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2014年国考行测答案(2014年国考行测答案言语)

七月网3850

一、2014国考行测分值分布情况

行测试卷各部分分值:1、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共40个题目,每个题目0.6分,共计24分; 2、数量关系部分,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 3、判断推理部分,总共35个题目,图形推理每个题目0.5分,定义判断每个题目0.8分,类比推理每个题目0.5分,逻辑判断每个题目0.8分,共计23.5分; 4、常识部分,总共25个题目,每个题目0.5分,共计12.5分; 5、资料分析部分,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

2014年国考行测答案(2014年国考行测答案言语)

每次考试每个题型的分数都是不固定的,而且也不公开答案和分值,因为会根据整体微调模块的分值,基本都在0.8-1分左右哦。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二、2020年国考行测备考:巧解年龄问题

近年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年龄问题已经成为了数量关系的常考题型之,且年龄问题主要考查基本数学知识以及解题技巧的运用能力。

年龄问题有三个基本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的年龄倍数逐渐变小。因为年龄差是不变的,而两个人的年龄是逐渐变大的。

例1.一家四口人的年龄加在一起是100岁,弟弟比姐姐小8岁,父亲比母亲大2岁,十年前他们全家人年龄的和是65岁。那么,今年每人的年龄是多大?

【中公解析】今年全家四口人年龄之和是100岁,那么十年前全家人口年龄之和应该减少10×4=40岁;但100-65=35,说明十年前还没有弟弟。这个差数5,正是弟弟的年龄,从100中减去姐姐和弟弟年龄就是父母年龄和。由此可知,弟弟今年:10×4-(100-65)=5(岁);姐姐今年:5+8=13(岁);父亲今年:(100-5-13+2)÷2=42(岁);母亲今年;42-2=40(岁)。

例2.一天宋老师对小芳说:“我像你那么大时,你才1岁。”小芳说:“我长到您这么大时,您已经43岁了。”问他们现在各有多少岁?

【中公解析】小芳从1岁到她现在年龄,从她现在年龄到宋老师现在年龄,和宋老师从现在年龄到43岁,这中间的间隔是相等的,正好都等于他们俩人的年龄差,所以宋老师与小芳的年龄差是(43-1)÷3=14(岁)。可知小芳现在年龄为:1+14=15(岁),宋老师现在年龄为:15+14=29(岁)。

例3.某单位共有A.B.C。三个部门,三部门人员平均年龄分别为38岁,24岁,42岁,A和B两部门人员平均年龄为30岁,B和C两部门人员平均年龄为34岁,该单位全体人员的平均年龄为多少岁?()

【中公解析】C年龄问题。可采用十字交叉法,有:A部门人数:B部门人数=(30-24):(38-30)=6:8=3:4,同理,B部门人数:C部门人数=(42-34):(34-24)=8:10=4:5,故A部门人数:B部门人数:C部门人数=3:4:5,因此该单位全体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8×3+24×4+42×5)×(3+4+5)=35岁。

例4.甲30岁,乙34岁,他们是好朋友。一天他们碰上了甲的三个邻居A、B、C,乙问起他们的年龄。甲说:“他们三个的年龄之积是2450,之和是我俩年龄之和,而且他们都比我们的同事D的年龄小。问D的年龄是多少?()

A. 32岁 B. 45岁 C. 49岁 D. 50岁

【中公解析】D本题看似属于年龄问题,实际上属于初等数学问题。题干中没有涉及D的年龄的具体关系,不能直接计算出来,所以应该用排除法求解。三个年龄之积为2450可分解因式为2450=50×49=5×10×49。而5+10+49=64。满足题意。故可排除A、B、C,所以选D。

三、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答案解析(判断推理)

2014年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已结束,华图教育集团全体工作人员及考生,第一时间收集、整理试题,截止目前,判断推理模块完善到85-104题。

85.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二、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定义,然后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86.选择性曲解是指人们面对客观事物,经常会不自觉地把外界输入的信息与头脑中早已存在的模式相结合,从而出现根据自己固有的价值体系和既定的情感好恶来解释所接受信息的倾向。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选择性曲解的是:

87.扩大论题和缩小论题在辩论赛中很常见。在相互的辩驳中,辩手们常常故意扩大对方的论题,将对方的论题推到荒谬的地步,以利于本方的反驳和进攻;同时为了利于本方立论与防守,辩手们又常常故意缩小本方的论题。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采用了扩大论题的是:

A.将论题”中学性异性交往弊大于利”解释成“中学生异性过分密切交往必定弊大于利”

B.将论题“人性本恶”解释成“人具有与生俱来的本能和欲望,因此人性是恶的”

C.将论题“德国人很严谨”解释成“所有德国人都很严谨”

D.将论题“人性本善”解释成“没有人不是善的”

