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德川家康家训(德川家康家训原文)

七月网2940

一、哪位知道德川家康的事迹,麻烦告诉下。

德川家康(1541—1616),日本战国时代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将军。

德川家康家训(德川家康家训原文)

德川家康,(とくがわいえやす)(天文11年12月26日-元和2年4月17日;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年生于名古屋附近的冈崎,为冈崎城主松平广忠之长子,原姓松平氏,小名竹千代,初名元信,后改名元康,最后改名家康,1566年奉敕改姓德川。德川家康的先祖是发迹于三河地方的一个土豪,在战国时代逐渐上升为战国大名,到松平广忠这一代时,松平氏已领有整个三河国。但其领国被夹在势力较强的两个大名尾张的织田氏和骏河的今川氏之间,地位很不巩固。

1547年松平广忠与尾张的织田信秀作战,为请骏河的今川义元援助,将六岁的家康送作今川氏的人质,但中途被织田氏所夺,监护在热田有两年之久(一说被扣在那古屋)。在此期间,其父广忠被自己的近臣暗杀。1549年担任今川军师的太原雪斋指挥七千大军攻陷三河的要冲安祥城并掳获了守将织田信广,雪斋遂跟织田信秀交涉,成功以信广交换被劫走的松平竹千代(德川家康)。德川家康便返回冈崎,仅十日又作了今川氏的人质。八岁至十九岁这十二年间,德川家康作为人质住在骏河。

1560年桶狭间之战,织田氏大败今川氏,今川义元阵亡。从此德川家康摆脱今川氏而独立,1562年与织田信长结成同盟,开始全力经营三河。由于他求成心切,采取过激措施,激起了1563年三河国全境的一向宗起义。经过他近一点的攻战,残酷地镇压了起义后,才逐渐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基地。

1568年德川家康的同盟者织田信长进入京都,迈出了统一全国的第一步。这时已在三河打下了坚实基础的德川家康开始采取东进政策。1570年他联合织田信长在妹川打败浅井氏、朝仓氏,将治所迁往滨松。但这时武田信玄也想夺取全国政权,为扫清进军道路上的障碍,屡次出兵远江和三河。

1572年10月,武田信玄率四万五千人大举进军京都。德川家康闻讯率自己所部及织田信长援军一万余众迎战于三方原。此战便被称为三方原合战。由于双方兵力悬殊,且用兵之妙信玄又略高一筹,结果德川、织田联军大败,织田援将·平手凡秀战死。此战死伤千余,德川家康逃回滨松。此役德川家康虽然打了败仗,但武田信玄却十分佩服德川军的勇猛顽强。武田信玄的猛将马场信秀事后对信玄说:“看了三河军的尸体,面朝我军倒下的都是脸朝下,面向滨松倒下的都是脸朝上,这说明这些士兵都是向前冲杀时战死的,因想逃跑而被处斩的一个也没有。”据说德川家康就是经过此役而取得了“海道一雄”的名声。

此后德川家康一面与武田氏对抗,一面加强领内建设。1575年5月,联合织田氏于长筱之役大破武田胜赖,1581年陷远江的高天神城,把武田氏驱逐出远江。翌年随织田氏灭掉武田氏,领有骏河。

1582年织田信长死于本能寺。信长一死,围绕政权落入谁手的问题各大名之间展开了激烈斗争。本能寺之变时德川家康正在界市,因急取近道需经伊势返回三河,期间由服部半藏等护送平安回到三河,才免遭危难。

德川家康返回冈崎后,发现中央的实权已被丰臣秀吉夺去。为了积蓄实力准备将来与丰臣秀吉分庭抗礼,他更加坚定了东进的决心。不久发兵占领了甲斐,同时把手伸进了信州。至1583年前后,德川家康已先后把三河、远江、骏河、甲斐、南信浓五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当时东海道地区兵农分离进行得很缓慢,还没有像大内氏和北条氏那样形成大名的城下町,家臣和自己的封地还紧密地联在一起,因此要控制家臣必须牢牢地控制住土地。鉴于这种情况,德川家康当时对所属家臣一律采取给予封地的形式,通过土地这个纽带来控制家臣。

这一时期德川家康也很重视发展领内的工商业。早在三河国时他就把三河的小山新市作为“乐市”,免除各种税役。迁入滨松后,他又整顿了各种工商业团体。征服甲斐后,统一了通过甲斐全境的度量衡,招揽外地商人到三河、远江进行贸易。通过这些措施,德川家康不仅稳定了对新领地的控制,而且增强了经济实力。

