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天祭日是什么意思
1、百天祭日就是从逝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称为“头七”、“二七”、“三七”、“四七”、......死后百日头上叫“百期”,文称“过百日”。也是例祭日之一。给故去老人过百天祭日有什么讲究?百天祭日都有什么规矩?
2、旧时丧葬礼俗,孝子百日内不宴客,不饮酒娱乐,不到别人家去、不剃头、甚至不洗澡,也不换衣服,谓之“百日守灵尽孝”。过了百日,这些禁忌便可取消,孝服也可逐渐减除,孝子除在重要祭奠日穿白戴孝外,平时只穿白鞋,男的在帽子上逢一圈白布;女的扎白头绳,有的地方男的用自帽顶、女的用白衣扣表示戴孝。陕南的孝子在剃头时,后脑勺上要留一撮头发,以示守孝,因古人认为“发肤受之父母”,表示不忘父母养育的恩德。
3、死后百日头上叫“百期”,文称“过百日”。也是例祭日之一。这天逝者的一般亲戚不来,但逝者的亲属及近亲中的晚辈如侄儿、外甥、已出嫁的女儿等必须上坟祭祀。先一天下午孝子就要到坟上去请灵,到坟前先烧纸祭奠,然后将“牌位子”顶在头上,至大门口,子女哭迎,天黑后烧夜纸祭奠,次日早饭后,再到灵牌前哭祭,名曰“烧百日纸”。
4、人死后若要做功德超度他须在七七四十九日内
5、“新死之者”:这些最近死去的,也就是刚刚死去的人。“经四十九日”:经是经过。四十九日是七个礼拜──七七,四十九天。所以人死后若要做功德帮助他,超度他,须在四十九日以前。
6、因为在四十九日以前,死者的罪业还没有定,你可以随时做功德,使他得到这种利益。要是过了四十九天,罪业就判定了,好像法院判罪似的,判决定罪后,就不能再改变了。
7、那么在四十九日以前,如果能为亡者念经诵咒,就可以超度他,令他得到好处。那么要是过了四十九天,亡者的罪判决了,那么你念经超度他,有没有功德呢?有,但他所得到的功德少、力量小,没有那么大,也不能说一点都没有。所以大家以后做功德,最好在四十九天前。
8、七七就是四十九天,在中国因为佛法的关系,人死后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会请僧、请道,为亡者超度念经。在这七七日内,也就是因为《地藏经》中讲明白了,说在七七四十九天内。
9、“如痴如聋”:如痴,就像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如聋,也听不见什么声音。“或在诸司,辩论业果”:地狱有阎罗王,阎罗王不是一个而已,有十个阎罗王──十殿阎君。
10、每一个阎君,下又分了很多部门,所以每一个阎罗王有五个司,各有鲜官(禁杀)、水官(禁盗)、铁官(禁淫)、土官(禁两舌)、天官(禁酒)这五种官,每一个阎罗王有这五种官,所以叫五司。这五司管人一生所造的罪业,哪一个司管哪一种罪业,犯哪一种罪业的亡者就到那儿受审问,审问就是到那儿辩论。
11、“审定之后”:辩论业果,所造的什么业,将来要受什么果报。审定之后,“据业受生”:根据他所造的业,就去受果报。“未测之间”:在还没有知道之前,“千万愁苦”:
12、这时候很忧虑,很担心,不知将来自己是去做牛做马,做猪做羊,或者做人,自己也都不知道,所以千万愁苦。“何况堕于诸恶趣等”:更何况已经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这诸恶趣里了呢?
