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2020高考答案公布(2020年高考各院校录取分数线)

七月网2540

一、2020年全国2卷高考英语卷真题试卷答案解析(WORD文字版)

高考像漫漫人生路上的一道坎,无论成败与否,只有努力过、拼搏过,这段青春也就无悔了,执的是自信之笔,答的是满意之卷,放松心情,去迎接挑战,相信自己一定会很出色,本文为大家介绍关于2020年全国2卷高考外语卷的点评解析,即外语卷WORD文字高清版,一起了解。

2020高考答案公布(2020年高考各院校录取分数线)

一、2020年全国2卷高考外语卷真题答案解析

2020年全国2卷高考外语考试结束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免费分享2020年全国2卷高考外语卷WORD文字版及真题答案解析:可以扫描免费获取:

1、总体评价:英语试卷选材新颖、题材丰富、体裁多样,富有教育性、时代感,语言真实、地道,符合考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试题的设计规范、严谨,没有偏题怪题,呈现了语言交际情境的真实性、实用性和合理性,有利于对考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2、倡导核心价值、体现真善美:今年的高考英语试卷,在试题选材和立意之中,紧密联系当代社会生活,处处体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考生答题时,既要读懂文章内容,也要理解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和价值观,这有助于启发考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行积极的

3、本套试卷凸显了英语在介绍外国文化,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通过不同话题和体裁的语言材料,小到课堂教学大到历史事件,向考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西方文化。比如,阅读C篇介绍了一个全球性的图书交流平台,有利于培养考生用英语参与全球文化交流的能力和意识。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全国高考较往年推迟了一个月,这也是自2003年以来首次在7月举行的全国高考。

根据此前发布的时间安排,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

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7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7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此外,部分省(区、市)由于考试科目设置不同,9日、10日也安排了部分考试科目。

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人,这一数字比去年增加40万人。

在考场设置方面,今年,全国将设考点7000余个、考场40万个,安排监考及考务人员94.5万人。

——考场全面消杀、所有考生测体温

按照教育部的说法,今年的高考也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一次有组织的集体性活动。

早在3月底,教育部就印发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稳妥做好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依照《通知》,今年高考,各地要对考试招生场所逐一进行消毒,保证环境卫生和良好通风;考点应配备充足防疫物资,设置具备防护隔离措施的特殊通道、专用隔离考场和备用考场;要对考务人员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疫和考试安全培训,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临近高考,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又发布了《2020年高考防疫关键措施10条》,其中对于体温检测、口罩佩戴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例如,考点入口处要设体温监测点,对所有进入考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所有考生、考试工作人员体温低于37.3℃方可进入考点。

另外,低风险地区的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可以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备用隔离考场和中高风险地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

与此同时,各地也根据不同情况对考场人数等作出调整。

例如,北京今年每个考场考生由过去的30人减为20人,考点校内还设置了临时观察点,考中出现发热、咳嗽的考生,将按照既定程序转移至备用隔离考场。

在武汉,为确保广大考生健康安全,武汉消防部门近日已深入高考考点,对考场和公共卫生区域进行了全面消杀。另外,今年武汉还为全市高考考生统一配备专用口罩。

由于延期一个月,今年高考正值高温和洪涝灾害多发时间段,防汛和防暑降温工作也关系到考试是否能顺利举行。

高考前夕,教育部专门作出部署,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要会同有关部门,坚持以考生为中心。教育部要求,充分做好考试期间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的应对准备工作。

从地方来看,为应对极端天气,各地已进行提前部署,展开多部门联动,为高考保驾护航。

例如,在湖北,湖北各地应急管理部门要求加强考试考点等人员密集区的值班值守,加强易涝渍水点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实行考前、考中、考后全过程安全风险管控。

此外,湖北公安机关也将依托媒体及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异常天气预警、自然灾害及道路交通情况,为考生提供出行参考。

在防暑降温方面,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0年高考防疫关键措施10条》已经提出,普通考场可使用分体空调或中央空调,备用隔离考场须使用分体空调。

不具备空调设施的考场可使用自然通风、电风扇等设备加强通风,在使用电风扇或冰块降温时,门窗不要完全闭合。

为了打造“清凉考场”,一些地区明确今年将为高考考场配备空调,北京市教委还介绍,各考点校会把空调出风口都做好遮挡,做好调整,确保不直吹到考生。

——严打考试作弊,谨防高考谣言

特殊之年的高考,除了做好疫情防控等工作,各地也在严抓考试纪律。

近日,教育部统一公布了教育部以及全国31个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2020年的高考举报电话。教育部表示,教育部及各省(区、市)将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举报线索第一时间核查处理,坚决维护高考公平公正。

教育部还介绍,从5月份开始,各地有关部门陆续开展了“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涉考网络环境”“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替考作弊”“清理整顿涉考培训机构和助考中介”等5个专项行动,依法打掉了一批“助考”犯罪团伙。相关整治行动将一直持续到高考结束。

教育部还提到,将加大对违规招生的监督检查力度,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零容忍。认真开展新生入学复查,对弄虚作假、考试舞弊,骗取加分资格或企图冒名顶替的新生,坚决取消其入学资格并严肃处理;报到入学的取消其学籍,不予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同时配合公安、纪检监察等部门一查到底,依法依纪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每年高考前夕,网上总会有些不良机构或不法分子借高考之机炒作一些虚假信息,误导考生和公众。

为此,今年高考前夕,教育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部门发布了诸如“神押题”、“内部指标”、“捡到高考准考证”等近年来出现频率较高的高考假新闻、假信息,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明辨网络谣言,谨防上当受骗。

