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大纲吗 还有就是有没有南昌大学的考研群 谢谢了。
1、2011年与2010年考研数学大纲变化对比表——数二
2、章节 2010年数学考试大纲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2011年数学考试大纲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变化对比
3、高等数学一、函数、极限、连续考试内容
4、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与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5、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6、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并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7、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8、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9、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10、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极限、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11、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12、7.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13、8.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
14、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5、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考试内容
16、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与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17、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18、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并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19、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20、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21、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22、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极限、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23、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24、7.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25、8.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
26、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27、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对比:无变化
28、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是极限,考生不仅要准确的理解极限的概念和极限存在的充要条件,而且还要能正确求出各种极限,由于篇幅所限,有关求极限的各种方法和本章的其它考点,详见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第二部分,第一篇,第一章函数、极限、连续。
29、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以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L'Hospital)法则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函数图形的描绘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弧微分曲率的概念曲率圆与曲率半径
30、1.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与微分的关系,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了解导数的物理意义,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31、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
32、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
33、4.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会求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以及反函数的导数.
34、5.理解并会用罗尔(Rolle)定理、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和泰勒(Taylor)定理,了解并会用柯西( Cauchy)中值定理.
35、6.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极限的方法.
36、7.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函数极值的方法,掌握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应用.
37、8.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注:在区间内,设函数具有二阶导数.当时,的图形是凹的;当时,的图形是凸的),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以及水平、铅直和斜渐近线,会描绘函数的图形.
38、9.了解曲率、曲率圆与曲率半径的概念,会计算曲率和曲率半径.考试内容
39、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以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L'Hospital)法则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函数图形的描绘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弧微分曲率的概念曲率圆与曲率半径
40、1.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与微分的关系,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了解导数的物理意义,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41、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
42、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
43、4.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会求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以及反函数的导数.
44、5.理解并会用罗尔(Rolle)定理、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和泰勒(Taylor)定理,了解并会用柯西( Cauchy)中值定理.
45、6.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极限的方法.
46、7.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函数极值的方法,掌握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应用.
47、8.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注:在区间内,设函数具有二阶导数.当时,的图形是凹的;当时,的图形是凸的),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以及水平、铅直和斜渐近线,会描绘函数的图形.
48、9.了解曲率、曲率圆与曲率半径的概念,会计算曲率和曲率半径.
49、一元函数微分学在微积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而且本章具有内容多,影响深远的特点,这些内容在后面绝大多数章节中都会涉及到。所以考生要给与足够的重视,有关本章重难考点的深度解析和可命题角度,详见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第二部分,第一篇,第二章。
50、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基本积分公式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定积分中值定理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牛顿-莱布尼茨(Newton-Leibniz)公式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三角函数的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反常(广义)积分定积分的应用
51、1.理解原函数的概念,理解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概念.
52、2.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掌握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性质及定积分中值定理,掌握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53、3.会求有理函数、三角函数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
54、4.理解积分上限的函数,会求它的导数,掌握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55、5.了解反常积分的概念,会计算反常积分.
56、6.掌握用定积分表达和计算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平面图形的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旋转体的体积及侧面积、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体积、功、引力、压力、质心、形心等)及函数的平均值.考试内容
57、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基本积分公式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定积分中值定理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牛顿-莱布尼茨(Newton-Leibniz)公式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三角函数的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反常(广义)积分定积分的应用
58、1.理解原函数的概念,理解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概念.
59、2.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掌握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性质及定积分中值定理,掌握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60、3.会求有理函数、三角函数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
61、4.理解积分上限的函数,会求它的导数,掌握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62、5.了解反常积分的概念,会计算反常积分.
63、6.掌握用定积分表达和计算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平面图形的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旋转体的体积及侧面积、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体积、功、引力、压力、质心、形心等)及函数平均值.
64、一元函数积分学的重点内容可分为概念部分,运算部分,理论证明部分以及应用部分。对于每一部分的深度解析和可命题角度,详见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第二部分,第一篇,第三章一元函数积分学。
65、多元函数的概念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有界闭区域上二元连续函数的性质多元函数的偏导数和全微分多元复合函数、隐函数的求导法二阶偏导数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最大值和最小值二重积分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计算
66、1.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67、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了解有界闭区域上二元连续函数的性质.
68、3.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会求多元复合函数一阶、二阶偏导数,会求全微分,了解隐函数存在定理,会求多元隐函数的偏导数.
69、4.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了解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会求简单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70、5.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与基本性质,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考试内容
71、多元函数的概念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有界闭区域上二元连续函数的性质多元函数的偏导数和全微分多元复合函数、隐函数的求导法二阶偏导数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最大值和最小值二重积分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计算
72、1.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73、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了解有界闭区域上二元连续函数的性质.
