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平顶山大学生村官网(平顶山大学生村官网公示)

七月网2240

一、河南平顶山:一个女大学生村官的致富梦

1、话语朴实、身材单薄的鲁山县女大学生村官董晓艳,凭着坚强的毅力,自费创办起一个高山养鸡场,火红的青春在鸡场闪闪发光,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高度赞扬。

平顶山大学生村官网(平顶山大学生村官网公示)

2、2010年1月,家住鲁山县四棵树乡、毕业于河南质量工程职业话语朴实、身材单薄的鲁山县女大学生村官董晓艳,凭着坚强的毅力,自费创办起一个高山养鸡场,火红的青春在鸡场闪闪发光,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高度赞扬。

3、2010年1月,家住鲁山县四棵树乡、毕业于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的董晓艳,被选为大学生村官,担任了鲁山县下汤镇叶庄村党支部副书记。

4、外表腼腆的董晓艳,有志气、肯动脑,决心在大学生村官的位置上干一番事业。

5、她进农户访问,和村干部座谈,主动寻找既适合本村实际自己又能干好的项目发展经济。

6、叶庄村有片千余亩面积的荒山,前几年被人承包后种上了薄皮核桃,如今大部分已挂果。

7、董晓艳到这里一看心里豁然开朗:随着全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散养的柴鸡价高货缺,如在核桃树下围栏养鸡,不是一个很好的项目吗?没有任何养鸡经验的她,先在电脑上查询树下围栏养鸡知识,后又到养鸡成功的企业去考察。

8、一个超乎别人想象的发展经济蓝图,在董晓艳脑海中逐渐绘成。

9、承包荒山栽果树的是下汤镇老农刘大国,和董晓艳有点拐弯亲戚。

10、老刘一听她的想法,大力支持,说:“鸡吃草、粪肥树,双方都有利,你该咋干就咋干,我不收你一分钱。

11、当年6月,董晓艳的养鸡场正式动工。

12、建5间房子,主要做育雏室和青年鸡过度室,又在果园下建5处、22间大棚,用来做鸡舍。

13、将千亩果园四周全部用尼龙网围起。

14、天天往山上跑,紧锣密鼓建设,年纪轻轻的董晓艳,一门心思都用在了鸡场建设上,脸晒黑了,人更瘦了。

15、首批在外地购买的柴鸡苗很快入场,养鸡场在高山果园里开张了。

16、日前,记者来到董晓艳的养鸡场,这里远离村庄,平时很少有行人,环境极其清静,绝对是养鸡的好地方。

17、只见硕果累累的核桃树下,成群的柴鸡在吃草、寻虫。

18、两片百亩面积大的核桃林,露着地皮,干干净净,几乎连一棵草也难找到。

19、董晓艳对记者说:“这两片都是鸡吃过的,寸草不剩,比打灭草剂都干净。

20、这一片草吃完了再把鸡转移到另一片。

21、雨水足的时候,十多天草就又长上来了,整个果园循环养鸡。

22、”董晓艳告诉记者,办养鸡场以来,已投资了近50万元。

23、为筹钱,她找亲戚托明友,能借的地方全借遍了,好在大家看她办的是正事,都热情支持她。

24、目前,养鸡场已卖了7000只鸡、1万多枚鸡蛋,收入20多万元,现有存栏的鸡近万只。

25、由于散养柴鸡的肉质好,无公害,县城一些宾馆定期到这里购买,销路很好。

26、尤其是鸡蛋,没有一点库存,不少游客开着车到这里买鸡蛋,1元钱1枚不还价。

27、树下围栏养鸡,成就了女大学生村官董晓艳的致富梦,也给当地农民发展经济闯出了一条新路。

28、董晓艳对记者说:“等我挣回全部投资后,我打算扶持村民因地制宜搞围栏养殖,将来让叶庄村成为较大规模的柴鸡散养基地。

二、平顶山的大学生村官的待遇

09年平顶山大学生村官招聘 09年平顶山大学生村干部招聘时间根据市委《关于建立大学生村干部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平发〔2009〕1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面向社会公开选聘600名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汝州市99名,舞钢市28名,宝丰县105名,郏县23名,鲁山县43名,叶县260名,新华区12名,卫东区1名,湛河区25名,石龙区1名,新城区3名。

应届或往届毕业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

1、思想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吃苦耐劳,组织纪律观念强,自愿到农村基层工作,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2、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会干部可优先录用;

3、本科生年龄在30岁以下(1979年10月31日后出生),研究生年龄在35岁以下(1974年10月31日以后出生);

(一)大学生村干部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系非公务员身份。县(市)区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办公室要与聘用人员签订合同,期限为3年,3年期满后符合条件的,可以续聘。

(二)聘用人员的任职,由所在乡镇党委、政府根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规定和法律办理。是中共正式党员、协调能力较强的,一般安排担任村支部副书记;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经过实践锻炼、表现优秀、政绩突出、被大多数党员和群众认可的,可安排担任村支部书记,也可依法选举为村委委员、副主任、村委会主任。根据工作需要,大学生村干部可兼任团组织负责人,女大学生村干部可兼任妇代会负责人。

