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大元帅府(大元帅府简介)

七月网4880

一、孙中山大元帅府的历史沿革

1、因孙中山1917-1925年间两次在这里建立大元帅府而得名。

大元帅府(大元帅府简介)

2、皖系军阀段祺瑞担任国务总理,控制了北京政府,孙中山为了与封建军阀进行斗争,于1917年南下广东进行维护《临时约法》活动,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其中两次在广州河南(今海珠区)设立军政府大元帅府。

3、孙中山大元帅府前身为广东士敏土(cement)厂,始建于清光绪33年(1907年),生产规模仅次于天津开平水泥厂,是当时我国第二大水泥厂。

4、1917年7月,孙中山率领部分海军南下,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开展护法运动。

5、1917年9月10日,孙中山就任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军政府最初在东郊黄埔公园设大元帅府,从9月16日起,大元帅府迁到广州河南石冲口码头附近的原士敏土厂(现纺织路东沙街18号)办公。

6、1918年5月,由于受盘踞在广东的桂系军阀及政学系的破坏和干扰,孙中山辞海陆军大元帅职离开广州,护法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7、1920年秋末,援闽粤军陈炯明部下邓仲元、何贯中等将领在党国元老、孙中山粤军总司令部参议何子渊等人多方斡旋下,奉孙中山之命,回师平叛桂系军阀莫荣新,同年10月收复广州,1921年初孙中山重掌帅印;随后组建粤军第一师;同年被推举为非常大总统,致力北伐。

8、1923年2月孙中山重返广州,建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

9、大本营成立初期先后平定了沈鸿英叛乱和东江叛乱,进一步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这一时期孙中山的思想和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1924年11月孙中山应邀北上商谈国是,于次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1925年7月1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大本营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10、孙中山逝世后,这里又作为国父文化教育馆两广分馆、国父纪念馆等。广州解放后,该处先后成为部队和省有关部门的办公用房,1964-1998年成为广东省农业机械供应公司办公、居住用房。1998年10月,大元帅府旧址被移交给广州市文物管理部门,筹建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1983年8月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6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省内各级政协部门及文化单位不断提交各种提案,呼吁加强对大元帅府的保护和修复,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1999年,广州市投资3200万元对旧址进行清理、拆除和维修,并以大元帅府旧址为依托,建起了大元帅府纪念馆。2000年前后,广州又投资近1500万元,对大元帅府进行修复和装饰,恢复了其靓丽的外观。今年1月,大元帅府的“帅府华晖”被评为“海珠十景”之首。

二、大元帅府的基本简介

1、大元帅府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纺织路东沙街18号,因孙中山1917和1923年两次在这里建立革命政权而得名。

2、1923年至1925年间广州成立大元帅府,孙中山先生担任大元帅,在南方发动民众领导革命准备北伐。后来中山先生北上,临时指定胡汉民为“代帅”,当时一切军政经费的开支,都靠广东一省全力支持。

3、大元帅府前身为始建于清光绪33年(1907年)的广东士敏土(cement)厂,也就是广东水泥厂。广东水泥厂是当时我国第二大水泥厂,其生产规模仅次于天津开平水泥厂。1917年7月,孙中山来到广州,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任海陆军大元帅,开展护法运动的时候,征用这里作为大元帅府;1923年2月,孙中山重返广州进行革命活动,同样也在这里建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孙中山逝世后,这里曾作为国父文化教育馆两广分馆、国父纪念馆等。广州解放后,该处先后成为部队和省有关部门的办公用房,在1964年后成为广东省农业机械供应公司办公和居住用房。1998年10月,大元帅府的旧址被移交给广州市文物管理部门,筹建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大元帅府在1983年8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6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大元帅府建在广州的意义是什么

1、大元帅府旧址坐落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纺织路东沙街18号,是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元帅府旧址为依托建立的遗址性纪念馆。

2、1917——1925年间孙中山先生曾两次在这里建立大元帅府,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纪念馆总占地面积为8020平方米,由南北两座主体大楼、东、西广场和门楼等组成;两座主体大楼为三层劵拱的西式建筑,南楼设“帅府百年”复原陈列,北楼有“孙中山在广州三次建立革命政权”的基本史料陈列和专题陈列。

3、1917年7月,孙中山率领部分海军南下,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设大元帅府于广东广东士敏土厂,并要求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开展武装护法运动。但后

4、来由于受到盘踞在广东的桂系军阀的破坏和干扰,护法运动以失败而告终。1918年5月,孙中山辞去海陆军大元帅职离开广州。

5、1920年秋,援闽粤军陈炯明部下邓仲元、何贯中等将领在党国元老、孙中山粤军总司令部参议何子渊等人多方斡旋下,奉孙中山大元帅之命,回师平叛桂系军阀莫荣新,10月底收复广州,1920年底陈炯明率粤军从福建回师取得广东后,孙中山返回广州重掌帅印,并着手组建粤军第一师;1921年5月5日,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设总统府于观音山麓。在孙中山的领导下,中华民国政府进行了征讨桂系军阀、北伐等军事活动。但在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发动武装叛乱,围攻总统府(已毁,现在原址建起中山纪念堂)。孙中山幸免于难,但在8月被迫再次离开广东。第二次护法运动又以失败告终。

6、1923年2月孙中山重返广州,建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就任大元帅,帅府大本营再次设于广东士敏土厂。大本营成立初期先后平定了沈鸿英叛乱和东江叛乱,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在这一时期,孙中山的思想和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进行改组中国国民党、促成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1924年11月孙中山应冯玉祥的邀请北上商谈国事,于次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1925年7月1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大本营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关于大元帅府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