此后丰臣秀吉步步推进国内的统一,不久当上了关白和太政大臣,名副其实地掌握了全国政权。丰臣秀吉与德川家康之间也很自然地变成了近似于主从关系的一种关系。

丰臣秀吉征伐九州时,德川家康未被征调,摆脱了一次巨大的消耗。但1590年征伐小田原时他参加了战斗。北条氏灭亡后,德川家康被封于关八州,年贡260万石。1590年8月1日德川家康离开五国迁往江户(现东京),从此采取一系列措施,权利经营关东。

首先,采取新办法配置家臣。德川家康在靠近江户的武藏、相模等地,集中了直辖地和封地在一万石以下的下级家臣。万石以上的高级家臣配置得尽量远些,分布的密度是关东的西南部略稀,东部与敌对性大名接壤的边境地带较密。显然,这样配置是一种临战体制。而且他在进入关东的同时,便决定将封地换算成产量发给家臣。这些措施对进一步控制家臣,巩固关东新领地起了很大作用。

其次,德川家康为了调整农村中的租佃关系,稳定新领地的秩序,还开展了大规模的检地。其具体办法是,在土地登记册上,在隶属农民登记人姓名的右上方标上人名肩书,表明该人耕种的土地其领有权是属于哪个名主的。这样做,是既承认身为领主的名主的土地领有权,使其负担交缴年贡的责任,另一方面又承认租佃者尚不稳定的耕作权。这种措施对治理关东这种比较落后的地区是得策的。

最后,德川家康也十分注意发展领内的工商业。为了解决陆路运输和吸引外地商人来江户经商,从江户和周围农村征调人夫建立了道中云马役。为了解决水路交通问题,组织人力挖掘沟渠,使船舶可以直接停靠江户城下。又指定专人管理领内的度量衡;委托从旧领地跟来的土豪式商人发展江户的市区建设和对工商业进行管理;1592年以后,铸造了号称武藏小判的一两金币,以促进货币流通。随着江户建设的步步进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外地商人纷纷来到江户。德川家康对关东的建设,为他后来夺取全国政权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支援和巩固的根据地。

1598年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是五大老的首领。1600年,他进攻上杉景胜。接着于当年9月的关原之战打败石田三成,掌握了全国政权。1603年2月,被朝廷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右大臣、源氏的长者(即源氏的族长、家主)。同年,他在江户开设幕府。1605年,把将军职让给了儿子秀忠,退居骏府城,但作为大御所仍然掌握着军政实权。1615年5月大坂(今大阪)之役,灭掉丰臣秀赖,实现了所谓的“元和偃武”。1616年3月,出任太政大臣。4月17日死于骏府城,终年76岁,葬于久能山。翌年,追谥正一位,受东照大权现的敕号,后改葬日光山。

日本的战国时代,诸侯割据,大名之间争夺政权的斗争十分激烈,实现国家统一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德川家康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必须对统一的大局有清醒的认识,因时、因地制宜,采取灵活的政策和策略。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他是顺应了时势,举措得宜的。

本能寺之变以后,丰臣秀吉捷足先登,抢先控制了局面,使德川家康失去了一次夺取全国政权的机会。当时大局虽然对他很不利,但这时他与丰臣秀吉之间的关系和实力已非昔日的织田信长与他的关系可比。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他采取了有限的行动。1584年,德川家康应织田信雄之请,与丰臣秀吉战于小牧、长久手,就是出于有限目的的一种有限行为。长久手之战,德川家康打败了丰臣秀吉的一个支队,打死了丰臣秀吉的勇将池田信辉,迫使丰臣秀吉以相当有利于他的条件讲和,这对全国都很有影响,丰臣秀吉对德川家康不得不另眼相待。丰臣秀吉出兵朝鲜时,没有把德川家康的部队编入渡海战列。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德川家康的幸运,其实这是德川家康运用自己的实力和采取巧妙的策略得来的。丰臣秀吉出兵朝鲜,使丰臣政权和西南大名损失惨重,而德川家康却在和平建设中积蓄了财力,壮大了力量。这些变化是丰臣氏政权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德川家康后来夺取全国政权的重要转折点。

注意内治是德川家康取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德川家康的内治是和改组与强化封建秩序溶为一体的。在取得全国政权前,每占领一地,总要对新领地的统治加以整顿,而不是一味追求武力扩大版图。夺取全国政权后,为了巩固政权,除保持丰臣秀吉的政治成果外,又采取了一系列改组和强化封建秩序的措施。

