一周二、周四至周日全天
5、北京国医西直门医院副院长,肿瘤、肝病专家,主治医师,三项国家发明专利的持有者。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创立了治疗肝病的“三法合一疗法”和“软肝排毒转阴疗法”、治疗肿瘤的“抗癌消瘤排毒疗法”,经“全国名老中医临床技术高峰论坛组委会”评审,授予“肿瘤防治中医药杰出人才”奖、“中医肝病杰出诊疗人才”奖。担任《中国中医药名医绝技秘方藏典》的编委。在医学史上首次提出了水溶性药物无法溶解、渗透、穿破肝细胞膜和乙肝病毒胞膜,只有应用动物药即脂溶性药物才能有效的溶解、渗透、穿破肝细胞膜和乙肝病毒的胞膜,才能杀死、清除乙肝病毒的理论学说。
6、社会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第一届中国发明家论坛、第五届中国科学家论坛、第二届中医药发展论坛、第三届中国百名医学界峰会、第三届医院院长大会、第六届中国名医论坛、诺贝尔获奖者医学峰会暨院士论坛,第二、第四届全国名老中医临床技术高峰论坛等国家级的权威学术会议。先后被全国十多家卫视邀请主讲肿瘤、肝病的防治常识。2003年非典时期被香港华语电视台邀请为中医养生栏目的主讲嘉宾;另外还参加贵州卫视的《国医养生堂锦上添花的益虫》讲解动物药的功效和临床应用及人体相关的头发、唾液、人乳、脐带、胎盘、童便、指(趾)甲、人中白的功效和临床应用。
7、擅长治疗:肺癌、肝癌、食道癌、胃癌、肠癌、淋巴癌、乳腺癌、鼻咽癌、宫颈癌、脑瘤、白血病以及病毒性肝炎、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胸腹水、脑血栓、偏瘫、截瘫、痛风等多种疑难杂症。
8、刘洋主任医师出诊时间:周六上午,周日全天
9、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医学方法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教授、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先生学术传人,孔伯华名家研究室中医痿症防治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分会委员,世中联外治分会常务理事。在治疗肿瘤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有多年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医疗工作经历,擅长神经性疾病的诊疗。
10、擅长治疗:肝癌、肺癌、胃癌、胆囊癌、脑肿瘤、淋巴瘤、胰腺癌、消化道肿瘤等各种肿瘤疾病,以及肌萎缩、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多发性脑神经损害、单神经病及神经痛、多发性神经病、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等神经性疾病等。
二、中医大专学校有哪些
1、中医大专学校有中国中医科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等。
2、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于1955年,是一所以中医药科研、教育、医疗为主体的综合性中医医院。校园建筑风格古朴又不失现代气息,教学、实验设施设备也很先进,授课力量雄厚,拥有一批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品牌学科和专业。
3、二、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8年,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是国家“中西医结合”试点高校、首批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教育先进成果奖”获得单位、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中西医结合、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中医药专门人才,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类专业科学研究、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医药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
4、三、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6年,地处广州市余杭西区,学校是教育部与广东省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共建的中医药高校。学校以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中医药专门人才为使命,是国家“中西医结合”试点高校、首批者荣获“卓越工程”学科的高校之一,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5、四、湖南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63年,位于风景秀丽的糯福山下,地处长沙市行政、教育、科技文化中心,是湖南省省属本科中医药高等院校。学校秉承“中医药特色产教融合的综合性大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走中国特色和现代化相结合之路,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了一批精英人才。
6、中医大专学校有很多,上面提到的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条件摸索合适自己的发展方向,选择合适的学校。无论选择哪个学校,都需要学生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方能为中医事业做出贡献。
三、天津中医药大学是211院校吗
1、天津中医药大学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全国共有115所211大学,39所985大学,其中天津有3所211大学,2所985大学,其中天津有3所211大学,分别是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2所985大学,分别是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而且教育部门不再接受211和985大学申报,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
2、天津中医药大学(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简称“天中”,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天津市三方共建高校;是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医学人文素质教指委主任委员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联盟成员单位;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和“首批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建设单位”、世界中联“一带一路”中医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天津);入选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3、天津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
4、截至2021年5月,学校占地2600余亩,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有本科生近万人,研究生近4000人,留学生及港澳台生2000人。
5、截至2020年8月,学校设有研究生院、15个学院(部)、7所附属医院,设有覆盖6个学科门类的28个本科专业。2022年2月,学校新增应用统计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
6、截至2020年8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专业总和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天津市高等学校“十二五”综合投资规划品牌专业4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0个,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
7、截至2020年8月,学校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天津市“十三五”重点学科,2个天津市一流学科,3个优势特色学科群;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8、截至2020年8月,全校(含附院)有在编教职工3700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其中1人为兼聘),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3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一批高层次人才。有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科技部创新团队3个。
9、国家级特色专业:针灸推拿学、中药学、中医学
10、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医学、中药学、护理学
11、天津市高等学校“十二五”综合投资规划品牌专业: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中药学
1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痹病学、中医血液病学、中医疮疡病学、中医护理学、推拿学、中医神志病学、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等
1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中医药重点学科:针灸学、中医心病学、中医儿科学、中医肾病学等
14、国家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中医内科学
15、进德:就有为医学献身的职业操守,有良好的医德,有为大众服务的精神。
16、修业:就是要不断进取、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医药学的知识更新很快,好的经验也会不断涌现,要通过学习掌握这些知识和经验,给患者最好的服务。
17、继承:“师承”是学好中医的重要手段。中华民族中医精粹需要通过继承传统才能发扬光大。
18、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和总结,更新技术了手段,促进中医理论的不断完善进步。
19、截至2020年8月,学校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临床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2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天津市卫生局重点研究室8个,直属研究院所2个。
20、2004-2008年,学校共承担国家级项目85项。其中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4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3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4项。主持各级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21项,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4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3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4项。在研项目54项,结题项目10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2项;重大研究计划4项;面上项目45项;青年基金11项;国际合作会议基金1项;科学部主任专项基金1项。
21、“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使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以及一批重点学科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成为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
22、其中,一部分重点高等学校和一部分重点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校和学科的先进水平,大部分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取得较大成绩,适应地区和行业发展需要,总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
23、目前,211工程和985工程已经统筹为新的双一流大学建设,但是211大学依然受到广泛关注,毕竟能够入选211工程的大学,说明其办学实力已经得到了社会和教育部门的认可,也算是比较好的大学了。
24、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
25、985大学即参加“985工程“的大学,即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6、211大学即参与“211工程”的大学,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27、1999年,“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
28、985大学都是211大学,但211大学不一定是985大学。
29、“985工程”建设任务为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五个方面。
30、“211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整体条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大部分。
31、“双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of the world)的简称,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32、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和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第二轮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将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作为重点之一,引导建设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
北京国医中联医院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北京国医中联医院脑瘫手术视频、北京国医中联医院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