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嘉诚对恒大的评价
1、李嘉诚对恒大的评价为:大暴雷意料之中。

2、恒大在经营方面仍有困难,买楼是为了回笼资金生存下去。李嘉诚确实有心去购买恒大的产业,只不过不太想付出高额的成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恒大此次标售的资产并不是明面上我们所能看到的那么简单,其实站在恒大的角度,这项资产何尝不是自己过往的门面和尊严,而今选择将荣誉和成绩一同打包,无异于是对过去业务扩张的一种否定。
3、看到李嘉诚的出手,反倒会让一些人更加担忧恒大的未来,毕竟许家印曾说过,恒大是绝对不会轻易变卖资产的。可现如今连总部大楼都想要出售,外界不免要质疑,许家印到底还能不能撑得住。因为距离重组的时间可是越来越近了,很多的购房者都期盼恒大能把资金投入到基建当中。
4、从资金层面分析,现阶段的恒大非常缺钱,但是变卖英国资产的李嘉诚,此时的资金非常充裕,双方存在硬性的供需关系。因此对于恒大而言,李嘉诚是最合适的买家,反过来对李嘉诚而言,从恒大手中低价买入后,没准转手就能再赚一笔,性价比还是挺高的。
5、第一阶段(1997-2004年):【规模取胜】战略阶段1997年,恒大确立「小面积、低价格」的发展模式,这是基于当时企业发展战略“规模取胜”而做出的决定,也是当时公司基于对目标市场及市场规模的分析、对目标市场内一般消费者负担能力的评估及可供使用的财务资源估计而制定的。
6、第二阶段(2004-2007年):【规模+品牌】战略过渡阶段2004年开始,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渐趋成熟及竞争日益激烈,恒大转变了原来的企业发展战略。除了实现规模的飞跃,公司开始着重“规模+品牌”的同时发展,以确保持续发展。在品牌建立上,公司对开发中项目采用规范管理,并开始实施全国标准化运营模式。
7、第三阶段(2007年后):【规模+品牌】标准化运营战略阶段自2007年起,恒大继续专注于发展“规模+品牌”战略,为了在全国有效实施这一策略,公司进一步利用标准化运营模式,推进国内迅速拓展。经过多年实践及调整,恒大标准化运营模式在中国各地的运营中已被证实非常有效。
二、李嘉诚旗下公司上市暴涨,目前李嘉诚的身价有多高
他从前当了亚洲首富和我国首富几十年,现在的我国首富马云,许家印,马化腾的身价都在400亿左右了,那么李嘉诚真的资产缩水了仍是现已藏富了呢?李嘉诚也从前表明过,他们对首富的头衔现已失去了喜好。
现在李嘉诚现已退休了,而李嘉诚之前将大量资产投向英国,但是在英国脱欧、疫情影响等冲击下,据悉李嘉诚家族在英国有了赔本,也想要在国内重新出手。这说明,李嘉诚家族没潘石屹走的完全,至少没有卖掉公司,而且还看好我国市场。其他,李嘉诚家族对国内的捐款出资可不少呢!
在潘石屹忙着将自家公司售卖的时分,李嘉诚这边也在忙着将公司在香港上市呢!有报道称,李嘉诚旗下和黄医药(我国)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据预测,和黄医药市值约为381.8亿港元。据悉,在上市之后,李嘉诚仍是和黄医药的第一大股东。跟着和黄医药成功在港上市,李嘉诚的身价会再次上升,“香港首富”的位子要坐得更稳了。
从股权结构看,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是和黄医药第一大股东,长江和记透过CKHGI、和记黄埔我国及HHHL拥有约44.66%股份的权益。在港股上市后,李嘉诚是和黄医药第一大股东,长和将持和黄医药股份的39.2%,公司董事持股2.1%,大众股东持股58.7%。长江和记、CKHGI、和记黄埔我国及HHHL将仍然为控股股东。
现在假设李嘉诚父子真的私有化长实,那么他们也将大赚一笔,等于说他们将用几百亿的资金就就可以控制几千亿的资产。看到李嘉诚这些扑朔迷离的资本运作,你不得不佩服他,难怪许多人说李嘉诚才是真正的华人首富了。其实不仅是华人首富,就是放眼全球也没几个人可以跟李嘉诚相提并论了。李嘉诚善于藏富,这是潮汕富豪的特点,他们都喜爱闷声发大财。
李嘉诚在财富榜上的身家是300多亿美元,其实是大大被压抑了,假设李嘉诚愿意把市值释放出来,那么他的身家将大涨两三倍。这还不算上李嘉诚许多没有上市的资产。李嘉诚从商60多年,阅历了风风雨雨,真正的实力怎样是晚辈们可以相提并论呢?