一是没收和削减敌对性大名的领地,充实幕府的经济基础:德川家康没收了87个敌对性大名的领地,总收入量为414万石(一说没收了90个大名的领地),减封了三个大名的领地,总收入量为207万石(一说减封四家大名领地)。其中的3/4转封给自己的功臣和亲近大名,其余的1/4划为德川氏的直辖地,再加上甲斐、信浓、美浓、近江、越前、佐渡、陆奥南部等地区的直辖地,总收入量达6万石以上,此外,德川家康还把佐渡、石见、伊豆等地的重要矿山和京都、大坂、奈良、骏府、长崎等重要城市和港湾地划为幕府直辖。这样,幕府就几乎控制了全国的大部分重要财源。

二是建立起幕藩体制的封建统治制度。德川家康根据对幕府的向背,把全国的大名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他的儿子和德川氏的近支宗族,这一类叫做“亲藩”;第二类是忠于自己和自己祖先的功臣,这叫做“谱代大名”,“亲藩”和“谱代”是幕府政权的支柱;第三类是关原之战前与德川家康同为大名的人,或战时曾忠于丰臣秀吉战后降服的大名,属于这一类的叫做“外样大名”。德川家康把三种类型的大名混杂相间,使亲藩和谱代大名监视外样大名。其次,为了加强对武士的统治,树立幕府的权威,又于1615年颁布了《武家诸法度》。其要旨是奖励文武、诫逸乐奢华、守节俭、严阶级(即服饰、乘舆的等级规定)、不得蓄浪人、不得擅自修缮城池、不得私婚、不得结党,但最主要的是规定了大名的“参觐交代”制。按规定,全国外样大名分为东西两半,半住江户,半住领地;每年4月为东西两半部大名的交代时期(对谱代大名另有规定),大名的妻子须常住在江户,事实上作为人质,大名依地位带领侍从,构成“诸侯行列”,按期到江户参觐交代。由于“诸侯行列”人数众多,往返于江户和领地之间的耗费十分巨大。因此这一制度不仅可以使幕府实际上把江户交代的大名作为人质而加以控制,还可以大量消耗大名的财力,使之无力叛乱。与此同时,德川家康还进一步推行丰臣秀吉的兵农分离政策,完善了身份制度,把整个日本社会划分为身分世袭的士、农、工、商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内部又贯穿着纵的主从关系。最后,在1615年还针对皇室、朝廷、寺社颁布了《禁中及公家诸法度》和五山十刹的法度。这样,以身分制为核心,以幕府为政权的中枢,上对天皇、公卿,下至各藩大名、一般武士、僧侣、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幕藩体制。德川幕府就是主要靠这个体制来统治全国。

第三,在对外事务方面,德川家康不是个完全的锁国主义者。创立幕府后,他立即遣使朝鲜,并于1608年恢复了和朝鲜的邦交。与此同时,又积极谋求与明朝的间接贸易。他出于对军需物资和生丝贸易的需要,创立幕府后的初期,对发展与西欧各国的贸易也很积极。1608年,他聘用英国人三浦安针为外交顾问、贸易事务官,并向他学习世界知识、天文和数学。他甚至默许基督教的传播,后来因感到危及日本传统的封建统治,又加以禁止。1612年,幕府在直辖地首先颁布禁教令,翌年便把这一法令推行到全国。1615年起,进而对朱印船贸易也严加限制。

第四,德川家康大力提倡文治。他十分好学,喜欢读有关治国平天下的经史典籍,鉴于字镰仓幕府以来佛教势力已与庄园制紧密结合的事实,他在创立幕府前一直抑制佛教,推崇儒家思想。创立幕府后,他认为庄园制已彻底摧毁,佛教因失去旧的经济基础和遭到沉重的政治打击也已衰落,这时恢复佛教的威信,对巩固新政权不仅无害而且有益,因此晚年逐渐扶植佛教,与名僧探讨各宗的佛法,日益趋于儒佛合一的思想统治。

德川家康一生的最大业绩在于他继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后,改组和强化了日本的封建秩序,把日本封建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他开创的德川幕府在日本历史上维持了长达260多年的和平统一局面,这给日本封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比庄园制时代略好一点的社会环境。但是,德川家康所改组和强化的日本封建制度,仍然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严格的身分制度把每个人都死死地固定在一个狭窄的框子里,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他推动海外贸易并非要民间贸易自由发展,走上近代重商主义的道路,而是出于幕府政治和经济的需要,维护封建的政治统治,其范围只限于由极少数幕吏、大名、特权大商人所把持的官方贸易,一旦超出幕府的政治需要,就立即加以取缔或限制。1612年颁布的禁教令,实际上是德川幕府政治锁国的开始,从1615年开始对朱印船贸易的限制,则是一种部分的经济锁国,是德川幕府后来全国锁国的先声。此外,德川家康晚年推行儒佛合一的思想统治,对日本人民的思想起了很坏的束缚作用。这种影响甚至一直延续到明治维新以后。

重き荷を负うて远き路を行くが如し。

二、不自由を常と思えば不足なし。

三、心に望みおこらば困穷したる时を思い出すべし。

六、胜つことばかり知りて负くるを知らざれば、

七、己を责めて、人を责むるな。

八、及ばざるは过ぎたるに胜れり。」

1.人的一生就像挑着重担走远路一样.不该着急.

