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脊髓性共济失调可以治疗吗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这又该如何治疗呢一、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对症治疗可缓解症状。左旋多巴可缓解肌肉强直及其他帕金森症状,氯苯氨丁酸可减轻痉挛,金刚烷胺可改善共济失调,再通过理疗、康复训练,从而使患者尽可能维持最高的生活自理能力。

1.初期首发症状多表现为下肢共济失调,表现为走路时步履不稳,肢体摇晃。动作反应迟缓及准确性变差。2.中期说话时发音含糊不清,无法控制音调。眼球转动不平顺,影像容易产生“重叠”。肌肉不协调感加重,无法写字。有时感到吞咽困难,进食时容易呛咳。
3.晚期说话极不清楚,甚至无法语言。肢体乏力,不能站立,需靠轮椅代步。理解能力逐步下降,最后失去意识,昏睡不醒。
三、预后虽然目前还没有药物可以治疗此症,但假如能重视身体的保养,注意饮食、起居,定期做运动,配合小脑萎缩症需要的复健训练,持之以恒地练习,将有助延缓病情恶化的速度。以下是一些复健治疗的建议: 1.尽量保持与社会接触,争取生活平衡。
2.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尽可能与别人多交往,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
3.培养运动习惯:选择适合自己体能状态的运动,以维持心肺耐力、肌力,使身体的柔软度处于最佳状态。
4.注意生活起居:不要固定在相同的姿势太久,常常活动手脚。 5.接受物理治疗、职业治疗或言语治疗,用以舒缓病情。
6.亲人的爱心照顾可增强患者的生命力。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症状 1、SCA共同症状体征是,30-40岁隐袭起病,缓慢进展,也有儿童期及70岁起病者;下肢共济失调为首发症状,表现走路摇晃、突然跌倒和讲话含糊不清,以及双手笨拙、意向性震颤、眼球震颤、痴呆和远端肌萎缩等;检查可见肌张力障碍、腱反射亢进、病理征、痉挛步态、音叉振动觉及本体觉丧失。通常起病后10-20年不能行走。 2、除共同临床表现外,各亚型有各自的特点,如SCA1眼肌麻痹,上视不能较明显;SCA2上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眼球慢扫视运动较明显;SCA3肌萎缩、面肌及舌肌纤颤、眼睑退缩形成凸眼;SCA8常有发音困难;SCA5病情进展非常缓慢,症状较轻;SCA6早期大腿肌肉痉挛、下视震颤、复视和位置性眩晕;SCA10纯小脑征和癫痫发作;SCA7视力减退或丧失,视网膜色素变性,心脏损害也较突出。
二、脊髓性小脑共济失调应该怎么治疗
1、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和康复训练。(1)对症治疗:可改善症状和延缓病程进展。临床经验性用药报道,如应用垂体激素释放兴奋药他替瑞林(Ta1tire1in)治疗SCA3患者4周,构音障碍得到改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类似物,在日本已获准作为治疗脊髓小脑变性疾病(SCD)的处方药,但对不同病因引起的共济失调疗效尚待确认。
2、 SCA3患者肌张力障碍、运动迟缓、震颤等锥体外系症状可试用左旋多巴、安坦等;SCA3常见肌肉痛性痉挛和肌肉僵直等症状,可用镁制剂、奎宁、美金刚等,严重的强直痉挛宜试用巴氯芬、盐酸替扎尼丁,金刚烷胺可改善共济失调,共济失调伴肌阵挛首选氯硝西泮,睡眠障碍及呼吸睡眠综合征可用家用呼吸器辅助呼吸。
3、 不宁腿可用普拉克索、氯硝西泮改善症状。(2)神经保护治疗:氧化应激是神经变性病发病的重要诱因,维生素E是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辅酶Q10是组成呼吸链的必需成分,是线粒体合成ATP的必要成分,可清除自由基,具有与维生素E协同起抗氧化作用。
4、 (3)康复训练、物理治疗及辅助行走器械可能有帮助,改善语言、吞咽、平衡功能,纠正异常步态和姿势,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治疗可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信心,还应进行遗传咨询。
三、小脑萎缩共济失调sca3四肢无力
1、小脑萎缩共济失调(SCA3)是一种家族性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四肢共济失调、运动协调障碍以及小脑萎缩等症状。四肢无力并不是SCA3的典型症状,但在病情进展严重的阶段可能会出现。
2、SCA3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神经系统退化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对症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包括口服药物、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支持等。
3、如果您怀疑自己或家人患有SCA3,建议及时咨询专科医生进行确诊和治疗。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共济失调SCA3和共济失调sca3遗传几代人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