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穆桂英点将(穆桂英点将台遗址)

七月网2310

一、呼和浩特穆桂英点将台在哪

1、穆桂英点将台不在呼和浩特,而是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居庸关和八达岭老路右侧山涧中。

穆桂英点将(穆桂英点将台遗址)

2、穆桂英点将台,是北京市昌平区二级文物,位于居庸关和八达岭老路右侧山涧中,是一块平地突起的巨石。据传穆桂英曾在该石上乘马点将抗击金兵入侵,石面上多处马蹄印为证。

3、穆桂英点将台是关沟七十二景之一。为一方形大石,上面较为平坦,有斑痕类似足印,传为当年穆佳英点将处。关沟一带有关杨家将的传说,由来久远。早在明嘉靖年间修的县志里,就有“六郎城”的记述。关沟一带当时属辽的领域,既非宋朝边关,也非辽宋战场,杨家将中的人物,不可能到达。只是由于抗辽爱国英雄杨家将的业绩,为历代各族人民所传颂和怀念。因而传奇性地反映在关沟景物中。附近青龙桥和四桥村一带还有五郎庙、六郎影、六郎寨等,也属关沟七十二景之一。

4、过了四桥子村,再往里走一里多地,有一块高三米,平面约有五、六十平方米的巨石独卧沟中。石上刻有“仙枕”二字。名叫仙枕石。当地人说,穆桂英曾站在这块巨石上点过将,所以也叫穆桂英点将台。传说,辽兵进犯中原。穆桂英挂帅大战辽兵,杀得辽兵节节败退。正当她率领大军乘胜追击时,突然分娩了。败退到居庸关北的辽兵得知此讯,以为有机可乘,立即停止败退,准备卷土重来。刚刚分娩不到三天的穆桂英,接到紧急战报,心中很是恼火,立即披挂上阵,去退敌兵。众将官急了,忙上前劝道:“元帅,辽兵反攻,自有我们抵挡,你身体要紧,还是留在账内,不出去的好。”穆桂英说:“辽兵反攻,战情紧急我身为元帅,怎能坐账不出呢!”说着。把婴儿交给丫环侍女看管,马上传令大小三军将领,带领人马速到边关听点。

5、众将领见元帅月子中不顾身体虚弱,还要出征抗敌,都深受感动。不多时,就都带领兵马到点将台前听点了。

6、且说辽邦兵将,正准备拔马回头,反攻宋营时,忽见穆桂英披挂整齐,威武地站在点将台上点将,都怔住了。看来说穆桂英分娩是谣传,不能上当。于是赶忙又往北退去,一直退到八达岭外。至今那个点将台上还留着穆桂英脚印和二十八个账棚杆眼呀!

