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馒头是谁发明的如何由来
1、馒头,一种经常大家日常比较能够接受的食物,特别对于北方的人来说。那么,这么普通而又很适用的食物是谁发明的?
2、相传三国时候,蜀国南边的南蛮洞主孟获总是不断来袭击骚扰,诸葛亮亲自带兵去讨伐他。泸水一带人烟极少,瘴气很重而且有毒。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个迷信的主意: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颅去祭河神。诸葛亮当然不能答应杀“南蛮”俘虏。为了鼓舞士气,他想出了另一个办法:用面粉和成面泥,捏成人头的模样儿蒸熟,当作祭品来代替“蛮”头去祭祀河神。打那以后,这种面食就流传了下来,并且传到了北方。因为称“蛮头”实在太吓人了,人们就用“馒”字换下了“蛮”字,写作“馒头”,久而久之,馒头就成了北方人的主食品了。
二、馒头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1、馒头,古称“蛮头”,别称“馍”“馍馍”“蒸馍”,为“包子”的本称,中国传统面食之一,是一种用发酵的面蒸成的食品。馒头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是中国人日常主食之一。
2、馒头起源于野蛮时代的人头祭,传为诸葛亮征孟获时所发明,形状为人头形,尔后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逐渐改为禽肉馅。但中国人吃馒头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彼时称为“蒸饼”。三国时,馒头有了自己正式的名称,谓之“蛮头”,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记:“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
3、“馒头”一词最早单指含馅的馒头,今北人多称其为“包子”,“包子”一词始于宋代,“包子”和“馒头”的称谓,到清代才渐渐分化。而吴语区等地仍保留古称,将含馅者唤作“馒头”,如“生煎馒头”“蟹粉馒头”等等。
4、饺子也是许多人都喜欢吃的一种主食,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美食,源于古代的角子,除此之外古代还有很多别名,比如“扁食”“饺饵”“粉角”等,由馄饨演变而来,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那你知道饺子是谁发明的吗?
5、饺子在我国已经被食用1800多年了,现在都依然是很多人喜爱的食物它是我国邓州人医圣张仲景发明的,在东汉时期,起初他是为了治病才发明的,之后大家为了纪念他,所以才有了吃饺子的习俗,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三、馒头是谁发明出来的
1、三国演义中讲述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之后,过江受战死冤魂之阻,诸葛亮面对此景心急如焚,想来想去只好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惩魔,保佑生灵,诸葛亮不忍用人头祭祀,而发明馒头为替代品,于是命杀羊宰猪,包成面团,投于水中以示供奉,这就是“馒头”的起源。
2、中国在江浙沪地区,仍然把带馅不带汤的馒头叫做“馒头”,而不带馅的叫做“白面馒头”,而“包”是指带汤的,如苏州汤包。这和北方不一样。北方话中,带馅的即为“包子”,不带馅的叫做“馒头”,北方没有带汤的馒头。
3、馒头之称谓,仍很混乱。如北方之无馅者,有称作“馍馍”、“卷子”,也有称作“包子”的。南方之有馅者,也有称作“面兜子”、“汤包”的。现时不管什么样的有馅的无馅的馒头,其实都距诸葛亮当初创制的馒头相去过远。馒头的馒字,最早作“〔曼字的又换成方〕”。卢湛《祭法》:“春祠用〔曼字的又换成方〕头。”荀氏《四时列馔传》:“春祠有〔曼字的又换成方〕头饼。”
4、查唐赵璘《因话录》,则有另外的说法:“馒头本是蜀馔,世传以为诸葛亮征南时以肉面像人头而为之。流传作‘馒’字,不知当时音义如何,适以欺瞒同音。孔明与马谡谋征南,有攻心战之说,至伐孟获,熟视营障,七纵而七擒之,岂于事物间有欺瞒之举,特世俗释之如此耳。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馒头是谁发明的?和馒头是谁发明的诸葛亮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