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经血崩是什么症状
1、月经血崩实际上是一种妇科病,使月经变得没有规律,具体症状表现为长时间流血不止,一般超过7天或者是连续十几天流血不止便是血崩的表现。血崩症状严重的人可能患有严重的妇科疾病。如果发生月经血崩的情况,需要进行一些调理,并根据年龄和需求做出一定的方案调整。月经血崩的具体症状
月经血崩的表现为主要为月经的经期时间长、血量也比较多。月经血崩的原因有很多种,症状都表现为流血不止并伴有较长的经期时间。月经血崩时,经血会像流水一样流出,而且是奔流不止,可以说是非常地吓人,基本上一个小时就要换一片卫生巾才能够保证不漏。甚至很多时候,在没有来月经的时间,也可能会出现血崩的状况。大多情况之下,月经血崩是月经不调的体现,长时间的流血也可能会导致气血虚弱甚至是贫血等疾病。如果长期出现月经血崩的状况,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以免发生严重的妇科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月经血崩的表现为主要为月经的经期时间长、血量也比较多。月经血崩的原因有很多种,症状都表现为流血不止并伴有较长的经期时间。月经血崩时,经血会像流水一样流出,而且是奔流不止,可以说是非常地吓人,基本上一个小时就要换一片卫生巾才能够保证不漏。甚至很多时候,在没有来月经的时间,也可能会出现血崩的状况。大多情况之下,月经血崩是月经不调的体现,长时间的流血也可能会导致气血虚弱甚至是贫血等疾病。如果长期出现月经血崩的状况,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以免发生严重的妇科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3、月经血崩要根据不同的症状原因使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月经血崩是因为子宫异常出血导致,而导致子宫异常出血的原因有很多种。一般情况下因内分泌失调而导致的子宫异常出血并无大碍,属于月经失调的范畴,只需作好调理即可。如果是子宫内膜病变、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是不能够自己进行处理的,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做定期检查,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吃药,甚至是一些手术安排,这样的处理方式才是最安全的解决方式。
4、被月经血崩困扰的女性,不妨到医院做一次检查来确认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同的状况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
二、血崩是什么意思
1、血崩是一个俗称,所叙述的状况通常指血流出来的速度快、量多,这种大量出血对女性的身心有着很大的影响。大量出血会造成贫血,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对女性心理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2、中医所指的血崩,其实是说女性非经期阴道大量出血的症状。血崩是一种很危险的症状,如果失血过多,病人就会陷入危险之中,会因为失血过多,血压低而产生休克。
3、更年期血崩是指女性五十岁左右出现的血崩,大多数会有头晕头疼、口干耳鸣、心悸等症状。此症多由于女性进入更年期,月经快要停止,肾气衰竭,太冲脉和任脉虚弱,精血不足。
4、若在遇上劳心过度,损耗肝肾,肝失去应有的濡养,不能藏血,导致血崩。所以在治疗上,应该先补气血,滋肾止崩。
5、/iknow-pic.cdn.bcebos.com/342ac65c10385343bc9fbdf99f13b07ecb808891"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342ac65c10385343bc9fbdf99f13b07ecb808891?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42ac65c10385343bc9fbdf99f13b07ecb808891"/>
6、引发血崩的原因多,最好的预防就是进行每年两次详细的妇科检查,排除女性生殖器官损伤、肿瘤、妊娠出血等疾病,对症治疗。
7、更年期血崩重在预防。五十岁左右的女性大多处在更年期,精神和情绪方面都很脆弱,往往生活中不经意一件事就会导致情绪失控,造成血崩,身体大量失血,出现贫血、头晕、乏力等症状。
8、所以要积极预防,调理女性生殖器官的机能,进行心理调适,保持稳定愉悦的情绪,同时注重身体保健,保证充足睡眠,参加强度适中的体育锻炼,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和果蔬。
9、一旦出现血崩的征兆就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地选择治疗方法,且不可盲目自行调理。
10、食疗的方法可辅助治疗更年期血崩。可以选用陈阿胶30克,面粉拌炒成阿胶珠,服用。阿胶,因产自东阿而得名。性甘平。归肝、肾经,补血、止血、滋阴润燥治疗冲任不固、崩漏及妊娠下血效果最好。选用陈阿胶是有一定道理的,俗语说:“人参要新、阿胶要陈。”新制成的阿胶带着一些“火毒”,食用后会使人产生火气和肿毒。
11、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item/血崩"target="_blank">百度百科血崩
三、崩症:一种妇女病,也叫“血崩”
字典上是这样写的。请问这是什么病?
