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乙肝能永久痊愈吗
1、乙肝病毒长期以来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不仅给人的身体带来危害,而且携带有乙肝病毒的人群承受着很大的思想负担。在乙型肝炎的治疗过程中对乙肝病毒的正确认识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乙肝病毒DNA呈双股螺旋状结构,像两条绳子拧在一起很难断裂,其共价闭合环状cccDNA是病毒前基因组RNA转录的原始模版,是乙肝感染状态和病毒复制的基础,具有超螺旋结构,很难从体内清除。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后大部分会转为慢性携带过程,而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大多呈急性感染过程,90%左右可达到临床痊愈,cccDNA清除,乙肝表明抗原消失。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很难达到临床痊愈,有赖于患者自身良好的免疫状态,并且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维持治疗。7年的临床工作中见到5例患者(男性女性均有)病毒自然清除,乙肝表明抗原自然消失(均未服用任何抗病毒药物),并且随访未出现病毒反弹的现象。在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有三例已出现乙肝表面抗原消失,并且表面抗体呈阳性,但抗体滴度较低,此三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在22-39岁之间,均无肝纤维化肝硬化表现,治疗方案均为核苷类口服药物联合干扰素治疗,其中1例为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国产干扰素治疗,另外2例为替诺福韦酯口服及进口干扰素皮下注射,均达到了临床治愈的效果。目前有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36岁及38岁,曾联合应用国产干扰素及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干扰素已注射3年时间,因经常外出干扰素不便携带已停用,只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乙肝表明抗原绝对定量已彻底转阴,普通定量滴度已接近消失,目前效果理想,有望达到彻底治愈。另1例患者年龄52岁,无肝硬化,曾应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及进口干扰素治疗,目前换用替诺福韦及进口干扰素联合治疗,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持续下降并且接近消失状态,患者一般情况均正常。

2、乙肝病毒虽然顽固,不易彻底清除,但治疗过程中保持规律用药,并且保持端正良好的心态,临床上可以达到一定的治愈率。
3、朱翔高志良乙型肝炎的临床目标如何实现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6,11,6,6:428-431
4、中国有将近1亿的慢性乙肝感染者,其中有2000万是真正的慢性乙型肝炎,剩下的8000万只是一个乙肝携带状态。
5、 2015年我们的乙肝指南告诉我们有一个理想的终点,那就是经过治疗后,病毒检测不出,肝功能正常,HBsAg消失(HBsAg存在则代表有乙肝感染)。虽然治愈的概率很小,但是是有可能的,研究表明服用替诺福韦8年,HBsAg复查正常率有13%。服用恩替卡韦2年,HBsAg消失的概率是5%,这些都是幸运儿,但当然是可遇不可求了。
6、目前来说,治疗效果最好的就是恩替卡韦、替诺福韦这两个抗病毒药物。但总的来说,临床能够治愈的患者还是不多。而且停药后有可能还是会复发,所以没有人敢说能够一定治愈乙肝,包括中国最顶尖的乙肝治疗团队,都不敢打包票说这个话。因为谁属于那13%呢?谁是那5%呢?谁也不知道。我们只能说通过正规的抗病毒治疗,希望尽可能有效。
7、随着科学的进步,以后研发的药物肯定效果会更好,更接近能治愈乙肝。
8、另外,任何偏方都无法治愈乙肝,国内有众多的中医教授、中医专家,人家正儿八经都在老老实实的抗病毒治疗或者中药调理治疗,但都没有哪位教授说能治愈乙肝。反而是民间很多“高手”、江湖很多“祖传秘方”到处招摇撞骗,利用的正是患者们“病急乱投医”的心理,真是可惜,真是可恨。
9、乙肝,也就是乙型肝炎,当乙肝病毒的检测为阳性的时候,这时候就能够确诊是患有乙肝了。而乙肝分为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按照不同的患病程度还分为乙肝大三阳、乙肝小三阳以及乙肝病毒携带者。
10、乙肝的治疗过程是十分漫长的,而且治愈的几率也比较小,但也不是说乙肝就没有治愈的希望了。
11、对于乙肝的治疗原则应该是三分药物治疗,七分时间调理。
12、在精神上,要保持愉快、积极向上的心态,乙肝患者的治疗不但要有好的心态,更要有合理的饮食习惯,不能够过度的摄入高热量的食物,导致身体的肥胖。乙肝患者也应该要适当的卧床休息,适当的进行运动。
13、而乙肝的药物选择应该要以简单为原则,而不能过于繁琐。因为大部分的药物对人体产生作用之前,还需要经过肝脏解毒的环节,而过多的药物会导致肝脏的工作量过大而引起患者的不适。
