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最早的戏曲剧目是什么
我国最早的戏曲剧目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二、中国最古老的戏剧是什么
1、昆剧,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昆剧曾经有"昆山腔"、"昆调"、"昆曲"、"南曲"、"南音"、"雅部"等各种不同的名称。
2、一般而言,着重表达戏曲声腔时用昆山腔,表达乐曲、尤其是脱离舞台的清唱时用昆曲,而将指表演艺术的戏曲剧种,则称做昆剧。
3、昆剧是只采用昆腔这一单一声腔演故事的剧种。一般而言,着重表达戏曲声腔时用昆山腔,表达乐曲、尤其是脱离舞台的清唱时用昆曲,而将指表演艺术的戏曲剧种,则称为昆剧。
4、昆曲最早起源在元朝末期(14世纪中叶)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它产生于苏州昆山一带。戏剧系统一直属于南戏派,刚开始地域之局限在苏杭地区,后来,到了万历末年才开始流入北京。
5、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昆曲成为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如说我们的国粹“京剧”。因此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6、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具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昆曲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昆曲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尤为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在语言上,它分为南昆和北昆。
7、昆曲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比如说昆曲经典《牡丹亭》,可以说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这是因为昆曲极高的艺术文化内涵,中国的很多戏剧都受过昆曲的影响。
三、我国最早的表演艺术是什么
1、这些士中当然也有口把式,以出谋划策、能言善辩的说客为特征,但更多的是身怀奇技异巧或勇力过人的大力士。这些就为杂技艺术的正式形式。
2、经过魏晋南北朝160多年的大动荡和民族文化的大融汇,至公元589年隋代统一中国,杂技艺术已经极为成熟,至唐代成为宫廷和民间共盛的艺术。
3、北宋的首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南宋的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市)有了各种街坊、市场的演出场所,当时称瓦子乐棚。杂技、舞蹈、武艺、说唱各种形体表演艺术,同场献艺、互相观摩,无疑对中国独特的戏曲艺术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而元代在元杂剧中因为当时的戏剧艺人和杂技艺人同场献艺,并在元代鼎盛成熟起来,研究者认为,“杂剧”所以有此名称。
4、明清两代杂技与舞蹈等传统表演艺术很少在宫廷演出。清代杂技艺人进一步沦落江湖。但戏曲却勃兴起来,形成以武戏为主的繁荣景象。清代杂技艺人生活凄苦,在艰难的环境中,保持和发展了自己的艺术,“蹬技”和“古彩戏法”都有了新的创造,“耍坛子”、“剑、丹、丸、豆”系列幻术,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5、汉代百戏,指流行于两汉的各类竞技、杂耍、幻术以及乐舞、俳优戏和动物戏等。当时,并没有“汉代百戏”的叫法,而是多半沿袭秦朝的称法,叫作“角抵”,如“角抵戏”、“角抵奇戏”、“角抵诸戏”、“角抵百戏”等。“汉代百戏”是东汉以后对上述不同艺术表演形式的统称。由于百戏实际上是以杂技为主导的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串演,所以后人也习惯把百戏看成是今天杂技的前身。秦王朝大规模地将民间技艺集中于京城,并作为宫廷娱乐的一部分,极大地刺激了各种技艺的相互交流和水平的提高。而百戏真正的兴盛,则是出现于西汉武帝时期。汉武帝还专门设立了统管宫廷宴飨时演出的倡优伎乐的机构------乐府。《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每破诸侯,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以至咸阳“妇女倡优,数巨万人;钟鼓之乐,流漫无穷”。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西域各国使节纷至沓来,带来了西域幻术与方物,大大丰富了百戏内容,并与传统的技艺相结合,推陈出新,使汉代百戏的表演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6、如今,在竞技场上,我们可以看到类似汉代百戏的倒立、顶碗、杂耍、驯兽;在歌舞台上,我们可以看到汉代百戏中舞女们优美的舞姿和小丑诙谐的表演……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