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甲骨文作文(甲骨文作文破格录取)

七月网1270

一、甲骨文用甲骨文怎么写

1、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

甲骨文作文(甲骨文作文破格录取)

2、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

3、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

4、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

5、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

6、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

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

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

1、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

4、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教科书中的正文(区别于注释和习题等)。

文件的某种本子(多就文字、措辞而言),也指某种文件。

二、用甲骨文写作文

1、今年四川的一位高考考生用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多种古文字写高考作文,对此,不少网友甚至专家惊呼该生是人才,高校应破格录取。

2、“一个研究甲骨文几十年的人,要用甲骨文写两三百字的文章都要花1~2个月”,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古文字专家何山青表示。高考考生却在高考考场上用各种古文字写下一篇近千字的作文,不能不说这位考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然而高考作文约定俗成的字体是简体字,想必这位求学十几年了的考生不会不知道这样的“游戏规则”,他却在写高考作文的时候通篇使用古文字,他的行为或多或少有标新立异、投机,甚至作弊的嫌疑。

3、高考录取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对破格录取必须慎重,一个在考试试卷上用“非主流文字”写作文的考生即便再有才能,也不应被破格录取,因为如果破了这个例,无疑会助长一些考生在高考考场上投机的风气,说不定,往后高考答题卷上会出现满族文字、壮族文字甚至“火星文字”等等令阅卷老师一头雾水的字样,那样不仅给阅卷工作带来极大不便,而且无异于考生在答题卡写上自己大名之类的作弊行为。

4、近年来,破格录取的新闻在高考录取工作中层出不穷。因为文学造诣极深,少女作家蒋方舟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江苏青少年发明家”刘峰的高考成绩只有266分,最终却被南京信息技术学院破格录取;因为对濒危植物虎颜花长期研究,华师附中考生吴彬旋虽然高考分数低于重点线,但还是被中山大学破格录取……这些学生被破格录取,都不是他们在高考这种讲究原则、注重踏实的场合哗众取宠、标新立异而得到高校的青睐。

三、高考甲骨文作文

1、今年四川省的语文高考(论坛)题作文为《熟悉》,但有一名考生却用大多数人都极不熟悉的古汉字写了一篇作文。17日晚,某网站上出现“四川惊现甲骨文作文”一帖,令网友惊叹不已。

2、17日晚上8点36分,“国学数典”论坛网站上出现一篇名为《高考阅卷花絮:四川惊现甲骨文作文》的帖子,发帖者名为“dzjimagine”,好似一名在现场阅卷的老师,发帖称当日在语文组发现了“阅卷以来的最劲爆花絮”——一篇用古文字书写的作文《熟悉》。

3、“dzjimagine”说,发现该作文的是语文一组的作文阅卷老师,他随后向阅卷组组长报告;由于高考没有规定不准用古文字书写,所以阅卷组组长只有向语文监察组报告;而质检组的第一反应仍是茫然。

4、“由于高考阅卷禁止拍照、禁止将相关材料带出阅卷场,所以我当时并没能拍到作文的照片(估计有作文组的老师已经悄悄拍过)。经过粗略察看,这篇作文主要用了甲骨文、青铜铭文、大篆等古文字字体,书写十分工整,字体非常标准。”该网友还说,这件事立即在语文阅卷组引起不小的震动,当晚6点左右当天的阅卷工作结束后,有老师向语文质检组打听这篇作文的评分情况,质检组的回答是,他们已经跟四川大学的某古文字专家联系过了,请这个专家尽快将这篇作文的文字翻译成简体字,然后再评定作文的水平。

5、记者注意到,发帖后短短一个小时就有不少网友跟帖。记者在这些跟帖中发现大家普遍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这考生“太牛了,人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该考生应该在艺术考场发挥才能”。

6、是否真有这样的“天书”作文?记者连续询问了三名阅卷老师,均表示“是听大家在议论此事,但没有见过那份试卷,不知道写了些什么。我们有规定,不能对外透露信息”。但一名语文组阅卷老师透露,此事千真万确,因为他有一个朋友就在发现“古汉字作文”的那一组阅卷,该朋友亲眼见到这篇作文。朋友告诉这位阅卷老师,这篇作文几乎是写满了作文区域,大约有800字,写得很工整。“我那朋友对这方面略懂,一看就晓得是甲骨文之类的古文字,但无法读懂其中的确切意思。”

