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问美军仁川登陆胜利的故事是怎样的
仁川为朝鲜半岛西海岸临江华湾的港口城市,坐落在汉江口南侧,与韩国首都汉城相距40公里,是汉城的外港。几乎所有地理书籍对仁川的描述都少不了这样一句话:"外有小岛屏障、潮差大",充分说明了仁川港外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同时仁川还位于朝鲜半岛东西方向最为狭窄的"蜂腰部位"。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美韩军队在势如破竹的人民军攻击下节节败退。鉴于朝鲜半岛的战局和战场上美军的处境,麦克阿瑟将军力排众议,经杜鲁门总统同意后,决定在朝鲜的仁川港登陆,以摆脱目前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为了谨慎起见,美军还多次派侦察机对仁川一带进行侦察。与此同时,杜鲁门也确定了主攻的部队:海军陆战队第1师。留在本土的第1师师长斯密斯接到命令后,马上行动起来。他与代理师长鲍泽一起到处搜罗人员和装备。他们以海军陆战队的行动速度和效率,在短短的10天内就神奇地把队伍扩充了一倍。1950年8月12日,他们出发了,于9月初和另一旅会合,重新组成了海军陆战队第1师。它与一个步兵师、一个工兵营、一个空降团和李承晚的海军陆战队四个营编成第10军,共70000多人,连同第7舰队的海军舰艇232艘、飞机318架构成了"联合特遣兵团"。
与此同时,美国一名气象研究专家通过仔细观察,终于给麦克阿瑟将军递交了一份相当准确的关于仁川岛的水文资料:9月15日、10月11日、11月3日是仁川仅有的三个汛期。有了这一准确数据,麦克阿瑟将军的心事终于见到了一半希望,兵贵神速,就选在9月15日。
但为了给金日成留下一个错误的印象:美军登陆必在群山港无疑。麦克阿瑟将军又施诡计,采取种种欺骗行为:自9月5日起,美军派出自己的攻击空军与海军,向群山港及其周围的地点诸如桥梁、铁路、公路反复轰炸,并派出精锐的两栖登陆部队在离群山港不远的荒岛上进行登陆演习;到了开始突击的前一天,各登陆演习部队还不断地发出各种让朝鲜方面能够收到的假电报。这一切的确让朝鲜人民军大为上当,不但派出精锐之师火速往群山港一带增援,而且还匆匆地从北部抽调一个师的兵力至群山港。
金日成没有料到,就在他全力以赴地攻打釜山敌军、防备美军从群山港登陆时,另一支庞大的舰队已悄悄地驶向了仁川湾。这支舰队共有261艘舰艇、750余名官兵。这只舰队先是隐蔽地穿过济州海峡,继而又经过黄海海域,于9月14日午夜时分抵达仁川外湾。
夜幕深深,美军的第一进攻梯队已悄然逼向了仁川港外月尾岛上的守军。当时的朝鲜守军虽然知道美舰可能发起攻击,但未料到攻击竟是如此突然。加上夜色太浓,以致美军突然出现在他们眼皮底下时才开始还击,但这一切都为时已晚。9月15日凌晨5时,数以万计的炮弹从美军巡洋舰上铺天盖地而来,十几分钟过后,月尾岛上已是面目全非,到处是一个个深深的弹坑。与此同时,航空母舰上的数百架飞机一齐升空,对毫无防守之力的仁川港朝鲜守军倾泻下了数千吨炸弹,摧毁了守军阵地上的所有防护设施,造成大批朝鲜兵土伤亡。
炮声刚停,美军的陆战队便以迅猛的速度乘坐小艇爬上月尾岛松软的沙滩,继而逐步地向前推进。第一批美国登陆部队已被岛上顽强的守军压了下去,但第二批、第三批部队又迅猛地发起了攻击。凭借武器与人数上的优势,在开战二个小时内他们便一举夺下仁川港的防守基地月尾岛。在此登陆战中,进攻部队伤亡17人,守军伤亡200余人,其中一半以上是被活埋或烧死在洞穴里的,另有136人被俘。
月尾岛陷落后,朝鲜军队的前线屏障已不复存在,通往仁川港的一切障碍在美军神速的攻击面前都形同虚设。下午14点,巷口内的朝鲜守军渐渐弹尽粮绝,死伤甚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美军陆战队在眼皮底下登陆。
