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导阀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工作时,液压力同时作用于主阀芯及先导阀芯的测压面上。当先导阀1未打开时,阀腔中油液没有流动,作用在主阀芯6上下两个方向的压力相等,但因上端面的有效受压面积A2大于下端面的有效受压面积A1,主阀芯在合力的作用下处于最下端位置,阀口关闭。
当进油压力增大到使先导阀打开时,液流通过主阀芯上的阻尼孔5、先导阀1流回油箱。由于阻尼孔的阻尼作用,使主阀芯6所受到的上下两个方向的液压力不相等,主阀芯在压差的作用下上移,打开阀口,实现溢流,并维持压力基本稳定。调节先导阀的调压弹簧9,便可调整溢流压力。
1、先导型溢流阀的导阀部分结构尺寸较小,调压弹簧不必很强,因此压力调整比较轻便。但因先导型溢流阀要在先导阀和主阀都动作后才能起控制作用,因此反应不如直动型溢流阀灵敏。
2、主阀芯仅与阀套和主阀座有同心度要求,免去了与阀盖的配合,故结构简单,加工和装配方便。
3、过流面积大,在相同流量的情况下,主阀开启高度小;或者在相同开启高度的情况下,其通流能力大,因此,可做得体积小、重量轻。
4、主阀芯与阀套可以通用化,便于组织批量生产。
5、溢流阀,进口控制,限制最高压力。有一个先导阀,进口压力首先使先导阀动作,然后使主阀动作。
6、先导阀的弹簧较软件,反应较快,控制时所需要的流量较小,主流量是从主阀走的,像电路中的放大器,小信号就能驱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先导式溢流阀
二、先导阀的工作原理
1、先导阀是一种利用介质能量,以较小的控制能量控制大口径阀门开闭的方法。
2、关闭阀门时,先将A区的压力引导到C区,由于中间阀芯上部面积大于下部,阀芯下移,关闭阀门。
3、打开阀门时,将C区的压力释放到B区,阀芯在介质压力下打开。
4、可以看出只要控制一个较小的三通阀门就可以控制整个大口径阀。
5、实际上这种方法的实现方式以及具体结构多种多样,小三通阀可以电磁阀控制。这个小三通阀也可以两个阀取代。小三通阀或者取代它的两个阀也可以用更小规模的先导方式控制。
三、电磁阀内先导式和外先导式的区别,求图解及原理
图拿不出来,我以前在亚德客工作,虽然不是研发岗,但希望我讲的你能明白。
直动式电磁阀结构简单,电磁力拉动阀芯直接动作,所以有两个缺点,1.电磁力必须较大,导致电磁铁线圈体积会大,耗能高。2.对于压力较为敏感,超过一定压力就不能动作(一般超过0.7MPA很多直动式都动不了),原因就是太高的压力作用在阀芯上,电磁力拉不动,就动不了。好处:结构简单,价格低,不容易故障。
先导式,是把上面说的电磁力换成了气压力,之所以要分成外部先导和内部先导,原因是大多数场合使用内部先导就可以解决问题,如下情况使用外部先导式,1.进气口与出气口压力差大,比如进气口憋气,出气口用在吹气,直接与大气相连。这种情况用内部先导不一定不行,但有时会动作不良。2.主气路压力超过1MPA,阀芯上承受的力不能太大,内先导会把气路压力直接加载到推动阀芯的力上,导致结构必须增加体积。3.主气路气压很低,压力不足以推动阀芯动作(小于0.2MPA或者真空环境),这种情况下必须使用高压(超过0.2mpa)的气路来推动阀芯。4.进气口供气不足(使用了节流阀,比较极端的情况,很少流量的气流过)的情况下内部先导会出现动作不良,不稳定。
外部先导和内部先导其他部分大都是一样的,外部先导也只是把一路气直接接到先导口,并不用增加电磁阀,这个先导口是一直通着气的。只要增加气管即可。
关于本次先导式电磁阀原理和先导式电磁阀原理动画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