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雁塔的简介
大雁塔位于山西省西安市是市南的大慈恩寺里面,又叫做慈恩寺塔,在唐朝永徽三年,也就是公元652年,唐朝圣僧玄奘为了保护自己从丝绸之路到达天竺取回长安的经卷和佛像,命人修建了大雁塔。
大雁塔在最初修建完成的时候只有五层,到后来经过历朝历代的逐渐修建,慢慢的塔身变成了七层之高,大雁塔整体高度为64.517米,底层的边长为25.5米。
大雁塔是现今发现的古代塔建筑中存在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建筑的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建筑形式传入中原地区,并且融入了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
大雁塔之名是因为唐玄奘得来的。他在西行的路上,进入了沙漠腹地的时候,饥渴难耐,还一不小心打翻自己的水壶,危急关头,一群大雁带着唐玄奘来到一片绿洲,他才活了下来。
回国后,为了感谢这群大雁,也为了给经书的存放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唐玄奘请求李世民建下了大雁塔。
而那时的大雁塔,因为建筑在大慈恩寺,所以也叫慈恩塔,唐朝有一个习俗,那就是进士及第后要在大雁塔下题名留诗。
著名的大诗人孟郊屡试屡败,终于中举后写下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狂诗。这诗着把书生中举之后的豪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几年后,另一位诗人也考中了进士,在大雁塔下题名时,他本来是想着规规矩矩去题的,可一看到孟老爷子的诗,整个人都不好了孟老爷子的诗这么狂,看来我也不应落于人后。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只见他一把拿过酒壶,就是一通豪饮,饮干酒后提笔就写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意思是在这些留诗的人当中,我可是最年轻的。这位年少有为的诗人便是白居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雁塔
二、西安大雁塔介绍
大雁塔由玄奘法师亲自主持修建,虽经千年沧桑,仍然完好无损。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也是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身用砖砌成呈方形锥体,内有楼梯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
塔底层南门两边出自大书法家褚遂良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是唐高宗年间由玄奘亲手竖立于此的,至今保存完好。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画家吴道子、王维等曾为慈恩寺作过不少壁画,可惜早已湮没在历史中。但大雁塔下四门洞的石门楣、门框上,却还保留着精美的唐代线刻画。
门票价格:大雁塔登塔旺季25元,淡季20元。
开放时间:08:00-18:30(旺季)(03月01日-10月31日),08:00-18:00(淡季)(11月01日-次年02月28日周一-周日),具体时间以景区当日公布为准。
交通指南:乘坐5、19、224、237、500、501、521、526、527、601、606、609、游4、游6、游8(610)、游9(320)路等公交在“大雁塔”站下车即到。
三、大雁塔介绍 大雁塔简单介绍
1、大雁塔是西安市著名的旅游景点。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为藏经典而修建,塔身七层,通高64.5米。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
2、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内,大雁塔原称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
3、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层砖塔。在武则天长安年间重建。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朝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
4、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
关于西安大雁塔简介,西安大雁塔简介资料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