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入学网上报名流程
工具/原料:电脑系统:Windows 7旗舰版Service Pack 1、64位操作系统、演示软件:360浏览器、版本:10.1、报名人身份证信息

1、打开电脑浏览器,这里以成都市为例,搜索【成都小学入学网上报名】如图。
2、第一次使用选择【注册】,如果已有账号请直接【登录】。
3、勾选【我已阅读并同意须知内容】点击【开始注册】。
4、按照提示,对应填写登录信息及儿童身份资料。
5、补充,法定监护人信息,点击【注册完毕】。
6、接着,返回首页,输入【适龄儿童身份证号】及【密码】,点击【登录】。
7、点击页面中的【民办小学报名】。
8、这里,勾选协议,点击【填报民办小学】。
9、找到区域学校名称,点击后面的【查看】。
10、如果在该校招生范围内,点击【报名】即可完成。
11、最后,还可以在报名期间,进入填报志愿页,进行【修改】或【删除】操作。
二、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的“信息采集系统表”怎么填写
《学生基本信息表》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
1.姓名: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正式记载的中文姓名(包括外国人正式的汉字姓名)。
3.出生日期:在公安户籍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记载的时间日,年填4位数字、月填2位数字、日期填2位数字。如:“20110101”。
4.出生地:学生出生所在的行政区划。特别注意:学校班主任将有关信息导入全国系统“学生信息模板”时,需将此字段转化为12位的“行政区划代码”,具体代码可上我厅网站“全国中小学学籍系统”专栏查询。
5.籍贯:祖居或本人出生的地方。
6.民族:学生的民族全称,如:汉族。
7.国籍/地区:学生所属的国籍/地区,如:中国、美国、台湾、香港、澳门。
8.身份证类型:可证明学生身份的证件类型:居民身份证、香港特区护照/身份证明、澳门特区护照/身份证明、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境外永久居住证、护照、其他。身份证件类型为“其他”时(也就是黑户学生),身份证件号可不填,但学校需提供学生在本校就读证明(需学生和家长签字,学校盖章,提交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9.身份证件号:身份证件类型对应的证件号码。身份证件类型为“其他”以外的证件类型时,身份证号必填。
10.港澳台侨外:在大陆上学,持非大陆身份证明的学生的来源类型,分为:“否、香港同胞、香港同胞亲属、澳门同胞、澳门同胞亲属、台湾同胞、台湾同胞亲属、华侨、侨眷、归侨、归侨子女、归国留学人员、非华裔中国人、外籍华裔人、外国人、其他”。
11.政治面貌:分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共共产党预备党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群众”。
12.健康状况:学生的身体情况,分为:“健康或良好、一般或较弱、有慢性病、有生理缺陷、残疾”。
14.姓名拼音:姓名全称的汉语拼音。
15.曾用名:曾正式使用过的姓名。
16.身份证件有效期:身份证件上显示的有效期限。
17.户口所在地:公安户籍部门确认的学生户口所在行政区划。特别注意:导入全国系统“学生信息模板”时,需将此字段转化为12位的“行政区划代码”,具体代码可上我厅网站“全国中小学学籍系统”专栏查询。
18.户口性质:公安户籍部门确认的学生户口的类别,分为:“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
20.学籍辅号:填写我省目前正在使用的学生学号,如“X120101010001”“C1201010001”“G1201010001”。
21.班内学号:学生班级内座号。22.年级:学生就读年级。23.班级:学生就读班级。24.入学年月:新学生入学的时间,年填4位数字、月填2位数字,如“201101”。
25.入学方式:学生以何种方式进入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分为:“就近入学、其他”,高中阶段分为:“统一招生考试/普通入学、体育特招、艺术特招、其他”。
26.就读方式:区分学生在校读书的方式,可分为:“走读、住校”。
27.学生来源:区分学生生源情况,义务教育阶段分为“正常入学、其他”,高中阶段分为“正常入学、其他”。
28.现住址:学生现在居住的地址,具体到村庄、街区门牌号。29.通信地址:可以联系到学生的地址。
31.联系电话:学生的联系固定电话或者手机号码。
32.邮政编码:填写学生现住地的邮政编码。
33.电子邮箱:填写学生的电子信箱。
34.主页地址:填写学生的主页地址。
35.是否独生子女:学生属于独生子女范畴,“是、否”。
36.是否受过学前教育:小学新生在入学前有上过幼儿园或者是学前班,填“是、否”。
37.是否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指父母外出务工三个月以上,由其他亲属监护并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接受义务教育的子女,分为:“非留守儿童、单亲留守儿童、双亲留守儿童”。
38.是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指户籍登记在外省(区、市)、本省外县(区)的乡村,随务工父母到输入地的城区、镇区(同住)并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填“是、否”。
39.是否孤儿:以当地有认定资格的部门出具的证明为准填写,填“是、否”。
40.是否烈士或优抚子女:以当地有认定资格的部门出具的证明为准填写,填“是、否”。
41.随班就读:残疾人在普通中小学接受基础教育的类别,可分为“非随班就读、视力残疾随班就读、听力残疾随班就读、智力残疾随班就读、其他残疾随班就读”。
42.残疾人类型:残疾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分为:无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其他残疾。
43.是否由政府购买学位:填“是、否”。是否由政府购买学位:指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但其所需学费部分或全部由当地政府承担。公办学校的学生填写否,民办学校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是或否。
44.是否需要申请资助:填“是、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填写否,高中阶段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45.是否享受一补:填“是、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高中阶段学生填写否。