三、恒大许家印:当野心遭遇嗜血的造车梦
3月30日,恒大健康产业集团2019业绩报告正式发布。在线上直播的业绩披露会上,恒大健康集团副董事长兼瑞典NEVS总裁彭建军表示,目前恒大新能源汽车项目进展顺利,“恒驰1”将在今年亮相。广东南沙、上海松江生产基地将于今年下半年竣工,2021年投产,首期规划产能均为20万辆,将为恒驰全系列产品2021年陆续全面量产提供强有力保障。
扉旅汽车发现,就在前不久,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才得以蝉联胡润全球地产富豪榜榜首,再成“首富”。在这张榜单上,许家印身后站着李嘉诚、刘銮雄、王健林、杨惠妍。
许家印已经62岁了。有人形容他是“神一样的男人”、有人称他“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华”、也有人说他强势、狼性,江湖气太重,又有几分草莽的特质。
但说来说去,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那个在人民大会堂外,笑逐颜开,碎步小跑,腰间闪着爱马仕金光、“傻白又豪横”的许老板。
然而,许家印一定是厌恶极了“许皮带”这个谐谑称号。于是,他的腰带从爱马仕换成了七匹狼,他的称呼从“许皮带”变成了“许教授”。而今,因为轰轰烈烈的进入了造车行业,又有人评价他越来越像李书福。
不过,这个评价显然是错喻了。毕竟李书福只专注于造车,而许家印卖房卖水卖粮油,卖奶卖肉搞足球。
造车,应该只是许老板的驿站。但扉旅汽车有一个大胆的猜测:造车这一程或许会嗜了他最多的血。毕竟,你爱或者不爱,亏损已经在那里。
许家印确实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企业家,在置身造车这个行当后,又为他的传奇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没有人真正知道许家印为什么要做这个造车的梦。并且如果没有贾跃亭,也没有人知道,许家印对造车梦还满执着。
回溯2018年中,两个怀揣造车梦的男人相遇了,贾跃亭苦于资金链断裂,而许家印苦于梦想照不进现实。于是,当贾跃亭在为法拉第未来(FF)的生产而四处奔走融资时,许家印一口应下3年20亿美元的投资。
一时间,二人以“兄弟同心”的姿态亮相,贾感谢许拔刀相助,许则赞扬贾造车的“伟大”决策是正确的。
根据协议,恒大的这笔钱将分三次支付:2018年底前支付8亿美元(5月已付);2019年支付6亿美元;2020年支付6亿美元。
然而,老天似乎都对许家印的造车梦表示“不满”,时隔半年,当许家印已经投入8亿美金之时,2018年的最后一天,许家印与贾跃亭突然分道扬镳——恒大不再继续投资,先期投入的8亿美元转为32%的FF优先股权,并100%持有FF香港。贾跃亭可以在5年内回购恒大持有的32%FF股权。
但许家印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选择跑单帮自己干,并喊出口号——“3到5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于是,钱多的恒大先后将瑞典萨博、日本卡耐新能源和广汇汽车买到麾下,同时还与五大全球顶尖汽车工程企业达成研发设计战略合作,并在广州和沈阳两地建设产业基地,计划产能达到250万辆。
去年3月16日,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集团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在天津召开,国内外行业的专家和合作伙伴悉数到场。许家印在此次峰会上信誓旦旦地立下壮语——首款电动汽车将在6月份全面投产,预计最近就会面向全球发售。
原本以为恒大要成为国内电动车市场的一大天团,但当去年6月底,恒大的第1台量产新车国能93亮相时,网友给出的评价是“如果让贾跃亭看到这辆车,他肯定是要笑掉大牙了。”
回望国内市场,参与新能源造车俨然成了各路企业家的一个标配。不少看似门外的企业家纷纷投身造车运动。像许老板一样备受关注的董明珠就曾掉进了新能源的窟窿。
彼时,董明珠投资隆新能源,处于资金瓶颈,曾想拉拢王健林一道参与其中,或许已经嗅到造车不易味道的王健林,选择个人赞助董明珠5个亿,而并未将万达牵扯其中。
当时,分析人士表示,这是王健林的友情赞助,也是表达了他个人对这个行业的不看好,或者说术业有专攻,不去做自己专业之外的事情。
现在看,王健林的选择是正确的,董小姐遭遇了一个补不上的大窟窿,即便银隆艾菲上市了,但销量堪忧。
