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鲜竹沥水(鲜竹沥水的功效与作用和用量)

七月网3500

一、鲜竹沥怎么做出来的

蒸煮法提取鲜竹浙:将鲜竹切断、锤破、加水浸泡、加热煮沸、过滤得鲜竹汁。这种采用浸泡、加热煮沸的方式所提取的鲜竹浙煮汁中含有许多色素、树胶和淀粉等杂质,经加热、分装、灭菌后会出现浑浊、放置一至二个月后即出现大量沉淀。

鲜竹沥水(鲜竹沥水的功效与作用和用量)

加入部分乙醇等有机溶剂浸泡,煮沸,回收有机溶剂制取鲜竹浙,此方法用甲、乙、丙、丁等四种醇在水中提取鲜竹汁。

1.取嫩鲜竹切成33cm许段,劈开洗净,装入谭内,装满后将口部向下,用砖架起,谭的四周用锯末、劈柴围严,燃烧劈柴,收集滴出液,倒入水中分出竹沥即可(《北京》)。

2.先将青竹枝锯成10cm长短的段,装人铁桶或缸内捣压坚实,再用网状铅丝篦,将桶口罩严扎固。将桶口倒置,与窑内用砖架起的漏盆两口覆合相对,封固,再将铁桶全部用泥涂严,漏盆下放一磁盆接油。在桶的周围,用木柴火烤烧,使竹板受热,待接油盆窑口出现浓烟状水汽时,油即陆续滴人盆内。每日烤烧一-次,连续约5~6天,至油滴尽,桶内的竹枝全部成炭为止(《天津》)。

3.取新鲜京竹,锯33cm许,--头有节,一头无节,无节的砍成斜口,放水中略浸泡约10~20分钟。斜放在炭火上烘烤,无节的一头向下,则竹内液汁受热流入盛器内,临用时自制(《云南》)。

4.取鲜竹洗净,从两节之间锯断,节留中间,直劈成两半,架于微火上加热,两端流出的液体接于容器中,即得(《湖北》)。

5.砍下竹子,取茎秆,用盐水冲洗干净,截成有一端节的段,斜架在砖及瓦上,让有口的一端斜向低的一边,下接一个碗,用武火燃烧,使竹沥汁流入碗内(《河南》)。

6.取鲜竹,2节锯成一段,两端去节,对劈开,架置于烈火上燃烧,集取沥出液汁,滤过(《浙江》)。

7.取鲜竹隔节锯断,剖成小块,置蒸馏器内,加热沸腾,收集蒸馏液即可(《集成》)。

二、鲜竹沥有哪些功效作用

1、清热化痰。用于肺热咳嗽痰多,气喘胸闷,中风舌强,痰涎壅盛,小儿痰热惊风。

2、竹沥性味甘寒,归心、肺、胃经,能清心肺胃之火,有豁痰润燥、定惊之效。主治痰热咳嗽,痰黄粘稠;

3、亦可用于痰热蒙蔽清窍;痰热中风,舌强偏瘫;小儿惊风,四肢抽搐,常配清热化痰,息风定惊药使用。

4、痰多的时候,将川贝枇杷露和鲜竹沥兑在一起,化痰止咳效果更好。但对于四肢冰凉、痰清色白、苔白腻或大便溏泄者,不宜服用鲜竹沥。

5、竹沥是竹子的汁液。制作方法是:取鲜竹杆,截成30~50厘米长,把两端的竹节砍去,然后劈开,架起来,用火烧烤竹竿的中间部位,此时,竹子的两端即有液汁流出,这个汁液,就是竹沥。

6、鲜竹沥是清痰热用的,不是所谓的“止咳药”,鲜竹沥只是化痰清热,它本身并没有解毒的作用,所以一般是配合解毒药使用。

7、不可以一见咳嗽就用,有其对于白痰、清鼻涕的孩子,是绝对不可以用的,那和寒证使用川贝一样,是寒上加寒。

三、鲜竹沥的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鲜竹沥具有清热化痰、止咳等功效。多用于肺热咳嗽痰多,气喘胸闷,中风舌强,痰涎壅盛,小儿痰热惊风。

鲜竹沥液中的鲜竹沥它也是从鲜竹中萃取出来的液汁,无毒无副作用。在服用鲜竹沥的时候,患者需要多喝一些温水,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药效,改善咳嗽、痰多症状。

鲜竹沥性凉,体寒者不宜在使用鲜竹沥的时候需要严格遵医嘱或者按照说明书服用药物,不可以擅自加大药物的计量或者减少药物计量。

据《本草经集注》记载,凡取竹沥,惟用淡竹耳。此淡竹,又名粉绿竹,鲜竹沥即为禾本科植物粉绿竹的鲜杆加工制得的中药;

1、鲜竹沥相对来说它的药性会偏寒,同时这种还有清热化痰、止咳等功效,所以这种大多数会把它用于治疗痰热咳嗽,痰黄黏稠。

2、鲜竹沥中的鲜竹沥它也是从鲜竹中萃取出来的液汁,而且这种汁它也是属于一种无毒无副,服用这种能够有效清除人体中的肺热。

3、鲜竹沥中它还有着抗菌利尿的功能,而且它也是特别适合哪些脾胃湿热者、流行性感冒患者、脘腹胀满者这些服用。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