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智五猜是什么意思
1、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老娘也不消得三智五猜,只一智便猜个十分。”
2、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中兔排行老四,三至五之间是四,所以:
3、五内俱崩、五月披裘、五侯七贵、五陵英少、五斗折腰、三智五猜、三尸五鬼、
4、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5、令:命令;申:表达,说明。多次命令和告诫。
6、相传古代统治者设三老五更,以尊养老人。
7、泛指烹饪之事。也指各种肴馔。同“三汤两割”。
8、三、五:表示大概数量;载:年。指多年。
9、原形容祭品丰盛。现形容食物丰富美好。
10、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原为传说中我国远古的部落酋长。后借指远古时代。
11、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12、①指东南方的三条江与太湖流域一带的湖泊。②江河湖泊的泛称。
13、三台:原指星名,这里指尚书、御史、谒者;五马:用五匹马驾车,指太守。原指居三台或太守之位。后比喻达官显宦。
14、三风: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作风;五气:官气、暮气、阔气、傲气、娇气。指一些工作人员的作风和习气。
15、珠算口诀。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索。
16、满意请采纳哦,采纳后系统奖励你5财富值。
17、三番五次番:遍数。一再,多次。
18、三坟五典相传为我国最早的古籍。
19、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20、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原为传说中我国远古的部落酋长。后借指远古时代...
21、三令五申令:命令;申:表达,说明。多次命令和告诫。
22、三牲五鼎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
23、三下五除二珠算口诀。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索。
24、三智五猜比喻用尽心思,多方猜测。
25、三差五错泛指差错。常指意外的事故。
26、三江五湖①指东南方的三条江与太湖流域一带的湖泊。②江河湖泊的泛称。
27、三贞五烈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同“三贞九烈”。
28、三年五载三、五:表示大概数量;载:年。指多年。
29、三山五岳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30、七相五公】所举皆汉代公卿,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
31、日诵五车】一天诵读好多书。五车,形容书多。
32、三差五错】泛指差错。常指意外的事故。
33、三江五湖】①指东南方的三条江与太湖流域一带的湖泊。②江河湖泊的泛称。
34、[释义]举:做事。做一件事同时得到两种好处。
35、[语出]《战国策·秦策》:“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是以富民……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
36、[正音]得;不能读作“děi”或“de”。
37、[用法]常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二、挨三顶五是什么意思
1、问题一:挨三顶五是什么生肖?兔子
2、问题二:单人骑马走过场,挨三顶五伴猪行这句话指的是什么生肖西游记里面的白龙马,猪八戒,还有孙悟空
3、问题三:表示人多的成语有什么?络绎不绝,人来人往,万人空巷,熙熙攘攘
4、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摩肩接踵门庭若市川流不息趋之若鹜
5、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川流不息门庭若市络绎不绝挥袖成云万人空巷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千军万马人来人往
6、络绎不绝,人来人往,万人空巷,熙熙攘攘过江之鲫
7、问题四:路路续续是什么意思陆陆续续(lù lù xù xù)
8、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自一炮以至三十七炮,内中虽陆陆续续,并未十分间断;此时忽停多时,这是何意?”示例:这样~,东挪西凑牵扯不清,根本是一盘糊涂帐。高阳《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反义词:挨三顶五
9、问题五:带有五的成语【五步成诗】唐史青能五步成诗。后用以比喻才思敏捷。
10、【五百年前是一家】上祖本是同一宗族。指同姓相称,拉攀关系。
11、【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形容亭台楼阁之多。
12、【五彩缤纷】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13、【五彩斑斓】五彩:指青、黄、赤、白、黑五色。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
14、【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15、【五藏六府】指体内全部器官。五藏:心、肺、脾、肝、肾。六府: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亦作“五脏六腑”。
16、【五尺竖子】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同“五尺之童”。
17、【五尺童子】五尺:古代尺短,所以以五尺指儿童的身高。泛指儿童。
18、【五尺微童】五尺:古代尺短,所以以五尺指儿童的身高。泛指儿童。
19、【五尺之童】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
20、【五尺之僮】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同“五尺之童”。
21、【五斗解酲】酲:喝醉了神志不清。以五斗酒来解酒病。比喻非常荒谬。
22、【五毒俱全】五毒:多指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指违法乱纪,各种坏事都做。
23、【五冬六夏】犹言不论寒暑。不管什么时候。
24、【五窦联珠】五窦:唐代窦氏五兄弟。指人兄弟都善作文。
25、【五短三粗】形容人身材矮小但很粗壮。
26、【五大三粗】形容人高大粗壮,身材魁梧。
27、【五典三坟】犹言三坟五典。泛指古代典籍。
28、【五帝三皇】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原为传说中我国远古的部落酋长。后借指远古时代的帝王。
29、【五斗折腰】五斗:五斗米,指微薄的官俸;折腰:弯腰行礼。为微薄的俸禄而对上级卑躬屈膝。