许家印也同样面临着一个“大窟窿”。3月30日恒大的业绩报告显示,2019年,恒大全年营收56.36亿元,同比增长79.9%;净利润亏损49.47亿元,其中,33.1亿元净亏损来自新能源汽车业务。
或许,这只是亏损的开始。此前许家印曾透露,未来三年,恒大在造车上的投入总额将达450亿元人民币。
不可否认,许家印的一生的确堪为一个传奇企业家的样本。当然,也必须承认,他是冒险家,也是野心家。
3月21日,胡润研究院对外发布《2020胡润全球房地产富豪榜》(HurunGlobalRealEstateRichList2020)。上榜企业家门槛为十亿美金,许家印以2,310亿元再次成为全球地产首富。主要业绩为恒大地产2019年全口径销售额超过6000亿元,销售面积达5800万平方米。
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碰了车的许家印就像是一团迷,更像是一团麻。套用那句赞美许家印颜值的评论,明明可以靠地产吃饭,偏偏要去造车。或许这也印证了坊间对许家印江湖气、野心、强势的评价。就像谁也想不到,当年那个从中国最贫瘠的地方走出来的小伙子,如今频频亮相于首富的宝座。
1958年,许家印出生于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出生数月母亲去世,所以自称“半个孤儿”。他说他生在一个“誓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热情高涨的年代,并且伴随着大萧条。
1978年,许家印考入武汉钢铁学院,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河南舞阳钢铁厂。10年后,许家印带着两万块钱离开舞钢来到深圳,从一名管理百人的处级干部变为了一名打工仔。那一年,他进入一家叫“中达”的贸易公司,当时随一位师傅出差打车,他说那是他第一次坐“小车”。
在该公司工作的第三年,许家印带着几个人在广州成立了中达子公司鹏达房地产公司,当时一个项目就为母公司净赚两亿多。但是许家印的一个月工资依然只有3000多元,当他要求老板给自己涨到10万年薪时,老板果断拒绝了他。
一气之下,许家印自己创办了恒大,那一年是1997年。连许家印自己都感叹命运的波诡云谲,“假如当年公司给我是10万元或20万元年薪,我可能就不会去想创业了。”
后来,恒大的故事人们都比较熟悉了。许家印以他“三寸不烂之舌”拿到了银行贷款,打造了恒大的首个楼盘金碧花园一期,媒体评价其在地产圈创造了“当年征地、当年报建、当年动工、当年竣工、当年售罄、当年轰动、当年入住、当年受益”的奇迹。
当然,许家印的地产之路也不是完全一帆风顺,那样也失去了传奇的底色。2007年,恒大上市的消息甚嚣尘上,储备人才、囤积土地,然而在这之后,恒大迎来的确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恒大在香港IPO失败。
当时,舆论制造的风口似乎暗指恒大到了终结之日,而许家印也成为了膨胀的野心家。许家印说他是用意志挺过来的,外界则评价他是陪香港巨富郑裕彤打牌斗地主“赢”回来的。
2009年11月,恒大上市,市值422亿元。许家印在香港香格里拉酒店席开50桌晚宴进行庆祝。许家印成了内地新首富。从此,许家印和他的恒大像是开了挂,各行各业都要捞一把。
2010年,巨额收购广州俱乐部,随后三年恒大足球拿下亚洲冠军;不久,许家印联手宋柯、高晓松成立恒大音乐,剑指娱乐圈;2013年,推出恒大冰泉;2014年,33亿入股华夏银行,金融版图初见端倪;2015年,恒大人寿浮出水面;2016年,入主盛京银行成为第一大股东,手握保险和银行两张王牌牌照;时间来到2018年——造车。
时至今日,没有人知道许家印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到底还要做什么样的事。他一路在商场上“果敢杀伐”,却也时常表现出感性的一面,比如,早前的报道中称,他会表达对妻子的亏欠,“太太对我非常放心,给我的自由度很大。从来不问我干什么去了。”自称一想起妻子就会红了眼眶。
对于做首富这件事,他并没有感到很开心,反而觉得无奈。“做了首富有啥好处?除了别人心里不平衡来盯着你,甚至不明真相的人来骂你,其实真的没啥好处。”
的确,人生如白驹过隙,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幸与不幸,只有到了最后才能知道。
当下,许家印最应该考虑的或许应该是:造车,有啥好处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李嘉诚对许家印的评价和李嘉诚对许家印的评价视频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