二、河南豫剧穆桂英挂帅选段唱词

1、佘老太君(唱):老身祖居在河东佘氏太君受皇封

2、曾帅领七郎八虎保大宋全凭那令公金刀定太平

3、双龙会宋王中了番邦计幽州城金沙滩前血染红

4、可叹我大郎儿替主丧命二郎儿短剑下命丧残生

5、三郎儿被马踏尸如泥烂四郎儿失落在番营

6、五郎儿看破红尘当和尚七郎儿被奸贼乱箭穿胸

7、我老爷两狼被困碰头死俺杨家有多少无尸之灵

8、剩一子六郎杨延景匹马单枪保边庭

9、最可叹他又为国丧了命我这才辞官职转回河东

10、这几日听人言安王作乱我曾派老杨洪去探吉凶

11、虽然是天波府不再点将俺却把国家事常挂心中

12、穆桂英(唱):穆桂英脱去铁甲身松散每日里侍奉太君在堂前

13、风和日暖晴朗天小儿女练武在花园

14、文广儿武艺好赛过他父金花女也比得桂英当年

15、太平时练弓马又有何用忠良将只落得茍安偷闲

16、想当年与宗保结为姻眷破天门保住了宋室江山

17、从此后阵前常饮刀头血夜晚还在马上眠

18、只听见金殿上宋王欢笑那管俺天波府血泪涟涟

19、穆桂英(唱):取法绳快把奴才捆

20、穆桂英(白):你这奴才刀劈王论

21、穆桂英(唱):随为娘请罪进汴京

22、(唱):未开言来心发焚尊声祖母老太君

23、非是我贪生怕死不挂帅印恨只恨宋王昏庸叫人伤心

24、穆桂英十年未曾离战马咱杨家世世代代是忠臣

25、磨坏了多少鞍和镫穿破了铁甲无数身

26、闯江山来争乾坤哪一仗不伤咱杨家人

27、沙场上死的是那忠良将安享荣华是那奸佞臣

28、老太君你只知为国把忠尽再看看止如今可比不得大破天门

29、大账前缺少了焦孟二将我身边也无有了排风钗裙

30、文广兄妹年纪小上阵去打仗我怎放心

31、老太君(唱):听孙媳把话讲一遍不由老身暗惨然

32、虽然是宋王亏待咱国有难咱岂能袖手旁观

33、咱不求高官和爵显为的是平狼烟国泰民安

34、你不替文广去挂帅待老身我亲自前去平番

35、穆桂英(唱):老太君为国要尽忠她命我挂帅去征东

36、穆桂英懒掌这招讨印哪穆桂英懒领那大小三军

37、我若是不到校场去传令聚将钟啊聚将钟催的我两耳轰啊

38、穆桂英多年不听那战鼓响穆桂英20年不闻那号角声

39、想当年我跨马提刀威风凛凛冲锋陷阵

40、只杀得那韩昌贼丢盔卸甲抱头鼠窜他不敢出营

41、如今安王贼子反汴京我怎能袖手旁观不出征

42、老太君她还有当年的勇难道说我就无有了当年的威风

43、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

44、头戴金冠压双鬓当年的铁甲我又披上身

45、浑天候穆氏桂英谁料想我五十三岁又管三军

46、想当初跟随太君回归原郡一家人在河东安度光阴

47、闲无事夫妻们观山赏景到夜我阅兵书又读诗文

48、月光下习武艺消愁解闷教儿女练刀枪费尽心

49、我只说从此后朝事再不问谁料想安王反贼要争乾坤

50、宋王爷传下来一道圣旨众呀众武将跨呀跨战马

51、各执兵刃一个个到校场比武夺帅印

52、老太君命文广探事把京进小奴才在校场比武刀劈王伦

53、王强贼恼怒要把我儿捆多亏了天官寇准一本奏当今

54、万岁爷在校场他把我儿问小奴才他瞒哄不住表他的祖根

55、杨令公是他先人他本是那宗保的儿杨延景的孙

56、曾祖母佘老太君穆桂英我本是他的母亲

57、宋王爷一听喜不尽他知道俺杨门辈辈是忠臣

58、刀劈王伦他不怪又把那个招讨帅印赐予了儿身

59、老太君为国把忠尽她命我挂帅平反臣

60、一不为官二不为宦为的是这大宋江山和黎民

61、此一番率领人马平反寇我不杀安王贼我不回家门

62、见奴才气坏我的心怒一怒把儿的头来刎…

63、怒一怒把奴才头来刎我老爷在一旁他泪汾汾

64、兄弟只吓得作揖施礼我的小女儿心有点儿不服也不敢启唇

65、全家人啼哭我心如明镜俺八门撇下这一条根

66、小奴才你可知骄兵必败再犯军纪定斩不容

67、快将奴才打出账这是我从小看大骄生惯养惯起来的人

68、穆桂英(唱):打一杆帅字旗飘飘荡荡竖在…

69、帅字旗…竖在了空…打一杆帅字旗竖在了空…

70、浑天候我又挂了帅此一去我要把那安王贼平

71、回头来看见了老爷的面不由得为妻我想起了前情

72、你不是那三战铜台杨宗保我不是大破天门的穆桂英

73、此一番到在军阵以上咱老夫老妻可要并马行

74、号角吹起我心头恨我连把安王反贼骂几声

75、想当年我常到边庭走那个闻名不心惊

76、这几年我未到边庭地尔好比那砖头瓦块可都敢成了精

77、想当年破天门一百单八阵走马又捎带了洪州城

78、此一番到了辽东地管叫尔不杀不战自收兵

79、此一番到了辽东地努力杀敌把贼平

80、那时候得胜回朝转黎民百姓得安宁

81、忙吩咐众三军老营动穆桂英五十三岁又出征

三、穆桂英点将台的相关景点

1、地址:山西省大同市矿区(位于矿区口泉镇)

2、穆桂英坡:位于矿区口泉镇,宽13米,呈东西走向,相传宋辽交兵时,穆桂英曾率军驻扎于九寨,时常骑马下山经过此处。

3、后人仰慕英杰,遂将此处称为穆桂英坡,以示纪念。穆桂英洞位于鹤山区姬家山乡娄家沟村西2.5公里处的凤凰山腰上,该山海拔440米,山势险峻。

4、相传北宋时期杨门女将穆桂英抗击辽国时,在这里安营扎寨。在位于东部10余里的一个大场子里习武练兵(后称教场村),与辽兵对峙。山下有一开阔地,中央有一平台,高约2米,长3.5米,宽4米,为穆桂英点将台。

5、穆桂英洞为天然形成,洞高4米,宽7米,深10米,且洞中套洞。洞顶是嶙峋怪石,外侧有石柱天窗,上可望突兀群峰,下可俯溪流深渊,景色可谓“秀如峨嵋,难似蜀道,险似华岳”。

6、穆桂英洞前,一块光滑的石板上有四个石窝,相传是当年树“穆”字杏黄大旗的旗杆窝。

7、这旗杆窝有着不寻常的来历。传说当年辽国军兵进犯宋朝,直杀得尸横遍野,血染河水,双方正在难分难解之际,忽然,一阵狂风骤起,只听“咔嚓”一声,山峰上悬挂的“穆”字杏黄大旗的旗杆被拦腰折断。辽兵见帅字大旗倒了,立时威风陡长,拼力冲杀,而宋军渐渐立脚不住,情势万分危急。这时穆桂英身边的一位大将叫焦赞,此人身长一丈,面如锅底,神似金刚,只见他一个虎步跳到旗杆座边,抱起大旗杆窜到旁边突兀的青石板上,站好马步,运足力气,喝声:“起!”那大旗杆便稳稳地立了起来。宋军将士见“穆”字大旗复又随风飘扬,军威大震,一阵猛杀,辽兵大半中箭着枪,少半逃回辽营。

8、辽军败退以后,焦赞才松开了旗杆,可那三丈高的大旗杆,自个稳稳地立在那里。原来旗杆的下端已被焦赞捅进青石板中,足有二三尺深。从此,青石板上便留下这个千古不朽的纪念。以后世世代代,上山的人们总要在这青石板前逗留一会儿,深情地抚摸着旗杆窝,追忆当年好汉焦赞的壮举和杨家世代忠良的业绩。天长日久,青石板磨平了,旗杆窝也磨浅了。

OK,关于穆桂英点将和穆桂英点将台遗址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