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四川饮食网(四川美食网)

七月网4440

一、四川的饮食文化

“好吃不过茶泡饭”,是句四川的俗语。

四川饮食网(四川美食网)

茶,就是一般的粗茶,很便宜的茶叶,泡上一大壶,解渴。吃饭的时候,因为没有汤,就顺便把茶水倒在碗里,泡饭吃。

菜,也是简单之极,就一样,“洗澡泡菜”。把一些蔬菜的边角余料,什么萝卜皮、青笋头、青菜梗之类的,收拾收拾扔泡菜坛子里,泡上一天半天就可以吃了。泡菜本身就青青红红,再淋上一勺辣椒油,更是色彩分明。

这时,茶水已经浸透了米饭。吃起来,茶香、米香,泡菜脆、嫩、咸、鲜,再加上一点微微的辣,真是让人欲罢不能,连吃三碗直呼过瘾。

说起四川,大家都会联想到的一个词——火锅。火锅,已经成为四川饮食文化的一个代表,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饮食习惯。

走在大街上,是精心装修的火锅店;到小巷里看看,麻辣烫一家挨一家,一色的小红桌小红凳,便宜实在,美其名曰:小火锅。

据说,吃火锅是会上瘾的。特别是靓女。走在闹市区,突然想吃火锅了,怎么办?有人买就有人卖,精明的小贩们,一手拎着小煤炉,一手提着口铝锅,找到空地就摆起来,立刻就红浪翻滚,香气四溢。众多靓女立刻闻风而至;选上几串小菜,下锅、起锅、沾辣椒面,旁若无人地吃起来。几分钟之内满足了自己的火锅瘾,再擦嘴、补粧、梳头,背上坤包,俨然又回复淑女范。

说起川菜,脑子里最先想到的就是——辣椒。其实,辣味只占了川菜中的一小部分,只是在川菜中,辣椒的运用,已经到了一种烹调艺术的高度。

单单说最普通的辣椒面,看似简单,其实内容丰富。四川地区主要出产的辣椒有两种;一种是很辣的“朝天椒”,一种是不太辣的“二荆条”(当然,辣和不辣是用四川人的标准,诸位千万别上当)。一般做辣椒面,就是用这两种辣椒,这两种所占的比例,就决定了辣的程度。

举个例子,红油鸡块,这道家常菜,据说讲究的店铺,作料就要用18种,其中辣椒就5、6种。案台上坛坛罐罐一大堆,让人肃然起敬。

大师傅手起刀落,一只鸡碎尸万段;手持小勺,在坛坛罐罐间如穿花蝴蝶,左一勺右一勺,看得人眼花缭乱,全然忘了自己已经口水长流。一般作菜用的辣椒分:干辣椒、鲜辣椒、泡辣椒、辣椒面、辣椒段、辣椒油、青辣椒、红辣椒……做什么菜,该用什么辣椒,辣到什么程度,那是万万不能含糊的。虽然归根结底一个“辣”味,可如果不懂这些规矩,就象吃西餐用错了刀叉,即使吃到了嘴里,也不免被人笑话。

外地人到四川,点菜是个难题。满篇放眼望去,辣椒成堆,即使不带辣字的菜名也是轻易不敢下手,以防中了埋伏。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水煮XX”,心想,水煮的东西总不会太辣吧,放心点之!等到菜上桌一看,傻了。面上红乎乎一层,又是辣椒又是红油的,若是来个上海小姐,怕就要立即晕倒。曾经亲眼看过有人因此愤然与店家理论,说是上错了菜;最后当然是在满场大笑中落荒而逃。

其实,“水煮”正是川菜中的特色,吃正宗川菜,不可不点。水煮的内容很丰富,有水煮肉片、水煮牛肉、水煮蟮段、水煮毛肚、水煮牛蛙……教科书上写:水煮的特色是“麻、辣、鲜、烫”。从菜的制作大致就能领略:先准备蔬菜:芹菜、蒜苗,切段;青笋,切片。再将肉片加少量淀粉,和匀。(本人以为,最好菜多肉少)旺火,下少许油,加豆瓣,炒至油成红色,加少量汤,待汤烧滚,蔬菜、肉片通通丢进去,略煮(切记不可久煮)然后倒入盆中。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花椒面、辣椒面,大把大把地撒下去,再淋上一层滚油。一盆还在吱吱叫的“水煮肉片”就上桌了。,参考: big5.xinhua/gate/big5/news.xinhua/food/2006-09/27/content_5143466,近年来四川菜在海外崛起,几乎成了中国菜的代言人,且被认为是中华料理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川菜最大的特征,便是能以最普通的材料,做出最不寻常的美味。简单的鸡肉、青菜、豆腐等材料,经过川菜师傅的烹调以后,便成为截然不同的美味菜式。

