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何涛钻研螺蛳粉24年成非遗传承人,他对美食有怎样的热爱
1、在接受采访时,这名男子表示想让全世界爱上这种美味,由此可以看出他对这种美食有着非常浓烈的感情。
2、螺蛳粉作为广西特产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在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广泛流传,柳州螺蛳粉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独特的加工工艺,享誉中外。螺蛳粉是以广西柳州地区特有的米粉为原料,辅以酸笋、腐竹、木耳、花生、辣椒等配料制成的粉制食品。
3、广西何涛钻研螺蛳粉24年成非遗传承人。
4、广西柳州的何涛在9岁时就开始学习做酸辣粉,因为父母是当地最早的那批酸辣粉摊主,因此在大学之后受到父母的影响,就选择回乡创业,他成为了全柳州第1个将螺蛳粉摊变成连锁店的人,钻研螺蛳粉24年成为非遗传承人。在接受采访时,这名男子表示有信心让全世界爱上螺蛳粉。他的工匠之路象征着广大螺蛳粉手工匠人对螺蛳粉的辛勤付出和创新创业的热情。
5、在多年以来,他用工匠般精益求精的执着精神,立志将柳州螺蛳粉打造成国民美食,以匠心为底蕴,以技巧做传承,用工匠精神为螺蛳粉产业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为了更好的坚守自己的初心,他在生活中全身心的投入到螺蛳粉的研发之中,这也是因为他对美食有着极度的热爱。
6、螺蛳粉主要由螺蛳、花生、酸笋、木耳、香菇等组成。米粉入口爽滑滑嫩、酸辣可口、开胃下饭、解腻。特别添加了螺蛳粉特有的“螺蛳”味道令人回味难忘。柳州螺蛳粉(辣肉)已成为广西一张闪亮名片。何涛在此之前曾经一度担心这项手艺传承困难,目前看来他的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二、男子钻研螺蛳粉24年,成非遗传承人!螺蛳粉的魅力在哪里
1、在广西柳州有一名男子,在9岁的时候就学做螺蛳粉。而且他的父母也是在他们当地是最早的螺蛳粉摊主,他在毕业之后就成了把螺蛳粉摊变成连锁店的第1个人。而且在全国开了近300家的门店,也教了2000多名的徒弟。他的螺蛳粉做的非常好,所以在2014年就成为了螺蛳粉技艺的非遗传承人,他也是在推动螺蛳粉变成国民美食。
2、螺蛳粉在前段时间经常登上热搜,其实螺蛳粉并不是山珍海味。只是一碗平平无奇,但是却让人吃了之后能够朝思暮想的美食。螺蛳粉里面会有酸笋的味道,有些古怪,但是米粉配合着螺蛳粉汤。会口感很酸爽,还有炸腐竹,也是让很多想要进行尝试的人因此圈粉。螺蛳粉其实也是广西非常有地方特色的一道美食,它的风味是非常独特的,有辣、酸、鲜、烫、爽。
3、尤其是米粉非常的软滑爽口,搭配木耳、花生、酸笋、油炸腐竹,配料非常的浓郁。有一些酸辣味和汤水调和,所以螺蛳粉汤也是非常鲜美、奇特的,吃起来非常的酸爽。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非常热爱螺蛳粉的,但是也有些人对于螺蛳粉是非常抗拒的。因为对于这些人来说,觉得螺蛳粉有一种独特的臭味,也是没有办法去理解的。
4、但是对于喜欢吃螺蛳粉的人来说,这是一种独特的美味,而且吃了之后就会让人停不下来。螺蛳粉之所以会有一些臭味,是因为里面的酸笋是通过发酵的,所以就会有一股独特的味道。虽然闻起来有些臭,但是这种食物经过发酵之后,对于人们的消化和吸收是有帮助的。因为在发酵之后微生物已经预先消化了,这样会比食物原来更容易去吸收和消化。
三、抖音公布14省份非遗名片:螺蛳粉成广西非遗名片
抖音公布14省份非遗名片:螺蛳粉成广西非遗名片
抖音公布14省份非遗名片:螺蛳粉成广西非遗名片,非遗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多数非遗文化都具有区域性的特点,不同区域造就不同的非遗项目。而这些非遗项目也逐渐成为区域的“特色名片”。
6月12日,抖音发布非遗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10日,抖音上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关视频数量超过1.4亿。14个省份的代表性非遗项目获赞均超过1000万次,其中,天津相声获赞1亿次,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以6877万次点赞,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具代表性的非遗名片。