15日下午17时,特混舰队开始进行登陆支援炮火准备。炮火预备半小时后,担任登陆作战的主攻部队,美国第5陆战团主力和第1陆战团分别在仁川的船坞地区和城南泥沼地区开始登陆作战。
第5陆战团主力登陆人员在进攻命令发出后数分钟内就冲到了仁川陡峭的岸边,陡岸的石墙比登陆艇艇首起障板还要高出不少,陆战队员们用事选准备好的梯子向上攀登,很快就冲上了石墙顶端。其间,遭遇朝鲜人民军对登陆部队的反击,进攻部队冒死拼命向陡岸上攀登,许多人中弹倒在岸边水际,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
登陆后,该团第1营正在向墓地高地推进,其正对的是朝鲜人民军陡岸防御阵地的中央部分,墓地高地爆发了短时间的激烈战斗。美军陆战队虽压制住了守军火力并成功登上岩壁,但由于激烈的战斗而消耗掉大部分体能,已没有多余的力量向高地顶端冲击了,只能在正面与守在高地上的人民军保持对峙。另外一部陆战队员则绕过下面岩壁,从被炮弹炸开的豁口登陆上岸,打垮了守军在这里的反击并突进了市内,从后侧冲上了墓地高地。高地上防守的人民军只顾同正面的美军作战,没防备敌人从背后的偷袭,在处于腹背受敌情况下被迫放弃了阵地,墓地高地落人美军手中。
第2营负责去夺取游览山,他们从北面和西面同时向游览山高地进攻,随后在山岭的中部实现了会合。
在仁川港南侧泥沼地区登陆的第1陆战团的2个营基本上没有遇到反击,陆战队士兵们用梯子攀登上5米高的护岸石墙,向市区推进。此时,一支朝鲜人民军坦克车队正向登陆点驶来,已攀上石墙陡岸的美军没有携带反坦克武器,只好请求水面舰只紧急支援,"加尔凯"号驱逐舰向岸上坦克射击,阻止了人民军阻击部队靠近登陆点。
第1陆战团由于攀登石墙浪费掉许多时间,上岸速度很慢,待全部登陆完毕向内陆推进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在市区,人民军守军战士从各种建筑物居高临下射击的子弹和投出的手榴弹,使美军士兵不敢轻易行动,只得在黑暗中一边躲避阻击,一边摸索前进。当这支登陆部队推进到距海岸仅不到2公里处的汉城至仁川公路并将成功其切断时,已经是次凌晨了。与此同时,登陆点东侧地一个小高地也为陆战队所攻克,这样美国第一陆战团虽比预定计划稍迟一些,但也基本上实现了进攻日的目标。
在仁川抗登陆作战中,朝鲜人民军首次对登陆舰队使用了战场无线电干扰技术,大功率的发射机使登陆部队与海面舰队之间的联系几乎陷于瘫痪,因此登陆部队基本上是在各自为战的条件下取得成功的。
9月15日夜间,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认识到在仁川击退"联合国军"的登陆行动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决定在次日天明之前,从市内撤走了剩余的部队,重新组织防线。
16日天刚亮,第1陆战师的开始投入建立以登陆点为中心、半径10公里的圆弧形滩头阵地的作战,而扫荡仁川市内的任务则交由韩国陆战队完成。
16日黄昏,美国第1陆战师已完成了计划中滩头阵地区域的攻击,推进到目标线的前缘。
17日夜间第5陆战团占领了金浦国际机场,但第1陆战团在向永登浦推进途中遭到朝鲜人民军炮兵部队的猛烈打击,损失不小,加之雷场遍布,前进受阻,直到9月22日才最后扫荡了永登浦。
在这期间,仁川港不分昼夜地在拼命卸载,美军第7师也在未遇抵抗的情况下于仁川成功登陆。到18日晚,已有2.6万名"联合国军"人员、4500多部各种车辆和近1.5万吨的物资上了岸。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部队向内陆迅速展开,切断了当时还在洛东江一线作战的朝鲜人民军的退路。
到9月22日,一直在"釜山防御圈"正面对美国第8集团军进行连日猛攻的朝鲜人民军作战势头明显减弱,随后便开始收缩战线向北撤退,沃克率第8集团军不失时机地冲出防线进行追击。