7、然而,记者分别致电多位研究古文字的专家教授,均表示“没有听说此事,也没有被邀请”。

8、记者19日晚联系此次语文阅卷组的组长、川师大文学院院长李诚,他只说了一句“我不晓得这个事情”就挂掉电话。而四川省招生考试院的周主任此前在接受电视媒体记者采访时说:“这个事情你们媒体没有必要了解。假如有这个事情,如有必要,会向媒体通报”。

9、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古文字专家何山青说,如果真有学生用古文字写出了800字的文章,他觉得了不起:“古文字不如现代汉字多,很有限,但甲骨文等古文字还是能写出文章。我只见过古人用甲骨文写的文言文,最多400字;一般来说,用古文字写800字的文章至少都需要一个月时间。”

10、何山青对记者作出三种猜测:一是该学生对古文字非常感兴趣,加上考试之前做过准备,所以能在考试时写就作文;二是考生对古文字有一定的了解,利用一些偏旁拼凑出一些古文字,但文章并不成形;三是该考生根本不懂古文字,是乱画的,但看起来很像是古文字。

11、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专家胡光伟老师表示,如果此事真的存在,恰恰表现了“90后”的显著特点:喜欢展现自我,不会考虑太多;但如果真是表现得有些过头,则有恶搞的嫌疑。据《成都晚报》

12、专家认为用古文字写高考作文不可取部分老师建议高考作文应“必须使用简体字”连日来,“高考作文中有考生用甲骨文写作”的消息备受社会关注。记者昨日(21日)从部分语文阅卷老师处证实:在阅卷组的总结会上,阅卷组组长通报了有关这篇高考作文的评分情况,专家发现里面有甲骨文、金文,还有小篆,因为偏题,得分偏低。

13、另外,因这篇“古文字高考作文”,还引出了另一个问题———高考作文是否能用古文字,高考阅卷规则里是不是应该加上“必须使用简体字”。

14、目前,高考试卷已经进入了最后的统分阶段。已经解散回家的阅卷老师们对这篇“古文字”作文都还是印象深刻。

15、成都中心城区一位阅卷老师告诉记者,在阅卷组的总结会上,阅卷组组长通报了有关这篇高考作文的评分情况。“专家委员会的专家都看了,通过翻译后,他们发现这篇作文虽然是以《熟悉》为题,但内容却离题很远。”最终,专家们给出的分数并不高,“大概就只有几分”。

16、另一位阅卷老师也证实:“是在会上说了,就是偏题了,得分偏低。但具体多少分会上没有通报,作文内容到底写了什么,也不得而知。”据这位阅卷老师介绍,他就在发现“古文字作文”的那个阅卷小组,后来,阅卷小组费了很多劲,找了一些专家来翻译,发现里面有甲骨文、金文,还有小篆。后来,组里看了翻译后的文章的一位阅卷老师说,那篇作文“完全文不对题”,让人看不懂。

17、“高考作文的关键是考察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不是考文字学,判定标准还是要看文章本身的架构和表现力。”一位作文阅卷老师称,虽然自己没有看过这篇作文翻译过后的文字,但是从阅卷组给出的意见上来看,是行得通的,“作文阅卷也应该如此”。

18、对此,语文阅卷组组长李诚拒绝接受记者采访。但对这篇作文得分不高的事并没有否认。“高考作文有一套严格的规定。标准定了,就不允许争议和修改。”

19、古文字专家:甲骨文写两三百字文章要用一两个月

20、记者随后采访了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文字学会会员何崝。据何教授介绍,目前川内研究甲骨文的专家也不多,大概都集中在四川大学古文字研究室。对于有考生用甲骨文来写高考作文,何崝表示怀疑。

21、“我们一个研究了甲骨文几十年的人,要用甲骨文写两三百字的文章至少都要花1~2个月,一个高中生能有这样的水平,简直不可思议。”何教授表示,由于目前甲骨文只有1000多个字,且现代汉语里很多字都没办法在甲骨文中找到对应的。以作文题目《熟悉》为例,“熟”还能勉强用“孰”字来代替,但“悉”字就是甲骨文中没有的。要用甲骨文表达现代的语言,几乎是不可能的,特别是要在那么短的时间之内。

22、为此,他推测这篇作文里可能只有少量字是用甲骨文写的,其他字可能采用的是其他古文字。“要么,就是考前记了一些古文字,然后随意地、文不对题地套上去。”何教授认为古文字书写起来比简体字要费时得多。

23、何教授表示:“由于古文字研究的应用性需求不多,现在学古文字的学生也越来越少了。这个学生或许是一个学习古文字的好材料,适合做研究。”