88.组织控制是指组织用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手段来约束组织成员行为,以保证组织的决策和指令能够有效地贯彻执行,维护组织的各项秩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最能体现组织控制的是:

A.某高校不断加强对外交流,派遣访问学者的名额逐年增加

B.某公司每年举办新人入职会,以便让新加入团队的成员忙熟悉环境

C.某生产厂商为了提高员工生产积极性,薪酬计算由原来的计时绩效改为计件绩效

D.某外企实行上班打卡制,如果员工去见客户可以不用打卡,但须在前一天向上级报告

89.矩阵对策是指处于利益竞争的两个关系主体,各自可选的策略有限,且在一局对策中双方得失和为零的现象,即要不成功、要不失败。对策中,一方真正成功的措施应该是,针对对方所采取的行动相应地制定有利于自己的应对策略,各方选择的策略必定是自己对对方策略预测的反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矩阵对策的是:

A.齐王和田忌按原条件重新赛马,并约定每局比赛须用同等级的马参赛

B.劳资双方进行薪资谈判,经过反复的讨价还价,最终双方都作出让步

C.在进入奥运女子排球决赛后,某国家队重新安排队员阵容和出场顺序

D.丈夫要去踢球,妻子要去看电影,儿子要去游乐园,最后三人去郊游

90.签名效应是指当人们在纸上写下自己名字时,大脑中的自我意识会加强,此时看到喜欢的东西,更容易把物品和自己联系起来,产生“这个东西真适合我”等想法,从而激发购买欲望。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可用签名效应解释的是:

A.快递公司坚持“先签字后验货”的做法

B.采取实名捐款的办法能够募捐到更多善款

C.手术前,患者被要求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D.中介公司要求租客在看房前签订《看房协议书》

91.内隐学习是指一种无需意志努力的潜意识的学习。这种学习的特点在于人们潜意识地获得某种知识,而且无需意志努力就可以将这些知识提取出来,并应用于特定任务的操作中。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内隐学习的是:

A.小张在高考前做了大量数学习题,因此在数学考试中获得高分

B.小李经常看别人下象棋,时间一长,他也掌握了下象棋的方法

C.儿童无需系统地学习语词和语法规则,不知不觉地就会说母语

D.生长在京剧世家的孩子耳濡目染,很小就会唱京剧

92.注意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注意。内源性注意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目标或意图来分配注意

支配行为,是主动注意;外源性注意是指由个体外部信息引起的个体注意,是被动注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内源性注意的是:

A.“轰”的一声响,大家不由地都回头看了一眼

B.六一儿童节,公园里奇幻的魔术表演受到许多小朋友和家长的喜爱

C.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包括各异、颜色鲜亮,吸引了许多顾客的眼球

D.根据客户的要求,广告设计师特别关注了大量以温馨家园为题材的售楼广告素材

93.顺从型互动是指行动者之间发生性质相同或方向一致的行动过程,常有三种形式:有意无意向他人发出信号或暗示,并引起他人瓜不经过考量,直接按照他人的方式去行动;行动者在他人压力下接受他人行动方式,并且照做。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顺从型互动的是:

A.很多投资者寻找项目时什么热就投资什么,股票热炒时炒股票,翡翠热时炒翡翠

B.大家对小刘的业务能力有目共睹,连素来挑剔的老主任也赞成选小刘为业务主管

C.护士阿姨一边说“不哭啊,一点都不疼”,一边在毛毛的手臂上注射,毛毛果然没哭

D.小文对新来的家教老师不满意,但无奈于父母的苦心和已缴的学费,还是开始了家教课程

94.红旗原则是指如果侵犯著作权的事实是显而易见的,网络服务商就不能装作看不见,或以不知道侵权的理由来推脱责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适用红旗原则的情形是:

A.未经用户许可,某客户端软件就能够自动扫描,获取用户个人数据

B.甲某利用网络服务商提供的免费存储空间,非法经营盗版影视作品

C.乙某上传正在首播的某热门电视剧,并被网站我推荐到下载首页

D.丙某通过第三方在有下载功能的互联网电视上获取未经授权的节目

95.角色混同指的是将自己所具有的不同角色相混淆,而发生的导致背离角色期待和角色规范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属于角色混同?

A.到北京来打工的某外省青年有时不自觉地说起家乡话,常常弄得同事莫名其妙

B.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醒过来之后惊惶不一,庄周不知自己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成了自己

C.小王是个游戏迷,他常常将工作中的同事假想成游戏中的玩家,也常常将游戏中的玩家想象成自己的某个同事

D.老李是某局局长,对于儿子提出的要求,他常常不自觉地说:“这事得和其他同志研究研究。”为此,他多次受到妻子的批评

三、类比推理。每道题先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

104.()对于国家相当于免疫对于()

105.坚若磐石对于()相当于()对于良心

好了,关于2014年国考行测答案和2014年国考行测答案言语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