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乙醚的作用(乙醚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

七月网3360

一、乙醚有什么作用

1.比较稳定,很少与除酸之外的试剂反应。

乙醚的作用(乙醚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

2.在空气中会慢慢氧化成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不稳定,加热易爆炸,应避光保存。

1.优点①镇痛作用强,又可促使骨骼肌松弛;②3—4倍于常用量时,对循环功能的抑制才达到危险的地步,故较安全;③直接的麻醉死亡率低。

2.缺点①易燃烧爆炸,当空气中含量为 1.83—48.0%,氧气中 2.1—82.5%,即有此可能;乙醚的蒸气密度较空气大 2—6倍,常下降在手术室地面,容易着火;②气味不佳,刺激性强,能促使口鼻腔和气管支气管粘膜、粘液腺分泌增多,气道难以保证通畅,吸入全麻诱导中,屏气、呛咳、喉或支气管痉挛时常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多;③化学性质不稳定,暴露于空气中,遇光或受热即变质,生成过氧化物或乙醛,刺激性更强;纯度要求高,微量的杂质即增加全麻诱导和维持的困难,事后并发症更多;④全麻的作用起效慢,诱导期不仅太长,且可有兴奋阶段,临床上需另用全麻诱导药;⑤苏醒期间胃肠道紊乱常见,恶心呕吐发生率可高达 50%以上;⑥乙醚麻醉时,胆汁分泌减少,肝糖原耗竭,血糖升高,这些改变对正常人可无重要意义,但对核尿病患者或肝脏病变者则未必然。

由于乙醚的优点少而缺点严重,又能引起燃烧爆炸,使用的范围逐年减少,世界上各大医院早已不用。

健康情况佳的病人理论上均适用。

多种形式的吸入全麻装置如开放、半开放、半关闭或全关闭等,乙醚均适用。与碱石灰接触不变质。成人诱导期间吸气内乙醚蒸气浓度,可逐渐按需增至 10—15%,维持期间以 4一6%为最常用。小儿诱导用 4一6%不等,年龄愈小浓度应愈低,维持用 2—4%。吸入全麻过程中,应依据病人情况和手术要求,随时调整吸气内乙醚浓度,并设法避免体内有较多的乙醚蓄积于脂肪和肌肉。

遇有急性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水电解质失调、代谢性酸血症、糖尿病、颅内压已偏高、肝肾功能欠佳、黄疸明显等患者,均禁用。

糖尿病,肝功能严重损害,呼吸道感染或梗阻及消化道梗阻病人忌用。

(1)乙醚为挥发性液体,装入内壁镀铜的金属罐或有色玻璃瓶中,密封;不得有漏气。

(2)一般每瓶(或罐)为 60或 120ml,不要超过 200ml。用剩的经 12—24小时即报废。

(3)贮存超过二年的,应重新检验,符合规定才能使用。

喉痉挛、暂时性血清转氨酶升高、抽搐、急性胰腺炎。用乙醚麻醉会对免疫反应有损害。1例用乙醚全麻后出现接触性皮炎和全身性过敏反应。

二、乙醚的作用与用途

1、乙醚是一种有机物,外观为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刺激气味,带甜味,极易挥发,其蒸汽重于空气。在空气的作用下能氧化成过氧化物醛和乙酸,暴露于光线下能促进其氧化。主要用作优良溶剂。毛纺、棉纺工业用作油污洁净剂,火药工业用于制造无烟火药。

2、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在空气中久置后能生成有爆炸性的过氧化物。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三、乙醚的作用是什么

最早于1842年,乙醚被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剂,但因为恢复期长且有副作用,目前已很少使用。乙醚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它遇到火花、高温、氧化剂、高氯酸、氯气、氧气、臭氧等,就有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有时也因静电而起火。不溶于水,能溶于乙醇、苯、氯仿、石油醚、其它脂肪溶液及许多油类。露置于空气中的乙醚会发生自动氧化,生成具爆炸性的过氧乙醚,因此乙醚内最好添加小量的抗氧化剂。乙醚是非极性溶剂。

文章分享结束,乙醚的作用和乙醚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