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深圳地税(深圳地税局电话)

七月网2440

一、深圳各个区的国税怎么样

1、深圳税务待遇很高,每个月房补都不少,到手工资每个月一万多。但是一万多在深圳买房也比较困难。考深圳的公务员,要考虑清楚了。

深圳地税(深圳地税局电话)

2、工作刚开始会有点忙,但是和在私企的忙,又不在一个级别。另外,税务部门的业务操作学起来不难,还会有很多培训机会。

3、国税是国家税务系统,与“地税”对称,是一个国家实行分税制的产物。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税收承担着组织财政收入、调控经济、调节社会分配的职能。中国每年财政收入的90%以上来自税收,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4、国税系统主要负责征收和管理的项目有:增值税,消费税,铁道、各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所得税,中央与地方所属企、事业单位组成的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的所得税。

5、2002年1月1日以后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设立(开业)登记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地方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海洋石油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

6、对证券交易征收的印花税,车辆购置税,出口产品退税,中央税的滞补罚收入,按中央税、共享税附征的教育费附加(属于铁道、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缴纳的入中央库,其他入地方库)。

二、深圳市地方税务局的征管范围

深圳市地方税务局主要负责全市范围内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不含金融保险行业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契税、耕地占用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11个税种,以及教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2项费的征管。同时,还负责代收费3项,包括代市水务局征收堤围防护费、代市总工会征收工会经费和代省地税局征收在深省属企业社会保险费。全局管辖纳税户58.69万户,比机构成立初期的12万户增加了近4倍,其中企业37.29万户、个体20.49万户。

三、深圳个人税收怎么算

1、深圳市个人所得税和全国一样,执行统一标准。

2、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4、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5、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

6、扣除标准:个税按50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7、税收是指国家为了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税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而且,由于税收许多方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所以,税收研究是我们在全书中经常要谈到的一个题目。在这一部分我们从税收如何影响经济开始研究。

8、国家税务总局为国务院主管税收工作的直属机构(正部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税收承担着组织财政收入、调控经济、调节社会分配的职能。1994年税制改革,省级以下国、地税系统分设。

9、《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10、(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11、(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12、(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13、第十一条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预扣预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

14、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绝。

15、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

16、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综合所得适用)

17、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18、2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0

19、3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20、4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25

21、5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30

22、6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35

23、(注1: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24、注2: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依照本表按月换算后计算应纳税额。)

25、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经营所得适用)

26、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27、2超过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 10

28、3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29、4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 30

30、(注: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