(三)聘用人员户口落在生源地,也可落在聘用地。聘用地的县(市)区公安部门可凭借《聘用合同书》、居民身份证,签发《户口准迁证》。

(四)聘用人员月生活补贴标准为本科生1200元、硕士研究生2000元,并按当地乡镇事业单位人员标准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大病救助保险、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的,由所任职县(市)区一次性奖励500元。续聘合同的,一般从第四年开始每人每月增加生活补贴50元。

(五)任职满3年、连续考核为称职以上等次、符合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规定的,在高校学习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全额由国家代偿。任职期间,连续考核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在参加公开考试、升学时按规定享受加分、放宽年龄等优惠政策。

(六)由于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考取研究生、另行择业等情况离开岗位的,取消相关待遇,由市县管理部门将其在村任职情况作为工作经历、享受待遇记入档案、服务年限计算为工龄、社会保险金接续,推介给相关单位和部门。

(七)年度考核或半年考核确定为基本称职、不称职的,按照规定,扣发一定数额的生活补贴,直至解聘。凡解聘的,免去其在村期间所任职务,同时取消相关待遇。

三、大学生村官真的会对农村发展起到作用吗

在过去两年中,新农村建设在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也遭遇了诸多困境,其中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人才的匮乏。新农村建设面临着诸多难题,如何培育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发展力量,各地都在探索与创新,但完善乡村治理、激发村级领导班子活力无疑是关键之关键。因此,集多重角色与使命于一身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应势而生。截至2008年2月底,全国已经有28个省、区(市)开始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仅河南省鹤壁市和平顶山市就共有大学生村官3571名,可以说,大学生村官政策已由“星星之火”演变成为“燎原之势”。伴随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快速普及,如何保证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实效性、持续性,将是必须要正视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为了突破新农村建设人才匮乏的现状,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使大学生村官政策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保证大学生村官“进得来、用得上、留得住,出得去”。

要破解“三农”怪圈,使农村经济走出发展凹地,急需构建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平台。于是,一场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应运而生,它为农村送去具有先进科技知识的大学生,提高了农村“造血”功能,为更好更快解决“三农”问题带来了一抹亮色。所谓“大学生村官”是指为优化村级领导班子和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由政府选派或培养的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干部的大学生。政府对大学生村官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以及相关管理、培训考核等机制的总和,称为“大学生村官政策”。各地实施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各具特色,名称也有差异,有的称“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有的称“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等。大学生村官组织的主管部门和形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基本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教育部发起的,一村招收一名具有中专文化水平的青年,到高校进行学习培训,成绩合格者授予国家承认的大专文

伴随着社会各界对“三农”问题的日益关注,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出,大学生村官及其政策在全国得到了普遍认可并得以进一步推广。2002年,大学生村官政策在河南省鹤壁市淇县“试水”成功后乘势推广,2003年便迅速在全市铺开;2003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也开始轮番“空降”大学生村官。此外,2003年四川省广安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县,2004年四川省广元市、四川省宜宾市、云南省广南市、湖北省谷城县,2005年吉林省、陕西省、上海市、成都市等也推出了较完善的一系列大学生村官政策方案,而且实施规模较大。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村官政策运行机制已经相对完善,各地实施的规模以及社会影响力都比较大,在提高农村干部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稳定农村社会环境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较多大学生村官遭遇经济窘迫、身份尴尬的难题。如果说工资水平说明了待遇状况的话,那么身份问题则道出了待遇问题的实质。在大学生村官看来,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明确的身份。“我们是什么?如果是农民,可我们没有土地。如果是工人,可我们不享受工人待遇。如果是政府工作人员,可我们没有编制,工资跟他们相差一两倍”,许多大学生村官在不同时间接受调查时,说出了几乎同样内容的话。甚至有一些“大学生村官”在接受调查时表示,他们感觉以自己现在的身份,走在大街上都不好意思抬头。身份尴尬的问题将产生两方面不良影响:第一,名不正则言不顺,尴尬的身份妨碍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有效开展工作;第二,尴尬的身份在较大程度上导致大学生村官的定位模糊。

为农村干部队伍注入生机和活力。大学生村官年轻、有闯劲,而且思想解放、头脑灵活,充实到村级干部队伍后,使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文化结构、能力结构有较大程度的优化,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村级组织的活力。例如,鹤壁市共有1018名大学生村官,平均年龄为28.3岁,充实到村级干部队伍后,使全市村干部的平均年龄下降了6.5岁,大专以上学历比例从3.41%提高到了26.54%。但由于大学生村官的数量有限,并没有使农村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发生明显变化。2.改善了村级班子治理水平。大学生村官有能力、有理论,自身素质比较高,在做出本村每项重大决策前,在吃透上情,综合外情,明了村情的基础上,以崭新的视角审视,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稳步扎实地推进。通过农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大学生村官来到以后,村级班子的治理水平提高的农户占64.69%,认为没有变化的农户占32.19%。但由于大学生村官大多是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党支部书记助理,在本村做决策时并没有太大的决定权,导致大学生村官只能有限的改善村级班

学生村官政策对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一般”。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政策效应难以在短期突现。从中长期来看,大学生村官政策在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将发挥较大作用,但短期内对农村发展的实际促进作用有限。二是定量分析自身所造成的误差。问卷调查以河南省为重点调研地点,所选样本的情况与全国总体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三是评价矩阵是依据村民自身主观判断得出,由于村民受教育程度的约束,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也会有一定的偏离。

文章分享结束,平顶山大学生村官网和平顶山大学生村官网公示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