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法国淘汰摩洛哥引发欧洲多地骚乱(法国淘汰摩洛哥引发欧洲多地骚乱世界杯进球)

七月网2760

一、欧洲为什么摩洛哥人多

1、摩洛哥地处北非的西北角,往南便是广袤的撒哈拉沙漠,另外中间还得再加上一座阿特拉斯山脉。偏远的地理位置加上沙漠和高山的天然地理阻隔,导致摩洛哥远离非洲大陆的核心文明圈,那些撒哈拉以南的黑人很难将势力深入其中。

法国淘汰摩洛哥引发欧洲多地骚乱(法国淘汰摩洛哥引发欧洲多地骚乱世界杯进球)

2、与此同时,摩洛哥往北则是地中海和欧洲大陆,他们与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甚至只有一水之隔。所以相比于同在一块大陆上的非洲黑人们,那些欧洲的白人其实要更加容易登上这片土地。所以从一开始,摩洛哥这片土地上就是白人在生活。比如历史上最早定居在这里的柏柏尔人,其实就是白色人种的一支。摩洛哥人喜欢且很适应欧洲;一是因为摩洛哥历史上就曾是法国、西班牙的殖民地,生活方式文化习惯和欧洲是互通的;二是因为摩洛哥是距离欧洲最近的非洲国家,自然风光也与欧洲相近,被称为“欧洲的后花园”,所以地域差别不大。

二、摩洛哥作为非洲的国家,为何被称为欧洲的后花园

1、摩洛哥是北非的国家之一,但是说摩洛哥和欧洲的距离是比较近的,所以它也被称为欧洲的后花园,因为这个国家确实吸引了很多的外来游客,他本身发展旅游产业就有了天生的便利条件。

2、摩洛哥国家的物价水平比较低,而且距离欧洲足够近,欧洲虽然是发达国家的联合体,但是欧洲民众不代表都有钱外出旅行的时候,考虑交通的支出是必要的,所以说距离比较近,在交通支出上自然就比较少,旅行的成本比较低,而且摩托车这个国家本身物价水平就比较低,相比较于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发达城市物价水平低了很多,所以很多欧洲人愿意到摩托车去旅行,因为花更少的钱可以享受到更美好的生活,在欧洲自己的国家的话,可能相同的金钱享受不到什么旅游服务。

3、摩洛哥本身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比如说相当具有建筑特色的清真寺,比如说他们也有很多的当地特有的美食,因为它是靠海的,它有很多新鲜的海鲜烧烤,有很多烤肉串,就和我们撸串是一样的道理,而且都是现场制作的,他们制作的烤串确实和我们味道不太一样,因为搭配的佐料都不一样,而且加上这种物价水平比较低的便利条件,欧洲的人就自然愿意来到这个城市去旅行了,毕竟有着美好美丽的风景,又有着很多的美食,然后物价水平很低,是一个旅游的不二之选。

4、欧洲有很多的城市,很多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是特别高,但是旅游产业发展还是相当不错的,比如说摩洛哥突尼斯,南非,刚果,是旅游产业的发展都相当不错,其他的产业发展并不是特别好,他们主要还是以农牧业为主,现代服务业还不是特别的完善,但是旅游产业却很好。

三、法国为啥摩洛哥打平欧洲

卡塔尔世界杯进入半决赛阶段,卫冕冠军法国队将与本届世界杯的最大黑马,非洲劲旅摩洛哥队争夺一张决赛入场券。

尽管法国队实力明显占优,但摩洛哥队接连挑落欧洲豪强西班牙和葡萄牙,谁也说不准这种厄运是否会降临到法国队身上。

巧合的是,在历史上,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都有入侵殖民摩洛哥的历史,在这场前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绿茵对决上,摩洛哥能否取得三连胜,十分令人期待!

■在卡塔尔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中,摩洛哥队爆冷击败葡萄牙队,彻底埋葬了C罗的世界杯之梦。

在近代以前,法国和摩洛哥分据欧洲与非洲,天各一方,彼此较少发生联系,直到17世纪末两国才建立了正式的官方交往。

当时,雄踞西北非的摩洛哥阿拉维王朝苏丹伊斯梅尔派人出使法国,在凡尔赛宫向法王路易十四提亲,希望迎娶法王的私生女,借此与称雄欧洲的法国联姻。

虽然这桩婚姻被法国王室拒绝,但法摩两国在外交、军事、商贸各方面的往来日益频繁,在摩洛哥至今存留着当年法国工程师设计建造的要塞堡垒。

■富丽堂皇的法国凡尔赛宫,摩洛哥苏丹曾派人到此向法国王室提亲。

在19世纪前,摩洛哥是一个强盛而骄傲的国度,在几个世纪里抵御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强压,保持了独立地位。

然而,进入19世纪30、40年代,法国染指北非,先是血腥征服了摩洛哥的东邻阿尔及利亚,接着将侵略矛头指向摩洛哥,在1844年的伊斯利战役中,10000名法军凭借犀利的火器击败了45000名摩洛哥军队,令骁勇善战又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摩洛哥人深受震撼,被迫签下城下之盟,逐渐沦为法国的附庸。