2.把不自由当作平常的话,就没有不足之处.

3.当感到没有希望的时候,该想起以前困境之时.

6.只知胜利而不知失败者,灾难降之身.

=====================================================================================================

佢喺三河国冈崎出世,父亲系第八代当主松平广忠,母亲系水野忠政个女,叫於大之方,不过佢阿妈喺细过嗰阵受到今川家嘅庇护,因此佢同母亲已经离别,父亲广忠为咗对抗织田信秀,於是同今川氏结盟,竹千代成为咗人质,被送到骏河骏府。

不过送到府中期间,就被织田信秀部下捕获。不过喺两年后,织田信秀嘅庶长子织田信广被广忠逮捕,於是广忠提出交换人质嘅条件,虽然当时广忠已经死咗,但系今川义元唔允许竹千代成为冈崎城主,呢几年就喺骏府渡过,期间受到义元嘅家臣太原雪斋教育。14岁元服,改名为松平元信,两年后改名松平元康,同义元嘅侄女筑山殿进行婚姻,元康先至可以返到冈崎城。

桶狭间之战松平元康率领三河众成为战役嘅先锋,率先突袭敌军。不过另一边,当主今川义元喺休息期间被织田信长嘅毛利新助同服部小平太杀死,於是元康返到冈崎城,不过到冈崎城嘅时候,发觉今川家已经放弃哩座城,城裏一个人都冇。於是元康正式从今川家独立起嚟。

德川家家纹1562年,同今川氏嘅今川氏真断交,改为同织田信长结盟,是为清洲同盟,第二年改名为家康。1566年,平定咗三河领地内嘅一向一揆,统一三河国。同年,从朝廷任命为三河守,并改姓德川。之后家康集中攻击今川氏嘅领土,间接令到今川氏冇咗大名嘅身份。1570年家康的根据地由冈崎城改为曳马嘅滨松城。

当时幕时将军足利义昭曾经游说渠加入信长包围网嘅行列,义昭赐予副将军一职,不过家康断然拒绝。其后家康喺姊川之战中协助出兵,令到浅井长政同朝仓义景嘅势力大幅减退。不过1572年嘅三方原之战对武田信玄大败,几乎令到德川家有灭亡危机。好在武田信玄嘅主要目标系上洛,德川家避免咗一次灭亡嘅危机,无耐,武田信玄喺向西的途中病死,武田军返到甲府。两年后,喺设乐打败咗武田胜赖,令到武田家势力大幅衰退。跟住喺1582年由於木曾义仲背叛武田家,令信长对武田的讨伐开始,家康协助信长攻下支城,最终令武田胜赖喺天目山自尽,武田家灭亡,战后获得骏河一国领地。

同年,获得丰臣秀吉嘅接见,到安土城一游,期间家康同佢部份嘅家臣逗留安土城,不过织田信长喺京都遭到明智光秀嘅暗算而死亡,织田领内陷入大乱,当时德川家康仍然近畿领域,有被追杀嘅危险,当时服部半藏提议由伊贺逃离,最终成功逃脱。之后同后北条氏结盟,又积极扩充领土,使到佢成为拥有五国嘅大大名。

羽柴秀吉喺山崎打败明智光秀后,更喺贱岳之战打低柴田胜家,而秀吉下一个嘅目标系德川家。羽柴军同德川军喺小牧长久手两地对峙。秀吉派遣突袭队攻击家康嘅营地,不过家康事先察觉,将突袭队总大将羽柴秀次击退。虽然家康喺小牧长久手之战打赢咗一场胜仗。不过后来秀吉改打织田信雄,信雄最后同秀吉讲和,於是家康亦提出和议,最终将三男秀康送往大坂城做人质。

