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大柴胡颗粒(大柴胡颗粒和小柴胡颗粒的区别)

七月网1260

一、大柴胡颗粒和小柴胡颗粒的区别

大柴胡颗粒和小柴胡颗粒的区别是什么呢?说到这个问题,其实两者主要的区别就是成分不同,从而导致两者的功效也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其中大柴胡颗粒的功效和作用,主要是用于因少阳不和、肝胆湿热所导致的右上腹隐痛或是胀满不适,同时对于口苦、恶心呕吐,以及大便秘结等都有着不过的调理功效。相比较而言,小柴胡颗粒的功效主要是具有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的功效。同时可以用于寒热往来、胸肋苦满以及口苦咽干等症状。不过服用这种药物的话,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风寒感冒的朋友不适合,同时发热体温超过38.5摄氏度的患者如果服用3天症状还没有改善的话,就建议立马去医院检查治疗了。大柴胡颗粒和小柴胡颗粒的区别,其实主要就是在于成分和功效上。

大柴胡颗粒(大柴胡颗粒和小柴胡颗粒的区别)

二、大柴胡颗粒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实际上很多人在购买中药之前对于它的功效可能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禁忌的话,了解的就不是很多的。服用大柴胡颗粒最为明显的一个效果就是它可以帮助大家舒经活血,在经期的时候,很多女性都会出现腹痛的情况,每每腹痛的情况出现以后,工作都无法正常的进行。而购买服用了大柴胡颗粒的话,明显是可以让大家的腹痛情况得到缓解的。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服用大柴胡颗粒的,像是高血压患者是绝对不能够服用大柴胡颗粒的,不然的话,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经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现在对于大柴胡颗粒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都清楚了,以后服用的话就要注意了。

三、大柴胡颗粒与小柴胡颗粒的区别

柴胡主治邪在半表半里,肝气郁结,中气下陷等病证。小柴胡颗粒是柴胡与黄芩、半夏等药同用,能增强和解退热作用,可用于邪在半表半里,寒热往来,胸胁苦闷,心烦喜呕。大柴胡颗粒则是柴胡与黄芩、半夏、大黄、枳实等药同用,具有和解退热,消积通便的作用。大柴胡颗粒与小柴胡颗粒有什么区别?

小柴胡颗粒是出自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小柴胡汤。药物组成有柴胡、黄芩、半夏(姜制)、党参、生姜、甘草、大枣,辅料为蔗糖。柴胡味苦微寒,少阳主药,以升阳达表为君。黄芩苦寒。以养阴退热为臣。半夏辛温,能健脾和胃,以散逆气而止呕。人参、甘草,以补正气而和中,使邪不得复传入里为佐。邪在半里半表,则营卫争。故用姜、枣之辛甘,以和营卫为使也。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小柴胡颗粒的作用,可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

如果复方柴胡颗粒指的是大柴胡颗粒,则与小柴胡颗粒是不同的,作用也不同,所治的症状也不同。

小柴胡颗粒可以疏肝解郁,治疗情绪易怒导致的肝气郁结。由于心烦导致的呕吐与抑郁症导致的呕吐可能有所不同。抑郁症是精神方面出现问题。大柴胡颗粒是治疗身体方面问题的药物。柴胡与其他一些药物同用才利于治疗肝气郁结引起的发热、疟疾和便秘。

大柴胡颗粒可明显减轻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指数,改善胰岛素抵抗大柴胡颗粒能降低空腹、餐后血糖,但对胰岛素分泌无影响大柴胡颗粒通过疏泄肝胃郁热调节肝脏的功能,恢复肝脏在脂质代谢中的作用,从而起到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大柴胡颗粒能明显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的浓度,降低甘油三脂水平大柴胡颗粒通过促进胃的排空功能,恢复胃的降浊功能从而消除胃中积热。

综上所述,大柴胡颗粒与小柴胡颗粒在功效与作用上都是不同的。所以,两者是有区别的。

为了用药安全,患者在使用药物应详细了解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这样才可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的`使用药物。

一般我们都知道小柴胡颗粒,最常用是治疗感冒的,让我们先来看看小柴胡汤的组方吧。

小柴胡汤:柴胡30克,黄芩15克,姜半夏15克,人参(也可用党参)15克,甘草15克,生姜15克,大枣20克。水煎服,早晚各一次。(剂量来自《中医十大类方》

(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热入血室证。妇人中风,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配伍意义:本方证为伤寒邪入少阳,正邪交争于半表半里之间,少阳经气不利,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所致。邪在表者当从汗解,邪入里者则当吐下,今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表里之间,则非汗吐下所宜,故治疗当以和解之法。