三、全国2卷高考英语图文推荐 1、2020年全国2卷高考英语试卷难度系数点评及答案解析(WORD文字版)

二、2020年高考分数只够读三本,要不要去外省读大学呢

1、现在的高考成绩已经公布了。且根据往年的一些数据,可以判断出每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所以大家在出了成绩以后,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评估自己的分数。

2、同时要根据自己的分数和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来判断自己能不能上这个学校?如果发现自己的成绩和这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不匹配的话,那就要及时的换目标院校。

3、在高考成绩公布后要看的就是自己的排名,如果自己的排名比较靠前的话,那么可以选择省内的一些知名度比较高的大学。因为你的排名上有优势,无论出现什么样的变化,你都可以在省内有一个比较好的大学上。

4、但是如果你的排名并不是太理想。在省内只能上一个三本院校的话,那么我建议你选择一下省外的学校。因为省外的学校。可能报考的人比较少,而对于你来说可能恰好是一个不错的机会。所以大家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积极的去努力争取在省外上一个比较好的学校。这样可以说是给了自己一次性的机会,有更大的成就,等待着自己。

5、就像这个题目所说的,如果自己高考成绩不太理想,排名也不太好。在省内只能上一个三本院校。但是如果出省的话,就可以上一个二本院校。

6、而且有时运气好的话,甚至还可以上一个一本院校,其实这些都是有可能的。就要看自己的选择和运气了。因为报考的专业和报考院校的人数都不是太确定,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算。在自己报考的时候一定要查相关的数据。把数据作为自己填报志愿的一个重要基础,这样才不会出太大的错误。

7、在我那一年高考的时候,我有一个同学,考的就不是太好,他只考了一个刚到三本线的成绩。当时学校和他的家人都比较失望,认为只能上一个三本院校了。

8、但是我这个同学是比较有自己的考虑的,他在高考成绩出来以后,每天都盯着电脑去查一些相关的数据。把省外的一些学校找了一个遍,最终通过自己的一些努力。找到了一批比较适合自己的学校。

9、而且通过往年的分数线确定了这些学校在今年大概的分数线。有了这些数据以后,他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非常有信心。最终通过自己的选择上了一个省外的二本院校。

10、而且他选择的那个专业还是一个热门的专业,现在毕业以后考出了CPA注册会计师,而且收入也非常的可观,所以我觉得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11、大家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自己。分数来填报相应的学校。报考省外的话,对一些成绩比较差一点的学生可能机会更多一些。

三、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1卷文言文试题答案及翻译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思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洵卒,赠光禄丞。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元佑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佑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D.当轴,指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

B.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便;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

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D.苏轼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最终成为一代文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11、B “由丞相主持”错,应由皇帝主持。

12、C “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不准确,是他向朝廷请求,减免本路上供米三分之一,又得到赐给剃度和尚的度牒,换成大米来救济饥饿的百姓。

13、(1)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2)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有文章以来,也属少有。

苏轼字叫子瞻,是眉州眉山人。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嘉祐二年,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欧阳修(看了他的文章)很惊喜,参加殿试中乙科。后来苏轼携书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当让这个人出人头地了。”苏洵去世,朝廷赠光禄丞。苏轼服丧期满,回到朝廷,以判官告院,当时王安石开始颁行新法,苏轼上书论新法不便;当时新政天天下达,苏轼在这中间,每每借行新法之际方便百姓,百姓赖之以得到安定。调任密州知州。司农寺推行手实法,不按时实行的官吏以违反法令论处。苏轼对提举官说:“违反法令的罪名,如果出自朝廷,谁敢不遵从?现在出于司农寺,这是擅自制造法律。”提举官惊慌地说:“您暂且慢慢施行。”不久朝廷知道手实法危害百姓,废除了它。

元祐元年(1086),苏轼穿戴七品官服入延和殿侍奉皇帝,哲宗立即赐给苏轼用银装饰的红色六品官服,升为中书舍人。元祐三年,苏轼权知礼部贡举。适逢大雪纷飞十分寒冷,参加贡举考试的士人坐在庭院中,噤冷得说不出话。苏轼放宽对他们的禁约,使他们得以施展自己的全部才能。巡铺内侍每每折辱应试的举人,并且抓住意义暧昧的个别辞语,诬陷为罪状,苏轼全部上奏朝廷赶走了他们。元祐四年,因为积久评论政事,苏轼为当权大臣所恼恨。苏轼担心不被大臣宽容,请求出任地方官,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不久苏轼到杭州,杭州大旱,饥馑瘟疫一起发生。苏轼向朝廷请求,减免本路上供米三分之一,又得到赐给剃度和尚的度牒,换成大米来救济饥饿的百姓。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卖常平米,做了很多粥和汤药,派人带着医生分街坊给百姓治病,救活了很多人。苏轼说:“杭州,水陆交会的地方,因瘟疫死亡的人常常比其他地方多。”于是集中多余的公款二千缗,苏轼又拿出自己的黄金五十两,办起治病场所,稍微积蓄一些钱粮收治有病的百姓。徽宗即位当皇帝,经过三次大赦,苏轼于是提举玉局观,恢复为朝奉郎,苏轼从元祐以来,不曾因为每年的考课要求升官,所以他的官职停止在此。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在常州逝世。随父亲苏洵学习文章,后来文学才能得自天赋。苏轼自己曾说:“写文章好比行云流水,开始时没有一定的形态,但是文章要常行在它所应当行的时候,止在它不可以不停止的地方。”即使是嬉笑怒骂的言语,也都能写成文章诵读。他的文章博大丰富,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文章产生以来,(这种情况)大概也是很少见的。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