46.上下学距离:填写学生家庭住址与学校之间距离的公里数。
47.上下学交通方式:步行、自行车(含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公共交通(含城市公交、农村客运、地铁)、家长自行接送、校车、其他。
48.是否需要乘坐校车:填“是、否”。
49.家庭成员或监护人姓名: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正式记载的中文姓名(包括外国人正式的汉字姓名)。
50.关系:家庭成员或监护人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填“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其他”。
51.关系说明:关系选择为其他时,填写对关系的说明。
52.民族:家庭成员或监护人的民族,如:汉族、蒙古族。
53.工作单位:填写家庭成员或监护人的工作单位名称。
54.现住址:家庭成员或监护人现在居住的地址。
55.户口所在地:公安户籍部门确认的家庭成员或监护人户口所在行政区划。特别注意:导入全国系统“学生信息模板”时,需将此字段转化为12位的“行政区划代码”,可上我厅网站“全国中小学学籍系统”专栏查询。
56.联系电话:填写家庭成员或监护人的固定电话号码或手机号码。
57.是否监护人:填“是、否”,监护人: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
58.身份证类型:可证明身份的证件类型:居民身份、军官证、士兵证、文职干部证、部队离退休证、香港特区护照/身份证明、澳门特区护照/身份证明、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境外永久居住证、护照、户口簿、其他。
59.身份证件号:身份证件类型对应的证件号码。
60.职务:家庭成员或监护人在工作单位所担负的工作岗位。
三、北京幼升小信息采集系统登录入口:yjrx.bjedu.cn
1.本市户籍的学龄儿童家长,都需要做什么?
首先要确认入学登记的区县,选择对应的区县入口,在规定时间内在小学入学服务平台(yjrx.bjedu.cn)进行注册,注册信息的真实性需要审核,待审核通过后即可填写其他详细信息并打印信息采集表,到学校登记报名时要出示信息采集表。
2.本市户籍的学龄儿童能不能进行跨区登记?
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均须按区县教委划定的学校服务片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不能跨区。
3.**区户籍学龄儿童家长,但是房产/居住地在其他区,应该在哪个区采集?
可根据个人意愿选择两个区中的其中一个进行采集。
4.能否同时在两个区县进行入学信息采集?
为了准确掌握入学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入学服务,入学系统只能提供在一个区县进行入学信息采集的机会。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均须按区县教委划定的学校服务片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须在“五证”审核通过的区县进行采集。
5.登记的信息验证有哪些?在登记的时候我如果编写一个虚假信息能不能通过登记?
我市有关部门建立了与公安部人口信息查询系统联网验证审核程序,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在验证环节发现是虚假信息,该条登记无效,将影响孩子正常入学,为此,家长在登记时一定要认真核实信息的真实准确。
6.外地户籍学龄儿童家长,目前居住在**区,入学需要做什么?
非本市户籍的学生入学,必须审核五证并办理在京就读证明,五证审核的条件和流程请咨询相关区县行政部门。
须在入学服务系统中选择办理五证审核的区县入口,进入五证信息采集系统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填写五证审核的详细信息,待区县按照规定流程审核后开具就读证明。
7.信息采集开放时间到什么时候?
信息采集开放时间为5月1日-5月31日。
8.信息采集都需要填写哪些信息?
带红色“*”的都需要填写,其他项选填。非本市户籍的学生采集的五证审核信息依据区县规定执行。
9.**区集体户口,应该怎样参加采集?
参加信息采集的流程与其他本市户籍儿童一致。
由于是入学信息采集,凡年满6周岁(2009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儿童参加信息采集,不满6周岁(2009年8月3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不能采集。
11.超龄的孩子如何参加信息采集?
超龄的孩子可到所在区县教委进行审核后由区县教委代为注册。
若注册的基本信息填写错误,请撤销信息并重新注册填写;若其他信息填写错误,在入学报名前都可以自行登录系统进行修改。
可通过忘记密码功能来重置密码,登录后需要重新修改密码。也可以联系区县教委对登录密码进行重置。
注册信息通过公安部人口信息查询系统进行比对验证,以公安部系统数据为准。如果未通过审核,首先请对照身份证、户口本等证件检查信息填写是否有误,如果有误,请撤销信息按照正确信息重新进行注册;如果与身份证、户口本确实一致请与公安局户籍管理部门联系。
15.能不能撤销登记,换区县进行登记?
在信息采集完成后,未被学校确认接受前,如需变更区县,若在学龄人口信息采集时间内,家长可自行注销并重新注册,在采集时间之后,需由原登记区县教委审核撤销,由新入学区县教委进行审核登记。通过原注册的登记号可获取原有的信息。但在采集时间之后,由于换区县登记所造成的时间延误可能会影响孩子片内入学机会。
登记的手机用于接收入学各阶段信息,务必填写正确。
首先确认注册手机号是否填写正确,然后确认手机是否欠费或安装了短信拦截工具,若都没有问题请拨打学龄人口信息采集系统客服电话咨询具体情况。
可登录学龄人口信息采集系统重新打印信息采集表。
以学校公布的登记信息公告为准。
系统会通过网络平台和短信告知。一经接收,入学结果不能更改。
21.不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是否可以正常上学?
按照北京市中小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北京市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将依据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确认的入学结果建立新生学籍。不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不能建立学籍,无法正常入学。
北京幼升小信息采集系统: yjrx.bjedu.cn
关于小学入学信息采集系统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