柴胡微寒,入肝胆经,和解表里,疏肝解郁;黄芩气寒,入肝胆经,泄热止烦;半夏气平,入肺胃经,下冲逆而止咳嗽,降浊阴而止呕吐;人参、甘草、大枣入脾胃经,补中益气和胃;生姜性温,入脾胃肝肺经,解表散寒,降逆止呕。

它之所以可以治疗感冒,是因为我们感冒常见的症状有:寒热往来(忽冷忽热),口苦咽干,不想吃东西。这时候用小柴胡,一次3-4包(颗粒剂药物含量小),一日三次,效果就非常的好。

碰到感冒初期流清鼻涕时吃,也很有效的原因是,它里面有生姜解表散寒,又有人参、甘草、大枣提补正气,很容易将刚刚感受到的寒邪散出去。如果万一寒邪入里化热了,小柴胡里的柴胡和黄芩又可以发挥疏肝理气,清热除烦的药性,用来退烧,和解表里。

我们平时为什么常常会觉得喝小柴胡没用,一是因为也许我们感冒时并没有出现上述“小柴胡证”的症状,二是因为现在一袋小柴胡颗粒里的剂量太小了。一整大盒的量都比不上一剂汤药,再加上颗粒制剂后药性还有损失,所以我们如果按照盒上的计量吃,药力不够,自然就没用了。

既然小柴胡是治疗肝胆有热的药,所以它一定可以治疗肝胆方面的疾病。在日本,小柴胡作为汉方比较常用的药方,被研究的很透彻,并且一度被广泛使用于治疗肝炎(并不是每种肝炎都适合,要辨证使用)。

这么一说就可以看出来了,只要是肝胆郁热的病,小柴胡都可以治疗。在《伤寒论》里,小柴胡是少阳证方(少阳是指胆经),适应症为:寒热往来(忽冷忽热)、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它其实主要的功效是解表清热,疏肝和胃的。

所以说呢,这个千古名方的功效并不主要是治感冒的。我就趁热打铁,接着再介绍几种小柴胡能治疗的常见病,很多都是你们想也想不到的。

我们常见的酒后症状多为: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头晕头痛。这是小柴胡典型的适应症,药方里面的成分本来就是疏肝理气、清热解毒、解表散寒的,对于解酒效果很好。同时小柴胡还理中和胃,保护胃粘膜,止呕降逆。

结膜炎为什么能治?因为肝开窍于目啊,而且肝经也经过眼睛。结膜炎是西医的病名,在中医里其实就是肝经有热在眼睛上的体现罢了。小柴胡清肝胆经热,治疗这个是份内的工作,完全对证啊。用时可以用菊花或者金银花泡的水冲服小柴胡。

中耳炎是孩子常见的多发病,尤其是夏天游泳以后,有水进入耳朵引发炎症。小柴胡是治疗中耳炎初期最好的家庭用药。为什么呢?因为胆经的循行路线中“耳部分支:从耳后(完骨穴)分出,经手少阳的翳风穴进入耳中”。所谓炎症,其实就是有热证,此时用车前草或者蒲公英煮水,冲服小柴胡3-5包(此时剂量要大一些),可以很有效的治疗中耳炎。如果临时找不到蒲公英和车前草,也可以用小柴胡+双黄连口服液代替。

胆经的循行路线,在头部就是沿着头部两侧,所以偏头痛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因为胆经有热。此时用车前草或者马齿苋煮水,冲服小柴胡3包,一日三次。对于缓解和治疗偏头痛效果很好。

那小柴胡为什么也可以治呢?因为肝胆同气,小柴胡一样可以清肝经的热毒。所以如果学校发现有手足口病,家庭最好的预防和治疗办法,就是让孩子服用小柴胡颗粒+双黄连口服液。

只要是痰湿引起的病,温胆汤都能治。只要是肝胆经有热,小柴胡就是良方。至于病名,那些都是西医起的,莫要被迷惑和束缚才好。

大柴胡颗粒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大柴胡颗粒和小柴胡颗粒的区别、大柴胡颗粒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