血崩亦称崩中、暴崩,指妇女不在经期而突然***大量出血的急性病证。崩之病名首见于《内经》:“阴虚阳搏谓之崩”。
本病病因颇多,有因劳伤过度,气虚下陷,统摄无权所致;有因暴怒伤肝,肝不藏血,经血妄行而发为血崩;亦可素体热盛,复感热邪或恣食辛燥之品,积热化火,热迫血行而发病;另有经期产后,余血未尽,或因外感,夹内伤,瘀血内阻。恶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造成崩中。
《针灸甲乙经·卷十一》载有针灸治疗之法:“崩中腹上下痛,中郄主之”。唐·《备急千金要方》进一步明确治疗穴位的部位、针刺深度、艾灸壮数;《针灸资生经》所整理的治疗崩漏腧穴已近二十个,明·《针灸大成》对病因及腧穴又有发展。
现代西医学中的功能性子宫出血之重症者,与本证相类。
适于针灸治疗的急症血崩,可辨为下列三型:
暴崩下血,色淡质薄,面色皝白或虚浮,困倦乏力,动则气短血出更剧,脉细弱或芤。舌体胖嫩有齿印,苔薄润或腻。
突然血出如崩,血色深红,头晕面赤,烦燥口渴,脉滑数或弦数,苔黄。
血出淋漓不断,猝然其势若崩,夹有瘀块,血色紫暗,小腹疼痛拒按,脉沉涩或沉紧,舌质暗红,舌尖边时见瘀点。
2.处方:脾俞、隐白、百会、气海、足三里。
3.方义:脾俞,健脾益气,加强统血之功;隐白,是治疗崩漏之经验要穴;气海、足三里,用以辅气助元,使血有化生之源,百会系诸阳之会,善升提下陷之气。五穴合用,能益气升阳,固摄经血。
4.治法:隐白、气海均以艾卷雀啄法温灸之,百会先针,施平辅平泻之法,继用灸法。余穴采取补法。
2.处方:行间、血海、阴交、关元。
3.方义:行间,足厥阴之荥,以清肝热,增肝藏血之功;血海为脾经之穴,可泄血热,益脾统血之力;阴交、关元位于任脉而与冲脉交会,血崩多与冲任受损密切相关,取此二穴,可固经涩血。
4.治法:关元、阴交平补平泻;行间、血海宜用泻法。
2.处方:膈俞、肝俞、三阴交、中极。
3.方义:血之会穴膈俞,活血理血以通瘀止血;肝俞,疏调肝脏气机以行气活血止血;三阴交,取其统血固经;中极乃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用之加强冲任摄血功能。本方既能利气化瘀以止血,又可统摄离经之血以固经。
4.治法:膈俞、肝俞施泻法,中极、三阴交先补后泻,以补为主。
《千金翼方·卷二十六》:“崩中带下,……中极”。
《针灸资生经·第七》:“阴交、石门,疗崩中”。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治妇人经血过多不止并崩中者,毫针刺足太阴经三阴交二穴,次针足厥阴经行间二穴,次手少阴经通里二穴,……针入二分,各灸二七壮。凡灸虚,则炷火自减;实,则灸火吹灭”。
《针灸聚英·卷二》:“妇人月事不调,带下崩中,因产后恶露不止,绕脐冷痛,灸气海”。
《神应经·妇人门》:“血崩、气海、大敦、阴谷、太冲、然谷、三阴交、中极”。
《类经图翼·十一卷》:“血崩不止:膈俞、肝俞、肾俞、命门、气海、中极(下元虚冷,血崩白浊)、间使、血海、复溜、行间”。
《针灸大成·卷九》:“妇女血崩不止:丹田、中极、肾俞、子宫。……再刺***:百劳、风池、膏肓、曲池、绝骨、三阴交”。
《针灸逢源·卷五》:“血崩:……肾俞、气海、关元、中极(俱灸妙)、三阴交”。
什么叫血崩和什么叫血崩症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