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东名臣有限公司的管理团队
1、通过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学习与灵活运用,名臣建立了五大中心(营销中心、生产中心、行政中心、财政中心和开发中心)的良性运行体制,保证了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的组织动力及市场扩张力。营销中心的市场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品牌产品物流渠道通畅迅速;与全国主要电视、报刊媒体密切联结的传播网络及巨大的媒介资源支持,成就了“蒂花之秀”、“美王”等品牌享誉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持续、快速提升的市场占有率。
2、名臣坚持“以人为本”,倡导“以人文关怀为特征”的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优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重视员工在职培训及全员教育,企业管理、技术及营销人员90%以上达到中等专业文化教育水平。
3、名臣优异的表现,得到广泛的市场肯定和多方面的荣誉表彰:“蒂花之秀”、“美王”品牌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国质量信得过产品”,获“广东省用户满意产品”、“广东省用户满意服务”等多项光荣称号,“蒂花之秀护肤膏霜”及“蒂花之秀洗发露”双双荣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蒂花之秀”品牌被认定为“广东省著名商标”!2005年6月,“蒂花之秀”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5年底,美王系列产品荣获“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绿色产品奖”。2006年底,“蒂花之秀”、“美王”双双荣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的殊荣。2007年,“蒂花之秀”获“中国名牌”荣誉称号。
4、名臣公司也先后被各级政府部门授予“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诚信示范企业”、“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荣誉称号。
二、晚清八大名臣是哪些人
晚晴八大名臣为曾国藩,胡林翼,骆秉章,左宗棠,彭玉麟,曾国荃,沈葆桢,李鸿章。
1、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2、胡林翼(公元1812年7月14日-公元1861年9月30日),字贶生,号润芝,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汉族,湖南益阳县泉交河人。道光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咸丰四年迁四川按察使,次年调湖北按察使,升湖北布政使、署巡抚。抚鄂期间,注意整饬吏治,引荐人才,协调各方关系,曾多次推荐左宗棠、李鸿章、阎敬铭等,为时人所称道。1861年8月30日,胡林翼病死(死因据说为见洋船往来江上迅捷如风,即忿而吐血)武昌。赠总督,谥文忠。
3、骆秉章(1793-1866)原名骆俊,字吁门,号儒斋,广东花县人。道光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江南道、四川道监察御史等职。因办事清正,深得信任。外官任湖北、云南藩司。三十年,擢湖南巡抚,入湘十载,位居封疆,治军平乱,功绩卓著。咸丰十年(1860年)升调四川总督,以“老成硕望,宣力弥勤”,就职协办大学士兼四川总督。同治六年病逝,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谥号文忠。
4、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少年时屡试不第,后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来竟因此成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叛陕甘同治回乱和收复新疆维护中国统一等重要历史事件。18857月27日(阳历9月5日)在福州病故,享年七十三岁,朝廷追赠太傅,谥号文襄。
5、彭玉麟(1816年-1890年),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吟香外史,祖籍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阳县(今衡阳市衡阳县渣江),生于安徽省安庆府(今安庆市内)。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画家,人称雪帅。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封一等轻车都尉。1890年(光绪十六年)三月,病卒于衡州湘江东岸退省庵。赐太子太保,谥刚直,并建专祠。
6、曾国荃(1824-1890年),曾国藩的九弟,湘军主要将领之一,因善于挖壕围城有“曾铁桶”之称。咸丰二年(1852)取优贡生;咸丰六年,攻打太平军“有功”赏“伟勇巴图鲁”名号和一品顶戴。同治三年(1864),曾以破城“功”加太子少保,封一等伯爵。同治间,与郭嵩焘等修纂《湖南通志》。 1875年后历任陕西、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光绪十年( 1884)署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光绪十五年(1889)加太子太保衔。翌年,卒于位,谥忠襄。
7、沈葆桢(1820年—1879年),原名沈振宗,字幼丹,又字翰宇,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晚清时期的重要大臣,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民族英雄。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光绪五年(1879年),沈葆桢在江宁病逝于任上,享年59岁。谥文肃,朝廷追赠太子太保衔。
8、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三、晚清三大名臣都有谁
1、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四人都是晚清时期的重臣,并称“晚清四大名臣”。美国总统格兰特更是称李鸿章为当时世界上四大伟人之首,与当时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法国总理甘必大,德国宰相俾斯麦齐名。
2、当时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如果不是李鸿章,大清国早就被列强吞食殆尽了。
3、欧美也相当欣赏李鸿章,认为他是“东方大陆孕育的最伟大人物,综合各方面的才能,亦是前世纪中世界最为独特的英杰人物,论其文,他学识广博见闻丰富,研其军,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有所作为。为这个最古老,人口最繁盛国家民众尽心竭力,他高瞻远瞩,是国际外交中佼佼者。”
4、李鸿章确实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在那个中国正历经前所未有的大转型时代,李鸿章作为中国清末重臣,同时是将领兼外交官,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慈禧曾称赞他是「再造玄黄」之人,并且在北京为其建祠。清代汉人官员北京建祠者,仅此一人。
5、早年洋务图强,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步的表现。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战争处于不利情况时曾主动用最小代价来达成和解等,都是他卫国有利的一面。
6、梁启超曾这样评价李鸿章:“吾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这是因为,李鸿章终究是清廷的傀儡,其一生共代表清政府签下30多个条约,大多为不平等条约。
7、因签订多个不平等条约,李鸿章一生背负「卖国贼」、「千古罪人」骂名。文革时期,李鸿章的坟被刨,其穿着黄马褂的遗体本是保存完好,结果被群众挂在拖拉机后面游街,直到尸骨散尽。
8、其实,李鸿章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还是很中肯的。他认为自己不过是个“裱糊匠”,将一个破屋(清王朝)装饰一新嘘嘘人尚可。偶有小风雨修修补补也能看得过去,但真的遇到大风大雨,破屋必然原形毕露,又岂是一个半个“裱糊匠”所能补补贴贴支撑起来的呢?
9、这,就是李鸿章,一个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徘徊矛盾的人,一个处于夹缝中的人。
关于本次广东名臣和广东名臣宣传片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