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国家曾经侵略中国
1、日本
1931年,日军在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起开始侵华战争,霸占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则是掀开了日军全国侵华的序幕,直到1945年8月15日,裕仁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订投降协议,自此日本侵华战争结束,前后共计十四年。
2、英国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法国
中法战争又作清法战争,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绪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由于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侵略中国而引起的一次战争。
4、荷兰
明末台湾被荷兰和西班牙占领。
5、葡萄牙
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门的居住权,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与清朝政府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正式通过外交文书的手续占领澳门并将此辟为殖民地。
疫情恶化,印度同时挑衅中巴尼,哪里来的自信
正是因为疫情恶化,印度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把祸水外引,开始挑衅中国、巴基斯坦、尼泊尔。当然,印度前几年经济不错,国际环境很好,买了很多武器,开始膨胀了。下面分别说下印度膨胀和挑衅的原因:
1.国际环境好
印度自从1947年建国以来,一直在国际上备受拉拢,美国、英国等认为印度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吹嘘它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得意洋洋。
苏联为了对付中国和向印度卖武器,也极力拉拢印度,印度左右逢源。
从建国以来到现在,印度的国际环境一直很好,让印度自我膨胀的厉害。
2.美国、日本的挑拨
美国、日本为了遏制中国,牵制中国,建立围绕中国的包围圈,所以对印度也是百般拉拢和投资,让印度觉得自己身价非凡。
3.经济发展不错
最近十年,印度经济发展的相当好,个别年份的增长率超过了中国,上上下下收入增加,民族自信心爆棚。
4.购买了大量先进武器
印度的武器是全世界有名的万国造,从大炮到子弹,从航空母舰到坦克,从飞机到潜艇,都有先进国家卖给他。
这些世界强国哪一个不吹嘘自己的武器全世界最好呢,所以印度就想这么多国家的先进武器武装了自己,印度军队一定可以碾压邻国。
5.建国以来,打败周围几乎所有国家,除了中国
印度建国以来,除了中国,打遍周边无敌手。
比如打败巴基斯坦,把孟加拉从巴基斯坦分裂出去,吞并锡金,控制尼泊尔、斯里兰卡,真是一时风头无两,自以为天下无敌了。
6.一心要报1962年之仇
1962年,印度趁着中国三年自然灾害,趁火打劫,想着侵占中国领土,不料人民解放军是如此的英勇善战,以少打多,打败了印度的精锐部队,要不是中国后勤跟不上,会直接打到新德里。
印度本来是个内部差异极大,矛盾重重的组合体,但是自从1962年之后,全国上下以1962年战败为奇耻大辱,一心报复。
我去过七次印度,了解印度人对1962年的耻辱,就好比中国人对甲午战争之耻是一样的。所以,只要有机会,只要邻国有天灾人祸,只要本国内部矛盾激化,印度政府都蠢蠢欲动的想把祸水外引。
今天,印度新冠确诊已经三十多万,又自不量力的同时向巴基斯坦、尼泊尔、中国挑衅。
好笑的是,一个便宜也没捞着,处处碰壁,四面楚歌。近段时间以来,印度接连和巴基斯坦、尼泊尔以及我国,在国与国边界、或者实际控制线发生紧张对峙、甚至还发生了多次冲突。
印度官方和陆军于新德里时间2020年6月15日深夜先后发布两份公告,第一份公告称“本方死亡3人”,包括1名军官和两名士兵;第二份公告则称,还有17人“受伤后死亡”。也就是说,仅仅这次冲突,印度就有20名军人因此而死亡。
这次,一直都偏向保守的尼伯尔也是主动出击,形成两个事实:
其实在此前,印度尼泊尔边界还是一直很平稳的;但自2020年5月8日起,尼泊尔西部尼—中—印交界处卡拉巴尼地区局势开始不断紧张。
很显然,这次是尼泊尔不再忍让,主动接受挑战!很让人感叹!
至于印度和老冤家巴基斯坦自不待言,印巴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上的摩擦几乎从没消停过!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仔细观察印度近段时间以来的一系列操作,隐隐约约都可以感觉到,这应该是印度政府为了掩盖其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失败、经济欲振乏力的一种欲盖弥彰做法,无非是想转移印度国内民众的注意力。
说实在话,我们作为旁观者一直看得很清楚,就印度的综合实力,连巴斯斯坦都没敢言取胜,更别说与巴基斯坦、尼泊尔、中国三线作战!
