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数民族的姓氏有哪些
满语称姓氏为“哈拉”,是标志血缘关系的称号,主要有:爱新觉罗、瓜尔佳、钮钴禄、舒穆禄、纳兰、董鄂、马佳等。
包氏、云氏、巴姓、乌(吴)姓、陶姓、巴姓等。
马、沙、喇、哈、沐氏、达氏、郑氏等。
色氏、木氏、董氏、东氏、惹氏、朱氏(柱氏)等。
盘、沈、包、房、李、邓、周、赵、胡氏等。
满族姓氏的来源一个民族的姓氏,原是该民族社会血缘团体的符号,或者说是这个民族中一个家庭系统的符号。满族姓氏即是构成满族某家族血缘团体的符号。姓氏在满语中称"哈拉",家族称"穆昆"。
蒙古族姓氏,20世纪以来中国蒙古族逐渐取汉译姓氏,蒙古国则于1997年制定了“取姓法”,规定蒙古国民要选取历史人物或祖先的名号作为姓氏。
回族姓氏的形成与汉族不同。回族形成后,普遍使用汉语,回族姓氏也最后汉化,与汉族姓氏基本相同。但追溯回族姓氏的渊源仍与他们先民的姓氏有关。一般说来;阿拉伯人的全名是由本人名、父名、祖父名、族名、地名,部落名等构成,这一姓氏特点在回族先民进入中国时仍然是很明显的。
一般的藏族是无姓的,一般用四个字以取名。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分封有功之臣以领地和封号,人们便把领地名冠在名字前面,以显示地位和官位。如藏文创始人吞弥·桑布扎。
瑶族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国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中国最长寿的民族之一,传说瑶族为盘瓠和帝喾之女三公主的后裔。
二、为什么丽江纳西族除了姓和姓木还有其它姓氏
1、导游给讲的:姓和的多,木的少!
2、丽江木姓出自明朝时云南纳西族贵族阿甲阿得
3、由朱元璋赐姓木木姓渊源。明代以前,纳西人是没有姓的,名字实行父子联名四个音字制。明洪武十六年,纳西首领阿甲阿得归顺朱明王后,在朝觐时,朱元璋问他要个什么性,阿甲阿得直率的说要跟皇上一个姓,旁边的官员连忙的使眼色,他急忙改口说请皇上恩赐。朱元璋没有计较:“你的心意我明白,从朱字中分出一个木,表明你是朱家骨干,木字上加人字就是朱,表明你是朱家人,就赐你木姓木姓吧”。从此纳西族有了第一个汉姓木。阿甲阿得之后代子孙相传姓木,称木氏。木氏认为,木姓为所赐,只能为木氏贵族专用,对百姓木氏仿朱元璋另赐了个“和”姓。“和”表示木上添一撇,为戴上木家草帽,旁边加一口,为背上木家筐篮。“和”即奴仆、劳者。所以纳西人有“官姓木,民姓和”之说。
三、为什么纳西族人姓和的多
1、因为纳西族的“和”姓源自纳西族始祖崇仁利恩,是古代纳西族四大支系“禾、束、叶、梅”之首“禾”的后裔,后改为“和”姓,因此是纳西族第一大姓。
2、纳西族、汉族、满族等民族都有“和”姓,纳西族“和”姓与汉族“和”姓有渊源关系,皆是同祖,只是后来繁衍才形成各民族而已。因此,“和”姓不是纳西族独有的姓氏。
3、其次,在明太祖朱元璋赐“木”姓之前,纳西族先民中早已使用“和”姓。因此,“和”姓也不是木氏土司创造的姓氏。
4、和姓起源古老。传说远古时期,帝尧时有掌管天文立法的官吏和仲,和叔。在农业社会里,四季气候是很重要的,因此“和”是一种很重要的官职,地位很高,家族也很昌盛,他们的后代遂以其官职中的“和”为姓。
5、元朝纳西族首领,公元1252年,蒙古大汗蒙哥派遣其弟忽必烈攻打大理国,中路军经宁蒗永宁直抵金沙江边,隔江与石头城相望,居今永宁一带的纳西首领和字内附。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