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夙夜在公”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1、“夙夜在公”的意思是从早到晚,勤于公务。

2、出处:《诗经·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3、(1)夙夜在公苦求留取丹心照汗青。
4、(2)“勤政务实”是好干部履职之要,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5、(3)大明锦衣卫统领陆炳,年五十,秉公执法,夙夜在公。
6、(4)宵旰忧勤,夙夜在公,怀兹念兹,缜密筹划。
7、(5)邴原、徐庶等人走马上任之后,夙夜在公,操劳不息。
8、(6)夙夜在公苦求留取丹心照汗青。
9、(7)大明锦衣卫统领陆炳,年五十,秉公执法,夙夜在公。
10、(8)自军兴以来,夙夜在公,勤劳倍著。
11、(9)听闻你走上工作岗位后,勤勉工作,夙夜在公。
12、(10)至于恪勤匪懈,夙夜在公,求之古人,殆未之有。
二、什么是夙夜在公
1、“夙夜在公”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仁爱”原则。
2、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官吏勤于政事。
3、例句::到内南京工作容,我深感荣幸,也倍感责任重大,唯有夙夜在公、尽心竭力,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4、出处:《诗经·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5、释义:差来专为采白蘩,没日没夜为公侯。差来采蘩人数多,不要轻言回家去。
6、意思: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
7、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
8、出自:南朝陈·徐陵《陈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旰衣宵食”。
9、译文:勤于听政,为处理国事辛勤的工作。
10、用法:作主语、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11、造句:他是封建政权的反动头子,可是在生活上却“宵衣旰食”,经常不吃肉。
12、近义词:夙夜不懈、握发吐哺、日理万机
三、夙夜在公什么意思
1、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2、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3、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4、什么地方采白蘩,沼泽旁边沙洲上。采来白蘩做何用?公侯之家祭祀用。
5、什么地方采白蘩,采来白蘩溪中洗。采来白蘩做何用?公侯之宫祭祀用。
6、差来专为采白蘩,没日没夜为公侯。差来采蘩人数多,不要轻言回家去。
7、这是一首反映人们为祭祀而劳作的诗,主要叙写为了采办祭祀所需的用来燎烧的蒿草,主人公大费周章地去寻找和采办的经过和完成祭祀过程的辛劳。诗中采蘩者的身份历来有争议,或说宫女,或说夫人,或说奴仆。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重章叠句。
8、其主要特色在于前两章以一问一答出之,明显地受了原始民歌的影响;末章写其仪容,用“僮僮”“祁祁”,言语虽简,而采蘩者之仪态神情可现。
关于夙夜在公是什么意思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