13、“是命终人”:临命终的这个人,“未得受生”:没有得到受生之前。
14、“在七七日内”:在七七四十九天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在这七七四十九天以内,他念念之间,每一念之间都希望他的一切骨肉,骨肉就是他的亲戚眷属,他家里的人。“与造福力救拔”:能帮他念念《地藏经》,或拜拜《地藏忏》,或者拜拜地藏王菩萨,造种种的福利,供养三宝,来救拔他。
15、“过是日后,随业受报”:过这四十九天之后,他随他自己所造的业,而去受他的果报。“若是罪人”,“动经千百岁中”:他经过千百岁的时间,“无解脱日”:没有解脱的时候。
16、【编注】恭录自《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
17、人的生死,按照自己所造的业来决定。造善业向上升,造恶业向下降。人死的时候,第八识最后才离开躯壳。从上身走,证明生三善道;从下身走,证明堕三恶道。
18、怎能知道?第八识所走出躯体的地方,是有热度的。例如最后足心热,这是堕地狱的象征。如果是头顶热,这是生天的现象。总而言之,生平行善,定生三善道;生平作恶,定生三恶道。这是永恒不变的因果律。
19、人死之后,在七七四十九天这期间内,在地府里要经过多番的审判。审判之后,善业重,就生在善道;恶业重,就生在恶道,这是人的生死大概情形。
二、百天祭日有什么讲究
问题一:人去世百天有什么讲究 1.百日坟
2.这是除了去世后的三日坟,三七坟,五七坟之后的又一个大坟
3.百日坟这天,要去烧纸摆供品,有女儿的还要扎个树,说是“摇钱树”。不同地区不同的祭法,南方那边的还有在这天放鞭炮的,青岛市区这边没那么多讲法,一般就是烧烧纸烧烧香,摆摆供品,磕磕头,献献花,戴孝的可以把那个黑色的袖章烧了(戴到100天已经是很有孝心了,其实1个月就差不多),出了这天也可以理发了,有的地方还要请亲戚朋友吃饭。
问题二:祭奠百日有什么需要注意的?百日还要祭奠呢,真是孝顺,见过7天都不给摆双筷子的,对比之下,真是对你的先人钦佩不已,好家教啊
问题三:一般死人百日有什么讲究古语说“长周年短百天”,故百天要提前个两三天。
百天没什么特别的.古人到是很讲究百天的.故人离去百日,表示思念,所以才有的百天一说!
水果.燃香如果没有这样的习惯就拿花也行!
问题四:老人百天祭日有什么讲究十里不同俗,还是问问身边的老人或者经历过白事的人吧
问题五:百天祭日需要准备什么香纸(纸钱)爆竹檀香,祭品就是鱼、肉、米饭、和孩子以前喜欢吃的零食都可以。唉,人生无常,没有办法。祝你们幸福美满!孩子一路走好!
问题六:忌日有哪些讲究七七四十九天,是佛教中认为的超升的一个轮回。过去,人死后,是要请僧人设坛念经的,叫做“打醮”。每七天一个段落,逢单数(比如七、三七、五七、七七)要做大功课,孝子们也得随着悼念和哭祭。
后世,这种悼念和祭奠形式,就流传了下来。在农村,一般三天到五天,就得发丧入土,所以烧七日纸,只能到坟上了。七七纸烧完,再烧百日,下来就是第二年的“忌日”纸了。
现在,在祭奠形式上,人们已经不是太讲究了,尤其城市里,尽到孝心是最重要的。
