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己做的艾叶发朋友圈
1、朋友圈文案可以这么写:亲手做的艾草果,还可以先拍几张好看的图片,再配上艾草的寓意,显得可爱又有内涵。

2、。艾草的花语是和平,寓意是不要在将痛苦加在自己的身上。自古以来,人们都将艾草视为一种吉祥的草本植物,经常在清明节的祭祀活动中使用。在民间也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习俗。艾米果是江西赣南的一种特色小吃,像赣州的赣县、兴国、崇义、上犹、安远等地方都会弄。做法不一,但大致相同,尤其取材都是来自于艾叶草。
二、艾草图片大全大图
艾草的分类:北艾、海艾、蕲艾、宛艾。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言曰:“汤阴者谓之北艾”。汤阴伏道之艾,闻名于世,因扁鹊墓而得名,名医扁鹊被秦太医令李醯杀害于汤阴伏道,后人为之修墓建庙,墓旁土地普植艾苗,历宋、金、元、明、清各代,岁永年久,号称艾园。
海艾即今天浙江宁波及其附近地区的艾草。宋代苏颂的《图经本草》则记载曰:“艾叶,……今处处有之,以复道及四明者为佳。”这里的四明,就是今天的宁波地区。《本草纲目》记载:“四明者谓之海艾”。
明弘治年间定稿的《本草品汇精要》记载:“生田野,今处处有之,……道地:蕲州、明州。”蕲州就是今天的湖北蕲春,明州就是今天的浙江宁波及附近地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首次提出了“蕲艾”之名。书中写道:“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从此,蕲艾跻身中国名艾之列。
宛艾是指生长在伏牛山脉的艾草,伏牛山脉主要位于河南南阳,河南南阳,古时简称宛,所以就把南阳的艾草,称为宛艾。南阳最早有关艾草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东汉末年,张仲景所撰写的《伤寒论》是我国一部划时代的医学专著。
艾草耐寒性比较好,不同的季节,对温度的需求不一样,冬季温度保持在8摄氏度左右即可,其他季节温度保持在15—25摄氏度即可,在北方,冬季天气过于寒冷,需要做一些保暖措施来保证它不被冻伤,比如搬入室内、盖膜等。
艾草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光照供应充足,有利于艾草生长,阳光过于强烈,艾草植株容易被晒伤,所以夏季要适当遮阴。
三、自制艾柱的方法和图片
1、艾炷的主要材料是艾绒,呈圆锥形,为了方便安放以及考虑到艾灸时的火力由弱渐强,会制成上尖下平的艾团。制作艾炷的传统方法是用手捏,一边捏一边旋转,捏紧就可以了,但需要尽量做得紧实,这样,在燃烧的时候火力就能达到逐渐加强的效果。
2、艾炷的大小要视实际情况需要而改变。灸于头部或四肢的时候,艾炷小如小麦粒;灸于胸腹部或背部时,艾炷多为黄豆大小或者是半截枣核大小;灸于腰背处或胸腹部时,艾炷多为半截橄榄或筷子头大小。
3、如果是使用直接灸,需要极细的艾绒,此时的艾炷就应该搓得如麦粒大小,直接放于穴位上燃烧。如果是用于间接灸,可以用较粗的艾绒,做成蚕豆或黄豆大小,然后再放在隔开物上点燃使用。
4、如果是温针灸,则需要做成枣核大小,偏圆且紧实的艾柱,避免因为不够紧实而散落到皮肤上造成烫伤。
好了,关于做艾图片和做艾灸图片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