至此,麦克阿瑟这场取胜希望非常渺茫的大赌博仁川登陆作战,取得了完全的成功。在整个仁川登陆作战中,美军伤亡203人,朝鲜人民军伤亡和被俘人员共有1594人。
仁川登陆是麦克阿瑟指挥"联合国军"进行的一场近乎赌博式冒险的登陆作战行动,并且取得了奇迹般的成功。这次登陆行动不仅影响到了整个朝鲜战争日后的进程甚至结局,从军事指挥的角度看,也的确显示出"出奇制胜"的谋略之妙,在世界现代战争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篇章,同时也为两栖作战模式留下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
要出奇制胜,首先要攻其不备。出奇制胜就是要抓住对手思想上的疏漏或麻痹,在其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和方向上,对其最关键、最要害的部位实施突然袭击,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仁川港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它有着全亚洲最大的落差,涨潮时海浪不停上涌,高达10米,退潮时海滩竟长达几万米,宽达数千米,所有船只在涨潮时均可进港,退潮时则会全部搁浅。一旦在退潮时进攻,则会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之中,这显然不是舰队理想的登陆点,但麦克阿瑟却不这么认为,这位极富冒险精神的军事家更清楚此地登陆所带来的无数便利:这里位于朝鲜半岛西海岸的中部、江华湾的东岸,距汉城仅37公里,一旦登陆成功,收复汉城便是轻而易举的事;此外,朝鲜人民军大部分的兵力都已投入到南部釜山前线的战斗之中,北部的防守明显空虚。当然,麦克阿瑟更清楚地知道,一旦夺取了汉城,朝鲜半岛就可控制一半了。更让麦克阿瑟得意的是,此计一旦实施,便可以闪电般的速度瓦解整个朝鲜军队的攻势,继而牢牢地掌握整个朝鲜半岛的命脉,真可谓一举多得。
其次,出奇兵,要示之以正。要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必须采取一定的伪装或欺骗手段以造成对方的错觉,而骗敌的行动又离不开"正",办法之一就是采取符合一般原则的示形手段,佯顺敌意,使其就范。仁川登陆作战的成败决定于是否能进行成功的奇袭。麦克阿瑟采取在周密计划下,实施欺骗和佯攻相结合战术,成功地把仁川海岸这个登陆目标隐瞒到最后一刻,令几乎全世界所有关注朝鲜半岛局势的人,都无一例外地忽视了对仁川这个公认的"世界上最不适宜进行登陆作战的港口之一"的防御,转而注视着群山。对于这一点,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武曾有过精辟的论述:"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
二、仁川登陆作战的介绍
1、《仁川登陆作战》讲述了1950年9月15日,联合国军在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指挥下于仁川登陆,由此改变朝鲜战争战局的一场战役,以及在这场战役中秘密展开X-RAY谍战行动的8名韩国士兵的故事。
2、《仁川登陆作战인천상륙작전(2016)》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3、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4s5_2bLVkjvJAZN9Or91Q?pwd=gh6h
4、影片讲述朝鲜战争时期,八名韩国士兵秘密完成X-RAY情报计划和八尾岛作战计划,助推美国陆军上将麦克阿瑟指挥成功登陆仁川。
三、仁川登陆的战役背景