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常常通过笑话、滑稽问答、说唱等形式引起观众发笑。由于其趣味性接地气以及当代相声演员的推动,相声逐渐成为一种流行文化。而天津相声更是人尽皆知,2008年就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与天津相声曲艺类非遗项目不同,广西的代表性非遗项目是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抖音上#柳州螺蛳粉话题的播放量已经超过5.3亿次,#柳州螺蛳粉文化话题也是达到8863.4万次播放,柳州螺狮粉制作技艺作为广西的非遗名片当之无愧。
非遗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多数非遗文化都具有区域性的特点,不同区域造就不同的非遗项目。而这些非遗项目也逐渐成为区域的“特色名片”。报告显示,14个省份的代表性非遗项目在抖音上获赞过千万。其中,天津相声获赞超过1亿次,位居首位;安徽黄梅戏和陕西秦腔分别以获赞7772万次、7381万次位列第二位第三位。
此外,苏绣为江苏最具代表性的非遗名片;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在抖音上被点赞2081万次,是福建省最受欢迎的非遗项目;唢呐艺术为河北省最受欢迎非遗项目;越剧在浙江最受欢迎;河南坠子被点赞1115万次,成为河南非遗名片;湖北大鼓以1091万次点赞成为湖北省最受欢迎非遗项目……
抖音在非遗推广、保护、传承方面持续投入。此前,抖音启动了"非遗合伙人计划"、"看见手艺计划"等项目,大力扶持非遗内容,使得抖音上的非遗内容迎来爆发式增长。据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抖音上国家级非遗相关视频数量增长188%,累计播放量增长107%。濒危非遗项目在抖音获赞超过1亿次。
据悉,6月11日到6月17日,抖音还将在天津、北京、四川、贵州、浙江五地发起五场"非遗奇遇记"主题接力直播,网友可以跟随京剧、独竹漂等非遗传承人的`镜头,通过抖音直播云赏全国非遗绝技。
6月12日第16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抖音发布非遗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10日,抖音上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关视频数量超过1.4亿;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抖音涵盖率达97.94%。
在抖音“非遗合伙人计划”、“看见手艺计划”等助力下,过去一年,抖音上的非遗内容迎来爆发式增长。据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抖音上国家级非遗相关视频数量增长188%,累计播放量增长107%。
国家级非遗项目覆盖97.94%,抖音成视频版非遗百科全书
报告显示,根据相关视频播放次数排序,相声、象棋、京剧入选抖音最受欢迎十大非遗项目前三名。紧随其后的是黄梅戏、豫剧、狮舞、剪纸、秧歌、越剧和秦腔。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京剧、黄梅戏、豫剧、越剧、秦腔因获赞数排名前列,入选抖音最受欢迎五大传统戏剧;唢呐艺术、陕北民歌、古琴艺术、儋州调声、南音入选抖音最受欢迎五大传统音乐;剪纸、竹编、木雕、石雕、泥塑则入选最受欢迎五大传统美术,其中剪纸在抖音获赞超过1.3亿次。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有一小部分因时代变迁、多元文化冲击、后继无人等面临濒危境地,急需保护。这些濒危非遗通过抖音等短视频平台重新获得关注。报告显示,濒危非遗项目在抖音获赞超过1亿次。
用潮州方言演唱的古老地方戏曲剧种潮剧、俗称“维扬戏”“扬州戏”的扬剧、流行于粤方言地区的剧种粤剧,入选抖音最受欢迎十大濒危非遗项目前三名。其中,潮剧在抖音获赞超过1589万次。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