14、此外,选用药物的时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针对性的用药,要抑制乙肝大三阳的患者体内的病毒复制,防止传染性过强的话,就要服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对于免疫功能紊乱的患者,应该使用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而对于肝细胞损伤比较严重的患者,应该要服用一些保护肝细胞的药物。
15、在患者服用药物的期间需要多注意休息,同时保证营养跟得上,这样才会利于患者身体对药物的吸收。
16、以目前的医学水平,并没有办法可以根治乙肝,只能控制病毒的复制,让病毒的数量尽量的不要增长。尽可能预防并发症,让乙肝患者的生活尽可能跟正常人一样,改善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肝癌发生率。
17、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有祖传秘方或者什么奇特偏方能够让你治好乙肝,千万千万不要上当受骗。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技术,那么这个人早就成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且世界首富可能也早就是他的了,不会在网上猥琐地行骗!
18、乙肝可以预防,已知的乙肝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亲密接触传播等方式,而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好办法。目前我国已经实现新生儿出生后免费接种乙肝疫苗,这是预防乙肝的第一步。
19、对于已经感染乙肝的母亲来说,可以通过母婴阻断,来尽量阻断乙肝病毒传染给子宫里面的胎儿,而且也可以通过出生后加强阻断,尽量降低因为经产道分娩而感染的可能性。
20、得了乙肝不可怕,只要能够遵医嘱规范服药,把病毒的复制控制好,做好体检,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乙肝患者也可以正常的像健康人一样生活。
21、希望各位乙肝患者一定要保持冷静,千万别被骗子骗了,骗钱不可怕,万一耽误了病情,赔上的是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健康,甚至自己的生命!
22、昨天一个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兴冲冲跑过来告诉我他的病治好了,我仔细查看了他的检查结果,他是由原来的大三阳变成了现在的小三阳。
23、他说还需要治疗几年,然后就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停药了。——有停药的希望,也就是可能达到了满意的治疗终点(HBeAg阳性患者停药后获得持续的病毒学应答,ALT复常,并伴有HBeAg血清学转换),但不是临床治愈。临床治愈是指持续病毒学应答且HBsAg阴转或者伴有抗—HBs阳转,ALT正常,肝组织学轻微或无病变。
24、为他高兴,他通过近十年的抗病毒治疗由原来的大三阳变成了现在的小三阳,而且肝功能和HBVDNA长期保持正常范围水平,肝脏也没有出现纤维化的迹象。——这是抗病毒治疗的结果。
25、无法对比一个需要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如果不抗病毒治疗十年之后是不是也会发展成这样。只能通过他一次次的检查结果来判断他通过治疗抑制了体内乙肝病毒的复制,并且肝功能由异常变成正常,而且一些临床症状慢慢消失了,慢慢地觉得自己像正常人一样了。
26、是啊,他没有达到临床治愈,他可能还需要继续治疗,他可能最终也很难达到理想的临床治愈。抗病毒治疗可以长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炎性坏死及肝纤维化,达到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肝癌及其它并发症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好延长生存时间。——这些是抗病毒治疗确定能够达到的目标,达到这样的目标也是非常理想了,这样虽然不算是治愈,但也算是达到了理想的状态。
27、他可以带着这颗相对正常的肝脏等待能够治愈乙肝的新药发明出来,或者继续现在的治疗也有可能获得临床治愈的结果,只是概率非常低。
28、积极治疗总是会获得最好的结果,不然要坐以待毙吗?相信科学,相信医生,我自己争取治愈的机会。
29、乙肝目前还不能治愈。第一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而肝功能正常,不用治疗。但要定期监测肝功。第二如果肝功能不正常,就必须进行治疗。第三不管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都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可能终生服药。第四,大三阳、小三阳患者定期监测肝功,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一进行抗纤维化治疗,防治肝硬化,防治肝癌。
30、我国是乙肝大国,原来统计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去年的统计结果显示乙肝病毒携带者有明显的下降。即便如此,仍然有每7%的人群是乙肝病毒携带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下降,和我们的乙肝疫苗接种、母婴阻断、认识提高等诸多因素有关系,但是不是罹患乙肝以后,就真的不能治愈了呢?
