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悬挑脚手架的要求 哪本规范有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制订的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施行日期为2011年12月1日。

刚性和柔性有什么区别一句话概括为:柔性是可以变形,刚性不可以变形。
1、刚性连接是指两个连接件之间,当一个件产生位移或受力时,与之相连的个件不相对于第一个件产生位移或相对变形。也就是两个连接为了一个整体。
2、柔性连接就是允许相互连接的构件发生位移或转角,不限制某一方面的变形,也就是说允许出现变形,或者说我们希望他能够变形。
悬挑式脚手架是指架体结构卸荷在附着于建筑结构的刚性悬挑梁(架)上的脚手架,用于建筑施工中的主体或装修工程的作业及其安全防护需要,每段搭设高度不得大于24m。
悬挑脚手架(一道)允许搭设高度为20M,悬挑架依附的建筑结构应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不得依附在砖混悬挑脚手架结构或石结构上。
悬挑架的支承结构应为型钢制作的悬挑梁或悬挑桁架等,不得采用钢管;其节点应螺栓联结或焊接,不得采用扣件连接。与建筑结构的固定方式应经设计计算确定。
适应范围于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主体或装修工程的作业及其安全防护需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悬挑式钢管脚手架
二、脚手架搭设规范
外架搭设规范要求如下:钢管扣件脚手架搭设中应注意地基平整坚实,设置底座和垫板,并有可靠的排水措施,防止积水浸泡地基如采用对接扣件方法,则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
根据连墙杆设置情况及荷载大小,常用敞开式双排脚手架立杆。横距一般1.05~1.55m,砌筑脚手架步距一般为1.2~1.35m,装饰或砌筑、装饰两用的脚手架一般为1.80m,立杆纵距1.2~2.0m,其允许搭设高度为34~50m。
当为单排设置时,立杆横距1.2~1.4m,立杆纵距1.5~2.0m,允许搭设高度为24m。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的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可采用对接扣件,也可采用搭接。
如采用搭接连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三、悬挑外脚手架的规范要求
1、悬挑式脚手架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应有设计计算书(包括对架体整体稳定性、支撑杆件的受力计算),有针对性较强的、较具体的搭设拆卸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并画出平面、立面图以及不同节点详图。
2、专项施工方案包括设计计算书必须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盖章后方可施工。
1、挑架外挑梁或悬挑架应积极采用型钢或定型桁架。
2、悬挑型钢或悬挑架通过预埋与建筑结构固定,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3、挑架立杆与悬挑型钢连接必须固定,防止滑移。
4、架体与建筑结构进行刚性拉结,按水平方向小于7M、垂直方向等于层高设一拉结点,架体边缘及转角处1M范围内必须设拉结点。
挑架层层满铺脚手片,脚手片须用不细于18#铅丝双股并联绑扎不少于4点,要求牢固,交接处平整,无探头板,不留空隙,脚手片应保证完好无损,破损的及时更换。
施工荷载均匀堆放,并不超过3.0KN/m2。建筑垃圾或不用的物料必须及时清除。
1、挑架必须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搭设。实际搭设与方案不同的,必须经原方案审批部门同意并及时做好方案的变更工作。
2、挑架搭拆前必须进行针对性强的安全技术交底,每搭一段挑架均需交底一次,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
3、每段挑架搭设后,由公司组织验收,内容良化,合格后挂合格牌方可投入使用。验收人员须在验收单上签字,资料存档。
挑架步距不得大于1.8M,横向立杆间距不大于1M,纵向间距不大于1.5M。
1、挑架外侧必须用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围护,安全网用不小于18#铅丝张挂严密。且应将安全网挂在挑架立杆里侧,不得将网围在各杆件外侧。
2、挑架与建筑物间距大于20cm处,铺设站人片。除挑架外侧、施工层设置1.2M高防护栏杆和18cm高踢脚杆外,挑架里侧遇到临边时(如大开间窗、门洞等)时,也应进行相应的防护。
挑架作业层和底层应用合格的安全网或采取其他措施进行分段封闭式防护。
1、钢管脚手架应选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A3钢管,表面平整光滑,无锈蚀、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弯,新用钢管有出厂合格证。搭设架子前应进行保养、除锈并统一涂色,颜色应力求环境美观。
2、钢管脚手架搭设使用的扣件应符合建设部《钢管脚手扣件标准》要求,有扣件生产许可证,规格与钢管匹配,采用可锻铸铁,不得有裂纹、气孔、缩松、砂眼等锻造缺陷,贴和面应平整,活动部位灵活,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
3、型钢宜采用A3号槽钢或工字钢。
OK,关于悬挑式脚手架规范和悬挑式脚手架规范GB51210-2016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