川菜在调味上有其特殊的秘诀,在烹煮方法方面,不但花样多,而且应用的范围广,所做出来的菜式,口味独特,基本上有麻中带辣的,有酸的,有甜的,有椒盐的,都非常能够促进食欲。而不同口味经过巧妙的混合,更可做出几十种以上的复合口味。烹调方法以煸(炸后再煮)、烩(与高汤一起煮)为多,煎、拌、烤、炒、蒸等方法也很常见。

总而言之,川菜以独特调理与口味着称,如果有意来台湾大啖一顿,川菜是绝对不可错过的。

川菜的香辣举世闻名,因为四川盛产一些调味料,像辣椒粉、花椒盐、辣油、豆瓣酱等等。

这些口味辛辣的调味料,就常常被四川人广泛运用到各式各样的菜肴里,所以川菜就成为闻名全国的「西辣美食」。

川菜不仅色香俱全,还特别着重调味配制,调味的方法就有二十几种,而主味突出、明显,更是川菜调味的特点。,

二、极具特色的四川饮食文化

1、川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在四川饮食文化中辣是主要的口味。川菜的历史悠久,它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根据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川菜也逐渐被全中国甚至国际上的认可,喜欢川菜的人也越来越多。那么,对于四川的饮食文化您了解多少呢?下面的四川文化为您带来更多内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川菜发源于我国古代的巴国和蜀国。它经历了从春秋至两晋的雏形期,隋唐到五代的较大发展,两宋出川传至各地,至清末民初形成菜系四个阶段。其后,从辛亥革命到抗日,中国烹任各派交融,使川菜更加丰富。四川饮食文化的发展依赖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四川自古以来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3、境内江河纵横,四季常青,烹任原料丰富:既有山区的山珍野味,又有江河的鱼虾蟹鳖;既有肥嫩味美的各类禽畜,又有四季不断的各种新鲜蔬菜和笋菌;还有品种繁多、质地优良的酿造调味品和种植调味品,如自贡井盐、内江白糖、阆中保宁醋、德阳酱油、郫县豆瓣、茂汶花椒、永川豆豉、涪陵榨菜、叙府芽菜、南充冬菜、新繁泡菜、成都地区的辣椒等,都为各式川菜的烹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此外,四川的酒和茶,品种质量优异,对四川饮食文化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四川饮食文化的发展还依赖于人们的风俗习惯。据史学家考证,古代巴蜀人早就有“尚滋味”“好辛香”的饮食习俗。贵族豪门嫁娶良辰、待客会友,无不大摆“厨膳”“野宴”“猎宴”“船宴”、“游宴”等名目繁多的筵宴。到了清代,民间婚丧寿庆,也普遍筹办“家宴”、“田席”“上马宴”“下马宴”等等,因而造就了一大批精于烹任的专门人才,使川菜烹任技艺世代相传,长盛不衰。

5、另外,四川饮食文化的发展不仅依靠其丰富的自然条件和传统习俗,而且还得益于善于广泛吸收外来经验。无论对宫廷、官府、民族、民间菜肴,还是对教派寺庙的菜肴,它都一概吸收消化,取其精华,充实自己。秦灭巴蜀,“辄徙”入川的显贵富豪,带进了中原的饮食习俗。其后历朝治蜀的外地人,也都把他们的饮食习尚与名撰佳肴带入四川。

6、尤其是在清朝,外籍入川的人更多。这些自外地入川的人,既带进了他们原有的饮食习惯,又逐渐被四川的传统饮食习俗所同化。在这种情况下,川菜加速吸收各地之长,实行“南菜川味”、“北菜川烹”,继承发扬传统,不断改进提高,形成风味独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四川菜系。众所周知,四川人喜欢吃火锅,其喜欢麻辣在全国有名。滚烫的火锅,丰富的美食,构就了四川饮食文化中的一朵靓丽的奇葩。四川是一个盆地,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火锅。火锅是一个小盆子,四川乃一大盆也。