1586年随秀吉攻打竹佐嘅长宗我部元亲、越中嘅佐佐成政。而且派鸟居元忠进攻上田城失败告终。加上家臣石川数正突然出走,投靠丰臣秀吉。终於喺10月同秀吉达成咗从属嘅要求,秀吉嘅妹妹朝日姬成为家康嘅正室。秀吉嘅生母大政所送往冈崎城成为人质。10月27号家康到大坂城拜见秀吉,正式成为从属关系。

家康喺11月返到滨松,同月,被秀吉分封到骏府等五国嘅领地。喺1590年嘅小田原征伐中,协助秀吉成功包围小田原城,令到守军不战而降。之后,更被秀吉分封关东七国,成为咗百万石嘅大名。之后虽然秀吉派兵出征朝鲜,但家康以讨伐北条嘅残党为名义,令到德川家最多喺名护屋城做守备嘅工作。

1598年,丰臣秀吉病死。由年仅6岁嘅丰臣秀赖继位。家康藉机安排自己嘅亲属获得领地,又同大名安排婚姻。终于引嚟亲丰臣嘅家臣不满,特别系石田三成。自从三成受到七将(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等)两者关系极度紧张,更传出有人暗杀家康。终于喺1600年初,东北地方大名上杉景胜嘅家臣直江兼续写咗直江状,令到家康好嬲。终于下令所有大名准备讨伐会津嘅上杉景胜,不过喺家喺去到上野国,收到石田三成以打倒家康为目标,喺佐和山城起兵,家康立即兴行军议,大部份大名支持讨伐三成,于是军队折返江户城,并派遣先锋先由西进发,调查三成嘅动向。

9月1日家康本队喺江户城出发,14号到达美浓,当家康到达后,三成队离开佐和山城,三成嘅家臣岛左近喺杭濑川击退咗中村一荣同有马丰氏嘅迎击队。

15号,两军喺关原开战,是为关原之战,最初嘅战况对德川军极为不利,直到中午,战况先至有变化,家康派遣一队铁炮队对小早川秀秋作恐吓射击。最终令到小早川秀秋倒戈,向大谷吉继嘅阵地杀去,战况先至有改变,最终东军赢咗呢场仗。

家康喺关原之战取胜后,分封领地,将大多数支持西军嘅大名除封,并安排新领土畀佢嘅支持者,而丰臣家只系得65万石嘅大名。

1603年,家康喺伏见城招请朝廷嘅人士,并且喺二条城就任将军,成立江户幕府,而家康就系江户幕府嘅第一位将军,虽然家康喺1606年将将军嘅位置让给次男德川秀忠,并且以骏府城用嚟隠居嘅地方,但系家康仍然掌握实权,从佢处理冈本大八事件同埋大久保长安事件可见一番。

家康虽然安排秀忠其中一个女千姬同丰臣秀赖进行婚姻,不过家康有意消灭丰臣家。终於方铭寺寺钟起名嘅问题引嚟家康嘅不满,原因系条目写咗啲对德川家唔吉利嘅嘢,於是家康尝试迫使秀赖劝降,但系领内引起好大嘅反弹,终於迫使家康命令所有大名出兵到大坂。1614年12月到爆发大坂冬之阵,不过由於守军嘅反抗强劲,迫使家康用议和嘅方式,成功令大坂城嘅防御力大减。

不过由於大坂城冇意放弃抵抗,而且重新将城外嘅堀重新起过,终於家康第二次出兵,夏之阵入面,虽然丰臣军多次派军队迎击,不过德川军步步进迫,最终喺天王寺冈山之战击败丰臣军,秀赖喺哩场战争中切腹自尽。战后,家康实行一国一城令同武家诸法度等条例,进一步巩固幕府嘅领导地位。

家康喺1616年四月十七喺骏府城病死,享年75岁,佢嘅墓地喺东京都日光东照宫,到佢死后,秀忠先至真正控制江户幕府。

正室:筑山殿(濑名,关口亲永女)

继室:骏河御前(旭姬,丰臣秀吉妹)

侧室:长胜院(阿万之方,小督局,永见吉英之女)

侧室:良云院(阿竹之方,市川昌永之女)

侧室:下山殿(於都摩之方,秋山虎康之女)

侧室:於牟须之方(三井吉正之女)

侧室:於茶阿之方(朝觉院,花井氏之女)

侧室:阿梶之方(英胜院,太田康资之女)

侧室:阿龟之方(相应院,志水宗清之女)

侧室:於万之方(养珠院,正木邦时之女)

侧室:阿夏之方(清云院,长谷川藤直之女)

侧室:阿梅之方(莲华院,青木一矩之女)

侧室:阿六之方(养俨院,黑田直政之女)

侧室:阿仙之方(泰荣院,宫崎泰景之女)

松平信康(1559年—1579年)(母:筑山殿)

结城秀康(1574年—1607年)(母:小督局)

德川秀忠(1579年—1632年)(母:西乡局)

松平忠吉(1580年—1607年)(母:西乡局)

武田信吉(1583年—1603年)(母:於都摩)

松平忠辉(1592年—1683年)(母:阿茶局)

松千代(1594年—1599年)(母:茶阿局)

仙千代(1595年—1600年)(母:阿龟)

德川义直(1600年—1650年)(母:阿龟)

德川赖宣(1602年—1671年)(母:阿万)

德川赖房(1603年—1661年)(母:阿万)

私生子(未确定):铃木一藏(1565年-?)