其实,印度之所以如此做,无非是基于如下几点:
要我说,印度这样的国家,在南亚称一称小霸还勉强凑合,要与我国斗力,那差的可不是一个、两个数量级!我相信,印度总会有有识之士明白这个道理的。
只是,印度政府近段时间的一系列骚操作,苦的还是印度的普通百姓,我真的很同情他们。
进入六月份以来,印度在边境不断的制造摩擦,挑起事端,不仅欺负小国尼泊尔,还与巴基斯坦重燃战火,甚至在中印边境还挑衅中国边防部队,但是,在与中巴尼三方的挑战中,印度都没有捞到任何好处,在印尼边境,尼泊尔军人硬扛印军,丝毫不怯印度的挑衅;在印巴边境,双方互相交火,印度也没占到什么优势;在中印边境更不用说了,连带一名上校军官在内的20名印度军人丧命冲突现场,虽然我们没有公布自己的损失情况,但从官方的回应中也能明显的感觉到,在此次冲突中,印度显然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那么,既然在三线都没占到什么便宜,印度为什么敢同时挑衅中国、巴基斯坦和尼泊尔?
很多人都认为印度背靠美、俄等大国的支持,加上最近这些年印度在经济、军事上的进步,让他们有点自我膨胀了,但实际上这种观点真的很不靠谱,就算印度最近发展的再怎么好,他们的实力也不允许同时挑战三个国家的,如果真的爆发战争,别说是跟中国打,就算是巴基斯坦就够他们焦头烂额了,所以,印度此次反常的举动,显然是另有目的。
我们在来看看这三场冲突的规模,印度跟尼泊尔的冲突是尼泊尔警方与印度人在边境地区爆发的冲突,仅仅造成1名印度人死亡,4名印度人受伤,根本就算不上有多严重。印度跟巴基斯坦的冲突主要集中在克什米尔地区,这次所谓的激烈交火,也不过是造成1名士兵死亡,三名士兵以及一些平民受伤,这种规模的冲突基本每年都会发生,可每次也都没有大规模的交火。
最后,影响最大的也就是印度跟中国的冲突了,中印两国因为领土争议问题,也经常在边境产生摩擦,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就是中国对印度侵略我国领土的有力回击,自从那一战之后,中印边境虽然也经常爆发冲突,但是双方也都比较克制,基本没有发生过交火的事情,此次中印边境冲突,也是双方士兵互掷石块,拳打脚踢的规模。
印度目前单日新增病例已连续6天保持在1万例以上。同时,截止到6月17日,印度的单日新增死亡病例2003例,这也是印度自疫情暴发以来,单日新增死亡病例首次超过2000例,增幅创最高纪录。从单日新增死亡病例来看,印度的疫情已经相当的严重了,甚至比印度官方发布的情况更为严重,如果按照这个势头发展,因疫情导致的恐慌、不满情绪势必会在印度蔓延,如果引导不当,这些不良情绪肯定会造成比疫情本身更加严重的后果,所以,印度政府肯定会想尽各种办法来转移国内民众的焦点,打消印度人民的这种不良情绪,才能更好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因此,印度之所以敢同时挑战中、巴、尼三国,并非他们是因为实力有多强,背景有多深,只不过是印度政府为了转移国内疫情防控的压力,有意制造出来的“舆论热点”,印度根本就不敢在边境挑起大规模的战争!
印度敢于同时挑战中国、巴基斯坦、尼泊尔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拉美国虎皮做大旗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可谓不择手段,菲律宾、越南、印尼、日本,不管在中国的哪个方向,只要能够为美国所用,美国一概照单全收,即便中国和周边邻居没事,美国想方设法也会在中国背后捅刀子、挑起事端。印度作为一个地区大国,对美国而言当然具有比菲律宾、越南之流更高的利用价值,如果印度能够牵制中国,那无疑美国就能够获取更大的利益,印度虽然也知道自己不过就是美国手里的一枚棋子,但在充当棋子的同时,也能够获得很多好处,所以印度也就心甘情愿的接受了这个角色。
有了美国撑腰,印度自然就开始自我膨胀了起来。印度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眉来眼去,服从美国的印太战略,可谓一石三鸟,一方面可以从西方得到好处,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打压甚至吞并南亚小国,更重要的是印度想通过美国的支持从中国获取更多的利益,比如领土争端、比如1962年惨败的一箭之仇。对中国尚且不放在眼里,对巴基斯坦和尼泊尔那就更不在话下了,一句话,因为投靠了美国,印度变得更加有恃无恐、自不量力。
二、大国美梦的吸引力印度这些年来经济发展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在印度已经跃升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经济的增长必然会导致政治野心的膨胀,印度一直希望能够成为世界性的大国和世界多级当中的重要一极。要想达到这个目标,那就需要首先变成一个区域大国,而区域大国的前提是必须拥有区域间足够的影响力,而想要获得这样的影响力又必须先过中国这一关,所以只要有机会,印度就绝对不会放过。
2020年的这场病毒大灾,由于美国对中国歇斯底里的甩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印度正是看到了这样的“机会”,所以才会误判形势,觉得中国在当前的形势下,一方面会无暇顾及印度的骚扰,另一方面会出于稳定周边安全形势的需要选择隐忍,正是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印度选择了冒险,如果获得成功,那印度的势力和影响力无疑都将得到巨大的提升,这就是印度人的如意算盘。