30、【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31、【五方杂处】五方:东南西北中,泛指各处;处:住。形容大城市的居民,从什么地方来的人都有。
32、【五方杂厝】指各地方的人杂居一处。形容居民复杂。
33、【五谷不分】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34、【五谷不升】庄稼不生长。指灾荒之年。
35、【五谷不熟,不如稗】:象稗的草,结实如小米;稗:稗子。比喻条件素质再好,如果最后不能有所成就,那就还不如素质条件差的。
36、【五l大夫】l:公羊。特指春秋虞有贤才的大夫百里奚。
37、【五谷丰登】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38、【五谷丰稔】五谷:指稻、黍、稷、麦、菽,泛指农作物;稔:指庄稼成熟。形容年成好。
39、【五谷丰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同“五谷丰登”。
40、【五鬼闹判】许多小鬼戏弄判官。剧目名。旧时也比喻居上位者被对自己不满或轻蔑的人所戏弄。
41、【五更三点】五更:古代一夜区分为五更,五更为早四点至六点。五更的第三点,约是早五点十分左右。
42、【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43、【五花八门】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44、【五花大绑】先用绳索套住脖子,又绕到背后反剪两臂的绑入方式。
45、【五侯九伯】五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九伯:九州之长。泛指天下诸侯。
46、【五合六聚】比喻屡次聚合到一起。
47、【五黄六月】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48、【五侯蜡烛】用以形容豪门权势的显赫景象。
49、【五湖四海】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50、【五花杀马】毛色凋落的马。比喻年老体衰。
51、【五荤三厌】五荤:佛教忌食的五种蔬菜,即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茗葱;三厌:道教忌食的三种肉:即雁、狗、乌龟。泛指饮食的禁忌。
52、【五积六受】形容不便活动,只能呆......>>
53、问题六:含有三的成语,三是概数捱三顶四挨:通“挨”,挤进。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54、捱三顶五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55、避君三舍舍:古代计量单位,1舍=30里。指退让和回避
56、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57、不三不四形容不正派或不象样子、不伦不类
58、颠三倒四形容神志不清或说话、做事没有次序,错误百出
59、丢三落四形容做事马虎粗心或记忆力不好而顾此失彼
60、金人三缄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61、九流三教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62、径一周三径:圆的半径;周:圆的周长。即圆的半径与圆的周长比为1:3,比喻两者相差很远
63、两意三心心里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犹豫不决或意见不坚定
64、连中三元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
65、六臂三头比喻人的本事非凡,神通广大
66、六街三市六街:唐代长安城中的六条大街;市:集市。泛指大街小巷
67、巴三览四比喻说话拉扯,没有中心。
68、半夜三更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69、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70、草庐三顾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71、朝三暮四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72、垂涎三尺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
73、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
74、此中三昧三昧:佛教用语,梵文音译词,意思是“正定”,即屏绝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门修养之法。比喻这里面的奥妙之处。
75、倒三颠四形容言行无条理或神智不清,精神恍惚。
76、得其三昧三昧:梵语,意为正定。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专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熟知精义。
77、低三下四形容态度卑贱低下也指工作性质卑贱低下。
78、鼎足三分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79、鼎足而三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80、读书三余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81、二三其德二三:不专一。形容三心二意。
82、二三其意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83、二桃杀三士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而死。比喻借刀杀人。
84、虎生三子,必有一彪比喻众多子女之中,一定有一个超群出众的人。
85、红日三竿指天已大亮,时候不早。
86、颊上三毛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
87、喙长三尺喙:嘴。嘴长三尺。形容人善于辨说。
88、狡兔三窟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89、九烈三贞贞:贞操;烈:节烈。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
90、举一反三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91、犒赏三军犒:以财物或食物慰劳、鼓励。三军:春秋时称中军、左军、右宫为三军;后统称军队。现指陆、海、空三军。指奖赏、慰劳军队将士。
92、拉三扯四指谈话或议论牵扯无关的人或事。
93、利市三倍形容买卖得到的利润极多。
94、两面三刀比喻耍两面派手法,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95、屡次三番许多次。形容反复多次。
96、六韬三略《六韬》、《三略》:都是古代的兵书。后泛指兵书、兵法。
97、问题七:带三成语有哪些三十而立、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