私生子:永见贞爱(1574年—1605年)(母:阿万)

私生子:松平民部(1582年—1616年)(母:法光院)

私生子:小笠原权之丞(?—1615年)(母:三条氏)

私生子(未确定):土井利胜(1573年—1644年)

长女:龟姬(1560年—1625年)(母:筑山殿)-奥平信昌室

次女:督姬(1565年—615年)(母:西郡局)-北条氏直池田辉政室

三女:振姬(1580年—1617年)(母:良云院)-蒲生秀行浅野长晟室

五女:市姬(1607年—1610年)(母:英胜院)

松平家治-奥平信昌次男、家康之孙

松平忠政-奥平信昌三男、家康之孙

松平忠明-奥平信昌四男、家康之孙

良纯入道亲王-后阳成天皇第八皇子

小松姬(大伦院)-本多忠胜女、真田信之室

满天姬(叶纵院)-松平康元女、福岛正之・津轻信牧室

荣姬(大凉院)-保科正直女、黑田长政室

阿姬(光照院)-松平定胜女、山内忠义室

莲姬(长寿院)-松平康直女、有马丰氏室

国姬(荣寿院)-本多忠政女、堀忠俊・有马直纯室

龟姬(圆照院)-本多忠政女、小笠原忠真室

万姬-{(敬台院)}--小笠原秀政女、蜂须贺至镇室

久松院-松平康元女、田中忠政・松平成重室

净明院-松平康元女、中村一忠・毛利秀元室

名不明-松平康元女、松平忠政菅沼定芳室

二、关于德川家康的日文家训以及德川家的历史

1、一、人の一生は、重き荷を负うて远き路を行くが如し。急ぐべからず。

2、二、不自由を常と思えば不足なし。

3、三、心に望みおこらば困穷したる时を思い出すべし。

4、六、胜つことばかり知りて负くるを知らざれば、害その身に至る。

5、七、己を责めて、人を责むるな。

6、八、及ばざるは过ぎたるに胜れり。

7、人生有如负重致远,不可急躁。以受约束为常事,则不会心生不满。常思贫困,方无贪欲之念。心怀宽容,则能无事长久。视怒如敌。只知胜而不知败,必害其身。常思己过,莫论人非。不及尚能补,过之无以救。

8、这八句话是德川家康一生经历的写照,是他从一个没有领地的领主到整个日本统治者一生坎坷经历的总结。也是他在夹缝中求生存,最终由弱转强的重要原因。

三、德川家康家训介绍.pdf

德川家康家德川家康家训训 1.人生有如负重致远,不可急躁。 2.视不自由为常事,则不觉不足, 3.心生欲望时,应回顾贫困之时 4.心怀宽容,则能无事长久 5.5.视怒如视怒如敌敌 6.只知胜而不知败,必害其身! 7.责人不如责己 88.不及胜不及胜于过之于过之此上八条,是德川家康的家训。毫无疑问,家康使公认的日本战国时代将国时代将""忍忍""字诀领悟到最透彻的人字诀领悟到最透彻的人。纵观其一纵观其一生生,他忍过了今他忍过了今川义元,忍过了织田信长,也忍过了丰臣秀吉。不可以不说,幼年的人质经历迫使他养成异于常人的坚韧的个性。他曾说过,““如果想要想听到鸟的啼如果想要想听到鸟的啼叫声叫声,最好的最好的办法莫若等待它啼办法莫若等待它啼””。他他是一个很愿意等待的人,是一个摒弃浮躁,沉得住气的人。那么,在下且通过其家训看其忍字诀是如何在其一生应用的。 1.1.人生有如负重致远人生有如负重致远,,不可急躁不可急躁。。人生有如负重致远,不可急躁。概括下来,就是戒急用忍。我国有句俗话,忍一时风平浪静,让让三分海阔天空分海阔天空。