7、但凡到过四川的人都知道,蜀中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阴冷潮湿。在寒冷的冬天吃着滚烫的火锅,不仅可以御寒,还可以预防关节炎,风湿病等疾病的侵袭。火锅中的辣椒,麻椒,三莱,八角等物不仅可以大开口胃,而且对于治疗疾病有一定的帮助。这也是川菜中缘何多辣椒等物的原因。与湖南的酸辣、陕西的咸辣、贵州的香辣却是大大的不同。其他地方也不乏吃辣者,但推究其本意,与这种潮湿阴冷的气候没有太大关联。火锅是一个大杂烩,其包罗万象,在中华食文化中开创了伟大的先例。

8、肉禽蛋,各种蔬菜,凡是可以用来“烫”的都可以作为火锅的材料。所以四川人称吃火锅叫“汤火锅”。其真可谓大而全,色香味俱全。蜀文化灵秀深邃,表现在火锅和饮食文化上,则颇有些“小桥流水”的意蕴。成都火锅店的装修和包装古朴雅致,而火锅的汤料和食品的炮制更为细致小巧。在成都,火锅被称之为“热盆景”,也与这种文化差异有关。而在店名选择上,也充分显示出蜀文化的特性,“皇城老妈”、“芙蓉国”、“狮子楼”等让人可感知一斑。

9、成都的火锅文化来自于重庆,但比重庆火锅要香且鲜,而辣味也很适中,四川人对于辣较有心德,讲究外刚内柔,辣则刚而不压柔,柔则香而不抑刚,所谓刚柔并重,有刚有柔,既辣且香,香中带辣,辣中有香,同时还有一股麻味,三种味道混合起来回味无穷,再加上铜锅慢煮,这就是成都早先的“麻辣烫”。

10、俗话说:食在四川,味在成都。成都是四川的都会,同时也是四川饮食文化的中心,饮食是我们国人之天下,而川菜则代表了中国西南部人们的口味,所以,这正是川菜能并列我国“四大菜系”之一的原因。说起成都的川菜,早已久赋盛名,西晋文学家左思在《蜀都赋》中曾经提到过成都川菜那种使人“口水直下三千尺”的美味佳色,历代的文人墨客也竞相赞扬成都的川菜,所以到如今在川菜菜品里还有以文人命名的菜品。

11、总之,川菜是历史悠久、地方风味极为浓厚的菜系。它品种丰富、味道多变、适应性强,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美誉,以味多味美及其独特的风格,赢得国内外人们的青睐。许多人发出“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赞叹。川菜的不断发展也使四川饮食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

三、四川饮食特点

1、四川饮食比较注重麻辣,但也是只有麻辣。通常把咸甜酸辣或麻辣集中用在一个菜上,再辅以它味,以使主味突出。

2、四川的主要饮食为川菜。川菜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在中国烹饪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取材广泛,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融会了东南西北各方的特点,博采众家之长,善于吸收,善于创新。

3、川菜特点:清鲜醇浓,麻辣辛香,一菜一格,百菜百味。

4、川菜有麻、辣、甜、咸、酸、苦六种。在六种基本味型的基础上,又可调配变化为多种复合味型,在川菜烹饪过程中,如能运用味的主次、浓淡、多寡,调配变化,加之选料、切配和烹调得当,即可获得色香味形俱佳的具有特殊风味的各种美味佳肴。

5、川菜特点是突出麻、辣、香、鲜、油大、味厚,重用“三椒”(辣椒、花椒、胡椒)和鲜姜。调味方法有干烧、鱼香、怪味、椒麻、红油、姜汁、糖醋、荔枝、蒜泥等复合味型,形成了川菜的特殊风味,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美誉。

6、川菜的复合味型有20多种,如咸鲜味型、家常味型、麻辣味型、糊辣味型、鱼香味型、姜汁味型、怪味味型、椒麻味型、酸辣味型、红油味型、蒜泥味型、麻酱味型、酱香味型、烟香味型、荔枝味型、五香味型、香糟味型、糖醋味型、甜香味型、陈皮味型、芥末味型、咸甜味型、椒盐味型、糊辣荔枝味型、茄汁味型等等。

7、主要由高级宴会菜式、普通宴会菜式、大众便餐菜式和家常风味菜式四个部分组成。四类菜式既各具风格特色,又互相渗透和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各地各阶层甚至对国外,都有广泛的适应性。

8、它的十大经典菜有:川味火锅、水煮鱼、回锅肉、麻婆豆腐、鱼香肉丝、水煮肉片、辣子鸡、酸菜鱼、宫保鸡丁、甜皮鸭。

关于四川饮食网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