问题七:忌日上坟的讲究人亡后第三十五天叫“五七”,一百天叫“百日”,届时孝家都要到坟上祭祀,通常做“五七”、“百日”坟时,前者提前,后者延后,谓之“长百日短五七”。周村多是于半夜三更上坟祭祀。上“五七坟”时,死者亲属要带着金银山、摇钱树、聚宝盆等纸扎和供品祭祀。据地方传说:“五七”这天,是死者所有祭祀活动的结尾,这一天阎王殿的五阎王要来最后考察死者是进地狱受罪,还是脱胎再转轮回。这五阎王非常严厉,铁面无私,唯一的软肋是他做人时没有女儿,所以对于有女儿的人就一般宽容一些,如果在他最后审核时听见死者女儿的恸哭,他就马马虎虎,放死者一马了。所以,“五七”日,有闺女的死者,闺女就有清晨在坟头大哭的习俗。五七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不要提前或推后我们这里比较讲究,不过灵堂摆与不摆可征求家中老人的意见,不太讲究的话:请出骨灰盒(记住要打伞,不能见天),找到火化当天烧纸的灵位(殡仪馆专设祭奠的地方,且有12属相),在逝者生前照片框的下方布放骨灰盒(上方可用红布或黄布遮盖),最下方摆上逝者生前喜欢吃的食物(最少三样,也可五样),喜欢喝酒抽烟的可带其生前喜欢的品牌,祭奠(烧纸)开始后,点上香烟、斟上三杯酒,前两杯弧形倒洒在烧纸前画好的圈内,最后一杯留在灵位前。该和老人家说话的说话,该哭的哭。五七除了儿女,近支亲友们最好也要来祭奠亡者。若很讲究,就要加上您提到的3、4两项了,摆灵堂,在灵堂摆一桌菜,倒上酒倒上茶,在生前住的房间里摆好洗脸水和洗脚水,在生前睡的床上放好生前常穿的衣服――总之就是为他最后一夜的休息做好准备。到晚上10来点,召唤的仪式就开始了(怕他忘了回家),大儿子拿着灯笼(怕他看不清夜路)爬到灵堂的屋顶上,掀起三张瓦片,向着夜空大叫几声“爹爹你回来啊~~”之类的话,余下的人则在梯下跪成一排,该哭的哭,该叫的叫。建议不管老的风习,五七当做七七过,即合一就行,四七不过最重要的忌日:头七、五七(七七)、百天以后三个日子:清明(提前过,俗称:早清明)、十一(阴历,滞后过,又称晚十一)、忌日(周年)年三十可以在家烧纸祭奠,大年初三或初五要上墓地祭奠。
问题八:爷爷去世快100天了,百日祭有哪些讲究呢? 100分首先,百天时要提前一天(早百天晚周年)
其次,要准备供品、香炉、烧纸、白酒、绢花
问题九:从去世当天还是出殡那天算起一百天,是百天祭日当然是出殡了,只有出殡了以后才能举行祭日出殡是丧俗中的大礼,也称“发引”。在老天津卫人眼里,看这家阔不阔,儿女孝不孝以及社会地位高低,看出殡的规模便可知道。人们把出殡的隆重与否不仅看成是死者的衰荣,也看作是生者的显赫。出殡前一天夜里,全家及挚友守灵不睡,谓之“伴宿”。从停灵到出殡的时间各家不同,一般依财力而定。最长的停灵于“七七”即49天后下葬;贫穷市民人家,入殓后就就择日清晨抬往坟地下葬,叫“起五更抬”。出殡时间有早、晚两种。早殡在上午10点以前,目的是省钱;晚殡则在10点以后,要招待亲朋,摆设酒席饭菜,因此开销较大,一般能晾杠的家庭都出晚殡。出殡时间由阴阳生择定,出殡前一小时(通常在午时)要由武官主持祭门仪式,既请与自家有交谊且官职显赫有影响的武官站在茶房铺好的红地毯上,在门外大声吆喝一番,并在马路上朝门上看,放铁炮(后改鞭炮)6响祭门。此时,僧、道诵经,吹鼓手也随之在阴阳生指挥下奏乐,孝子跪于门里过道儿烧一张门神纸。武官祭门的目的是请门神爷放鬼魂出去,否则棺材动不了,鬼也出不去。