三、报58年前惨败的一箭之仇印度把中国当成最大威胁和假想敌,这是公开的秘密。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在印度人的内心,这件事一直是他们一个隐隐作痛、不能忘却的记忆,从印度媒体时常流露的情绪中就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一点,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心理,印度才会屡屡在边境挑衅和碰瓷中国,即便今天的危机解决了,如果印度不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类似的事情以后依然还会发生。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印度今天的做法非常愚蠢。首先,中国不会牺牲自己的国家利益来和印度做交易,其次印度挑衅中国也必将付出沉重、甚至是不能承受的代价。再次,巴基斯坦作为中国重要的友好兄弟国家,一旦巴基斯坦形势变得危急,中国不可能坐视不管,所以在巴基斯坦那里,印度的图谋同样不可能得逞。
更让印度没有想到的是,尼泊尔不仅敢和印度硬杠,还趁机收复了大片被占领土,印度这是偷鸡不成还蚀了一把米。还有一点印度也应该觉醒,如果中国真的被美国遏制下去了,那下一个被遏制和打压的国家就应该变成印度自己了,所以不管从什么角度看,印度今天所采取的策略都是非常错误和愚蠢的!如果印度能认识到这一点,改过自新,和中国相向而行,那这将是中印两国人民共同的福音!
说实在的,印度的胆儿真的很肥,单从军事觉度来说,它很我们中国都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他们完全以为我们中国奉行以和为贵,吃定了我们,确实如此,我们不愿和周边国家树敌,但不代表我们没有原则,没有底线,超越了原则和底线,必定会让对方付出代价,截止目前印度公布的消息,此次中印对峙事件,印度已经有至少20名士兵因为各种原因死亡!
对于印度的挑衅事件,我们外交部对此已经发声,同时我们外交部长也与印度外交部长通话,要求印度保持克制,并调查相关责任人,差不多可以说造成印度人员死亡事件责任在印度一方,而且也给我方造成了一定伤害,具体没有说我们伤亡情况,可能是不愿意将事态扩大,更或者我们伤亡不大,但是也得敲打敲打印度!
关于第一个问题,近来,为缓和两国边境地区局势,中印双方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保持密切沟通。6月6日,两国边防部队举行军长级会晤,就缓和边境地区局势达成重要共识。
关于第二个问题,中印双方正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就解决有关问题进行密切沟通。
目前以和为贵任然、和平谈判是我们处理边境问题的主要方式,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这是不能让步的,不管你背后站的是美国,还是其他大国撑腰,或者自以为是,可以天下无敌,我们改出手时必出手,而且会让你觉得如果好好谈谈,大家都有赶出,否则吃亏的会是谁,倒可以试试!
目前印度更应该与周边国家睦邻相处,国内疫情肆虐,着力解决疫情扩散问题,就目前尼泊尔突然的举动印度可能都没有明白怎么回事,再同时与三个不算弱的邻居做对,最后捡不到任何便宜的!
不排除莫迪老仙转移国内抗疫不力及疫情造成的经济下滑产生的矛盾,但莫迪老仙再糊涂也不会糊涂到同时挑衅三家。那么,有可能印度国内反对派搞事,给莫迪老仙出难题,或赶莫迪下台。
简单地说这是印度政府为抗疫失败,经济严重下降而对国民转移视线的唯一手段。其实印度这个国家不是什么自信,而是在玩小聪明,一是尼泊尔力量小不会主动和対印度反击。二是巴基斯坦目前也不会全面对印度发动反击。三是尽管中国有实力打印度,但中国历来讲究以和为贵,以邻为善,吃点小亏无所谓。所以印度就吃定一打三没问题,同时提高国内的民族主义。
没有什么,我可以坦然的说,印度对巴,尼也许有些底气,对中国绝对是心虚的,无非就是利用各种矛盾和条件打一点擦边球,搞一点小摩擦,所以我认为局势可控,不会发生大的争端。
对于印度要在适时的时候狠狠的教训教训它,一是让印度再长点记性,不要忘了历史的教训。二是给美国人看,三是警告南海周边不本分的国家。想侵占中国的领土、领海绝没有好下场。
印尼海底捞出7万件中国文物,我国想索要回来,结果如何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上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华夏民族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成果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如现如今人们可以看到的大量的古代建筑以及古代文物,都是我国重要的文化成果,虽然我国发现和出土的文物众多,但是这也仅仅是冰山一角,其实很多文物在战乱中都流失到了国外,很多国外的收藏家手中或者博物馆中,都可以看到中国的文物,不过想要从他们的手中要回,简直比登天还要难。
印尼海底发现宝藏
除了因为战争流失到国外的中国宝贝,还有一种方式,也让中国此前尚未发现的大量宝贝流失到了国外,这个方式跟一个组织有关,这个在组织就是探宝公司,在国外专门成立了很多的探宝公司,公司中有很多的探险者,他们的任务和目的就是每天去世界各个地方搜寻宝藏,然后通过交易来赚钱。
