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月理发死舅舅典故,正月理发死舅舅是真的吗
1、在我国正月里有许多的风俗和禁忌,那么“正月里剃头,死舅舅”这句话是真的吗?正月里为什么不能剪头发呢?本期传统节日就带你一起去了解一下正月理发死舅舅典故,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正月为什么不能剪头发旧时民俗禁忌甚多,“正月里不许剃头”即为一例。夏历第一个月里,任凭男孩毛发疯长,却丝毫不能侵犯,否则对舅舅不利。“正月里剃头,死舅舅。”多吓人的一份责任,舅舅的安危全系于外甥的头顶之物。直至夏历二月初二,男孩才有了剃头的自由。
3、正月剪头发死舅舅是真的吗“正月里不剃头”与“死舅”这两件看似毫无联系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究其源头,源于一种附会和误传。据民国二十四年版的《掖县志》卷二《风俗》揭出了习俗的谜底:“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正月不剃头,原是“思旧”。即说清军入关,强行要求汉民剃发留辫,而汉民则由于心怀故国,相约正月里不剃头,以示不忘旧君,成为“思旧”。时间久了,“思旧”便谐音成了“死舅”,最终以讹传讹,成了“正月里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民间禁忌。
4、而“正月里不剃头”,还与古代汉人对头发的重视有关。《孝经》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古代汉人认为“头发”是父母给的,因此自己无权“处置”自己的头发,而头发也被认为跟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所以古代人常束发为髻。除非一个人看破红尘,要出家为僧为尼,才剃度,以表明自己不恋尘世的决心。而古代人不理发,也有缅怀祖宗的意味。古代人认为头发的重要性几乎和头相等的,因此“剃发”就是“剃头”,而今人管“剃头”“剃发”叫成“理发”,仅是整理头发而已,可见随着时代的变迁,在“理发”这件事的观念上可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5、如此看来,“正月里不宜理发”深究起来,一半是传统的观念,一半是迷的牵强附会。时至今日,已没有必要对“正月理发”与“死舅”的关联性做太多的考究。而从中医养生角度讲,正月里不理发是有其合理性的。《黄帝内经·素问》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也就是说,春天是万物萌发、推陈出新的时节,而不应该阻止新生事物的生长。对应到头发上,就是要让头发披散开来,任其自由生长,而不应该剪断,违逆春生之气。
6、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
二、正月理发死舅舅,这一个民间说法是怎么回事呢
1、小孩男人会赶在年前理发剃头,有个好面貌迎接新年,大多不会在年后正月剃头,习惯的会在二月二龙抬头之后再剃“龙头”。就因为“正月剃头一一思旧(死舅)”而被说正月不剃头,剃头会死舅。这禁忌实在与舅性命无关。不必为此禁忌烦恼。前几年春节,我头发长了。妈妈问我怎么不理发?我回一句正月剃头死舅舅.。我妈说,你舅舅都死了三分之二,该理发了就理了利落。我妈今年82了。
2、也就是正月不剃发,一方面对统制者表达了无声的抗争,另一方面也有怀念旧朝的意思,简称“思旧”。但过去人们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不能完全理解“思旧”的含义,慢慢讹传为谐音的“死舅”,所以才有了正月背剃头于舅舅不利的民俗。咸吃萝卜淡操心了!各个地方有当地的风俗你想理就理不理也没人逼你理。是点习俗就拿出来讨论一番。再过几年是不是拉屎放屁也得拿出来议论一下南方人几点放屁北方人晚上不能放屁???
3、小时候每逢春节都留长发,他舅舅也多,有五六个,舅舅都有钱。这大哥过年给舅舅磕头拜年时就说:舅舅别看我头发长,今年过年我保证不理发,每每此时他舅舅都给他很多压岁钱。他十分感谢这个说道!多年后还笑谈此事!我看到小儿子的头发长了,本来想今天带他去理发,突然想起来“正月剪头发死舅舅”这个说法,我是一点都不相信的,但是孩子唯一的舅舅一年多以前已经轻微中风了,要是有点什么事会不会怪我呀!所以还在犹豫要不要带他去剪头发正月里不剪头是代表着“思旧”,根本不是死舅舅,不要迷信,正月可剪可不剪,剪了也没啥,一般龙抬头那天剪的人多,因为鸿运当头,从头开始!
三、为什么说正月剃头死舅舅,是迷信吗
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肯定是迷信的,并且它属于是个讹传,这句话的原本说法是“正月不剃头思旧”,意思是在农历正月份不剪头发,这是为了思念过去。
01、“正月不剃头思旧”源于清朝、民国期间
古代人的心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理念,那就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对于古人来说,头发也是属于身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剃去头发就跟丢了性命差不多。但是在清朝刚刚入主中原的时候,多尔衮就颁布了剃发令,让臣服的人都剃去头发,让他们效仿满族的金钱鼠尾发型,以此来表示他们的归顺之心,如果不剃发的,那就代表他们要跟清军作对,就要被剿灭。
但是很多有血性的人,宁愿赌上性命,也不愿意剃发,他们有的奋起反抗,有的逃到海外,有的出家当了和尚或者道士,而有些人就折中出来一个说法:正月不剃头,思旧。这样一年的头一个月不剃头,就代表着一整年都没有剃头,也算对祖宗有个交代。而满族为了安抚大众的情绪,也默认了这个说法。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正月不剃头思旧”是源于清末民初,这是在1912年正月份颁布的剪辫令,它是为了革除旧时代的痕迹,但是有些人已经习惯了长长的辫子,骤然剪掉也是难受的,于是有了正月不剃头的说法。
02、无论“正月剃头死舅舅”具体起源于何时,它都属于迷信的说法
“正月剃头死舅舅”这个说法,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毫无依据的,剃发跟舅舅根本联系不到一起,它完全属于谐音的误传。在相信科学的新时代,我们自然不能相信这种荒谬的说法,正月份该剪头就剪头,只要头发长了就随时可以剪。当然,头发稀疏的人,该保留头发还是保留。
假如家里有老人固执的坚信此说法,我们也不一定非要据理力争,毕竟忍一下不剃头发,换来跟长辈和谐相处,还是更加划算的。
03、居家旅行,侃大山必备:“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谐音梗拓展
跟“正月剃头死舅舅”一样被误传的说法有很多,这里可以简举几个例子,平时闲聊跟朋友不经意间说出,必然能引得小伙伴的赞叹,比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无奸不商。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原句是“三个臭裨将,赛过诸葛亮”,意思是3个水平一般的副将,3个才能平庸的人,要是他们同心协力,也可以在某些方面胜过诸葛亮这样的聪明人物。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原句是“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意思是舍不得赶路,就很难捕捉到狼。因为猎人要想捕狼,就得跑很多山路,舍得磨损鞋子才行。而很多地方的方言发音“孩子”跟“鞋子”是一样了,所以它就被误传了。
“无奸不商”的原句是“无尖不商”,意思是古代的商人在买米的时候,要把斗里盛更多米,让它冒尖儿,这样等于给顾客更多的优惠,才是为商之道。还有,要是自身没有拔尖的地方,也不适合跟人做生意,还不如在家种地。最后,商人为了牟利,道德素质逐渐下滑,这句话也就被误传了。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正月理发死舅舅?真相原来是这样的...和正月理发死舅舅是哪里的风俗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