31、实际上,在目前大约9000万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中,至少有5000万左右的患者终身不会因为乙肝导致相关恶性并发症。但即便如此,仍然有3000多万到4000万的患者会发生肝炎,进而导致肝硬化或者肝癌等不良结局。这5000万患者虽然没有经过治疗,但他们并没有因为乙肝病毒携带而减少预期寿命,这是不是所谓的治愈呢?实际上,治愈分为临床治愈和彻底根治。想让乙肝病毒彻底消失完全根治,以目前的医疗水平和技术是基本不可能了!但在使用药物或者其他治疗手段以后,让乙肝病毒和我们的身体和睦相处,不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这还是可以实现和达到地,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临床治愈。对待能不能治愈,看你想要的是那个答案吧!
32、一旦确诊乙肝病毒携带,定期监测肝功能、肝脏彩超和病毒复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病毒一旦活跃,就会导致肝脏炎症反应,就进入了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时机。此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经过长期抗病毒治疗,多数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标。而如果监测这些结果没有异常,则不需要特殊处理。因为肝功能、肝脏彩超、病毒复制可以有效地反应患者体内乙肝病毒的多少、活跃程度、机体炎症反应、可能出现的风险等情况。
33、乙肝这么可怕,我们怎样才能避免罹患上乙肝呢?或许这是一个人人关心的问题!乙肝疫苗其实是最好的保护措施。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乙肝情况,了解有无乙肝保护性抗体(抗乙肝表面抗体),如果有则机体对乙肝有免疫力,几乎不会感染上乙肝病毒。如果没有乙肝保护性抗体,那么建议尽快接种乙肝疫苗以产生抗体,产生乙肝保护能力。其次对于乙肝罹患高危人群,比如医护人员、纹身者、不完全的拔牙、不安全的性交、不安全的修脚、不安全的输血等人员,需要定期监测乙肝五项并进行保护性措施。最后需要和乙肝患者亲密接触的人群,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更是必须和及时的。
34、很抱歉,乙肝可以实现临床上的治愈,但是依然不等于可以彻底根治!为什么这么讲呢?那么接下来禚医生就从乙肝的流行病学特性、病毒学机制、以及传染病防制角度为大家详细阐述一番,和大家一起聊一聊乙肝这种疾病。(花费时间较长还望耐心阅读)
35、乙肝也叫做乙型肝炎,它是由于乙肝病毒感染机体造成肝细胞坏死病变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这种可恨的病毒即使我国在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管理计划中,但是依然无法阻止乙肝病毒在我国的蔓延趋势。那么是什么造就了乙肝可以如此蛮横?这还需要从乙肝病毒的病毒学机制以及乙肝肝炎的传染病特性讲起。
36、乙肝病毒之所以如此顽劣难以彻底消灭的原因主要在于其独特的流行病学特性和独特的感染机制。
37、流行病学特性:感染人数基数大!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就有9300万人,在强大的基数面前其中接近有2800万患有慢性乙肝肝炎,每年因乙肝病毒感染引发肝硬化或肝癌的死亡人数超过30万,可以说乙肝是传染病防控中一个挥之不去的噩梦。感染者众多是乙肝难以短时间内彻底消灭的重要原因之一。
38、传染性隐匿: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以及性传播方式在人群中之间隐秘传播。尽管我们对这病毒的传播机制了然于胸,但是依然阻挡不了一些人群不断地在重复这种错误。
39、开篇我们讲过乙肝无法彻底治愈只能临床治愈,那么临床治愈是什么意思呢?
