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仲夏在古代时令中是指农历几月(仲夏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七月网2840

一、请问仲夏在古代时令中是指农历几月

1、在古代有伯仲叔季一说,说白了也就是一、二、三、四,仲夏也就是夏季的第二个月,其实就是农历五月。

仲夏在古代时令中是指农历几月(仲夏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2、在古历法中,一年十二个月依次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如果一年时间均匀分成4个阶段——春夏秋冬,那么夏就是正午太阳最直射地球前和后的1/4年;如果把夏分成三个均匀的段,那么孟夏、仲夏、季夏,就是这三段按时间先后的名称,所以仲夏就是盛夏。盛夏,就是最夏天的意思。

更多关于仲夏在古代时令中是指农历几月,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d7dbdc1615838858.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二、“仲夏”在古代时令中是指农历几月

古语中有:仲即为第二的意思,而仲夏就是指夏天的第二个月。一般来说,是指阴历(即农历)五月份。

如果把夏分成三个均匀的段,那么孟夏、仲夏、季夏,就是这三段按时间先后的名称,如果按公历,大概孟夏是5月,仲夏是6月,季夏是7月。

因为夏至那一天太阳最直射我们头顶,夏至总在公历6月21日或者22日,所以公历6月为仲夏,但是在地球北半球,最热的月份是7月,并非仲夏。

夏季养生分三段:孟夏保暖,仲夏忌凉,季夏养阴

1、孟夏天气变化大,注意保暖。夏季始于农历四月,公历5月,谓之孟夏。包括立夏和小满两个节气。此时天气逐渐炎热,万物繁茂,人们的生理状态会发生一些改变。尽管气候逐渐炎热,但北方天气仍然不够稳定,还会出现阴晴交替、冷暖变化的情况,所以要注意随时增减衣服。

立夏后,随着气温升高,人们容易汗出。“汗”为心之液,立夏时节要注意不可过度出汗,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

2、仲夏阳气盛,忌冷水浴。夏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夏,即农历五月,公历 6月,包括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芒种”(每年6月5日,或6日、7日),标志高温、高热的盛夏时节即将到来。“夏至”(每年6月20日,或21日、22日),盛夏开始,进入阳气最旺时节。

夏至时天地间的阳气达到极致,在此以后,阳将渐消,阴逐渐增长。此时盛阳覆于阴上,阴始生于其下,喜阴的生物开始滋生,而喜阳的生物开始死去,阴阳交错,人易生病。

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忌冷水冲头、淋浴,饮食上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精神要放松。还应及时补水,多食杂粮,冷食瓜果要适可而止。

3、季夏气温高,避暑养阴。此阶段是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六月,公历7月,包括小暑和大暑两个节气,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月份,因此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口头语。

此时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也是进入伏天的开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防中暑。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这一时节的饮食,一定要注意卫生,且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不要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健康网-夏季养生分三段:孟夏保暖,仲夏忌凉,季夏养阴

三、“孟夏”在古代时令中是指农历几月

1、孟夏在古代时令中指的是指农历四月。

2、孟夏也叫作初夏,指农历四月。农历一年四季中的每个季节都有孟、仲、季的排列。农历夏季的三个月即四、五、六月。

3、分别对应称为孟夏、仲夏、季夏,进入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四月为孟夏,用十二地支中的巳表示,所指的月份是阴历。

4、孟夏之日,万物并秀,这句话出自明人《莲生八戕》一书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

5、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所以,我国古代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

6、立夏是每年的5月5日或6日,这个季节,在战国末年就已经确立了,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7、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8、在我国古代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生,三候王瓜生。说的是这一节气中,首先可以听到蝼蛄在田间的呜叫声,借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藤蔓开始快速攀长,一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