其实其实,忍忍一时易时易,忍忍一世难世难。而家康做到了。可哉?原因是他看到了人生不只要负重要负重,更应致远更应致远。父辈早亡的他父辈早亡的他,承载着太多承载着太多松平家的希望。尤其是父亲和祖父皆是死得不明不白不白。这让我想起了龙造寺隆信和宇喜多直家这让我想起了龙造寺隆信和宇喜多直家。都是祖父创出基业而孙子发扬光大,而这些孙子们居然都过过流亡岁月们居然都过过流亡岁月。。只是只是,,家康做过人质家康做过人质。。于是,我们且看第二条。 2.视不自由为常事德川家康简介,则不觉不足视不自由为常事,则不觉不足。家康曾作为两家的人质。史实是这样的“1547年松平广忠与尾张的织田信秀作战,为请骏河的今川义元援助,将六岁的家康送作今川氏的人质岁的家康送作今川氏的人质,,但中途被织田氏所夺但中途被织田氏所夺,,监护在热田有两年之久监护在热田有两年之久(一说被扣在那古屋)。在此期间,其父广忠被自己的近臣暗杀。1549年担任今川军师的太原雪斋指挥七千大军攻陷三河的要冲安祥城并掳获了守将织田信广田信广,雪斋遂跟织田信秀交涉雪斋遂跟织田信秀交涉,成功以信广交换被劫走的松平竹千代成功以信广交换被劫走的松平竹千代((德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便返回冈崎,仅十日又作了今川氏的人质。八岁至十九岁这十二年间,德川家康作为人质住在骏河。”年纪轻轻,就辗转两家为质,不佩服不行不佩服不行。而在这两段时期他所结交的人物而在这两段时期他所结交的人物,也居然都非庸辈也居然都非庸辈。魔王信长魔王信长自且不说,东海道第一弓取的义元也险些上洛成功。可见,年轻的家康已初具王者之气,懂得即使身为质,但心自由。我想那时的他,应该是敏而好学,不耻不耻下问的问的吧。嬴政当年何尝不是如此嬴政当年何尝不是如此? 33.心生欲望时心生欲望时,,应回顾贫困之应回顾贫困之时时心生欲望时,应回顾贫困之时。应该说,1560年桶狭间之战后,德川家康基本摆脱今川氏而独立。这时的他他,未必不想在战国这碗乱粥里谋未必不想在战国这碗乱粥里谋一杯羹杯羹。野望即欲望野望即欲望。但是他忍住了。1562年与织田信长结成同盟。不过,那时的他还年轻时的他还年轻,,由于他求成心切由于他求成心切,,采取采取??ご胧胧て鹆鹆?563年三河国全境的一向宗起义。经过他近一步的攻战,残酷地镇压了起义后,才逐渐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基地。这对于家康来说,是个教训。

让他想起自己也曾困苦潦倒,于是他日后的政策,大多怀柔,而三河的基础也由此越来越坚实此越来越坚实。4.心怀宽容,则能无事长久心怀宽容,则能无事长久。家康被誉为“战国第一忍者”,不是指其忍数高明,而是说他最能忍,而在下认为,人的前提,是要胸怀宽广。所谓“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与织田信长结成同盟之后的天正七年(1579年)七月,织田信长写给家康信长写给家康一封信封信,命令家康很有出息的大命令家康很有出息的大儿子松平信康切腹子松平信康切腹。信康的妻子是信康的妻子是织田信长之女德姬,织田德川清州同盟时为表示友好而成就了两家子女的婚姻,结婚十二年后的此时信康21岁,风华正茂,信长命其切腹,一是以防家康有优秀的继承人的继承人,二是考验家康对自己的忠诚二是考验家康对自己的忠诚。信长的借口就是信康的诸般信长的借口就是信康的诸般““暴行暴行””以以及其母筑山殿里通武田事件。随后,筑山殿被赐死。9月15日信康在二俣城剖腹。对于家康来说,这是沉重的打击。然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奋斗的目标,有担负的使命使命,在构建自己人生的过程中在构建自己人生的过程中,有的需要获取有的需要获取,有的必须捐弃有的必须捐弃。