74、3.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会求多元复合函数一阶、二阶偏导数,会求全微分,了解隐函数存在定理,会求多元隐函数的偏导数.
75、4.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了解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会求简单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76、5.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与基本性质,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对比:无变化
77、本章重难考点的深度解析与可命题角度详见《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第二部分,第一篇。
78、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齐次微分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高于二阶的某些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简单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79、1.了解微分方程及其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
80、2.掌握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及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会解齐次微分方程.
81、3.会用降阶法解下列形式的微分方程:
82、4.理解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
83、5.掌握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并会解某些高于二阶的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84、6.会解自由项为多项式、指数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以及它们的和与积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85、7.会用微分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考试内容
86、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齐次微分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高于二阶的某些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简单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87、1.了解微分方程及其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
88、2.掌握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及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会解齐次微分方程.
89、3.会用降阶法解下列形式的微分方程:
90、4.理解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
91、5.掌握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并会解某些高于二阶的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92、6.会解自由项为多项式、指数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以及它们的和与积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93、7.会用微分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对比:无变化
94、本章重难考点的深度解析与可命题角度详见《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第二部分,第一篇。
95、行列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
96、1.了解行列式的概念,掌握行列式的性质.
97、2.会应用行列式的性质和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计算行列式.考试内容
98、行列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
99、1.了解行列式的概念,掌握行列式的性质.
100、2.会应用行列式的性质和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计算行列式.对比:无变化
101、矩阵的概念矩阵的线性运算矩阵的乘法方阵的幂方阵乘积的行列式矩阵的转置逆矩阵的概念和性质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伴随矩阵矩阵的初等变换初等矩阵矩阵的秩矩阵的等价分块矩阵及其运算
102、1.理解矩阵的概念,了解单位矩阵、数量矩阵、对角矩阵、三角矩阵、对称矩阵、反对称矩阵和正交矩阵以及它们的性质.
103、2.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转置以及它们的运算规律,了解方阵的幂与方阵乘积的行列式的性质.
104、3.理解逆矩阵的概念,掌握逆矩阵的性质以及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理解伴随矩阵的概念,会用伴随矩阵求逆矩阵.
105、4.了解矩阵初等变换的概念,了解初等矩阵的性质和矩阵等价的概念,理解矩阵的秩的概念,掌握用初等变换求矩阵的秩和逆矩阵的方法.
106、5.了解分块矩阵及其运算.考试内容
107、矩阵的概念矩阵的线性运算矩阵的乘法方阵的幂方阵乘积的行列式矩阵的转置逆矩阵的概念和性质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伴随矩阵矩阵的初等变换初等矩阵矩阵的秩矩阵的等价分块矩阵及其运算
108、1.理解矩阵的概念,了解单位矩阵、数量矩阵、对角矩阵、三角矩阵、对称矩阵、反对称矩阵和正交矩阵以及它们的性质.
109、2.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转置以及它们的运算规律,了解方阵的幂与方阵乘积的行列式的性质.
110、3.理解逆矩阵的概念,掌握逆矩阵的性质以及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理解伴随矩阵的概念,会用伴随矩阵求逆矩阵.
111、4.了解矩阵初等变换的概念,了解初等矩阵的性质和矩阵等价的概念,理解矩阵的秩的概念,掌握用初等变换求矩阵的秩和逆矩阵的方法.
112、5.了解分块矩阵及其运算.对比:无变化
113、矩阵是数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本章要求在理解矩阵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矩阵的运算,由于篇幅所限,本章重难考点的深度解析与可命题角度详见《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第二部分,第二篇。
114、向量的概念向量的线性组合和线性表示向量组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等价向量组向量组的秩向量组的秩与矩阵的秩之间的关系向量的内积线性无关向量组的正交规范化方法
115、1.理解维向量、向量的线性组合与线性表示的概念.
116、2.理解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概念,掌握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有关性质及判别法.
117、3.了解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和向量组的秩的概念,会求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及秩.
118、4.了解向量组等价的概念,了解矩阵的秩与其行(列)向量组的秩的关系.
119、5.了解内积的概念,掌握线性无关向量组正交规范化的施密特(Schmidt)方法.考试内容
120、向量的概念向量的线性组合和线性表示向量组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等价向量组向量组的秩向量组的秩与矩阵的秩之间的关系向量的内积线性无关向量组的正交规范化方法
121、1.理解维向量、向量的线性组合与线性表示的概念.
122、2.理解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概念,掌握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有关性质及判别法.