武官祭门与文官点主一样受尊重,死者家属也要派专人用车接送,事毕同样送去一桌酒席致谢。起灵前,要将棺木的材头钉钉死,钉时,孝子要喊“躲钉”。死者家人要用扫帚、细布等轻扫、轻拭棺材,谓之“扫材土”,这时茶房要让全家人高喊“留财”取谐音之吉,以祈求死者把财产、财运留传给后人。起灵时要放鞭炮,死者次子将架在棺材下的凳子踹翻,并用柴禾棒将事先备好的一小陶碟击碎,名曰“摔牢盆”(现今是将瓷碗摔碎,越碎越好)。留在家里的亲友,把贴在宅门口的门报儿撕下。民国以前,大出殡讲究八大抬,即诰封亭(民国以后取消,成为七大抬)、铭旌、影亭、官轿、花亭、灯亭、灵亭(或家庙)、香炉。另有4张桌子,即香兽桌、朝服桌、古玩桌、鲜花桌,以及香谱、雪柳等各种执事一应俱全。这些均在赁货铺租赁。出殡时抬棺及各仪仗执事之人,是在杠房雇佣的。棺木上绑有大旗杆,外罩绣有花、鱼、云罗、伞盖等图案的棺罩。杠夫有8人、16人、32人、64人之分别。64人者称“六十四杠”。仪仗多是白底蓝黑图案,杠夫穿绿底圆点衣服,戴绿色高帽。出殡序列十分严格,不能错位。通常由茶房安排。出殡队伍最前面是8杆红色旗,4面龙头铜锣,4把遮阳红伞,4把绿扇、金瓜、钺斧,朝天蹬、八大抬、四大桌,鹤童虎判和顶盔挂甲面目狰狞的2个开路鬼――方相、方弼兄弟的扎彩(其一手持三节棍、一手高擎七节鞭)、雪柳(雪柳的多少也看丧家主人花钱多少而定,有的可达标1百多棵)。执事后棺轿前为宾客,同辈按岁数大小排列,年长者居前。最初,以重孙、孙、大孝子、二孝子等顺序排列,后来,长子扛魂幡引导在前,次子等孝男、孙辈持哭丧棒依次向后排列。用一块白布,一端系于杠前,一端由大孝子牵于肩,诸孝子依次摞布在肩,随杠哭泣而行,谓之“扫灵”。哭丧棒的制作也有讲究,丧父用竹子为杖,取父之节在外;丧母则要用梧桐木为杖,取母之节在内。其后为棺轿。女眷们则要坐在棺后的车轿上,一路嚎陶大哭。这时长媳要抱定一陶罐,亦称“匣食罐”,内放饭菜,下葬时由孝男放置死者头前。若长子先其父亡故,长孙(津俗谓之“承重孙”)则要顶替其父扛幡引导于前,其叔父辈排列其后,抱罐者也是长孙媳妇。最后面是僧、道、尼唪经队伍,一组被称为“一棚”,棚越多越隆重,越显示丧家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大部分棚经都是丧家出资雇佣的,也有亲朋赠送的。还有些显贵豪门,出大殡时,为炫耀豪富权势,请来军乐队,一路吹打,与僧、道念经相伴。同时,还请当时的军政权贵、在野名人,写来许多匾额,与亲友所送挽联、诔词、挽诗和横匾一并用数座......>>
问题十:已故的亲人百天祭日能供饺子吗有什么讲究吗可以的,饺子在我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中历来都有团圆,祝福的涵意。直到现在,我国北方都还有很多地方用饺子祭祀亲人。心中感恩亲人的养育之恩和给予自己修行的生命!心
三、什么是百天祭日
1、百天祭日就是从逝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称为“头七”、“二七”、“三七”、“四七”、......死后百日头上叫“百期”,文称“过百日”。也是例祭日之一。给故去老人过百天祭日有什么讲究?百天祭日都有什么规矩?