这样的决择有这样的决择有的非常紧迫,甚至决定了胜败与生死,为了首要的而不得不舍弃次要的,甚至是爱情与亲情。可以想见,信康的切腹,家康悲伤到了极点,但是他也明白在武田信玄信玄、朝仓义景朝仓义景、浅井长政相浅井长政相继灭亡之后继灭亡之后,织田信长对波多野家织田信长对波多野家、荒木村重荒木村重一族族的残酷虐杀是要向天下表示其威势,为了排除异己不择残酷的手段。此时,要保全德川的领国,保全德川家的家臣,牺牲妻子和儿子是迫不得已。此二人的死再次磨练了家康的意志次磨练了家康的意志,,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在后来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在后来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家康能家康能够做出更加敏锐和严峻的判断。大阪之阵后丰臣方彻底灭亡,为斩草除根连秀赖与自己孙女千姬所生的遗子也一并处死。于是,很多人对他的评价是“狡智酷薄薄”,,但家康在做出这种决定时应该也是像考虑筑山殿与信康之死时但家康在做出这种决定时应该也是像考虑筑山殿与信康之死时一样样,,他的他的心也是肉做的,也曾受到过深刻的伤害。而他日后城府之深,概也因受挫无数所致。 55.视怒如敌视怒如敌.视怒如敌。看《德川家康》,几乎绝少看到他暴怒的样子。

中医释义曰,怒,病因学名词。系七情之一。表情因素可影响脏腑气腑气血功能变化功能变化,甚则导致疾病的发生甚则导致疾病的发生。恼怒过度可引起脏腑气恼怒过度可引起脏腑气血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曰“暴怒伤阴”,“怒伤肝”。脏腑气血病变可出现情绪急躁易怒。《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论》》上说上说“血气上逆血气上逆德川家康简介,,令人善怒令人善怒。。”《《素问素问∙举痛论举痛论》》也说也说“怒怒则气上。”由此可见,如可正确对待自己的脾气,也是一种修身养性。家康一生戎马却能活那么久,并被人戏称“老乌龟”,其视怒如敌的态度也应该是很重要的原因视怒如敌的态度也应该是很重要的原因。 6.只知胜而不知败,必害其身!只知胜而不知败只知胜而不知败,必害其身必害其身!!《《旧唐书旧唐书∙裴度传裴度传》》说说““一胜胜一负负,兵家常势兵家常势。””家家康康一生重大战事如下:1560年,桶狭间之战,今川义元战死。元康在旧部支持下重得三河,与织田家结盟,更名德川家康。其后,,与武田家联手灭今川家,夺得远江一国。同时,作为织田家的同盟军,在金崎撤退战,姊归会战中,大显身手。1573年,武田信玄率大军来袭,苦战。

三方原之战,家康大败,幸武田信玄病重退兵。1575年,武田胜赖率军再度来袭。形势危急之际,织田信长率军来援,与织田军联手大胜武田军联手大胜武田军,武田军溃退武田军溃退。1582年,与织田,北条三家联军攻灭武田家,再得骏河一国.本能寺之变后,正游览界的家康急忙归国,专心抚慰来投奔的武田家旧臣.在羽柴秀吉东西奔驰的一年中,家康不声不响把甲斐,,信浓二国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统领三河,,远江,,骏河,,甲斐,,信浓五国,,家康顿时成为了东海的一霸.1584年,小牧长久手之战,击败羽柴秀吉的偷袭一军,羽柴家大将池田恒兴战死.其后,与秀吉言和,更归顺丰臣秀吉,成为丰臣家五大老之一.年,参加小田原城之战后参加小田原城之战后,在秀吉之命下在秀吉之命下,离开旧领地五国离开旧领地五国,得关东八国得关东八国,以江户为居城以江户为居城.江户,即今天日本的东京.1600年,关原会战,家康率领东军诸侯击败石田三成的西军,掌握大权.1615年,攻落大坂城,丰臣秀吉之子秀赖自杀.以上诸战,胜多败少。不过,即便反之,家康也不会像项羽一样,自以为无言江东父老,不肯过江。哪怕吓得大小便失禁,狼狈不堪也要逃回来。

大丈夫安惧死乎?奈何事业未成,宏图未展,此时扑到,岂不惜哉?77.责人不如责己责人不如责己责人不如责己。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责人不如责己,责己不如择己”。意思是说,怪责别人的错误,不如检讨自己的过失。而自责不可太过而自责不可太过,不如不如,选择另选择另一个自己去对人个自己去对人。又有对句曰又有对句曰““责责人之心应责己,恕己之心当恕人。”我想家康应该更乐于“责己不如择己”吧。88.不及胜于过之不及胜于过之不及胜于过之。我更愿意翻译为过犹不及。因为总觉得“不及胜于过之”怪怪的,有冒充古文的嫌疑。然而在大阪落城后,家康为斩草除根连秀赖与自己孙女千姬所生的遗子也一并处死了并处死了。。这算不算过之呢这算不算过之呢?也许在他看来也许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保住江这不过是保住江山的必要措施罢了。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