1、在仁川的主要进攻开始前7天,一个联合中央情报组织–军事情报侦察行动,代号楚蒂·积臣,派出一组游击队到仁川,该队人员由海军中尉尤金·克拉克率领在港口入口的永兴一个岛屿登陆,在这里他们将情报发回给美军。
2、在当地居民的帮助下,游击队收集了关于潮汐、淤泥滩、海堤及敌人防御工事之情报,最重要的贡献是重开在班尼岛的灯塔,当朝鲜人发现盟军的情报人员已进入半岛后,他们派出了16名步兵实施一次扫荡,尤金·克拉克在一艘舢板上架起机关枪及击沉了前来进攻的小艇,作为报复,朝鲜军杀死了最多50名曾帮助尤金·奇勒的平民。
3、在实际入侵进行前,一系列的训练及试验在韩国的海岸与仁川相似的地形进行,这些训练旨在完善登陆船的时间及表现。
4、在登陆部队接近时,数艘联合国军的巡洋舰及驱逐舰炮轰月尾岛及扫除在起飞鱼峡航道上的水雷,当加拿大军参加朝鲜战争时,其巡洋舰卡育加号、阿帕切号及苏族号炮轰海岸,快速航空母舰部队实行战斗掩护、封锁及对地攻击之任务,第9驱逐舰中队在美军曼斯菲尔德号率领下,冒着敌人炮火下驶入东航道及进入仁川港,该攻击显示出一场登陆行动即将展开,在月尾岛上的朝鲜军官通知其上级他希望将敌人赶入海中。
5、在仁川登陆之构想是麦克阿瑟在朝鲜战争爆发后4天的1950年6月29日视察韩国战场后提出的,麦克阿瑟认为朝鲜人民军将会把韩国国军从汉城击退,他认为就算有美国的增援,憔悴、缺乏机动力及装备低劣的韩国军队也不能阻止朝鲜军队的进攻,他相信只有在敌人后方实施决定性的军事行动才能令局势改善,因此他希望在仁川附近实施登陆以切断朝鲜军队之补给线及令它失去战斗力,从而赢得战争胜利。
6、为了完成这次庞大的两栖登陆行动,麦克阿瑟要求动用美国海军陆战队远征军,这支部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中已证明了其实施联合两栖作战之能力,但是,海军仍在美国总统杜鲁门任内及美国国防部长路易·强森的战后裁军行动中恢复过来,事实上,强森希望取消整个海军及将海军陆战队远征军人数从最高峰时的300,000人缩减至27,000人,很多海军登陆艇及两栖战舰已经被出售、作为废物被拆毁或转移至美国陆军专用,当仓促地重新装备二次大战时期登陆艇的、从釜山周边阵地撤出的及重新征召的海军陆战队集合在一起后,海军指挥官认为有能力实施这次进攻行动。
7、麦克阿瑟决定使用远东指挥部(FECOM)的联合战略及行动组(JSPOG)策划行动,最初之计划是令其他将领十分怀疑成功之可能性,因为仁川之自然环境及十分强大的防御工事,进入仁川有两个航道,飞鱼峡及东航道,它们会很容易被水雷封锁,航道的水流十分快及危险—3至8节,最后锚地十分细小及港口被很高的海堤包围,指挥官阿里·G·卡柏写道:“我们列出了每个自然和地理障碍名单-在仁川什么项目都榜上有名。”
8、这些问题,加上朝鲜军队的进攻,迫使麦克阿瑟取消于1950年7月在仁川登陆的代号为蓝心行动的最初计划。
9、虽然有这些障碍,麦克阿瑟在9月提出了已修改的在仁川的进攻计划: 100-B计划,代号铁铬行动,詹姆士·杜里海军上将简单总结道:“最好我能说在仁川是不可能的。”军官们在简介时花了很多时间讨论是否可选择其它登陆地点例如群山,在简介后麦克阿瑟用了45分钟解释选择仁川的原因,他说因为仁川已被严密防守,敌人不会估计到进攻在这里出现,而在仁川的胜利亦可避免因入侵在更北面的地点而出现严酷的冬季作战,联合国军可在仁川的行动中切断朝鲜的补给路线,同时仁川被选中因为它接近汉城,福雷斯特 P.谢尔曼海军上将及J·劳顿·柯林斯陆军上将回到华盛顿及批准入侵行动。
10、在仁川的登陆不是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型登陆行动,第一次是在1950年7月18日在浦项的登陆,但当时行动不是在敌人的占领区内进行及没有遇到抵抗。
文章分享结束,仁川登陆作战和仁川登陆作战电影在线观看完整版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