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克里米亚热(克里米亚热那亚)

七月网4870

一、克里米亚为何要独立

克里米亚以俄罗斯族人居多,原本是俄罗斯领土,被前苏联领导人一时头脑发热给乌克兰管理,前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就划给了乌克兰。由于民族矛盾等问题,克里米亚跟基辅的乌克兰政府一直有隔阂,这次被反对派弄倒台的亚努科维奇当初竞选总统的主要支持者就是克里米亚人,他们当然希望通过亚的当选获得一些实际利益(政治、经济),结果他却被非正常的罢免,这当然让克里米亚人非常恼火,加上俄罗斯也站他们一边,那就索性借此机会脱乌入俄。

克里米亚热(克里米亚热那亚)

二、克里米亚纬度那么高,为什么说亚热带气候

克里米亚半岛南部属亚热带气候。克里米亚半岛1月和7月的平均气温为24摄氏度;年降水量300~500毫米。克里木半岛南部的克里木山是一座长150公里、宽50公里的中型山体。山的北坡平缓,南坡陡峭。最高峰罗曼科什峰海拔1545米。山区有茂密的橡树、山毛榉、松林,山顶是草原,很多地方都变成了自然保护区

三、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危机的背景和由来

1、从政治层面看乌是棋局小卒,危机是东西方在对垒。美欧资助反叛势力,俄则为乌亲俄势力撑腰。美欧不希望看到乌回归俄怀抱,因那将意味着前苏联势力崛起,而从俄罗斯的角度看,应该再也不能容许独联体领土进一步沦丧。早在17世纪,沙俄就同土耳其进行了9次战争,最终将克里米亚归入俄帝国版图。后来西乌又划入波兰版图,西乌为粮产区亲欧,而东乌为工业区多俄裔亲俄,两方从历史和现状内外政治主张历来相左,而乌转资本主义制度后产生各行业资本寡头,背后一直操纵政治、选举、经济金融命脉,历届总统和党派都是资本利益集团幕前人,党派互相倾扎争夺话语权,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台。出于资本利益配合美欧以民主旗号策动人民不断内斗。从战略角度看,克里米亚易守难攻,对东欧局势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意义,一直是战争中各方争夺的要地。如二战德占领克里米亚就损失惨重。克里米亚60%的人口为俄裔,他们支持俄希望克里米亚并入俄。1954年,赫鲁晓夫期间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1991年苏联解体后,克半岛成为乌的一部分,许多半岛民对此不满。1992年克里米亚半岛宣布独立,然而国际社会普遍不承认,随又决定以“自治共和国”的形式留在乌克兰境内。从2009年(欧盟)启动东部伙伴计划(与前苏联的六个成员国建立更紧密关系的计划)开始,欧盟已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和外交手段,尝试将乌在内的六个国家招致麾下。但欧盟的举动严重侵害了俄的战略利益,所以俄开始强势介入。于是,就在欧盟的拉拢即将见效之前,普京果断出手将乌政府拉回独联体阵营,引发了此次乌危机。克对俄边防安全有决定性的作用,这里也是乌亲俄势力的代表,必然成为此次乌克兰冲突的中心。所以从民族历史、地缘政治、美欧俄利益博弈是促成危机成因。

2、在俄语中,乌克兰一词的意思为“在边缘”、“边沿地带”。长期以来,乌克兰人曾为此忿忿不平。1990年前后,戈尔巴乔夫发动的政治民主化改革陷入困境,统一的苏联国家岌岌可危。正是乌克兰率先打出“独立”、“主权”的旗号。1990年前后,原苏共乌克兰共和国克拉夫丘克“第一书记同志”,摇身一变,成了乌克兰共和国“总统先生”。他企图让乌克兰摆脱苏联束缚,投入西方阵营,挤进民主、文明、富强的“欧洲大家庭”。

3、然而20多年过去了,事与愿违。乌克兰这个以“欧洲粮仓”著称,在苏联以工程师比例最多,制造业和工程技术最发达的国度,几乎沦落到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发展程度“垫底”的境地。仅从1992年到1999年间,乌克兰国民生产总值下降75%,约7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下,生活远不如苏联时期。

4、 10年之后,乌克兰又爆发了一次“橙革”。国际上一些政治势力欢呼雀跃、欣喜若狂,以为这是继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民主化的“第四波”。然而,没过多久,“色革”狂热之后,一切又现回了原形:“变了色国家”的老百姓从“失望到激动,从激动到希望,从希望到等待,从等待到忍耐,从忍耐再到失望”反反复复。被折腾和被忽悠后,老百姓得出了一个心酸的结论——色革并不能创造民主和幸福的神话;西方国家输出的并非“真民主”,也并未把他们当做“真朋友”;西方输出的是混乱和无序,追求的是地缘政治私利;乌克兰不过是大国棋盘上的棋子,老百姓只不过是政客争权夺利的垫脚石。

5、实际上,乌克兰与其说是“民主化”,不如说是政治商业化、市场化、帮派化、地区化;与其说是民主政治,不如说是对抗政治、帮派争斗、清算政治和复仇文化。民主只是争夺利益的手段,议会成为争夺的场所。而掌权的人,这几年是“钢铁大王”,随后又是“天然气公主”,如此反复。在此,劣质民主、民主陷阱等概括再准确不过了。2005年,甚至连克拉夫丘克本人也万分悔恨地表示:“如果在1991年,我要是知道祖国会沦落到如此状况,我宁愿斩断自己的双手,也不会签署《别洛韦日协定》!”

6、又一个10年过去了,“民主样板”变成“民主鸡肋”:民主变质,社会倒退,道路迷失。总统、总理变化如走马灯一般,贪腐盛行,政治清算不断,国家秩序混乱不堪。

7、回想20多年来,苏联东欧的政治变化令人深思。不少苏联东欧地区的民族分裂势力或共产党内部的异己分子摇身一变,由“第一书记”变成“民选总统”。而一旦夺取了国家大权,这些“自由民主”斗土们旋即又成了独裁者,武力驱散议会,欺世盗名,贪污腐败,足令西方支持者尴尬。民主已被手段化、庸俗化,成了政治斗争的口号和手段。一些政治势力给自己贴上“民主”标签后,便像找到了政治避难所和保护色,从此有了免受批评,并可肆意指责别人的权利。

8、 20多年来,乌克兰等国在发展道路上陷入迷失,彻底陷入了泥潭,不能自拔。左右摇摆,东拉西扯,或东或西。近三个月以来的时态虽波澜起伏,但不足为奇,可以说是政治逻辑的必然,乌克兰在迷惘中又回到了10年前、20年前的原点。放眼未来,如果乌克兰各方力量不能尽早在国家建设和发展道路这些根本性问题上达成共识,而是继续陷入党派纷争、民族和区域矛盾等泥潭中,继续在财阀、党派利益中周旋,那么乌克兰将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大国政治“夹缝”的束缚,无法逃脱“周期性”政治动荡的怪圈,也无法摆脱边缘化生存的泥潭。

文章分享结束,克里米亚热和克里米亚热那亚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