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体内癌细胞有多少算正常
癌症是一大类恶性肿瘤的统称,一般癌症有一些肿瘤标志物可以作为参考,也就是常说的癌细胞指数,不同的肿瘤标志物参考值范围是不一样的。比如甲胎蛋白AFP这个指标,如果在正常范围内,也就是0-40μg/L之间可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如果这个指标大于200μg/L,连续两个月或者大于400μg/L,连续一个月,提示可能是肝癌,需要进一步做肝脏增强CT以及肝脏穿刺病理才能确诊。其他的像糖类抗原CA19-9,这个指标也是0-40kU/L以下,如果大于200kU/L或300kU/L甚至更高,提示有胰腺癌可能。当然,癌细胞指数只是一个参考,不能单凭这个指数诊断癌症,还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以及穿刺细胞学检查才能够确定诊断
二、什么是癌细胞指数如何解读指标
癌细胞指数,是人身上的痔也是癌细胞,只不过是良性的,有可能向恶性发展,最主要保持好的生活习惯。下面我就给大家具体介绍癌细胞指数。
癌细胞指数代表癌细胞指数的优良劣,人身上的痔也是癌细胞,只不过是良性的。有可能向恶性发展。最主要保持好的生活习惯。所以人人都有但没个统一的数字就是有100如果是良性那也没事~~但如果是恶性就属于癌证。
癌细胞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生而来,经过很多年才长成肿瘤。“叛变”细胞脱离正轨,自行设定增殖速度,累积到10亿个以上我们才会察觉。癌细胞的增殖速度用倍增时间计算,1个变2个,2个变4个,以此类推。比如,胃癌、肠癌、肝癌、胰腺癌、食道癌的倍增时间平均是31天;乳腺癌倍增时间是40多天。由于癌细胞不断倍增,癌症越往晚期发展得越快。
癌细胞的内外潜藏着自身无法克服和无法排除的逆转因素,这是它的特点,也是它的缺点,造就了它的不稳定性。
科学家指出,癌症细胞在转移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首先要经过数十次变异,然后要克服细胞间粘附作用脱离出来,并改变形状穿过致密的结缔组织。成功逃逸后,癌症细胞将通过微血管进入血液,在那里它还可能遭到白细胞的攻击。接下来癌细胞将通过微血管进入一个新器官(现被称为“微转移”)。在这里,癌细胞面临着并不友好的环境(称作“微环境”),有些细胞当即死亡,有些分裂数次后死亡,还有一些保持休眠状态,存活率仅为数亿分之一。存活下来的癌细胞能够再生和定植,成为化验中可发现的“肉眼可见转移”。随着转移的发展,它挤走了正常的细胞,破坏了器官的功能,最后足以致命。
癌细胞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蛋白质的合成,然而,癌细胞在合成蛋白质时,则必须从健康细胞中夺取门冬酰胺,可是,与门冬酰胺共生的门冬酰胺酶却能控制癌细胞的生长,这是它无法克服的第一个矛盾。
在大量的科学验证明,人体内每个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着一种C-Amp(环式磷酸腺苷)的物质,这种物质是控制或调整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成份(并不因为癌化而消失),有趣的是C-Amp还有一个最显著的能力,就是使癌细胞变成健康细胞(这是难能可贵的)。
癌细胞的表面有一种肿瘤抗原(CEA),它能生成相应的抗体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发展,这种自我免疫力是癌细胞与生俱来的又一矛盾。
美国科学家谢伊1994年12月发现癌细胞中有一种能使癌细胞不断复制并保持其遗传特性的酶(Telomerase)。此酶的活性若被抑制和破坏,癌细胞的复制工程,也只好终止和结束。
当代分子生物学的卓绝成就,已经证实了细胞核结构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在链腱排列上发生了改变时,就能立即向RNA发出“遗传信息”的变异电报,于是细胞就发生了癌变,然而,在细胞核中还存在着一种与之特性相反的逆转录酶,这种逆转录酶的作用是使RNA再把自己所收到的DNA发来的变电异报返送回去,迫使DNA恢复正常的复制功能,这样,癌细胞就变成了健康细胞。
人体其实是由一个个细胞组成的社区。每个细胞照章行事,知道何时该生长分裂,也知道怎样和别的细胞结合,形成组织和器官。而构建不同组织的“图纸”,就是基因。
现在医学家认为:人人体内都有原癌基因,绝对不是人人体内都有癌细胞。原癌基因主管细胞分裂、增殖,人的生长需要它。为了“管束”它,人体里还有抑癌基因。平时,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维持着平衡,但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原癌基因的力量会变大,而抑癌基因却变得较弱。因此,致癌因素是启动癌细胞生长的“钥匙”,主要包括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生活方式、某些化学物质等。多把“钥匙”一起用,才能启动“癌症程序”;“钥匙”越多,启动机会越大。我们还无法破解所有“钥匙”,因此还无法攻克癌症。适当补硒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补硒能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调节内分泌和新陈代谢,清除体内毒素,对于预防癌症有奇效。但是补硒过量的危害也不小,因此服用含有硒麦芽的体恒健硒维康口嚼片,能安全有效补硒,没有任何毒副作用,也不会过量,是防治癌症的首选。