123、3.了解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和向量组的秩的概念,会求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及秩.
124、4.了解向量组等价的概念,了解矩阵的秩与其行(列)向量组的秩的关系.
125、5.了解内积的概念,掌握线性无关向量组正交规范化的施密特(Schmidt)方法.
126、向量是线性代数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章要求在理解线性相关性的基础上,掌握判断向量线性相关性的各中方法,与此同时本章其它重难考点的深度解析与可命题角度详见《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第二部分,第二篇。
127、线性方程组的克莱姆(Cramer)法则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和解的结构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
128、2.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及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
129、3.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及通解的概念,掌握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的求法.
130、4.理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及通解的概念.
131、5.会用初等行变换求解线性方程组.考试内容
132、线性方程组的克莱姆(Cramer)法则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和解的结构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
133、2.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及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
134、3.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及通解的概念,掌握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的求法.
135、4.理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及通解的概念.
136、5.会用初等行变换求解线性方程组.对比:无变化
137、五、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考试内容
138、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性质相似矩阵的概念及性质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及相似对角矩阵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及其相似对角矩阵
139、1.理解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及性质,会求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40、2.理解相似矩阵的概念、性质及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会将矩阵化为相似对角矩阵.
141、3.理解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性质.考试内容
142、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性质相似矩阵的概念及性质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及相似对角矩阵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及其相似对角矩阵
143、1.理解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及性质,会求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44、2.理解相似矩阵的概念、性质及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会将矩阵化为相似对角矩阵.
145、3.理解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性质.对比:无变化
146、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合同变换与合同矩阵二次型的秩惯性定理二次型的标准形和规范形用正交变换和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二次型及其矩阵的正定性
147、1.了解二次型的概念,会用矩阵形式表示二次型,了解合同变换与合同矩阵的概念.
148、2.了解二次型的秩的概念,了解二次型的标准形、规范形等概念,了解惯性定理,会用正交变换和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
149、3.理解正定二次型、正定矩阵的概念,并掌握其判别法.考试内容
150、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合同变换与合同矩阵二次型的秩惯性定理二次型的标准形和规范形用正交变换和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二次型及其矩阵的正定性
151、1.了解二次型的概念,会用矩阵形式表示二次型,了解合同变换与合同矩阵的概念.
152、2.了解二次型的秩的概念,了解二次型的标准形、规范形等概念,了解惯性定理,会用正交变换和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
153、3.理解正定二次型、正定矩阵的概念,并掌握其判别法.对比:无变化
二、南昌大学人工智能研究生好考吗
南昌大学人工智能(专硕)专业考研难度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考研录取分数线、专业排名、学校排名,考研录取比例、招生人数、学校知名度等等很多因素,而且难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考生是否能够考研成功,所以考研难度大小是考研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南昌大学人工智能(专硕)专业排名是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专业排名靠前,专业热门意味着竞争的激烈,势必会增加考研的难度。另外跨专业也会增加考研的难度,尤其是文科跨理科报考研究生,对于只有一年复习的考研来说,难度还是很大的。希望考生通过与研究生师哥师姐交流、考研论坛交流、百度知道交流、考研群里交流等多种渠道,一定要在确定报考院校和专业之前对南昌大学人工智能(专硕)专业考研难度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只有这样才可能最终成功的成为研究生。
三、南昌大学哪些专业最值得读
1、答主机械专业,对机械专业比较有发言权,机械专业全称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属于机电工程学院下面,机械专业实力强劲,划重点了,南昌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潘际銮院士就是机械出身,带领南昌大学拿下了机械工程博士点,也是江西省目前唯一的一个机械工程博士点。
2、南昌大学机器人队在2005年成立,队伍由机电学院、信工学院和其他学院共同组成,指导老师是南昌大学著名教授刘国平老师,也是南昌大学机器人队创办人,有关机器人队的详细信息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具体看下图
3、学院特别注重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对科研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和老师沟通好,进入实验室和研究生一起做项目,如果是以后考研的话,这会为以后考研复试面试加分不少哦;如果对机器人有兴趣的话可以报名加入南昌大学机器人队,哈哈,不过不是每个人都能进的,是要通过选拔的呢,机器人队的管理比较严格,在机器人队,个人的动手实践能力能都得到锻炼,也能结交到各种技术牛人哦,下图是我所在的南昌大学机器人队自主研发的智能车,看上去是不是很流弊呢。
4、机器人队的学生个个实力都很强,曾经在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获得第二名,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要是拿了一个全国类的奖项,这为保研增加了一个很有分量的筹码,你就离保研更近一步了。
OK,关于南昌大学考研论坛和南昌大学考研论坛官网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