40、我们可以通过服用药物一次抑制病毒转录的方法抑制病毒的复制,并使得具有感染性的乙肝病毒抗原指标转阴但,是我们无法彻底清除cccDNA,他的存在是乙肝病毒无法治愈的根本所在。
41、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我们尚不存在可以彻底将细胞核内部的负责病毒转录复制的cccDNA彻底消除,即便使用多种抗病毒药物抑制,被控制的肝细胞依然可以通过复制的方式将这种共价、闭合、环状的cccDNA传递至子代,因此目前而言对乙肝病毒实现彻底的治愈几乎不可能实现。
42、临床治愈不等于彻底根治,依然具有复发的可能,此时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随访体检意识,以及将强生活方式层面的改善。
43、深居细胞核内部的cccDNA无法彻底清除就无法实现乙肝的彻底治愈,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改进患者在长期的服药管理下,可有效控制乙肝病毒,以此达到病情稳定且表面抗原转阴的临床治愈。但是这种改善并不等于根治,依旧存在复发的可能,就需要我们从生活方式、医疗继续干预着手尽量控制病情稳定达到长久的临床治愈效果。
44、目前还没有完全治愈乙肝的药物,但一些乙肝病人经过积极治疗后,临床症状和肝功及HBV-DNA等检查都能够恢复到正常,但乙肝两对半特别是乙肝表面抗原会终身携带。
45、一旦诊断为乙肝,要积极规范治疗,同时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要慎用药物,要保持心情舒畅,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以加快疾病好转的进程。一旦各项指标恢复到正常范围就可以定期进行复查,不需再服药。
46、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治疗乙肝的根本措施。而目前所有的乙肝药物,包括干扰素和口服核苷类似物(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拉米夫定),尚不能保证彻底治好乙肝。
47、(1)一些乙肝患者为携带者,不需要抗病毒治疗。而需要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中,一部分在经过抗病毒治疗后可以达到长期不用药,甚至彻底治愈的目的:其中以干扰素的概率最高,所以对于年轻患者,在病情允许下,可以作为优先选择方案。
48、注:乙肝彻底治愈的发生率低,大家不必过分追求;如果能做到经治疗后长期不用用药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结局。
49、(2)部分需要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必须长期用药,但是能长期控制住病毒复制,使肝脏损伤不继续进展或者进展患难,避免或者延缓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这对于乙肝患者来说无疑也是一个好的结局。
二、关于乙肝的问题
有效治疗的目标是:①抑制病毒复制和清除病毒;②减轻症状;③减轻炎症,改善肝功能;④预防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⑤提高病人的生存率。目前有很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方法,包括抗病毒药、免疫调节、细胞因子、抗纤维化、反义寡核苷酸、核酶等。治疗有效的定义为,用非PCR技术检测,HBV DNA从血中持久清除,HBeAg阴转、出现抗HBe,ALT值降至正常。当感染由复制期转为整合期时,通常的结局是缓解而非治愈。在美国,干扰素和拉米夫定是目前唯一批准用于治疗乙肝的药物。
干扰素最近一项15个研究的荟萃分析,评价了干扰素的疗效。与未治疗的对照组相比,HBsAg阴转率高6%,HBeAg阴转率高21%。HBV DNA阴转率为20%(检测阈为1.5~30.0pg/ml或50~100万拷贝/ml)。如用PCR检测,则HBV DNA阴转率将降低。干扰素每日5MU或10MU每周3次或隔日1次是较好的治疗方案。治疗有效的预测因子是治疗前病毒负荷量低(HBV DNA<100pg/ml或<3300万拷贝/ml)、ALT高(大于正常上限的3倍)、肝脏有活动性坏死性炎症(包括胞浆HBcAg阳性)和HIV阴性。
