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房氏家谱(房氏家谱字辈大全)

七月网4590

一、房姓的起源及家谱

房姓-姓氏源流房姓渊源房(Fáng)源出有二: 1、起源于姬姓,出自陶唐氏,是尧的后代,以国名为氏。尧的儿子开始被封于丹水,史称丹朱。“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为能有一个带领大家克服天灾的继任者,尧没有把帝位交给丹朱继承,而是禅让给了立有大功的舜。这是禅让制的肇初,也是“公天下”的开始。舜继位以后,改封丹朱于房(今河南省遂平县),为房邑侯。其子陵,袭封后以封地为姓,史称房陵,后代遂为房姓。其裔孙雅为清河太守(今河北省清河县东),房氏家族开始定居于此,并成为一个望族,后又因唐朝开国宰相房玄龄也曾任清河郡守,故此清河郡成为房姓人最重要的郡望。并有“天下房氏,无出清河”之说。 2、出自少数民族改姓而来。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屋引氏,入中原后改为房氏。房姓-得姓始祖房陵。尧之孙,袭封为房邑侯,以封地为姓,为房姓开姓始祖。房姓为燧人氏和伏羲的后裔,与方、房、旁、韩、卫、章、唐等姓同出一源。尧有个儿子开始被封于丹水,人们称他为丹朱,因为他没有治理天下的能力,尧就把帝位让给舜了。舜又把丹朱封到房(今河南遂平县),建立房国,为房侯。房姓望族居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东)。丹朱的儿子陵,以父封地为姓,称房陵,其后遂为房姓,故房姓的得姓始祖是上古时期帝喾时房王及唐尧的孙子房陵。房姓-历史名人房玄龄房坚:后魏司空参议,字千秋。少有才名,太和中累迁齐州大中正,帝令诸州中正各举所知。官终司空参议。

房氏家谱(房氏家谱字辈大全)

房琯:字次律,父融,河南缑氏(今河南省偃师缑氏镇)人。唐玄宗、肃宗两朝宰相。官至正议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与诗人孟浩然、王维、储光羲、李颀、綦毋潜、高适、陶翰、贾至等相善;与杜甫为“布衣”之交,清熊宝泰《杜甫》诗云:“千秋诗史有谁知?房杜交深患难余。”房琯仕途升沉,关系到杜甫命运,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于此可见房琯之于杜甫至关重要。

房融:唐代大臣、翻译家,洛阳人。尝与天竺沙门般刺、密谛等人共译《首楞严经》,此经始流传东土。

房宽:陈州人。明洪武中,以济宁左卫指挥从徐达练兵北平,遂为北平都指挥同知,移守大宁。宽在边久,凡山川夋塞,殊域情伪,莫不毕知,然不能抚士卒。燕兵奄至,城中缚宽以降。成祖释之,俾领其众。战白沟河,将右军,失利。从克广昌、彰德,进都督佥事。以旧臣,略其过。封思恩侯,禄八百石,世指挥使。永乐七年卒。

房胜:明代景陵人。初从陈友谅。来归,累功至通州卫指挥佥事。燕兵起北平,胜首以通州降。成祖即位,以守城功,封富昌伯,禄千石,世指挥使。永乐四年卒。

房彦谦:隋代名官,字孝冲,清河人。通涉五经,工草隶,累迁长葛令,甚有惠化,察天下能第一,超授司马,卒追赠徐州都督。

房从真:前蜀画家,成都人。为翰林待诏,画甲马人物鬼神,冠绝当时。

房元庆:南朝宋建微府司马,清河人。武帝时,历七郡太守,后为青州建微府司马。

房茂长:唐代画家,清河人。善画人物,有《商山四皓图》。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省淄博东北)人。唐代初年名相。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房玄龄在渭北投李世民后,为秦王参谋划策,典管书记。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唐武德九年(626年)他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629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十一年(656年)封梁国公。至十六年(642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病逝。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房玄龄蓍有《晋书》。

房茂长:唐代画家,清河人。善画人物,有《商山四皓图》。房坚:后魏司空参议,字千秋。少有才名,太和中累迁齐州大中正,帝令诸州中正各举所知。官终司空参议。房元庆:南朝宋建微府司马,清河人。武帝时,历七郡太守,后为青州建微府司马。房融:唐代大臣、翻译家,洛阳人。尝与天竺沙门般刺、密谛等人共译《首楞严经》,此经始流传东土。房玄龄:唐代司空,临淄人。幼警敏,博综典籍,属善文。书兼草隶。年十八举进士。后居相位十五年。在职时,夙夜勤勉。不以已长望人,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房宽:明代名将,洪武中,以济宁左卫指挥练兵北平,移定大宁。熟悉边情,殊域情伪,莫不毕知,以功封思恩侯。房姓-郡望堂号 1、郡望

据《郡望百家姓》所载,房氏望出清河郡。又据《姓氏考略》所载:房氏望出清河、济南、河南。

清河郡: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郡。相当于今河北省清河至山东省临清一带地区。

济南郡:汉代有齐郡之地设置济南郡,治所在东平陵。相当于今山东省临淄一带。

河南郡: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将秦朝三川郡改为河南郡。相当于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2、堂号