■表现1844年伊斯利战役的油画,此战摩洛哥军队败于法军,被迫签订和约。

1912年,摩洛哥与法国签署《非斯条约》,正式成为法国的“保护国”。法属摩洛哥作为法属西非殖民帝国的一部分,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提供了大量优质兵源。

在1918年的西线战场上,“摩洛哥师”是法军有名的硬骨头部队,在二战时期自由法国部队中也不乏摩洛哥士兵。

二战结束后,在席卷亚非拉的去殖民化运动中,摩洛哥也摆脱了法国的统治,于1956年重获独立,但是法国的影响力依然巨大,法语至今仍是摩洛哥的通用语言,法国也是摩洛哥移民的首选目的地。

在国际赛场上,摩洛哥也将前宗主国视为最大对手,如果能够战胜法国队那简直可以算是国庆了。

■1917年在西线作战的法军摩洛哥士兵与军旗的合影,胸前的勋章就是功绩与战斗力的证明。

在法国足球史上,著名球星朱斯特·方丹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优秀的中锋,他在1958年瑞典世界杯上创造的单届打入13球的神迹被认为是难以超越的纪录。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方丹并非法国本土白人球员,而是来自殖民地的海外球员。

■青年时代的方丹在摩洛哥足坛出道并崭露头角,最终入选法国国家队。

方丹于1933年出生在法属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在卡萨布兰卡接受文化教育和体育训练,后来进入号称“北非足球巨无霸”的卡萨布兰卡摩洛哥体育联合会,在摩洛哥足坛出道,在1952年率队夺得摩洛哥全国冠军后才登陆法甲大显神威,最终入选法国国家队,在1958年世界杯上荣膺金靴奖。

退役后的方丹没有遗忘摩洛哥故乡,曾执教摩洛哥队三年,率队夺得非洲杯季军,后来因为交通事故才被迫卸任。

■在1958年瑞典世界杯上,方丹攻入13球,创造了世界杯单届进球最高纪录!

众所周知,以“黑人-白人-阿拉伯人”为底色的法国足球离不开非洲移民球员,而法国至少有200万摩洛哥移民,为法国足坛输送了大量优秀球员。

在法国国家队历史上效力时间最长的球员“黑珍珠”本巴雷克就是土生土长的摩洛哥人,他在1938年到1954年间为法国队出战17次,打入35球,助攻14次,被认为是法国队史上最优秀的前卫。

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夺冠阵容中,拉米等名将也同样拥有摩洛哥血统。

■法国队队史上效力时间最长的球员本巴雷克就是土生土长的摩洛哥球员。

摩洛哥队在本届世界杯上的惊艳表现令人刮目相看,但从摩洛哥球员的经历来看,这样的成绩其实也不奇怪,因为许多摩洛哥球员都是由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成熟的青训体制培养的归化球员。

在欧洲优越的足球环境下,身体素质优异、富于个性的摩洛哥球员锤炼了技术,养成了纪律性,获得了制胜的资本。

■摩洛哥队后卫哈基米目前效力于巴黎圣日耳曼俱乐部。

摩洛哥足协也充分利用移民遍天下的优势挖掘海外摩洛哥裔球员。

本届世界杯的摩洛哥队26人大名单中,竟有整整14人出生在欧洲,3名门将里仅有1人出自摩洛哥本土,8名后卫分别来自法国、荷兰、西班牙和摩洛哥,8名中场里则有3人生于比利时、2人生于荷兰。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上摩洛哥队主力阵容,多数为欧洲联赛海归球员。

对于旅欧的摩洛哥球员而言,如果能力尚不足以加入欧洲国家队,或是内心里对母国摩洛哥的认同感超过欧洲国家,那就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摩洛哥国家队。

摩洛哥边锋布法尔将选择加入哪支国家队比作“选爸爸还是选妈妈”,他表示“为法国踢球是我一生的目标”,因而起初对于是否代表摩洛哥参赛心存犹豫,后来因为法国队竞争过于激烈,才退而求其次选择摩洛哥,最终在本届世界杯上大放异彩。

■在卡塔尔世界杯上表现出色的摩洛哥队边锋布法尔也曾为选择哪支国家队而纠结。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欧洲出生的球员,并不是因为钱才为摩洛哥效力,而是基于民族认同与国家荣誉。比如摩洛哥的头号球星,出生于荷兰的齐耶赫,参加国家队分文未取,将全部工资捐给了慈善组织。

本届世界杯上除了乌龙球无一失球的摩洛哥门神布努出生在加拿大法语区,自然会说法语和英语,可当他发现非洲杯居然没有配备阿拉伯语翻译后,在采访时断然拒绝遵照组委会要求以英法语言发言,全程使用阿拉伯语,以示抗议!

■在卡塔尔世界杯上堪称头号门神的摩洛哥队门将布努。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