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杨靖宇的英雄事迹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杨靖宇的英雄事迹故事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杨靖宇的英雄事迹100字
事迹:杨靖宇与敌人激战数日,在身上多处受伤,没有一粒粮食,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情况下仍毫不畏惧,击敌死伤20余人,后敌人包围,壮烈牺牲。敌人残忍地铡下了他的头颅,又剖开了他的腹部,惊骇地发现胃肠里尽是未能消化的枯草,日寇无不震惊,知道这消息后,人们无不眼含热泪。
拓展资料:
杨靖宇(1905--1940),著名抗日英雄。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在山林中与敌人激战数日,受伤多处,后被敌人包围,在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情况下,仍毫不畏惧,顽强抗击,击敌死伤20余人,壮烈殉国。杨靖宇牺牲后,敌人残忍地铡下了他的头颅。
又剖开了他的腹部,惊骇地发现胃肠里尽是未能消化的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日寇无不震动。他用鲜血浇灌着和平之花,用生命捍卫了人类的正义。
扩展资料: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学生时代积极投身反帝爱国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同年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秋到开封、洛阳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
1929年春赴东北,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领导工人运动。在河南和东北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任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
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第1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
同年11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1936年6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7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
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打得敌人心惊胆战,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日伪军连遭打击后,加紧对东北抗日联军的军事讨伐、经济封锁和政治诱降,同时对杨靖宇悬赏缉捕。
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他以“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崇高气节,继续坚持战斗。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靖宇
杨靖宇的英雄事迹不超过30字
1940年的一天晚上,杨靖宇带着十几名战士向濛江东边大森林进发,但不幸被叛徒告密,陷入了日寇的包围圈里,与敌人周旋五天以后还没突围。
这时情况危急,杨靖宇果断的叫大家分开走。杨靖宇把战友安顿好后,把危险留给了自己,只身一人与敌人周旋了五天五夜。
23日凌晨,杨靖宇不幸被敌人的坐探发现,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杨靖宇丝毫没有动摇,杨靖宇负了重伤,他毅然决定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壮烈牺牲了。
扩展资料:
1940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十四,杨靖宇孤身一人,在蒙江县城保安村的三道崴子与日伪军交战20分钟后,身中数弹英勇牺牲。
敌人将杨靖宇的遗体运到县城,经叛徒张秀峰确认杨靖宇无误后,残忍地将杨靖宇的头颅用铡刀铡下。对于杨靖宇将军的英勇和顽强,日军颇感惶惑。
杨靖宇自被陷入重重包围之中以来,被切断食物来源。这些天他究竟怎么生存?为解疑惑,他们命令蒙江县城民众医院的医生解剖检查,看他的胃肠里究竟有什么。
经解剖,他的胃肠里一粒粮食也没有,见到的只是未能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参加解剖的主刀医生、民众医院院长金源大为感慨,在场的日军也都觉得不可思议:中国竟有如此威武不屈的人。
杨靖宇家属:
杨靖宇的妻子叫郭凤,两人于1926年喜结连理。1927年,杨靖宇夫妇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取名叫马从云。同年,杨靖宇领导发动了刘店秋收起义。
并组建了河南省第一支农民武装力量:确山县农民革命军。杨靖宇担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两年后,郭凤又为杨靖宇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叫马锦云。
不过,在女儿出生才第五天的时候,杨靖宇突然从外面回到家中,并对妻子说:“我要出趟远门,也许几年也不能回来,这个家就交给你了。”
郭凤知道杨靖宇是个干大事的人,虽然心中不舍,但还是义无反顾的支持了丈夫的决定。可能当时杨靖宇和郭凤都不曾想到,这一次分开竟然会成为永别。
此后,杨靖宇接受组织派遣,前往东北组建和领导抗日武装力量。而远在家中的郭凤并不清楚丈夫去了哪里,在干什么。她只是艰难的带着两个孩子为生计而奔波,期盼丈夫能早日归来。
1945年日本投降后,郭凤依然没有得到丈夫的一点音信。她当然不会知道,早在5年前,杨靖宇就已经在东北壮烈牺牲了。此时的郭凤已身患重病。
弥留之际她对子女们说“你们的爸爸很快就要回来了,可惜我见不到他了,你们见了他要对他说,这些年来我们全家都在想着他啊。”不久,郭凤就离世了。
杨靖宇的儿子马从云从小跟着母亲讨生活。1944年在母亲的主持下,娶了方绣云为妻。母亲去世后,夫妻两依旧在家中以务农为生。
1952年夏天的一个中午,马从云一家人正在院子里吃午饭。偏僻的李湾村突然来了几辆小汽车,径直开进了他家的院子。
几位干部模样的人从车上下来,其中一位冲正在吃饭的马从云打量了许久,忽然扭头对身边的几位同事说:“不会错,他就是杨司令的儿子!”
马从云和妻子听的一头雾水,自己的父亲叫马尚德,来人怎么会说他是杨司令的儿子呢?那人接下去说道:“孩子,你爹爹马尚德就是杨靖宇,杨司令。”
马尚德就是抗日名将杨靖宇的消息立刻在小小的李湾村甚至整个确山县炸开了锅。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毫不起眼的马家,竟然出了这么一位大英雄。
之后,在组织的安排下,马从云进入河南信阳铁路司机学校学习,后被分配到郑州铁路局材料厂工作。1964年8月,马从云因患肝癌而去世,年仅37岁。
杨靖宇的女儿马锦云从小跟母亲、哥哥相依为命生活。16岁那年嫁了出去。后来组织上得知她是杨靖宇将军的女儿后,安排她到郑州铁路局托儿所工作。
不过,由于马锦云的婆家不希望媳妇外出工作,所以她只干了三个月就回家了。1966年,河南省政府在确山县李湾村杨靖宇故居修建起了杨靖宇烈士故居纪念馆。
并让杨靖宇的女儿马锦云担任名誉馆长,为全国各地参观的人们讲述英雄的事迹。1986年10月,马锦云因病去世,年仅57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靖宇
文章分享结束,杨靖宇的英雄事迹和杨靖宇的英雄事迹故事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