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是什么意思
1、依旧桃花面颊低柳叶眉意思是:你依旧还是那么美丽、可爱,像从前一样面若桃花,频频低垂的眼睑,弯弯的柳叶眉。

2、桃花面:表示所思念的美女。柳叶眉:如柳叶之细眉,这里以“眉”借代为“面”,亦是“低面”的意思。该句出自唐代韦庄的《女冠子·昨夜夜半》。
3、这首《女冠子·昨夜夜半》,写男子对女子的相思而成梦,梦后而悲的情况。恋人在梦中相见,他俩把臂唏嘘,说不尽的离愁别苦。
4、《女冠子·昨夜夜半》的原文和译文
5、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6、昨天深夜里,你在我的梦里翩然出现了。我们说了好多好多的话,发现你依旧还是那么美丽、可爱,像从前一样面若桃花,频频低垂的眼睑,弯弯的柳叶眉。
7、看上去好像又有些羞涩,又有些欢喜。该走时却又频频回首,依依不舍。直到醒来才知道是大梦一场,身边依然空空,自己依然是形单影只的一个人,心中不觉涌起难忍的悲哀。
二、关于面如桃花的诗句
1.形容面若桃花的诗句
《题都城南庄》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2.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4.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5.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8.冰肌自是生来瘦,那更分飞后。
11.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
13.届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14.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
15.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
16.花心定有何人捻,晕晕如娇靥。
《题都城南庄》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形容面若桃花诗句如下:1.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2.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3.袅娜少女羞,岁月无忧愁。
4.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5.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6.翩若惊鸿,婉若游龙。7.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8.冰肌自是生来瘦,那更分飞后。9.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10.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11.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
12.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13.届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14.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
15.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16.花心定有何人捻,晕晕如娇靥。
经珠不动凝两眉,铅华销尽见无邪。
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佳人葺居,沉香亭北,百花槛栏,自是天葩梓里。
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唐代:崔护
译文:去年春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
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宋代:苏轼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
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4.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题都城南庄》唐代:崔护
译文:去年春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
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唐代:张志和
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6.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杂诗·南国有佳人》三国:曹植
译文:在南方,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面容若桃花般芳艳,如李花般清丽。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1、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谢枋得《庆全庵桃花》
2、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陆游《泛舟观桃花》
3、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李白《忆秋浦桃花旧游》
4、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元稹《桃花》
5、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苏轼《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云乍起、远山遮尽,晚风还作。绿卷芳洲生杜若。数帆带雨烟中落。傍向来、沙觜共停桡,伤飘泊。
寒犹在,衾偏薄。肠欲断,愁难著。倚篷窗无寐,引杯孤酌。寒食清明都过却。最怜轻负年时约。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三、依旧桃花面的翻译是什么
1、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解释:昨天深夜里,你在我的梦里翩然出现了。我们说了好多好多的话,发现你依旧还是那么美丽、可爱,像从前一样面若桃花,频频低垂的眼睑,弯弯的柳叶眉。诗词名称:《女冠子·昨夜夜半》。本名:韦庄。字号:字端己。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西安)。出生时间:约836年。去世时间:910年。主要作品:《菩萨蛮》《伤昔》《应天长》《应天长》《思帝乡》等。主要成就:花间派重要词人;劝王建称帝,定前蜀开国制度。
2、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依旧桃花面”的详细介绍:
3、一、《女冠子·昨夜夜半》的全文点此查看《女冠子·昨夜夜半》的详细内容
4、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5、昨天深夜里,你在我的梦里翩然出现了。我们说了好多好多的话,发现你依旧还是那么美丽、可爱,像从前一样面若桃花,频频低垂的眼睑,弯弯的柳叶眉。
6、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7、看上去好像又有些羞涩,又有些欢喜。该走时却又频频回首,依依不舍。只到醒来才知道是大梦一场,身边依然空空,自己依然是形单影只的一个人,心中不觉涌起难忍的悲哀。
8、柳叶眉:如柳叶之细眉,这里以“眉”借代为“面”,亦是“低面”的意思。
9、《思归》、《章台夜思》、《金陵图》、《菩萨蛮》、《秦妇吟》。五、赏析
10、这首《女冠子》,写男子对女子的相思而成梦,梦后而悲的情况。恋人在梦中相见,他俩把臂欷_,说不尽的离愁别苦。“语多时”,明写千言万语,暗扣山高水长。“依旧桃花面”,特别是“频低柳叶眉”“欲去又依依”的神态音容,宛在眼前。然而,夜长梦短,梦醒之后,更令人不胜伤悲。此词不似多数花间词之浓艳,而是在清淡中意味深远,耐得咀嚼。所谓“意婉词直”,“似直而纤”,别具风味。
11、词的上下片一般都自成段落,如上片写相别,下片写相思。这首词在结构上却较别致,打破了词的上下片界限,没有过片痕迹,一气呵成。它的前七句写梦中之欢,后两句写梦后之悲。
12、这首词的梦境是清晰实在,温馨甜蜜的,不像另一首《女冠子·四月十七》“空有梦相随”那样迷惘惆怅。头一句点明入梦的时间是“昨夜夜半”。梦境一般虚无缥缈,此梦却很“分明”。“分明”虽贯穿于梦中,其源却使人想到来自实境。正由于主人公日思夜想,意中人才会音容常新,活在脑海了,出现在梦中。可见他也是一位与少女同样痴情的有情郎。这两句交代入梦,仅仅来开帷幕,已露出明朗的色调。
13、这是一个旖旎的梦,从绵绵情话开始,到依依惜别为止,恩爱缠绵,充满柔情蜜意。梦中那位少女形象,尤其显得楚楚动人。“语多时”,明写千言万语相思话,暗扣山高水长阔别久。“桃花面”“柳叶眉”是旧时对妇女容貌的形容。那位少女习惯于低面敛眉,在《女冠子·四月十七》的现实中和此首的梦境中是一致的。《女冠子·四月十七》中“忍泪”十个字重在刻画情态,此首的“依旧”十个字重在反映容貌,两者互为补充,使少女形象形神俱备。“依旧桃花面”与《女冠子·四月十七》中的“去年今日”的艺术构思脱胎于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事实上这两位男女主角除了在梦里相会外,恐怕也很难再在现实中重续旧梦了,不然不会在梦醒之后觉得“不胜悲”的。“半羞半喜”,少女的娇羞情态如绘。“欲去依依”,看来单写少女,其实也包括男主人公。两人难分难解,极希望留住这美好的时光。整个梦境写得一往情深。
14、“觉来知是梦,不胜悲。”正当两情缱绻之际,梦醒了,跌回到严酷的现实中,依旧是形单影只,孤栖独宿。一个“知”字品出万般凄凉况味,原来当时并不知是在梦中!梦境作如是观,而从前他俩花前月下的美境也未尝不可作如是观。这个“知”字大有顿悟之感,所以不免悲从中来,感慨万千。煞尾两句浓重的悲与前七句甜美的乐形成鲜明的对照,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5、全词脉络分明,层次清楚,深衷浅貌,语短情长。《历代词人考略》称赞韦庄词:“能运密入疏,寓浓于淡。”《介存斋论词杂著》说:“端己词清艳绝伦。”从这首《女冠子》词中,就足见韦庄词清淡疏朗、清艳劲直的特征。
16、《三姑石》、《暖翠》、《赠别徐侃》、《幽恨诗》、《题贾岛墓》、《天台禅院联句》、《长恨歌》、《忆江南》、《钱塘湖春行》、《暮江吟》。
17、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女冠子·昨夜夜半的详细信息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