大剂量干扰素比小剂量更有效,但副作用也增加。治疗6个月不比3个月更有效,尽管干扰素治疗4或6个月,HBsAg阴转率显著增高。女性疗效比男性好,中国病人有效率较低。在肝硬化病人中,病情较严重者(Child-Pugh B或C级者)疗效差。
核苷与核苷酸类似物包括拉米夫定、泛昔洛韦、阿地福韦、dipivoxil和洛布卡韦。它们可抑制HBV DNA的复制。在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病人口服拉米夫定100mg/日,共12个月,有16%~32%的患者HBeAg阴转,HBV DNA减少至<1.5pg/ml或<50万拷贝/ml,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仅为6%。大多数病人的肝组织学有改善。6~18个月的持久有效率>80%。如延长拉米夫定治疗时间(>6个月),有15%~30%的病人HBV YMDD位点出现突变,这导致拉米夫定疗效下降。对拉米夫定有效的最好预测因子是基线ALT水平高于正常值上限两倍,而ALT正常患者的疗效并不比对照组好。HBV DNA水平不是HBeAg阴转的预测因子,治疗20周内病人HBV DNA降至1万拷贝/ml以下者,有效的可能性较大。最佳剂量为100mg/日,尽管较大剂量(300mg/日)可使HBV DNA下降更快,但是治疗3~6个月后,HBV DNA清除率和HBeAg阴转率相似。一项亚洲的研究显示,延长拉米夫定的疗程至3年,可使HBeAg阴转率升至65%。
联合治疗在近期的一些研究中,干扰素(10MU)每周3次,共16周,加拉米夫定每日100mg,24周,有效率达29%;与之相比,单用一种药的有效率为18%~19%,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
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和核酶反义寡脱氧核苷酸通过在HBV DNA的正反义两链之间形成杂交,而阻断基因的表达。在最近一项研究中,反义寡脱氧核苷酸使Pekin鸭DHBV的复制与基因表达受到长期抑制。核酶代表抑制病毒复制的另一种分子机制,它们是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催化剂,后者能在特定位点切割RNA。
免疫调节急性HBV感染的临床转归依赖于宿主抗病毒反应的质量和强度,确切地说,感染肝细胞内的HBV可能是被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清除的,其可能机制为:①抗原活化CTL直接杀死HBV,并导致感染肝细胞破坏;②CTL分泌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通过非细胞溶解方式清除HBV导致病毒破坏(不破坏肝细胞),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和基因表达清除大量肝细胞内的HBV。耐受是病毒特异性的而非普遍的免疫抑制。许多实验研究提示CD8+、MHCⅠ型CTL能从感染的细胞中清除病毒。因此,可用T细胞HBeAg抗原决定簇疫苗治疗慢性HBV感染者。
胸腺素α-1可增加内源性IFN-α和γ水平,同时也增高IL-2,它还可增加IL-2受体的表达,增强CD3、CD4、CD8和NK细胞的增殖与活性。在感染HBV的鸭肝细胞,胸腺素α-1似乎可减少病毒的复制,特别在病毒蛋白表达水平。其安全性很好,但需皮下注射。综合4项研究结果表明,183例患者治疗6个月(1.6mg每周2次)后36%的病人HBeAg和HBV DNA转阴,ALT降至正常。相比之下,111例未治疗对照组病人仅19%的病人有效。
目前国内外治疗肝炎,在药物的选择方面,大全上包括三个方面,:(1)抗病毒方面的药物;(2)免疫调节剂:(3)促进肝细胞修复再生的药物。
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药物种类品种繁多,估计全国用于治疗肝炎的药物(包括护肝药、抗病毒药和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物)可达七百余种。在保护肝功能,阻止肝细胞进一步坏死的治疗药物,进展还是比较显著的。如重症肝炎的病死率,在60-70年代高达80%,而在80-90年代的病死率已降至40%左右,说明在阻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的措施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但至今尚无一种能根治病毒性肝炎的特效药物。然而各种媒体对肝炎治疗的宣传言过其实,说什么"肝炎可以根治","**药物对肝炎疗效最佳"等违反科学规律,语言荒诞离奇的广告宣传屡见不鲜,诸如自称是"转阴王","肝炎克星","乙肝难关已被突破","大三阳全部转阴","解决了我国亿万肝炎患者的燃眉之急"等。