在印度尼西亚的周边有一个美丽的岛屿,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岛上的居民每天靠着在海里捕鱼为生,就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海岛上的一些渔民像往常一样去海里打渔,有一位渔民出海后“满载而归”,一时间引起了轰动,这件事之所以引起轰动,并不是因为他“满载而归”的并不是鱼,而是大量的金银珠宝,这件事刚被报道出来的时候就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尤其是全世界的考古界,都对这件事议论纷纷,一些探险者出于好奇心,纷纷组织团队赶往这个海岛前去询问和搜寻。
宝藏数量高达70000件,为中国唐代文物
在这些探险者中,有一位叫做沃特法的德国探险者,这个人也是事情被报道后第一个前去探险的,这个人的探险能力不得不说是一流的,他来到印尼的这座海岛之后,凭借着一己之力将海岛周围海域里面的珍宝全部搜寻了出来,原来是大量的珍宝都来自于海底的一艘古代沉船上,所以被沃特法很容易就搜寻到了,在发现这艘船后,沃特法还特意将这艘船命名为“黑石号”,于是他就开始对“黑石号”进行了打捞。
如此大量的珍宝,大量工作自然不会轻松,据说当时的打捞工作持续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完成之后,打捞人员对这些珍宝进行了整理和统计,在统计之后,这些珍宝的数量让人们大吃一惊,甚至也让全世界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都坐不住了,因为这些珍宝的数量达到了70000件,在打捞之前,人们只是知道文物数量巨大,但没想到会有这么庞大,所以这件事一时间引起了世界的轰动。
考古专家们在研究和分析了这些珍宝之后,发现这些文物都是来自中国的,价值非常巨大,时间大概是9世纪的上半叶,而那个时期正是中国的唐朝时期,大家都知道,唐代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巅峰,很多文物也都是这个时代产生的,因为唐代跟世界很多国家都有过文化交流,所以一艘带着大量珍宝的船只在海上发生事故也是很正常的,根据鉴定,这艘船很可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产物,它们的出现也让人们见证了那段历史。
中国方面想要买回,对方要价3.5亿
当中国方面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很多博物馆也派了专家前去交涉,希望能要回这些本就属于中国的文物,但他们并不买账,并且也给出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想要拿回去可以,但是要用钱买,这个要求我国也表示理解,毕竟外国人都是以利益为重,没有利益的交易,他们是不会做的,所以中国很多博物馆都表示愿意出钱购买,比如北京博物馆、湖南博物馆等等,不过让人想不到的是,对方趁着这个机会,居然狮子大开口,他们表示要买就全部买走,一口价3.5亿。
对于这样的巨额价格,中国很不理解,但对方表示,这些钱也不全是他们的,还有一部分要给印尼政府分成,毕竟这些文物是在印尼海域挖掘出来的,所以必须是这个价格,低于这个价格就不卖,而我国也非常为难,最终双方谈判失败,我国没能成功购买回这些文物,而对方也开始对这些文物进行公开拍卖,最终这些文物在2005年的时候被新加坡的一位富豪以2.4亿的价格购买到手,中国失之交臂,很多历史学家表示,这也是一件很幸运的事,因为新加坡大多都是华人,也算是到了华人文化圈之中。
这些文物有着重大的历史研究意义和价值,他们不止是在经济方面价值巨大,而且对研究中国历史有着很大的意义,因为在之后的研究中发现,这艘船虽然是一艘阿拉伯帆船,但船上载的全是中国唐代的精美瓷器和一些手工艺品,只是因为在返航途中遭遇到了一块巨型黑色礁石,导致帆船触礁沉没,距今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所以这些文物对于研究中国唐代文化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更有重大意义,不过可惜的是,因为对方狮子大开口,索要3.5亿的天价,所以这些文物没能回到祖国的怀抱,让人非常的遗憾,但也让人很不舒服,毕竟这些文物本来就是属于中国的。
结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天祥
很多网友也纷纷表示,这件事就当是一个教训,因为当时我国的国力不是很强大,那些小国家自然也不惧怕中国,试想如果当时我国有现如今的强大实力和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恐怕不用我们开口要,他们也会主动将这些文物物归原主吧,所以现在我国的重中之重还是要尽可能地搞发展,只有强大自己,才不会被别人轻视,而我国也一直在这条道路上艰难地前行,一刻也没有放弃,相信未来有一天,我国一定会站在世界的顶端,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件事呢?可以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观点,记得关注和点赞哦,谢谢大家!
参考文献
《世界名人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