24、语文老师:简体字写作文应纳入评分标准

25、对于这篇作文,网络上一派感叹之声。不少网友认为这名考生很有才华。“能认识那么多古汉字,早就已经达到了研究生水平。”

26、但更多的高中和大学语文老师则持否定的态度。成都七中一位语文老师表示,高考阅卷的规则中确实没有“必须使用简体字书写”的规则,但是约定俗成的字体就是简体字。在国家的任何正规文件、通知、出版物上,也都是用的简体字。“作文,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写作功底,想用这种方式(古文字)为自己多挣分,很难!”“那么多年来还是头一次有这样的事。这也是一个信号,或许高考阅卷规则中该增加这么一条。”这位老师认为,出现这篇古文字作文后,今后会不会有考生用“火星文”“外文”来写作,如果阅卷老师都得找个专家来翻译,那阅卷成本就太高了。

27、石室中学一位语文师也建议,中、高考评分规则中应该加入“必须使用简体字”这一项。这样,也让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更有指导性,更强调学生们的规范书写。

28、“进入大学后再发挥一下这些特长就好了,在高考这么严肃的时候,还是不可取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一位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全国各地的高考规则中都没有明确指出要求书写简体字。这确实让考生钻了空子。往年,有考生在作文中写了大段的英文,也没有得到好的分数,因为这样就颠覆了汉字的纯粹性。“引用可以,但直接用这些文字来代替简体字,就不应该了。毕竟作文是一个纯文学的秀场,那些企图以文字本身获高分的考生,就应该给零分。”

29、对于这些老师们的建议,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高考的阅卷工作已经结束,已进入最终的统分阶段,至于明年是否会加入这部分,还要等有关部门会商后,于明年的高考规定中向社会公布。

30、近日,高考作文用古文字写作的消息在网络飞快地传播着,一时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网友们把这篇作文称为今年的“最牛高考作文”,写作者被大家封了一个很有90后特色的名字———“古文字达人”。

31、附:小黄高考后摹写的古文字作文

32、作者小黄高考后摹写的古文字作文(第一页)普老师提供

33、(普老师按小黄摹写版本释读而成,文中错误未作修改)

34、大雁因为熟悉了学飞过程中失败的艰难和飞入天空时的成功的喜悦,因此它不畏困难而直追成功,它看惯成与败;美丽的花儿因为了解种子破土而出时的困难和花开时的绚丽,因此它有不畏艰难永不放弃的心态,追逐成功,只因它熟悉成败;河流因为熟悉集成江海丰厚自己的过程中可能面对的困难和流入大海时的博大,因此它有生命不止追逐不止的心态,追逐成功,只因它熟悉成与败。

35、熟悉成与败能使大家对生命更加尊重,对生活更有希望,对自己更有信心。看惯成败,能使大家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知。面对失败,不放弃自己;面对成功,能使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我们应当以一种熟悉而平常的心态,来追求美好未来。

36、以失败为常,更能深知自己的人生重要与意义。一个人在生命大道上不可能一路通畅,没有失败与困难。面对失败,十分多的人丧了面对它的勇气,从而对生命丧失希望,对自己丧去信心,对自己的人生意义生出不自信的心态。在此时,如果一个人能熟悉失败,看惯失败,便决不会因此而悲观厌世,他会寻求出自己失败的原因。因为年看惯成功和失败,他会相信自己的人生重量,会在自己失败的位置上抓起成功的尘土。熟悉的人会将失败当作取得成功的基石,自己的人生更是在一次次失败中不断丰厚起来的。以失败为常的人,对自己追梦的过程中出现的失败能以最乐观的心态面对。

37、熟悉成功的人更能认知自己的位置,熟悉成功是任何一个人都想努力达到的一种状态,因此,自己要想成功,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追逐,不断更新自己。看惯成功的人,不会因一时的成功而忘了自己,反而会有更加深入的求知欲,熟悉自己的位置。当今社会竞争惨烈,能真正取得成功并长期成功的人,都能熟悉自己所处的位置,对社会潮流有熟悉的认知,熟悉成功,明白成功者是处于潮流之端的。作为个人是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该如此。中华民族因熟悉过去的失败,才能以永不放弃的强大的民族自信心,不断走向民族复兴之路;中华民族更因为熟悉了改革成功,才能不断地认知自己进而取得振兴。

38、熟悉成与败,能使个人成功,更能使一个民族永远立于世。

39、此作文应偏题最后因“苦劳”斩获6分。

关于甲骨文作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