近来,有不少的肝炎专家呼吁,要有正确的媒体宣传,不要误导病人上当受骗。并指出,乙肝的治疗目的不是各种病毒标志物阴转,而是阻止肝炎向慢性化及纤维化发展。目前还没有一种"神药"消灭乙肝病毒传播,也没有规定将乙肝病毒标记转阴作为疗效标准。上面讲过,病毒肝炎,特别是慢性肝炎的治疗药物虽然很多,但至今尚无一种药物能根治乙肝病毒。基于这一原因,笔者认为,凡乙肝"大三阳"、"小三阳"、"1.5阳"者或有的伴有轻度转氨酶升高,以及丙肝转氨酶轻度升高患者,不要到处求那些"转阴王"之类的人物。我们的对策是:要把着眼点放在基础治疗上,即适当的休息,保持乐观的情绪,合理的饮食,补充足够的营养,选择适当的保健食品,对保护肝功能,阻止肝炎的慢性化及纤维化上有非常良好的作用。对于那些较重的肝炎患者,最好能住院进行系统治疗
参考资料:http://www.hbver.com 2000-8-20作者:小山搜…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三、中国乙肝患者人数2021
数据显示,自2011年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病人数均有所减少,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人数均有所增加,而且在接下来的几年内这种情形还会继续,预测,到2021年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人数将分别达到:8781万人、2289万人、25899万人、7706万人,慢性肝病总数将达4.47亿人。
乙肝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它不仅仅危害患者本身的健康,还可能对身边的人造成危害,若不治疗,病情出现加重会加大治疗难度,伤身伤财。对此,乙肝患者一定要正确认识疾病,做好定期检查,发现问题不能讳疾就医,但也不能心急盲目求医,选择正规的医院进行规范化的治疗是保障疗效的关键。
长期饮酒,酒精在体内代谢时会增加肝内脂肪酸合成,减少氧化,脂肪就会在肝脏堆积,诱发脂肪肝、酒精肝。
2011-2020(2021年初)年中国主要慢性肝病患病人数(万人)
有些疾病是喝酒直接引发的,如酒精性肝硬化、食道癌、胃癌、骨质疏松。还有一些疾病的发病几率则是因饮酒而上升,如口腔癌、咽喉癌、肠癌、乳腺癌、抑郁症、中风等等。另外,喝酒还会引发更多交通事故和暴力伤害。
每年114100人死于酒精中毒,占死亡率1.3%,致残2737000人,占致残率3.0%。
酒精性肝病(aleoholie liver disease)表现多样,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在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
肝脏:短时间内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会让肝脏组织因缺氧而坏死。长期大量饮酒会引发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及酒精性肝硬化等。
心脏:酒精不仅会导致酒精性心肌病、高血压等,更会造心梗脑梗突发。
大脑:饮酒6分钟后,脑细胞开始受到破坏,长期喝酒记忆力会变差。
骨骼:过量饮酒会加速体内钙质的流失,更易骨质疏松和骨折。
胃:大量喝酒后,胃黏膜上皮细胞受损,诱发黏膜水肿、出血,甚至溃疡、糜烂,导致胃出血。
胰腺:酒精可通过多条途径诱发急性胰腺炎。
耳和眼:喝酒会损害视网膜,发生“酒弱视”,喝酒的人更容易患上咽炎,引起咽鼓管阻塞,产生耳鸣,导致听力下降。
肝脏是人体中唯一一个没有痛感神经的器官,对酒精、病毒以及药物的慢性破坏非常难在早期被察觉,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一直不重视肝脏的保养问题,因为它不痛。实际上,肝病的加剧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等到被检查出来之后,人的病情往往已经严重到一个程度了。
中国乙肝网和中国乙肝网站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