中书堂:唐代房玄龄十八岁就中了进士。李世民举兵,房玄龄跟他南征北战、出谋划策十余年。李世民当了皇帝,封他为中书令,任宰相十五年。因此该支以官衔“中书”为堂号。

清河堂:为房姓的总堂号。传江苏省苏州,扬州一支;湖南浏阳浏东一支……等等。

亲睦堂:湖南桂阳蓉城北乡沙里一支。

国器堂:明思恩侯房宽之子房万宝公,赴广东梅州银江镇开派.其裔孙晚清光绪帝殿前侍卫房殿魁公奉旨修建“房氏家庙”,并将堂号定为“国器堂”,取房玄龄公年青时被喻为“国器”典故,现内供唐朝名贤相房玄龄金像。传广东省梅州、普宁、东莞,四川省中江,江西省萍乡,湖南省岳阳等一支。

此外,房姓的主要分支堂号还有:“世仁堂”等。

二、济宁市房氏家谱 现知玉,兆,吉,崇

1、山东济宁市邹城市辈序:兴大德廷有,清祥凡继论……

2、威海乳山市辈份∶德廷汝,永基(积)普(朴)再(在)克绍(少)家传德哲绵延

3、荷泽市梁山辈份∶春光诚瑞茂昭体关明德新民福寿永昌

4、荷泽市郓城县双桥乡房集村辈份:殿爱龄善谋,本立庆赢登;文昭锡贤相,开勋在图凌.

5、山东成武前后房庄有千余人,辈分:殿,爱,龄,善...,本,立,庆,赢,登,文,照....。

6、山东省莘县妹冢镇康元村,排辈:殿爱龄善谋本立庆赢登;同郓城,

7、临沂市莒南县劳坡乡斗山村辈份∶孝玉九克永颜祥乃后周长

8、山东省长清县大房庄(济南市文昌区大房庄),辈份为:衍庆昭世泽,玉立启殿英,嘉守锡儒序,承基建乃登

9、山东淄博沂源大桑树村/东(西)唐庄房姓家谱辈份排序:彦新伯强永,进祥可太官,起彬(秀、枚、治)修泳蒲,玉京明思立洪(鸿、宏、红)孝华生广,中兴寿元祥,道正聚宝在,吉善(履)运(山)久(泉)昌(长)

10、新泰市养流镇上刘村辈份:全朝树立(欠全)辈份:川继云昌家崇泽秀

三、房姓的家谱文献

1、湖南桂阳蓉城北乡沙里房氏宗谱九卷,首二卷,(清)房芳梅等始修于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清)房枝音、房昭昕等续修,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亲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

2、湖南浏东房氏族谱四卷,首一卷,(清)房青云纂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清河堂、泉源堂梓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3、湖南桂阳蓉城北乡沙里房氏宗谱九卷,首二卷,(清)房枝音、房昭昕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亲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吉林大学图书馆。

4、湖南浏东房氏族谱十一卷,首一卷,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5、湖南衡阳房氏续修族谱,(民国)房开甫主修,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敦伦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6、湖南浏东房氏族谱,(民国)房维日等修编,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7、湖南浏阳清河堂湘鄂赣白茅冲支派房氏族谱,(现代)房兰清等编修,1995年线装竖排本。

8、广东东莞篁村房氏族谱,(明)陈琏序,明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9、广东大埔冠山村房氏族谱,(现代)房敦林、房伴村等重修,1994年国器堂铅印竖排红塑面本。

10、广东连南房氏年命书,房先清收于《八排瑶古籍汇编》,内容类似族谱,但体例和意义与士大夫模式的族谱完全不同。它们虽然也是文字的记录,但一般是在祭祀时由主祭人念诵,基本上还是保留了口述的传统。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11、广东梅州房氏族谱,(现代)房玉宽编印,1995年国器堂纸版横排铅印本。

12、广东化州房氏族谱,2006年电子版。

13、浙江房氏宗谱十卷,首二卷、末一卷,(清)房东余等纂修,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孝友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上一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14、浙江嵊县剡北房氏宗谱三卷,(清)房秋伊主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继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15、浙江嵊县剡北房氏宗谱四卷,(清)房圣务、房万珊重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16、四川中江雷神庙房氏族谱,(清)房映煃编于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民国时期房念宗、房固宗、房建修等续编,手抄线装本六册,1984年房昭文修补。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17、四川蓉城北乡沙里房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18、四川中江雷神庙支派房氏家谱,(现代)房明毓编,2004年简体横排电子版。

19、福建闽浦水南房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第四~五卷。

20、福建闽北浦城房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21、福建泉州房氏族谱,(现代)房世明编,2004年中书堂纸版横排胶印本。现被收藏在福建省泉州市前亭村。

22、江苏溧阳新仓(昌)房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23、江苏雎宁房氏族谱,1992年清河堂三修,成于1994年,铅印竖排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雎宁市黄河南雎宁村。

24、山东微山世善堂房氏族谱八卷,著者待考,成谱于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续修,房台等人于1988年重修。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25、山东沾化房氏族谱,著者待考,2006年电子版。

26、山东菏泽郓城房氏族谱、巨野房氏族谱,著者待考。现存于当地房氏宗族。

27、安徽和县明礼堂房氏宗谱,(现代)房仕九、房淑焕等编,1993年宣纸线装竖排八卷本。

28、河南内乡房氏族谱,(现代)房立定等编,2004年简体横排复制本。

29、山西大宁房氏族谱,迁(支)祖:房锦芝主编:房喜生,2005年简装本。现被收藏在山西省大宁市道教村。

30、吉林长春房氏族谱,著者待考,2006年电子版。现被收藏在吉林省长春市李家屯。

31、房氏宗谱四卷,(清)房宝大主修,清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32、房氏家谱,(清)房浩修,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手写本一卷。现被收藏在山西省交城县觅渊斋。

房氏家谱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房氏家谱字辈大全、房氏家谱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