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口转内销会计核算及账务处理
出口转内销指原来已经出口到外国的情况下,由于各种原因,经由各种渠道返回本土销售。很多会计人员不知道出口转内销该如何处理,今天深空网为大家总结了出口转内销的相关知识,大家一起来学习吧!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逾期没有收齐相关单证的,须视同内销征税。
本年出口货物单证不齐,在本年视同内销征税。
冲减出口销售收入,增加内销销售收入。
按照单证不齐出口销售额乘以征税税率计提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按照单证不齐出口销售额乘以征税税率计提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按照单证不齐出口销售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冲减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按照单证不齐出口销售额乘以退税率冲减免抵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红字)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红字)
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二、我想请问下,出口货物转内销,账务怎么处理啊
1、冲减原出口销售收入,增加内销销售收入,计提销项税
贷:应交税金——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业应交纳的各种税金,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个人所得税等。
小企业交纳的印花税、耕地占用税以及其他不需要预计应交数目的税金,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设置以下明细科目:
(一)应交增值税小企业应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内,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并按规定进行核算。
小规模纳税人只需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不需要在“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中设置上述专栏。
本规定中以下各项除特别注明外,均指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小企业的情况:
1、国内采购的物资,应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当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购入物资发生的退货,作相反会计分录。
2、接受投资转入的物资,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投资各方确定的价值,借记“材料”等科目,按其在注册资本终所占有的份额,贷记“实收资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科目。
3、接受应税劳务,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当计入加工、修理修配等物资成本的金额,借记“生产成本”、“委托加工物资”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4、进口物资,按海关提供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进口物资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5、购进免税农业产品,按购入农业产品的买价和规定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买价减去按规定计算的进项税额后的差额,借记“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6、小规模纳税人和购入物资及接受劳务直接用于非应税项目,或直接用于免税项目以及直接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其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计入购入物资及接受劳务的成本,不通过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核算。
7、销售物资或提供应税劳务(包括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等),按实现的营业收入和按规定收取的增值税额,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
“应付利润”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实现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发生的销售退回,作相反会计分录。
8、有出口物资的企业,其出口退税按以下规定处理:
(1)实行“免、抵、退”办法的生产性小企业,按规定计算的当期出口物资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计入出口物资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贷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按规定计算的当期应予抵扣的税额,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因应抵扣的税额大于应纳税额而未全部抵扣,按规定应予退回的税款,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收到退回的税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2)未实行“免、抵、退”办法的小企业,物资出口销售时,按当期出口物资应收的款项及按规定计算的应收出口退税的合计金额,借记“应收账款”等科目,按规定计算的不予退回的税金,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按当期出口物资实现的营业收入。
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规定计算的增值税,贷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收到退回的税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9、企业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作为投资、集体福利消费、赠送他人等,应视同销售物资计算应交增值税,借记“在建工程”、“长期股权投资”、“应付福利费”、“营业外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按规定收取的增值税,借记“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1、购进的物资、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购进物资改变用途等原因,其进项税额应相应转入有关科目,借记“管理费用”、“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2、本月上交本月的应交增值税,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13、月度终了,将本月应交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额自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或转出多交增值税)转入本科目(未交增值税)。结转后,本科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抵扣的增值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交税金
三、出口转内销的账务处理!
冲减出口销售收入,增加内销销售收入。
按照单证不齐出口销售额乘以征税税率计提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对不符退税规定、退税凭证不全或其他原因造成无法退税的,应调整出口销售成本,须办转内销手续。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收入除以(1+征收率)*征收率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红字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消费税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外销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此种方法对于学生能够准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
(1)所谓业务链法就是指根据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会计分录之间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
(2)此种方法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比较有效,特别是针对于容易搞错记账方向效果更加明显。
所谓记账规则法就是指利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进行编制会计分录。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