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业拆放与存放同业的概念和区别
同业拆放:是指银行同业间互相拆入/拆出资金,是银行筹措资金的一种行为。使用同业拆解利率。这种业务通俗些说,类似于银行之间的相互借贷。

存放同业:是指银行将一部分闲置资金或因办理支付结算等业务之需要,而在其他银行开立账户,存入相应款项。也成为同业存款。
同业拆放:通常需事先对拆入银行进行授信,或以票据进行质押(如逆回购)
存放同业:不需要事先对拆入银行进行授信。
同业拆放:需事先签订拆借合同,作为双方的债权债务凭证。
存放同业:在资金到达存放行时由存放行出具存款证实书或320报文等作为凭据。
同业拆放:需事先在存放行开立同业存款帐户。
同业拆放:人民币同业拆放的最长期限不超过1年。
同业拆放的利率通常要略高于存放同业的利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同业拆放
二、同业存放与存放同业的区别
同业存放是指金融机构在银行开立同业存放账户,银行为客户提供安全、快捷的存取款业务,同时满足客户与本银行之间各类业务往来的资金清算需求。这是银行同业业务中的一种。
存放同业是指商业银行存放在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这是我国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之一
2、二者性质不同。前者是银行的负债,而后者则是银行的资产。
同业存放是银行同业业务的一种,从会计科目的分类来看,属于银行的负债。而存放同业是我们国家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之一,在会计科目中属于银行的资产。两者所属的会计科目还是完全不一样的。
从功能来看,同业存放说到底是银行提供服务的一种。而存放同业,只是银行实施的一种行为。
同业存放,也称同业存款,全称是同业及其金融机构存入款项,是指:
(1)因支付清算和业务合作等的需要,由其他金融机构存放于商业银行的款项。
(2)同业存放是指信用社以及财务公司、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办的存款业务.属于对公存款种类,一般情况都会对其进行利率浮动,浮动比例与银行协商。
(1)本科目核算企业(银行)存放于境内、境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款项。
(2)企业(银行)存放中央银行的款项,在“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科目核算。
(3)本科目可按存放款项的性质和存放的金融机构进行明细核算。
(4)企业增加在同业的存款,借记本科目,贷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减少在同业的存款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5)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银行)存放在同业的各种款项。
三、同业存放和同业拆借的区别有哪些
同业存放和同业拆借的区别具体如下:
1、风险不同,拆放同业通常需事先对拆入银行进行授信,或以票据进行质押,而存放同业则不需要;
2、凭证不同,拆放同业需事先签订拆借合同,作为双方的债权债务凭证;
3、程序不同,存放同业需事先在存放行开立同业存款帐户,而拆放同业不需要开立帐户;
4、期限不同,根据人行的规定,目前人民币拆借的最长期限不超过1年,而同业存放的存期可以在1年以上;
5、利率不同,拆借利率通常要略高于存放同业利率。
同业拆放主要是指银行同业间互相拆入/拆出资金,是银行筹措资金的一种行为。使用同业拆解利率。这种业务通俗些说,类似于银行之间的相互借贷。存放同业是指银行将一部分闲置资金或因办理支付结算等业务之需要,而在其他银行开立账户,存入相应款项。也成为同业存款。同业拆借是指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之间为了调剂资金余缺,利用资金融通过程的时间差、空间差、行际差来调剂资金而进行的短期借贷。
同业拆借,或同业拆款、同业拆放、资金拆借,又称同业拆放市场,是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临时性头寸调剂的市场。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及经法人授权的金融分支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行为,一些国家特指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目的在于调剂头寸和临时性资金余缺。
同业拆借就是银行间短期的资金周转,比如某银行客户突然要支取一大笔钱,但是该银行头寸不足,所以就采取同业拆借方式,缓解短期头寸不足行为。而短期的周转需要借款方按照一定利率,支付一定的利息。金融机构间同业拆借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负责管理、组织、监督和稽核。
OK,关于同业存放和同业存放的定义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