2、旧时丧葬礼俗,孝子百日内不宴客,不饮酒娱乐,不到别人家去、不剃头、甚至不洗澡,也不换衣服,谓之“百日守灵尽孝”。过了百日,这些禁忌便可取消,孝服也可逐渐减除,孝子除在重要祭奠日穿白戴孝外,平时只穿白鞋,男的在帽子上逢一圈白布;女的扎白头绳,有的地方男的用自帽顶、女的用白衣扣表示戴孝。陕南的孝子在剃头时,后脑勺上要留一撮头发,以示守孝,因古人认为“发肤受之父母”,表示不忘父母养育的恩德。
3、死后百日头上叫“百期”,文称“过百日”。也是例祭日之一。这天逝者的一般亲戚不来,但逝者的亲属及近亲中的晚辈如侄儿、外甥、已出嫁的女儿等必须上坟祭祀。先一天下午孝子就要到坟上去请灵,到坟前先烧纸祭奠,然后将“牌位子”顶在头上,至大门口,子女哭迎,天黑后烧夜纸祭奠,次日早饭后,再到灵牌前哭祭,名曰“烧百日纸”。
4、人死后若要做功德超度他须在七七四十九日内
5、“新死之者”:这些最近死去的,也就是刚刚死去的人。“经四十九日”:经是经过。四十九日是七个礼拜──七七,四十九天。所以人死后若要做功德帮助他,超度他,须在四十九日以前。
6、因为在四十九日以前,死者的罪业还没有定,你可以随时做功德,使他得到这种利益。要是过了四十九天,罪业就判定了,好像法院判罪似的,判决定罪后,就不能再改变了。
7、那么在四十九日以前,如果能为亡者念经诵咒,就可以超度他,令他得到好处。那么要是过了四十九天,亡者的罪判决了,那么你念经超度他,有没有功德呢?有,但他所得到的功德少、力量小,没有那么大,也不能说一点都没有。所以大家以后做功德,最好在四十九天前。
8、七七就是四十九天,在中国因为佛法的关系,人死后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会请僧、请道,为亡者超度念经。在这七七日内,也就是因为《地藏经》中讲明白了,说在七七四十九天内。
9、“如痴如聋”:如痴,就像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如聋,也听不见什么声音。“或在诸司,辩论业果”:地狱有阎罗王,阎罗王不是一个而已,有十个阎罗王──十殿阎君。
10、每一个阎君,下又分了很多部门,所以每一个阎罗王有五个司,各有鲜官(禁杀)、水官(禁盗)、铁官(禁淫)、土官(禁两舌)、天官(禁酒)这五种官,每一个阎罗王有这五种官,所以叫五司。这五司管人一生所造的罪业,哪一个司管哪一种罪业,犯哪一种罪业的亡者就到那儿受审问,审问就是到那儿辩论。
11、“审定之后”:辩论业果,所造的什么业,将来要受什么果报。审定之后,“据业受生”:根据他所造的业,就去受果报。“未测之间”:在还没有知道之前,“千万愁苦”:
12、这时候很忧虑,很担心,不知将来自己是去做牛做马,做猪做羊,或者做人,自己也都不知道,所以千万愁苦。“何况堕于诸恶趣等”:更何况已经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这诸恶趣里了呢?
13、“是命终人”:临命终的这个人,“未得受生”:没有得到受生之前。
14、“在七七日内”:在七七四十九天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在这七七四十九天以内,他念念之间,每一念之间都希望他的一切骨肉,骨肉就是他的亲戚眷属,他家里的人。“与造福力救拔”:能帮他念念《地藏经》,或拜拜《地藏忏》,或者拜拜地藏王菩萨,造种种的福利,供养三宝,来救拔他。
15、“过是日后,随业受报”:过这四十九天之后,他随他自己所造的业,而去受他的果报。“若是罪人”,“动经千百岁中”:他经过千百岁的时间,“无解脱日”:没有解脱的时候。
16、【编注】恭录自《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
17、人的生死,按照自己所造的业来决定。造善业向上升,造恶业向下降。人死的时候,第八识最后才离开躯壳。从上身走,证明生三善道;从下身走,证明堕三恶道。
18、怎能知道?第八识所走出躯体的地方,是有热度的。例如最后足心热,这是堕地狱的象征。如果是头顶热,这是生天的现象。总而言之,生平行善,定生三善道;生平作恶,定生三恶道。这是永恒不变的因果律。
19、人死之后,在七七四十九天这期间内,在地府里要经过多番的审判。审判之后,善业重,就生在善道;恶业重,就生在恶道,这是人的生死大概情形。
OK,关于百天祭日和百天祭日寄语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