AFP是指血清甲胎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存在胎儿发育的早期肝脏和卵黄囊中,胎儿出生后不久即逐渐消失。正常人含量极低,当含量明显升高时,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目前常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普查和早期诊断,也可用于提示肝癌手术切除的疗效(即是否彻底或复发)。
主要相关肿瘤:肝细胞癌和生殖细胞癌。
其它相关肿瘤:胚胎细胞癌、卵巢畸胎瘤、胃癌、胆道癌、胰腺癌等。
其他影响因素:良性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肠炎以及遗传性酪氨酸血症等会升高;怀孕时也可一时性升高。
每1-2天做动态测定,可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
CEA是指癌胚抗原,最初发现于结肠癌及胎儿肠组织中,故名。血清CEA升高,除见于消化道癌外,也见于其他系统。连续监测癌胚抗原水平可用于肿瘤治疗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一般病情好转时血清癌胚抗原水平下降,病情发展时升高。
主要相关肿瘤:广谱的肿瘤标志物。
其它相关肿瘤:常见于肺癌、大肠癌、胰腺癌、胃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等。
其他影响因素:吸烟者假阳性较多,妊娠期妇女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非特异性结肠炎等疾病患者中约有15%~53%的血清CEA也会升高。
>>>下一页更多有关“查看癌细胞指数的方法”内容
三、什么是癌细胞指数如何解读指标(2)
1、 CA242是指癌抗原242,常用RIA法测定,是胰腺癌与胆囊癌的特异性肿瘤抗原。
2、主要相关肿瘤:胰腺癌、胃、结肠癌。
3、其它相关肿瘤:肝癌、食管癌、肺癌。
4、其他影响因素:良性胃肠疾病如胰腺癌、肝炎、肝硬化患者会有所升高。
5、 CA125是指癌抗原125,是与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相关的抗原。癌抗原125存在于病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血清中。
6、其它相关肿瘤:肺癌、胰腺癌、乳腺癌、肝癌、胃肠道恶性肿瘤、子宫癌。
7、其他影响因素:女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行经期、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慢性肝炎、胰腺炎、胆囊炎、肺炎等会升高。
8、糖基抗原CA199是一种粘蛋白型的糖类蛋白肿瘤标志物,为细胞膜上的糖脂质,因由鼠单克隆抗体116NS19-9识别而命名。是迄今报道的对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在血清中它以唾液粘蛋白形式存在,分布于正常胎儿胰腺、胆囊、肝、肠和正常成年人胰腺、胆管上皮等处。是存在于血液循环的胃肠道肿瘤相关抗原。
9、主要相关肿瘤:胰腺癌、胆管癌、结直肠癌。
10、其它相关肿瘤:肝癌、胆囊癌、胆管癌等。
11、其他影响因素:很多消化系统的良性疾病患者中也有升高,据报道又近10%的胰腺炎患者血清CA19-9有中等度升高。
12、不合宜人群:CA19-9不适于在人群中进行肿瘤的筛查,其血清水平也不能作为是否存有肿瘤的绝对证据,结果的判断应结合临床与其他检查。
13、检查前禁忌:抽血前一晚请勿进食过于油腻的食物和饮酒,以免影响体检结果。
14、检查时要求:CA199在术前检查一次,在术后第一年每3月检查一次,第二年每6月一次,以后每年一次,如在检查过程中,出现任何一项指标升高,则要求病人每3月检查一次。
15、主要相关肿瘤:乳腺癌的首选标志物。
16、其它相关肿瘤:肺癌、卵巢癌、肺腺癌、结直肠癌等均可增高。
17、其他影响因素:良性乳腺疾患、子宫内膜异位、卵巢囊肿等患者的血清CA15-3也可超过正常值。
18、主要相关肿瘤:胃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
19、其它相关肿瘤:对其他胃肠道癌、乳腺癌、肺癌、卵巢癌等也有不同检出率。
20、其他影响因素:良性疾病对CA72-4影响较小。
21、主要相关肿瘤:胰腺和结、直肠癌的标志物。
22、其它相关肿瘤:胃癌、胆囊癌、肝癌、肺癌、乳腺癌。
23、其他影响因素:萎缩性胃炎、胰腺炎、结肠炎和肺炎发病时,CA50也会升高。
24、其它相关肿瘤:肺腺癌、大细胞肺癌、神经系统癌。
25、其他影响因素:若发生溶血或者采血后停滞时间过长在分离血浆血清或离心不当使细胞破坏,均可导致NSE升高。
26、其它相关肿瘤:某些妇科肿瘤和乳腺癌。
27、其他影响因素:前列腺增生会引起升高。
28、主要相关肿瘤:肺鳞癌、宫颈癌、食管癌。
29、其它相关肿瘤:膀胱癌、鼻咽癌、卵巢癌、胃肠道癌。
30、其他影响因素:肝炎、胰腺炎、肺炎、前列腺增生也可有一定的升高。
31、其它相关肿瘤:某些妇科肿瘤、多囊卵巢综合症、乳腺癌。
32、其他影响因素: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会引起升高。
33、癌细胞指数十三、Freeβ-hCG
34、主要相关肿瘤:妇科肿瘤和非精原性睾丸癌。
35、其它相关肿瘤:乳腺癌、精原性睾丸癌、肺癌、肝癌等。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癌细胞指数和癌细胞的指标是多少正常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